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吴华聪

作品数:7 被引量:22H指数:2
供职机构:深圳市宝安区妇幼保健院更多>>
发文基金: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社会公益项目深圳市科技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7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乳腺
  • 3篇基因
  • 3篇基因甲基化
  • 3篇甲基化
  • 2篇蛋白
  • 2篇蛋白酪氨酸
  • 2篇蛋白酪氨酸磷...
  • 2篇乳腺癌
  • 2篇酸酶
  • 2篇体型
  • 2篇脓肿
  • 2篇腺癌
  • 2篇磷酸酶
  • 2篇酪氨酸
  • 2篇酪氨酸磷酸酶
  • 2篇氨酸
  • 2篇哺乳
  • 1篇导管
  • 1篇导管内
  • 1篇导管内乳头状...

机构

  • 6篇深圳市宝安区...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 1篇深圳市妇幼保...

作者

  • 7篇吴华聪
  • 6篇李少英
  • 3篇朱烨丰
  • 2篇王维
  • 2篇陈静
  • 1篇王尊
  • 1篇麦慧芬
  • 1篇王飞玲
  • 1篇邹建话
  • 1篇倪滨
  • 1篇刘庆仪
  • 1篇罗荣城
  • 1篇李荣
  • 1篇陈静
  • 1篇刘小月
  • 1篇吴丽娟
  • 1篇李少英
  • 1篇王辉林

传媒

  • 1篇数理医药学杂...
  • 1篇肿瘤防治研究
  • 1篇中国现代手术...
  • 1篇现代肿瘤医学
  • 1篇中华乳腺病杂...
  • 1篇北方药学
  • 1篇中外医学研究

年份

  • 1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4
  • 2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PTPRO基因甲基化与肿瘤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13年
PTPRO基因是蛋白酪氨酸磷酸酶PTPs家族成员之一,是细胞增殖、分化、代谢、细胞与细胞间通讯、基因转录以及细胞存活等重要信号通路的媒介,参与细胞生长、分化、分裂周期、癌基因转化等多种过程,是新近发现的一个潜在抑癌基因,其在癌症发生机制中的作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多项研究发现在多种恶性肿瘤组织中均存在PTPRO基因低表达,而且与其甲基化水平呈负相关,并指出PTPRO基因甲基化状态的检测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望成为临床早期诊断及疾病监控的生物学指标,而逆转PTPRO基因的甲基化则可能为癌症治疗提供新的方向。因此,PTPRO基因甲基化在肿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李少英吴华聪罗荣城
关键词:甲基化肿瘤
病变导管选择性腺叶切除术对病理性乳头溢液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
2019年
目的:分析病变导管选择性腺叶切除术对病理性乳头溢液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11年10月-2017年12月在笔者所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134例病理性乳头溢液患者为例,所有患者均行病变导管选择性腺叶切除术治疗。随访12个月,统计患者的术后病理、乳头溢液复发与否、手术结局等情况。结果:134例患者手术治疗总有效率为97%(130/134);术后复发6例,两次均为导管内乳头状瘤,再次手术随访12个月,2例无再次复发,4例二次术后随访期内再次复发。4例乳腺癌,其中3例为原位癌,1例为浸润癌(微浸润),均为早期,均避免了切乳、化疗。结论:病变导管选择性腺叶切除术是病理性乳头溢液最为可靠的诊疗手段,可作为病理性乳头溢液首选的有效治疗手段,能及时诊断病变的病理类型,并去除病变,对发现具有癌变倾向的导管内乳头状瘤及早期乳腺癌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吴华聪高迎飞李少英朱烨丰黎桂森姜敏梁碧婵
关键词:病理性乳头溢液导管内乳头状瘤
66例哺乳期乳房脓肿超声介入治疗分析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介入治疗哺乳期乳房脓肿的疗效。方法回顾性评估66例患者78个乳房脓肿采用超声引导下穿刺抽脓或Mammotome微创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超声引导穿刺抽脓治疗(穿刺组)37例,35例治愈,2例失败转开放手术。超声引导Mammotome微创治疗(MMT组)31例,均获治愈。两组总治愈率比较,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把脓液量作为分层因素进一步分析,脓液量≤30 ml时,穿刺组与MMT组均能获得治愈,但穿刺组的整体费用明显较MMT组低,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脓液量>30 ml时,两组患者治愈情况存在显著差异,MMT组优于穿刺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穿刺组的医疗费用较低(P<0.05)。此外,无论是否将脓液量作为单因素分析,两组患者在治疗时间与对治疗刺激的疼痛不适方面没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超声引导的穿刺抽脓治疗与Mammotome微创治疗都是可行的。脓液量是影响乳房脓肿超声介入治疗方法选择的重要因素,脓液≤30 ml时选择穿刺抽脓治疗在保证治疗效果前提下,治疗成本更低;>30 ml时,Mammotome微创治疗治愈率更高。
王尊朱烨丰倪滨吴华聪李少英刘庆仪
关键词:乳房脓肿MAMMOTOME
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基因甲基化与乳腺癌细胞株化疗敏感性的关系被引量:2
2014年
目的探讨受体型蛋白酪氨酸磷酸酶O(PTPRO)基因不同甲基化状态的乳腺癌细胞株对紫杉醇的敏感性。方法应用甲基化特异性PCR,检测MCF-7、MDA-MB-231和Hs578t乳腺癌细胞株中PTPRO基因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状态,并用RT-PCR法检测PTPRO mRNA表达。采用MTT法检测MCF-7、MDA-MB-231和Hs578t乳腺癌细胞株对0.000 6、0.003 0、0.015 0、0.075 0、0.375 0、1.875 0、9.350 0、46.750 0、234.000 0 mmol/L紫杉醇的敏感性,以及对细胞株进行去甲基化实验后紫杉醇抑制率的改变。两组间均数比较采用配对t检验;在检验方差齐性的前提下,多组间均数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组间两两比较采用LSD检验。结果乳腺癌MCF-7、MDA-MB-231细胞株中PTPRO基因甲基化,而乳腺癌Hs578t细胞株中PTPRO基因无甲基化。用紫杉醇处理细胞株后再检测PTPRO启动子甲基化情况,结果显示MCF-7、MDA-MB-231细胞株PTPRO基因甲基化率明显降低[(0.861±0.109)比(0.037±0.019),t=23.326,P=0.000;(0.758±0.114)比(0.086±0.010),t=16.109,P=0.000]。并且,MCF-7、MDA-MB-231细胞株经5-杂氮脱氧胞嘧啶(DAC)处理后,PTPRO mRN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DAC处理前[(0.033±0.006)比(0.166±0.016),t=28.338,P=0.000;(0.052±0.006)比(0.587±0.087),t=17.257,P=0.000],其表达水平与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状态有关。紫杉醇对MDA-MB-231、MCF-7及Hs578t细胞株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8.52、5.87和4.52 mmol/L。不同浓度紫杉醇对Hs578t细胞株的抑制率均比MCF-7和MDA-MB-231细胞株高(F=129.93、182.40、46.26、49.26、33.60、80.31、160.05、69.96、79.98,P均=0.000)。去甲基化实验显示:DAC处理MCF-7和MDA-MB-231乳腺癌细胞株后,不同浓度紫杉醇对细胞株的抑制率与处理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MCF-7:t=14.195、8.328、7.042、6.385、5.450、8.557、4.788、13.351、11.887,P均<0.050;MDA-MB-231:t=16.324、30.443、9.177、12.694、9.528、11.912、10.260、18.109、3.754,P均<0.050)。结论 PTPRO基因甲基化是乳腺
李少英吴华聪王辉林王维陈静
关键词:甲基化化疗敏感性
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手术对患者术后哺乳的影响
2018年
目的:探讨环乳晕切口乳腺纤维瘤手术对患者术后哺乳的影响。方法:回顾某院2011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41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临床资料,其中158例接受传统非乳晕切口手术的为对照组,254例接受环乳晕切口手术的为观察组。从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哺乳率方面比较两组患者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37.47±3.12)min、术中出血量(4.25±0.24)ml与对照组(27.55±3.82)min、(3.45±0.27)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年,观察组哺乳率74.85%与对照组79.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乳腺纤维瘤患者来说,可采用在环乳晕切口切除肿瘤的方式,这种方法瘢痕隐蔽,美容效果良好,并且不会影响患者术后生育哺乳,值得推广。
吴华聪李少英黎桂森朱烨丰姜敏梁碧婵
关键词:乳腺纤维瘤环乳晕切口哺乳手术时间
社区获得性MRSA所致哺乳期乳腺脓肿耐药性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目的:分析社区获得性MRSA所致哺乳期乳腺脓肿的病原菌分布和耐药状况。方法:收集153份乳腺脓肿脓汁标本进行细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用法国梅里埃公司生产的API鉴定系统进行细菌菌株鉴定,用K-B纸片扩散法作药敏试验。结果:金黄色葡萄球菌呈现多重耐药趋势,MRSA对青霉素的耐药率为100%,对苯唑青霉素、头孢西丁、红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94.3%、91.4%和80%,对左氧氟沙星和复方新诺明的敏感率均为100%。35例患者平均年龄26.8岁,一般出现在产后更早时期(P=0.0000),脓肿直径更大(P=0.0083)。结论:社区获得性MRSA是哺乳期乳腺脓肿感染的主要细菌,左氧氟沙星可作为治疗的首选药物,抗菌药物的选择应以药敏结果为指导,避免乱用和滥用抗生素。
李少英邹建话吴华聪吴丽娟刘小月王飞玲陈静
关键词:MRSA乳腺脓肿细菌耐药性
淋巴结转移乳腺癌患者中RARβ基因甲基化的预后判断价值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视黄醇受体(RAR)β基因的DNA甲基化在乳腺癌发生发展过程中的意义。方法采用特异性MSP方法,检测乳腺癌和正常乳腺组织中RARβ基因的DNA甲基化状态,并结合其临床病理特性和预后进行分析。结果 192例乳腺癌组织中RARβ基因甲基化者50例(26%),而在正常乳腺组织中无一例甲基化,甲基化率与患者的肿瘤组织学类型、分期和肿瘤大小有相关性(P<0.05);淋巴结转移、ER阴性及HER2过度表达的癌组织中RARβ基因甲基化率增高,但无统计学意义。RARβ基因甲基化的乳腺癌患者的生存率低(P=0.268),尤其是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患者(P=0.040)。结论 RARβ基因甲基化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可能与乳腺癌的侵袭性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预后的分子生物学指标。
李少英李荣麦慧芬王维吴华聪陈静罗荣城
关键词:甲基化乳腺癌预后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