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勇

作品数:46 被引量:320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更多>>

文献类型

  • 33篇期刊文章
  • 6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天文地球
  • 1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文化科学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主题

  • 16篇盆地
  • 13篇凹陷
  • 13篇储层
  • 6篇准噶尔盆地
  • 5篇砂岩
  • 4篇古近系
  • 4篇层序
  • 4篇储层特征
  • 3篇地质
  • 3篇延长组
  • 3篇延长组长
  • 3篇溢液
  • 3篇油气
  • 3篇山岩
  • 3篇石炭
  • 3篇石炭系
  • 3篇水含量
  • 3篇中油
  • 3篇火山
  • 3篇火山岩

机构

  • 37篇中国石油大学...
  • 19篇中国石油大学...
  • 8篇中国石油天然...
  • 8篇中国石油
  • 4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中国石油化工...
  • 3篇中国石化
  • 2篇中国石油大学
  • 2篇中国石油新疆...
  • 2篇中海油研究总...
  • 1篇兰州大学
  • 1篇中国石油集团...
  • 1篇低渗透油气田...
  • 1篇中国石化胜利...
  • 1篇中国石化集团...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中石化重庆涪...
  • 1篇中石化经纬有...

作者

  • 46篇周勇
  • 30篇纪友亮
  • 4篇吴浩
  • 3篇潘春孚
  • 3篇朱建华
  • 3篇岳大力
  • 3篇吴胜和
  • 3篇张珂
  • 3篇武本成
  • 3篇马亮
  • 3篇谢迎东
  • 3篇张善文
  • 3篇段小兵
  • 3篇刘大卫
  • 2篇王剑
  • 2篇杨莉
  • 2篇刘锐娥
  • 2篇卢春红
  • 2篇陈敬轶
  • 2篇王飞宇

传媒

  • 8篇古地理学报
  • 4篇中国矿业大学...
  • 3篇沉积学报
  • 2篇天然气地球科...
  • 2篇中外能源
  • 1篇地质学报
  • 1篇石油学报
  • 1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新疆石油地质
  • 1篇高校地质学报
  • 1篇新疆地质
  • 1篇特种油气藏
  • 1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科学技术与工...
  • 1篇中国地质教育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 1篇岩性油气藏
  • 1篇教育教学论坛
  • 1篇中国科学:地...
  • 1篇2007年地...

年份

  • 2篇2025
  • 3篇2024
  • 6篇2023
  • 3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1篇2019
  • 3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3篇2013
  • 2篇2012
  • 5篇2011
  • 3篇2010
  • 3篇2009
  • 1篇2007
4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河流相地层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形成机制及识别方法被引量:14
2012年
分析了河流相单砂层级别的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形成机制及河流相自旋回对异旋回的改造和影响,总结了单砂层级别高精度地层构型界的识别标志,及在异旋回控制下进行自旋回对比高精度地层构型界面的对比方法。结果表明:一个单层主要由河道侵蚀前期沉积物掠夺可容空间并逐渐充填、洪水期形成洪泛泥岩后形成;共有5种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和对比模式,而且河道砂体的叠置模式受可容空间增加速率与沉积物供应速率比值控制。
纪友亮周勇吴胜和史长林岳大力
东濮凹陷沙三中亚段储层特征及成岩演化序列被引量:1
2021年
东濮凹陷沙三中亚段储层作为研究区重要的油气勘探目的层位,已获得大量的工业油气流。为了进一步提高研究区勘探开发效益,需要对储层成岩演化史进行研究。本次研究以储层地质学和沉积学为理论基础,在充分调研本区构造、沉积的基础上,利用薄片分析、物性数据、测井、录井等资料,厘清储层微观岩石学特征和物性特征,对储层成岩作用、成岩阶段、成岩演化进行了系统研究。研究表明:东濮凹陷沙三中亚段储层具有较高成分成熟度,中等结构成熟度的特点;储层孔渗相关性好,属于典型的低孔低渗、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类型以孔隙型为主,发育粒间混合孔隙。沙三中亚段储层经历了多种成岩作用的改造,利用"回剥法"总结出东濮凹陷沙三中亚段储层4种成岩演化模式:物性缓慢降低型、物性早期快速降低型、物性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型和物性先降低后增加型。
宋虹玉纪友亮周勇
关键词:东濮凹陷沙三中亚段储层特征
致密气储层孔喉分形特征及其与渗流的关系——以鄂尔多斯盆地下石盒子组盒8段为例被引量:31
2017年
选取鄂尔多斯盆地盒8段16块致密砂岩样品进行恒速压汞测试,结合同位样品核磁共振实验,分析了致密气储层孔喉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运用分形几何原理和方法,开展了致密气储层孔喉分形研究,并表征了分形与储层渗流特征和孔隙结构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致密气储层有效孔隙被亚微米—微米级孔喉所控制,其中孔隙主要为大孔和中孔,喉道由微喉道、微细喉道和细喉道所组成;致密气储层孔隙分布不具分形特征,而孔喉整体和喉道则符合分形结构,且分别对应分形维数D1和D2;基于储层孔喉分形结构与其渗流特征,将盒8段致密气储层孔喉分形结构划分为2种类型:Ⅰ型表现为阶段式分形特征,以进汞压力1 MPa为界,大于1 MPa孔喉具有分形特征,且储层阶段进汞饱和度主要由喉道贡献,反之,孔喉不符合分形特征,其进汞饱和度增量由孔隙贡献;Ⅱ型为整体式分形,进汞饱和度几乎全由喉道贡献。储层孔喉分形维数与渗透率、平均喉道半径和主流喉道半径存在较好的负相关性,与微观非均质系数呈现较明显的正相关性,而与孔隙度、平均孔隙半径和平均孔喉半径比之间没有明显的相关性。
吴浩刘锐娥纪友亮张春林陈胜周勇杜威张云钊王晔
关键词:分形维数渗流特征恒速压汞
致密砂岩相对高渗储层特征及分布控制因素研究——以鄂尔多斯盆地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_2为例被引量:24
2017年
为了阐明致密砂岩中相对高渗储层发育的主控因素及分布规律,以陇东地区延长组长8_2致密砂岩为研究对象,以野外露头、岩心观察为基础,综合采用普通薄片、铸体薄片、扫描电镜、黏土矿物X衍射、物性分析、恒速压汞、微米-CT扫描、C-O同位素分析等多种测试手段,系统研究了储层的岩石学特征、孔隙结构和成岩作用特征,分析了长8_2储层差异致密化的成因和相对高渗储层的形成条件,认为致密储层主要发育在低能、薄层砂体中,储层压实作用强烈,压实作用使原始孔隙度大大降低,碳酸盐胶结、硅质胶结作用使储层物性进一步变差.三角洲前缘高能、厚层河道砂体是研究区相对高渗储层形成的优相基础,早期绿泥石环边胶结作用利于粒间孔隙的保存,是相对高渗储层原生孔隙保存的关键,长石溶蚀作用有助于相对高渗储层次生孔隙的形成.研究结果表明:陇东地区长8_2储层为低孔致密储层,孔隙度大多小于10%,渗透率小于1mD.长8_2低渗致密背景下发育相对高渗储层,高渗储层具有较低的塑性组分含量,绿泥石环边胶结物百分比一般小于7%;孔隙类型以绿泥石膜胶结残余粒间孔、溶孔为主,喉道半径大于1μm,孔喉连通性好.
周勇徐黎明纪友亮牛小兵车世琦尤源李志成
关键词:储层质量
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构型对优质储层的影响——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白杨河冲积扇为例
2025年
【目的】冲积扇构型影响其内部优质储层的发育,因此厘清冲积扇构型及其发育样式对于预测其内部优质储层的分布有重要意义。【方法】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和什托洛盖盆地内的白杨河冲积扇为例,根据大量的野外露头资料,在明确主要岩性、岩相类型及特征的基础上,依据储层构型理论,对扇体内部不同级次储层构型进行研究。【结果】将白杨河冲积扇内部划分为6级到9级构型单元:6级构型单元为冲积扇复合体,由7级构型单元(单一冲积扇体)叠置形成;7级构型单元由冲积扇内单期沉积形成的各沉积微相(8级构型单元)组成,洪水期的8级构型单元自扇根至扇缘依次为片流微相—辫流微相—径流微相;间洪期的8级构型单元由槽流带和逐渐分岔的辫流带组成。8级构型单元内部由单一片流增生体、沟间滩和下切河道增生体等(9级构型单元)所组成。洪水期沉积被间洪期的辫状河道改造和叠置,两时期沉积物在时空上频繁叠置形成了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的构型模式。在此基础上,研究了白杨河冲积扇优质储层的类型和分布规律,将白杨河砾质辫状河型冲积扇优质储层主要分为两类:颗粒支撑砾岩和净砂岩,其分布受构型控制。其中颗粒支撑砾岩又可细分为7种,净砂岩细分为4种。【结论】通过上述研究,建立了8级构型单元与优质储层的空间展布模型,其中颗粒支撑砾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扇根外带和扇中;优质砂岩储层主要发育在扇中外带。
高晨曦张月纪友亮周勇计璐璐刘大卫段小兵桓芝俊高崇龙郭瑞婧庞传猛孙佳杨栋吉任红燕郭姗姗刘笑语马铮涛
关键词:储层构型优质储层
渤中凹陷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东段古地貌控砂机制
渤中凹陷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东段古近系沉积时期发育了五种古地貌和四种源-汇系统。基于工区的三维地震、钻井岩心、测井及分析化验等资料,以层序地层学理论为指导,从古地貌和"源-汇"系统研究角度分析渤中凹陷石臼坨凸起南部陡坡带...
纪友亮周勇张新涛高星星徐春强黎明涛柳永军
关键词:物源示踪古近系
高邮凹陷古近系阜宁组一段沉积特征对储层成岩作用及物性的影响被引量:19
2014年
本次通过对高邮凹陷阜宁组一段38口井的岩芯描述和400余块样品的普通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的镜下观察以及物性分析和含油性分析等,对储层的岩性、粒度、杂基含量、层理结构、生物扰动构造等因素与储层的成岩现象、物性特征和含油性的关系进行了详细研究,总结了沉积微相对成岩作用、储层物性的影响和与储层含油气性的关系。储层的岩石成分对储层的成岩作用及物性有重要影响,岩屑较软,易被压实和溶解,浅埋藏时,孔隙度和渗透率随着岩屑含量的增大而增大;当埋藏较深时,孔隙度和渗透率随岩屑含量增加而快速下降。储层的粒度对储层的成岩作用及物性也有重要影响,一般随着粒度的增大,孔隙度、渗透率都相应增大。储层的层理类型对成岩作用及物性也有重要影响,块状层理、交错层理或平行层理砂岩的分选性好,杂基含量较低,属于颗粒支撑结构,从而有利于原生孔隙的保存,为后期地下酸性流体对储层的溶蚀改造提供了渗流条件;波状交错层理等砂岩除不具备这一条件外,砂层内部弯曲的纹层给地下流体的流动增加了困难,不利于次生孔隙的发育和油气的进入。沉积微相对储层物性的控制,主要表现在其对原始物性的控制,分选好、原始物性好的储层在埋藏成岩演化过程中,由于对地层流体的流动的阻力小,其储集空间可以由于致密胶结作用完全消失,也可以得到溶蚀改善和保存;但泥质含量高的储层,其原始物性不好,对地层流体的流动阻力大,尤其是油气难于进入,储层主要遭受破坏,而难以得到改善和保存。
纪友亮周勇刘玉瑞卢欢刘启东王艳艳
关键词:高邮凹陷成岩作用储层物性
专业实习与课程思政“双基地”实践育人模式探索与实践——以“油矿地质现场实习”课程为例被引量:1
2023年
“油矿地质现场实习”是高等院校资源勘查工程专业学生的一门必修油田现场实践课。依托课程团队在大港油田建设的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和教育部校外人才培养基地,建成了中国石油大学(北京)油矿地质课程思政实践基地,将石油精神教育、企业文化学习、社会责任培养等融入油矿地质课程实习实践教学。本文通过凝练课程思政教学内容、创新课程思政教学方法、完善课程思政考核方式,积极探索“双基地”实践育人新模式,形成了具有油气地质特色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为学生终身发展、适应和引领未来行业及社会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周勇岳大力刘钰铭王茹李庆孙盼科徐朝晖
关键词:实践教学
面向卓越工程师的“油矿地质学”教学方式改革与优化被引量:4
2018年
"卓越计划"特别强调学生工程实践能力的培养。本文以我校"卓越计划"《油矿地质学》课程为例,探讨了教学方式与考核方式的改革与实践,优化了实践教学环节,形成了启发式、互动式、研究式、巩固式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方式和突出过程考核的课程考核方式,取得了突出的教学改革成果。国家级的精品课程、规划教材、实践基地等课程建设成果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与示范作用。
岳大力吴胜和刘钰铭侯加根李海燕周勇李庆
关键词:教学方式
火山岩不同喷发环境识别标志及喷发模式:以准噶尔盆地东部石炭系为例
2025年
喷发环境对于火山岩储集层的形成和发育具有重要的影响,不同喷发环境下形成的火山岩储集层在储集空间类型、物性特征等方面均有较大的差异,因此准确识别喷发环境、明确不同喷发环境的特征和岩相组合及建立火山喷发模式,对于准噶尔盆地火山岩成因分析、古环境恢复及有利储集层预测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文中以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石炭系火山岩为研究对象,综合利用野外露头、岩心、测录井、镜下薄片、元素地球化学和有机地球化学等分析资料,确定喷发环境的识别标志,分析不同喷发环境下的岩相组合特征,最终建立不同喷发环境下火山岩的喷发模式。研究结果表明:(1)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火山岩喷发环境分为水下喷发和陆上喷发2种,其中水下环境中的火山岩受水体环境影响,发育珍珠岩、细碧岩、石泡流纹岩等特殊岩性,常与沉积岩互层,并具有枕状构造、石泡构造、冻鱼层构造及晶形不完整、玻璃质含量高等结构构造特征,而陆上喷发环境中的火山岩通常具有气孔发育、晶形完整、氧化系数高等特征。(2)早石炭世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以水下喷发环境为主,表现为自西向东水体逐渐加深,Sr/Ba值由0.22增大至1.77,指示其由淡水环境经半咸水环境过渡至咸水环境;晚石炭世以水上环境为主,表现为氧化系数多大于0.5,在局部地区存在水下环境,且水体较浅。(3)准噶尔盆地东部地区的陆上、水下2种喷发模式又可分别划分为近火山口和远离火山口类型,共组成4种岩相组合类型,其中陆上喷发模式主要表现为爆发相和溢流相,水下喷发模式则主要表现为爆发相、侵出相、溢流相和火山沉积相。
周勇梁涛赵祥宇纪友亮纪友亮卢轶伦陈俊严可欣
关键词:准噶尔盆地石炭系火山岩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