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峰 作品数:11 被引量:10 H指数:2 供职机构: 天津市急救中心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 更多>>
武装120,让胸痛中心防线前移 2019年 我院胸痛中心成立前后有两件很重要的事情:一是协调好和120的关系,二是加强信息化工作。院领导在胸痛中心建设伊始就意识到急救中心的重要作用,与急救中心相关领导积极沟通,建立了紧密的协作关系。给120急救车配备急救药包天津市胸科医院是最早发起在120急救车上配备急救药包的单位。当时,天津市120急救中心为了支持胸痛中心建设,在院内专设120急救中心胸科医院急救站,派多名副高级职称医师跟随120出车,每辆救护车上都配备了心梗急救药包,包括氯吡格雷300mg或替格瑞洛180mg+阿司匹林300mg,患者在入院前就用上了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做到院前更专业、有效的诊疗,对后续胸痛治疗有很大帮助。 李昭颖 唐峰 李春洁关键词:胸痛中心 120急救中心 抗血小板药物 信息化工作 高级职称 SCAMI-NSTEMI评分优化NSTEMI患者死亡风险预测及院前急救策略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2021年 目的在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NSTEMI)人群中对基于中国急性心肌梗死(AMI)注册研究建立的简化NSTEMI(SCAMI-NSTEMI)评分进行验证,并与全球急性冠状动脉事件(GRACE)评分进行比较,探索其对院前急救策略的影响。方法入选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NSTEMI患者279例,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死亡等数据,分别计算每例患者的SCAMI-NSTEMI评分和GRACE评分,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下面积(AUC)和净重新分类指数(net reclassification imporvement,NRI)等方法对评分进行验证和比较。结果与GRACE评分比较,SCAMI-NSTEMI评分表现出更优秀的分辨能力[AUC=0.789,95%置信区间(CI):0.734~0.834]和分类能力(NRI=43.61%,P<0.0001),并且更准确、有效地识别高危患者。结论SCAMINSTEMI评分能够改善NSTEMI患者死亡风险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指导优化NSTEMI患者院前急救策略。 李蕾 刘向 唐峰 李春喆 王亚光院前急救机构应对疫情防控转段阶段措施回顾性分析 2024年 目的总结院前急救机构针对疫情防控转段阶段的应对经验与存在的问题。方法对比疫情防控转段期间与2021年同期天津市急救中心电话呼入量、10 s接听率、派车量、急救反应时间、平均院内交接时间变化、病情分级患者变化等数据。结果疫情防控转段后120电话呼入量增加181.2%,10 s接听率由88.97%回升到100%,派车量增加125.2%;平均急救反应时间由18 min 4 s缩短到11 min左右;普通患者、急症患者、危重患者、濒危患者分别增加了176.7%、-30.0%、102.1%、227.9%,普通患者占比为71.03%,与2021年同期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院内交接时间延长至19 min 16 s后逐渐回落。结论院前急救机构通过提前布局扩充调派负荷能力、构建战时服务指挥体系、动态分类调配救治转运力量、畅通院前院内病员交接等措施,可有效应对突发工作量大幅增加的情况;但也暴露出在急救资源挤兑情况下,确保危重症患者优先得到救治及院前院内衔接方面有所欠缺。 李帅 张擎 唐峰 邵小颖 谭沛泽 李尚伦关键词:院前急救 回顾性分析 院外心脏骤停复苏成功一例 被引量:1 2015年 患者,男,41岁,于2012-07—18“游泳时突发意识不清”由第一目击者将之转移至池边确认颈动脉无搏动后给予胸外按压,并呼叫120,8min后急救车到达现场。现场查体及入院查体:现场患者面容青紫,呈叹气样呼吸,血压未测到,心电图示“室颤”,给予除颤后出现房颤, 唐峰 王士梅 刘向关键词:院外心脏骤停 入院查体 胸外按压 意识不清 心电图示 急救车 损伤控制理论下骨盆骨折院前与院内联合救治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 2022年 探析损伤控制理论下骨盆骨折院前与院内联合救治的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2019年12月90例自行前往医院就诊、并采取常规院内救治的骨盆骨折患者作为对照组.另选取相同时间段内依照骨科损伤控制理论(DCO) ,由急救中心展开院前急救、在院内行多科室联合救治的90例骨盆骨折患者为观察组.所有患者都经过急诊CT确诊为骨盆骨折.对比2组治疗效果,以死亡率、并发症发生情况、远期疗效、骨折复位效果、实验室参数为研究分析指标.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死亡率更低,并发症发生率更低,骨折复位优良率更高(P<0.05);实验室参数方面:观察组复苏4小时后,PT(凝血酶原时间)和血乳酸含量少于对照组,PLT(血小板计数)和HCT(血细胞比容)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远期Cole评分更高(P<0.05).结论:针对骨盆骨折患者,应用DCO理论下的院前急救与院内联合救治,能够降低患者死亡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强化治疗效果且患者远期恢复效果更优,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王廷连 陈国军 唐峰 史健国关键词:骨盆骨折 院前急救 院内救治 297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流行病学分析 2024年 目的 分析天津市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流行病学特征,为一氧化碳中毒的预防和院前抢救提供依据。方法通过天津市急救中心院前病历记录系统数据库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一氧化碳中毒患者的基本信息,对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的性别、年龄、出诊时间等流行病学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97例一氧化碳中毒患者院前急救中,男女比例为1:1.01,中青年患者240例,占80.8%。院前救治中毒人数最多的时间段是20:00—24:00,共76例,占比25.6%;最少的时间段是4:00—6:00和8:00—10:00,共19例,占比6.4%。一年中冬季院前救治人数最多,共107例,占比36.0%;夏季最少,共41例,占比13.8%。结论 一氧化碳中毒患者无明显性别差异,年龄以中青年患者为主,每年冬季中毒患者较多,冬季来临前加强多方媒体力量进行预防知识宣传,培训医护人员相关知识和技能,遇到中毒患者进行规范救治并送往有抢救能力的医院,有效降低一氧化碳中毒率,提高救治有效率。 李春喆 唐峰 王士梅关键词:一氧化碳中毒 院前急救 流行病学 紧急医疗服务自动派车系统及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紧急医疗服务自动派车系统,包括控制主机、信号发出模块、救护资料模块、车辆监测模块、路况获取模块和车辆调派模块,所述控制主机接收信号并发出执行命令,所述信号发出模块的终端为固定电话、手机和专用软件,人们通过手机... 唐峰 张新升 张擎 李帅 胡楠 谭沛泽 王士梅 李峥院前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 2024年 目的分析院前急性中毒患者流行病学规律及其特点,为院前急性中毒患者诊治转运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急救中心院前急性中毒患者的基本情况,分析其中毒特点。结果共收集中毒患者7064例,中毒高发中位年龄为37(27,51)岁,男女性别比为1.93:1。中毒病例数前3位分别为急性乙醇中毒4724例、占比66.87%,药物中毒1703例、占比24.11%,一氧化碳中毒293例、占比4.15%。冬季中毒人数最多,春季最少;每日20:00—24:00中毒患者最多,4:00—8:00最少;中毒人数公共场所最多,其次为家庭,工作地点最少。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共6629例、占比93.84%。结论院前急性中毒患者以急性乙醇中毒最为常见,药物中毒和一氧化碳中毒亦占有一定比例,这3类中毒以中青年为主,冬季多见,中毒途径以消化道为主,呼救地点以公共场所和家庭为主。医疗机构应加强中毒的诊治培训,并在冬季来临前做好各类中毒高峰救治准备,从而有效控制急性中毒的发生。 唐峰 王士梅 谭沛泽 李帅 胡楠关键词:院前急救 中毒 流行病学 低血糖症602例院前急救分析 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探讨低血糖症及低血糖危象的院前急救措施,减少误诊漏诊。方法回顾天津市急救中心2 012年12月-2 0 1 3年1 2月救治的6 0 2例低血糖患者的临床资料,5 6 4例患者院外应用快速血糖仪检测末梢血糖予以确诊,给予院前治疗措施。结果(1)神经系统症状占呼救原因的首位;(2)现场快速血糖检测是防止低血糖症漏诊的有效方法;(3)快速、足量补充葡萄糖是治疗低血糖症的有效治疗方法。结论院前急救应加强对低血糖症的重视,强化对低血糖症的认识,重视低血糖危象的识别,对可疑患者进行现场血糖检测,避免漏诊。已确诊的患者给予快速、足量补充葡萄糖,避免低血糖对机体的进一步伤害。 王士梅 唐峰关键词:低血糖症 院前急救 天津市院前创伤患者颈托使用情况调查与分析 2014年 目的调查分析天津市急救中心对院前创伤患者颈托使用的现状,为院前急救中预防性使用颈托提供依据。方法对院前创伤患者进行调查,分析颈托使用的现状,查找不合理使用的原因,提出合理使用的方案。结果院前创伤尤其是意识障碍患者和意识清楚伴头背部损伤患者并没有引起院前急救医生的足够重视,颈托使用率不容乐观。结论应加强急救医生院前创伤急救的培训,提高对院前创伤急救过程中保护颈椎的重视。 唐峰 王士梅关键词:院前急救 创伤急救 颈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