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玉林
- 作品数:35 被引量:81H指数:5
- 供职机构: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中医药科学研究基金浙江省医学会临床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交通运输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 基于FMEA优化住院患者CT检查流程被引量:3
- 2019年
- 目的探讨基于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改进住院患者CT检查执行流程的效果。方法基于FMEA对CT检查准时率低的原因进行分析,制订针对性的整改措施,比较改进前后CT检查的准时率、设备运营效率及风险优先值的变化。结果基于FMEA改进住院患者CT检查执行流程中的失效环节后,检查准时率由51.8%提升至84.6%,CT设备运营效率提高16.9%,各个环节的RPN值显著下降。结论基于FMEA优化住院患者的CT检查执行流程,能提高检查的准时率和设备运营效率。
- 曹玉林张峰侯洪涛屠高峰王莹
- 关键词: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CT检查
- 多体素1H -MRS在轻度AD患者扣带回代谢非对称特点应用价值
- 2019年
- 目的 应用多体素1H-MRS,探讨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扣带回左右非对称性代谢的特点.方法 对20例AD患者、16例轻度认知功能损害(MCI)患者及17名正常健康老年人(NC)行多体素1H-MRS检查,检测并计算左、右扣带回N-乙酰天门冬氨酸(NAA)/肌醇(mI)、NAA/肌酸复合物(Cr)、胆碱复合物(Cho)/Cr?和mI/Cr,利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其检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NC组左前扣带回与右前扣带回、左后扣带回与右后扣带回1H-MRS代谢物水平均无非对称性改变;MCI组左前扣带回mI/Cr高于右前扣带回,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AD组不但左、右前扣带回mI/Cr有差异性(P=0.000),而且左、右后扣带回mI/Cr有差异性(P=0.001).结论 多体素1H-MRS可以检测AD患者左右扣带回代谢物非对称性变化,对AD早期诊断有一定的意义.
- 曹玉林杨光钊郭忠伟张江涛王莹
- 关键词:轻度认知功能损害磁共振波谱
- 双源CT扫描模式下间接CT静脉造影低能量与低千伏成像技术图像对比分析被引量:8
- 2018年
- 目的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下,对比分析间接CT静脉造影(ICTV)检查中低能量成像技术与低千伏成像技术的血管强化及图像质量差异。方法连续选取2012年6月—2017年6月浙江省立同德医院收治的50例疑有肺血栓栓塞症(PTE)且行双源CT双能量多层螺旋CT肺动脉造影(CTPA)联合ICTV检查的患者,获取下肢深静脉50 keV单能量图像(A组)及80 kVp图像(B组),分别测量下腔静脉远端、右股静脉(腹股沟韧带水平)、右腘静脉(腘窝水平)血管CT值及图像噪声,评估主观图像质量。结果 50例患者中,11例检出静脉血栓栓塞症(VTE)。其中9例检出PTE[3例合并下肢深静脉血栓(DVT)],2例检出孤立性DVT。A组静脉CT值高于B组,A组图像噪声大于B组(P<0.05)。A组与B组主观图像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源CT双能量扫描模式下ICTV检查中,与低千伏(80 kVp)成像技术图像相比,低能量(50 keV)图像质量与之相仿,血管强化值更高。
- 张斌陆海华周煜奇张玲芳曹玉林
- 关键词:静脉造影术X线计算机放射摄影术
- 一种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体位支撑装置,包括固定基座和弧形筒,所述弧形筒中设有与其匹配的活塞,所述活塞的两侧侧壁均固定连接有弧形杆,两个所述弧形杆均贯穿弧形筒的内壁,且弧形杆与弧形筒的连接处活动密封,所述固定基座的上端...
- 曹玉林
- 文献传递
- 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 观察低剂量扫描技术应用于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行冠状动脉成像检查的患者20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所有患者来诊后均行双源CT动脉成像检查.观察组患者采用自适应性前瞻心电门控序列,对照组患者采用回顾性心电门控序列,比较两组患者图像质量以及承受的辐射剂量.结果 两组患者图像各阶段评分所占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阅片平均分:观察组为(1.52±0.33)分,对照组为(1.48±0.46)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57,P>0.05);观察组CT剂量指数(CTDL)、CT剂量长度乘积(DLP)、有效辐射剂量(ED)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CTDL(23.41±5.82),DLP(224.61±85.44),ED(3.01±1.12)mSv;对照组:CTDL(34.09±6.77),DLP(82.93±94.28),ED(5.33±2.01)mSv,t=11.963、12.443、10.083,均P<0.05].结论前瞻性心电门控序列技术能够有效的降低患者在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中承受的辐射剂量,减少患者可能受到辐射损伤的几率,而且图像质量没有发生明显改变,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 张志平侯洪涛杨光钊曹玉林
- 关键词:冠状动脉
- 一种放射科用磁共振设备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放射科用磁共振设备,包括床体和核磁共振仪,床体上设有送入到核磁共振仪内的移动床板,所述床体的床头部设有头部托架,所述头部托架包括设置在床体两侧的且与床体平行设置的限位滑轨,所述限位滑轨之间设有第一托架...
- 曹玉林
- 文献传递
- 超低剂量CT扫描在检出和测量肺结节大小的临床研究
- 目的 本次研究是对用迭代重建算法超低剂量CT扫描检出和测量肺结节大小的准确性进行评价.方法 84例被怀疑肺癌的患者(平均年龄:54.5±10.8岁)行低剂量CT(LDCT)和超低剂量CT扫描.用CareDose4D进行管...
- 魏福全曹玉林侯洪涛
- 大螺距CT扫描在儿童胸部CT中的临床应用
- 目的:探讨儿童在不镇静和自由呼吸状态下采用大螺距CT扫描的可行性。方法:我院60名患儿参与这项研究。30例患儿使用双源CT大螺距扫描(0—55个月,平均14+17个月)。扫描参数:螺距=3.0,探测器准直宽度128*0....
- 魏福全曹玉林
- 一种老年核磁共振影像用投影仪挂壁结构
- 本新型公开了一种老年核磁共振影像用投影仪挂壁结构,包括投影仪主体、经膨胀螺栓与室内屋顶相固定的定位底座,定位底座的底部设有竖直向下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底端部经定位机构固定有底端为敞口的防护箱体,所述定位机构包括固定在连...
- 曹玉林
- 文献传递
- 3D DSA在诊断颅内动脉瘤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9
- 2011年
- 目的:与常规DSA比较,评价3D DSA在颅内动脉瘤血管造影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1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入院3天内均行常规DSA/3D DSA进行检查,分析不同方法对动脉瘤病变的显示情况。结果:15例患者中发现1例烟雾病,动脉瘤患者共10例。常规DSA检出8例,仅极少数病例能明确显示瘤颈形态(2/8)和载瘤动脉与瘤体的关系(1/8)。3D DSA显示病变复杂结构的能力较常规DSA明显提高。10例3D DSA图像都清晰显示了脑动脉瘤瘤体、瘤颈形态及载瘤动脉关系。常规DSA假阳性患者经3D DSA证实为血管扭曲造成。结论:3D DSA可立体、直观地显示颅内动脉瘤及其与空间解剖关系,为手术夹闭和介入治疗方式的选择提供了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
- 曹玉林王莹侯洪涛陆海华王刚周煜奇张玲芳
- 关键词:介入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