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东
- 作品数:78 被引量:605H指数:15
- 供职机构:成都理工大学能源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文化科学更多>>
- 资源勘查专业“三位一体”教学管理模式
- 资源勘查专业是成都理工大学的老牌地质专业。在本科生逐年扩招和有限的教学资源形势下,建立良好可行的教学管理模式有着急迫的需要。我校资源勘查专业经过几年教学计划的实行情况,结合新形势下的教学理念及国家对本科专业的规划,设计了...
- 宋荣彩李仲东张小兵高志友
- 关键词:本科生教学管理模式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演化及成藏过程分析被引量:12
- 2008年
- 运用动态分析、综合研究方法及成盆、成烃、成藏理论,通过对该区沉积埋藏史、成烃史、成岩史、地热史的解剖,结合砂岩泥岩的压实特征、压力成因研究、包裹体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演化及成藏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演化与成藏过程关系密切,压力作为天然气运移与成藏动力,对上古生界气藏成藏有着深刻影响。根据包裹体形成温度、压力和激光拉曼光谱组成分析研究资料,明确划分了不同类型气藏的成藏期次,提出了压力演化及成藏过程的3个关键阶段。即:埋藏加载增压原生气藏成藏阶段、剥蚀抬升卸载减压原生气藏成藏阶段、稳定调整减压次生气藏成藏阶段。强调早白垩世以后构造抬生剥蚀对上古生界气藏形成更为重要。同时指出,压力封存箱内非烃源泥岩、烃源岩、砂岩的地层压力形成与演化存在明显的差异,对上古生界各气藏的成藏过程有不同的影响。在对成压与成藏的6个过程详细描述的基础上,建立了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与成藏演化模式。
- 李仲东张哨楠李良惠宽洋过敏
- 关键词:能源科学技术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
- 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上古生界异常压力特征及形成机理被引量:9
- 2008年
- 在砂岩实测压力的基础上,分析得出鄂尔多斯盆地杭锦旗地区现今异常压力的分布特征,即以泊尔江海子断裂为界,从南到北压力系数依次降低。包裹体结合泥岩压实曲线研究认为,该区早白垩世气藏存在异常高压,欠压实和构造挤压作用是其形成的主要因素:在断裂带以南欠压实起主要作用,在断裂带构造挤压起主要作用,在断裂带以北两者作用相当。由于侧向遮挡条件不好天然气散失作用是异常低压形成的主要原因。
- 袁京素李仲东过敏王震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异常低压欠压实
- 资源勘查工程专业本科毕业实习'二元结构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 本科毕业实习是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教育教学环节,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随着教育政策的调整和教育形势的发展,要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就必须针对毕业实习进行大胆的探索、改革和实践,才能达到提高人才培...
- 沈忠民徐国强赵锡奎李仲东李国蓉
- 关键词:本科教育资源勘查油气勘探
- 文献传递
- 八屋气田早白垩系登娄库组小层对比研究被引量:13
- 2003年
- 早白垩纪登娄库组 (K1 d)是八屋气田内最主要的储层段 ,主要发育分流河道砂和河口砂坝 ,砂层在平面上连通性差。通过 4 2口井的测井曲线、17口井的地震合成记录及波阻抗资料和 8口井 15 5 .5 m的岩芯资料建立了全区地层格架 ,进而采用小旋回对比法对小层进行了划分和对比 ,总结出 7种小层对比分布类型 :稳定分布型、分叉型、叠置尖灭型、稳定叠置型、重叠分叉型、复合型。并将小层的分布类型与储层级别的划分关联起来 ,划分了 , , , 种类型的储层 ,其中 , 类是气田内好的储气层。
- 宋荣彩李仲东张哨楠吴永平高为超
- 关键词:早白垩纪登娄库组地层格架储气层
- 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演化及成藏过程分析
- 本文运用动态分析、综合研究方法及成盆、成烃、成藏理论,通过对该区沉积埋藏史、成烃史、成岩史、地热史的解剖,结合砂岩泥岩的压实特征、压力成因研究、包裹体等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压力演化及成藏过程进行了详细分析,认为鄂...
- 李仲东李良惠宽洋过敏汪海燕
- 关键词:鄂尔多斯盆地上古生界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致密油成藏条件及控制因素被引量:9
- 2017年
- 通过对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彬长地区烃源岩、储层特征、生储盖组合以及运移动力等综合地质条件进行分析,总结延长组长7致密油油藏分布特征及主控因素。结果表明,彬长地区延长组长7烃源岩以优质张家滩油页岩为主,有利储集体主要为三角洲前缘的水下分流河道砂岩,储层物性差,孔隙度平均为8.8%,渗透率平均为0.22×10-3μm2,属于致密砂岩储层。半深湖—深湖沉积环境导致长7储层横向连通性较差,纵向泥岩夹层多,石油在过剩压力作用下以垂向或侧向短距离运移为主,当封盖能力足够时,便在物性较好的致密储层中成藏。鄂尔多斯盆地延长组长7自生自储式油藏的形成和分布主要受烃源岩、储层和盖层三大因素控制,烃源岩的发育控制油藏展布,储层物性及砂体展布和源储接触关系控制着油藏分布层位,而封盖能力对长7致密油藏的分布规模起决定作用。
- 万旸璐过敏李仲东谢云欣
- 关键词:成藏条件鄂尔多斯盆地
-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压力与成藏特征研究
- 川东北飞仙关组鲕滩气藏原始地层压力在平面上分布极不均匀,高异常压力区呈局部块状分布。压力分布,气藏特征,成藏演化历史综合研究发现,不同压力状态反映不同气藏类型:正常压力系统(压力系数在1.25以下),多处于台地边缘礁滩相...
- 李仲东张健江兴福过敏余庆东
- 关键词:成藏特征天然气
- 文献传递
- 鄂尔多斯西南缘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储层特征被引量:2
- 2013年
- 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奥陶系风化壳岩溶储层是盆地西南缘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的主要层位。通过对盆地西南缘钻井岩心、录井、测井、试气资料的分析,结合部分古地理资料,对盆地西南缘风化壳岩溶带进行了划分。同时以富探1井和旬探1井为例,在垂向上进行了分带,自上而下分为垂直渗滤溶蚀带、水平潜流溶蚀带和深部缓流溶蚀带;结合鄂尔多斯盆地西南缘前石炭纪古岩溶地貌图对盆地西南缘风化壳岩溶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盆地西南缘风化壳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进行了研究,揭示了风化壳岩溶储层发育规律。
- 陈威李仲东杨冬吴娟娟
- 关键词:风化壳岩溶作用岩溶储层
- 川东北地区长兴组-飞仙关组固体沥青的形貌特征与成因分析被引量:3
- 2011年
- 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川东北某地区上二叠统、下三叠统储层固体沥青时,发现固体沥青与显微镜下的无定形、它形充填构造不同,按其外形可分为皮壳状、葡萄状、瘤状、蠕虫状和柿饼状5种类型。其中皮壳状、葡萄状沥青分布在飞仙关组,瘤状、蠕虫状和柿饼状沥青分布在长兴组。根据固体沥青内部鳞片状结构和球粒中间相结构推测其已达高演化阶段。
- 李胜勇傅恒李仲东李秀华达丽亚
- 关键词:长兴组飞仙关组固体沥青形貌特征川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