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合松
- 作品数:90 被引量:838H指数:17
- 供职机构:湖南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南省高校创新平台开放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 氮肥施用量与莴苣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关系被引量:13
- 2005年
- 为研究莴苣高产、优质、低污染、高氮肥利用率的合理氮肥施用量,采用盆栽试验与15N标记示踪技术,分析了氮肥施用量与莴苣产量和品质及氮肥利用率的关系.根据试验结果,将每1kg土的氮肥施用量x(g)与每盆莴苣的产量y(g)拟合成回归方程为y=104.21+2476.31x-5181.97x2,表明莴苣产量随氮肥施用量的增加呈先增加后下降的变化趋势.每1kg土的合理氮肥施用量为0.1750~0.2125g.适宜的氮肥施用量能改善莴苣品质,降低氮肥损失,提高氮肥利用率.
- 廖育林荣湘民刘强肖时运李合松范美蓉
- 关键词:氮肥施用量莴苣氮肥利用率
- 南荻的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被引量:8
- 2011年
- 以南荻幼穗为外植体,进行了组织培养与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最佳诱导培养基:MS+2.0mg·L-12,4-D+0.1mg·L-16-BA+0.5g·L-1水解酪蛋白+0.5g·L-1脯氨酸;最佳分化培养基:MS+0.5mg·L-1NAA+0.5mg·L-1KT+0.5mg·L-1IAA+2.0mg·L-16-BA+0.5g·L-1水解酪蛋白+0.5g·L-1脯氨酸;最佳生根培养基:MS+1.0mg·L-1NAA+0.25mg·L-1Met。炼苗后,移入营养土与珍珠岩(1:1)的基质中,移栽成活率高达100%。该体系的建立为南荻规模化生产及遗传改良提供了前提条件。
- 郭夏宇李合松彭克勤黄志刚萧浪涛
- 关键词:快速繁殖
- 用^(32)P示踪法研究水稻中、后期对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的吸收与利用
- 1986年
- 本试验在大田和盆栽条件下,以孕穗期、齐穗期和孕穗期+齐穗期各喷一次浓度为0.4%的磷酸二氢钾为处理,喷蒸馏水者为对照,研究了水稻对各时期所喷磷酸二氢钾的吸收与利用。结果表明,水稻对各时期所喷磷酸二氢钾的吸收速率不同,利用率变幅为34.5—45.84%。水稻对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的吸收主要靠叶片(71.1%),其次是穗部(17.1 %),茎鞘较少(11.8%)。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能提高水稻叶片的光合强度、根系活力,并促进谷粒灌浆。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表现在减少二次枝梗谷粒的秕粒数,增加穗中、下部谷粒的千粒重,从而获得显著的增产效果。
- 邹冬生陈开铁李合松
- 关键词:水稻齐穗期孕穗期根外喷施磷酸二氢钾示踪法
- 一种微量植物鲜样中茉莉酸和茉莉酸甲酯的检测方法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固相萃取和串联质谱的微量植物鲜样中茉莉酸(JA)和茉莉酸甲酯(MeJA)的检测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来实现:1)制备JA和MeJA的提取纯化的反向碳十八固相萃取小柱;2)采用固相萃取柱法提取和纯化植物鲜...
- 肖浪涛蔺万煌童建华黄志刚李合松
- 文献传递
- 茉莉酸甲酯和苯丙氨酸对辣椒果实品质的影响被引量:6
- 2012年
- 本文研究了不同浓度的茉莉酸甲酯(MeJA)和苯丙氨酸(Phe)对‘湘研5号’辣椒果实不同发育时期的辣椒素、二氢辣椒素、维生素C以及干物质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500和1000mg.L-1MeJA处理60d后的辣椒素含量分别比对照提高了41.7%和58.4%;同时500mg.L-1MeJA处理能促进辣椒果实中的二氢辣椒素、维生素C的积累,对干物质积累也有一定作用。60mg.L-1Phe处理能提高辣椒果实中辣椒素、二氢辣椒素和干物质的含量,但对维生素C影响不显著。
- 彭琼童建华黄志刚李合松萧浪涛
- 关键词:茉莉酸甲酯苯丙氨酸辣椒果实品质
- 米粉稻品种栽培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米粉稻品种栽培方法,选用湘早籼33号、湘早籼24号、湘早籼32号、湘早籼29号和农大早26早籼米粉稻品种;于3月下旬至4月初播种、7月中旬成熟;采用宽窄行栽植方式,规格:株距13.3cm,窄行距16.7c...
- 王学华李合松
- 文献传递
- 基于纳米金/硫堇修饰金电极的脱落酸安培免疫传感器的研制(英文)被引量:4
- 2008年
- 提出了一种基于纳米金/硫堇修饰金电极的ABA安培免疫传感器。该传感器基于H2O2-HRP-硫堇催化波体系构建,其中硫堇为传感介质。当HRP存在时,通过加入H2O2,硫堇的还原电流大幅增加,并且电流的增加依赖于HRP活性。HRP活性又由ABA与HRP酶标抗体结合物调控,产生一个减小的催化波。用BSA封闭硫堇单分子层修饰后可能存在的活性位点以避免非特异性吸附。优化了测定条件,包括酶标抗体和硫堇的最佳比例、培育时间、缓冲液的pH值和H2O2浓度。此传感器的还原电流在ABA浓度0.5~1000ng/mL范围内呈线性下降,回归方程为Y=0.0209x +17.071,相关系数为0.9922,检测限为0.2ng/mL。
- 李巍黄志刚李合松钟菲菲萧浪涛沈国励
- 关键词:纳米金硫堇金电极
- 南荻同源四倍体光合生理特性的研究被引量:4
- 2013年
- 为揭示南荻同源四倍体的光合生理特性,以二倍体为对照,研究了盆栽条件下南荻同源四倍体生长过程中光合作用参数、地上部鲜重和干重的变化。结果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南荻同源四倍体的净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均呈先增加后减少的单峰曲线变化,胞间CO2浓度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其光合特性优于二倍体。南荻同源四倍体植株地上部鲜重随生育期推进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与生长初期相比,南荻同源四倍体收获期植株地上部干物质量显著增加。南荻同源四倍体生长生理特性优于二倍体。相关分析表明:在整个生育期南荻同源四倍体净光合速率与气孔导度之间正相关极显著;在生育后期南荻同源四倍体净光合速率与胞间CO2浓度负相关极显著。表明不同生长时期影响南荻同源四倍体光合作用的参数不同,南荻同源四倍体生长生理与其光合特性密切相关。
- 张闯王惠群童建华李合松
- 关键词:同源四倍体光合特性
- 磷素水平对杂交水稻生长发育和磷素运移的影响被引量:43
- 2002年
- 通过水培试验和 3 2 P标记 ,研究了不同 P素水平下 P素营养对杂交水稻 D- 6 8生长发育的动态影响以及 P在杂交水稻体内的运移动态。结果表明 ,P对杂交水稻生长发育起十分重要的作用 ,施 P对杂交水稻发育特别是根系的生长发育、根系活性和地上部分干物质积累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通过3 2 P标记结果表明 ,杂交水稻体内 P的吸收累积、运移分布规律主要与根系活力和施 P水平有关。 P胁迫条件下杂交水稻根系中 P含量较高而地上部分较低 ,P转移到地上部分的百分率较低 ;P充足条件下 ,稻株体内 P主要累积在茎、叶中 ;根系活性的增强则进一步促进了 P素养分的吸收以及 P在杂交水稻体内的向上运移。同时 P在杂交水稻体内的运移与水稻代谢和生长中心的转移密切相关 ,营养生长期 P主要集中在茎、叶中 ;进入生殖生长期后 ,P由茎、叶向穗部转移 ,促进稻穗的生长发育。 P在杂交水稻体内运移对杂交水稻 P素营养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 郭朝晖李合松张杨珠黄见良黄昌勇
- 关键词:磷素水平生长发育杂交水稻磷肥
- 双季稻一次性全层施肥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推广被引量:12
- 2001年
- 针对我国双季稻地区普遍推广的分次施肥技术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 ,建立了双季稻一次性全层施肥技术。通过五种土壤上的田间小区试验和两种土壤上的田间微区同位素示踪试验 ,系统研究了在一次性施肥法条件下双季早、晚稻的生育特性 ,养分吸收规律 ,肥料养分的当季利用率 ,经济性状和产量效应。结果表明 :在一次性施肥法条件下 ,双季稻各项经济性状均好于分次施肥或与之相当 ,产量也高于分次施肥法 ,不同土壤类型和栽培品种间结果一致。1997年以来 ,该项技术在国家水稻科技工程—湖南醴陵市示范推广成功 ,逐步向全省大面积示范推广 ,并已向相邻的江西省辐射推广。 2 0 0 0年以来 ,继续以不断扩大的规模在湖南全省和江西部分地区推广应用 。
- 张杨珠黄运湘邹应斌李合松黄见良阳小民青先国
- 关键词:水稻双季稻肥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