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强
- 作品数:28 被引量:48H指数:4
- 供职机构:阜阳师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高校省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哲学宗教政治法律社会学更多>>
- 大学生UPI人格健康评价效能与对策——以安徽省九所高校为例被引量:1
- 2008年
- 经对安徽省九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发现有近2/3的大学生可能有心理问题,其中男生心理卫生状况优于女生。在1、2类筛选率等项目上,男生比女生发生率低,且差异具高度显著性的特征。安徽省大学生心理问题严重程度中间状态居多,如果不及时解决潜在因素,将有扩大的趋势。大学体育教育应系统地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功能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王丽李国强段子才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 高校学生文化的特点与对策研究被引量:2
- 2006年
-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文化的特点及其内外部影响因素,提出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高校学生文化的目标,强调要从七个方面大力加强高校学生文化建设,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培养合格的建设者和可靠的接班人。
- 李国强
- 关键词:高校学生文化影响因素和谐社会
- 对安徽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视域下校企合作地位的思考被引量:2
- 2016年
- 安徽正在实施地方高水平大学立项建设分类发展计划,意在增强高校服务、支撑、引领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而要实现这些目标,应对校企合作作战略性思考,要从高教职能发展史的高度、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国家及我省经济发展战略的高度来看待校企合作,自觉把校企合作纳入学校发展的战略规划,加强顶层设计,统筹谋划,改革体制机制,切实增强高校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能力,在中部崛起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 李国强
- 关键词:校企合作
- 地域文化与地方高校文化的互动及路径探析被引量:4
- 2012年
- 地域文化和地方高校文化作为社会文化的两个子系统,分别以不同形式发挥着文化育人的功能。地域文化和地方高校文化建设在文化全球化趋势下面临新的挑战,二者的相互交融,良性互动将为各自的创新、发展,形成特色,增强竞争力创造新的动力。地方高校文化在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学术文化,活动文化等方面受到地域文化的熏陶和影响;地域文化依托地方院校的人才、科研实力和大学文化的引领、服务和辐射功能得以传承、创新和弘扬。
- 郝海洪李国强
- 关键词:地域文化地方高校校园文化
- 新知识阶层生活方式及其对大学生的影响
- 2002年
- 本文分析了我们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情况下,新知识阶层在工作、休闲方式方面对大学生们所产生的深刻影响,并认为对此影响应辩证分析,正确加以引导,以趋利避害。
- 李国强
- 关键词:知识阶层大学生休闲方式
- 美国道德教育对我国大学生公德教育的启发被引量:3
- 2002年
- 一、美国道德教育行之有效的举措
(一)法律规范
在美国,把一些其它国家属于思想教化、道德提倡的东西纳入了法制轨道加以规范;许多看上去是私事却被政府、法律干涉;一些看似教育文化允许内的寻常事,则可能是犯罪行为;人们的公共责任和义务不单是从道德角度而且从法律角度加以规范.
- 李国强
- 关键词:道德教育大学生公德教育法律规范社会监督
- 试论我国高校学生文化建设被引量:1
- 2006年
-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校学生文化的特点和影响因素,指出了当前高校学生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并重点论述了加强和改进高校学生文化建设的措施。
- 李国强
- 关键词:高校学生文化影响因素加强措施
- 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因素
- 2002年
- 本文分析了当前影响我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的三大因素:教学方面的、学生自身方面的和外部环境方面的,并提出了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办法,以提高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成效。
- 李国强
- 关键词:高校学生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齐抓共管教学外部环境
- 安徽省大学生心理健康论析被引量:1
- 2008年
- 经对安徽省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发现该省大学生SCL-90各症状因子均分都高于全国常模,且差异具有高度显著性;有心理反应异常者占被试人数的11.91%;男生优于女生,在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恐怖等6个因子上具有差异高度显著性的特征。指出大学体育教育应系统地加入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大力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大学生对体育锻炼促进身、心健康功能的认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 王丽李国强吕新颖
-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
- 增强音体美专业《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实效性与针对性研究
- 2012年
- 长期以来,音体美专业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效果不尽如人意。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增强该门课程的实效性和针对性才能使其入耳、入脑、入心,也才能真正发挥其主渠道的作用。笔者在实践中探索出:需要感是实效性和针对性的客观基础;尊重差异、突出专业特性是针对性和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多媒体辅助教学是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技术保障。
- 李国强王丽
- 关键词: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