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昆

作品数:244 被引量:1,959H指数:26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林业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92篇期刊文章
  • 17篇科技成果
  • 15篇专利
  • 12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72篇农业科学
  • 31篇生物学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4篇化学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天文地球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85篇干热
  • 84篇干热河谷
  • 25篇造林
  • 25篇植物
  • 25篇树种
  • 24篇土壤
  • 19篇金沙江干热河...
  • 18篇种子
  • 18篇紫胶
  • 15篇云南松
  • 15篇植被
  • 14篇造林树种
  • 14篇植被恢复
  • 13篇元谋干热河谷
  • 13篇人工林
  • 13篇麻疯树
  • 12篇紫胶虫
  • 11篇退耕
  • 11篇寄主
  • 10篇寄主植物

机构

  • 228篇中国林业科学...
  • 36篇国家林业局
  • 18篇西南林学院
  • 17篇北京林业大学
  • 13篇西南林业大学
  • 8篇中国林业科学...
  • 4篇云南省林业科...
  • 3篇保山市森林资...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2篇云南大学
  • 2篇中国林业科学...
  • 2篇攀枝花市林业...
  • 1篇河北北方学院
  • 1篇东北林业大学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云南农业职业...
  • 1篇玉溪师范学院
  • 1篇中国科学院亚...
  • 1篇中国农业科学...
  • 1篇学研究院

作者

  • 237篇李昆
  • 87篇孙永玉
  • 73篇张春华
  • 63篇刘方炎
  • 41篇唐国勇
  • 40篇高成杰
  • 33篇崔永忠
  • 30篇廖声熙
  • 21篇罗长维
  • 17篇杨文云
  • 17篇陈又清
  • 17篇崔凯
  • 16篇陈晓鸣
  • 13篇李立
  • 10篇马姜明
  • 10篇王小庆
  • 10篇赵一鹤
  • 9篇张昌顺
  • 9篇李彬
  • 9篇闫红

传媒

  • 41篇林业科学研究
  • 12篇东北林业大学...
  • 10篇西北林学院学...
  • 6篇生态学杂志
  • 6篇西南林学院学...
  • 5篇北京林业大学...
  • 5篇江西农业大学...
  • 5篇世界林业研究
  • 5篇西南农业学报
  • 5篇西部林业科学
  • 5篇浙江农林大学...
  • 4篇林业科学
  • 4篇生态学报
  • 4篇环境科学
  • 4篇浙江林学院学...
  • 4篇中国血吸虫病...
  • 3篇应用与环境生...
  • 3篇长江流域资源...
  • 3篇西北植物学报
  • 3篇应用生态学报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2
  • 7篇2021
  • 7篇2020
  • 8篇2019
  • 6篇2018
  • 5篇2017
  • 3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14篇2013
  • 16篇2012
  • 14篇2011
  • 17篇2010
  • 23篇2009
  • 21篇2008
  • 11篇2007
  • 20篇2006
  • 14篇2005
  • 5篇2004
2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濒危植物翠柏的个体生长动态及种群结构与种内竞争被引量:50
2010年
在样地调查的基础上,对滇中高原地区翠柏个体生长状况以及不同郁闭度翠柏纯林的种群结构、种内竞争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翠柏植株胸高断面积与树高之间存在着显著的指数函数关系,胸径和树高分别为31~40cm和19m左右时是其生长过程中较为明显的转折点,之前,树高生长占有明显的优势,随后,胸径增长迅速,树高生长速度减慢,直至停止;2)滇中地区翠柏天然林林地破碎化程度较高,径级结构的分布极不规律,呈现出明显的不连续状;3)现有零星分布的翠柏纯林中,植株密度和大小存在较大差异,以致种群中单株平均竞争强度压力差异较大;同时,林下幼小植株受到的种内竞争压力极为强烈,但随着胸径的增大,植株受到的竞争压力逐渐减小,并在胸径31~40cm时形成明显拐点。胸径小于31~40cm的植株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大,且随胸径的增大出现急剧下降;胸径大的植株,如大于37cm,受到的竞争压力较小,且随胸径的增大,竞争强度的变化较为平缓。在翠柏的保育管理过程中,加强对竞争压力较小的林缘、林隙等地区的管理有助于拓展翠柏生存范围。同时,在经营和利用翠柏植株资源时,可以参照其天然植株生长特征,对林分进行合理的经营和管理。
刘方炎李昆廖声熙崔永忠
关键词:濒危植物翠柏幼苗更新
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蒸腾作用研究被引量:33
1999年
1992~1998年以来的实地观测研究表明,金沙江干热河谷主要造林树种中,大叶相思、绢毛相思、赤桉和乡土树种坡柳等树种旱季水分自然饱和亏缺较大,造林比较成功的树种可分为蒸腾作用较强的乡土树种和桉树类树种以及以较弱的蒸腾作用度过旱季的相思类树种两大类。旱季蒸腾作用的大小直接影响叶温高低及其叶子的萎蔫与脱落。旱季,马占相思和尾叶桉的蒸腾强度与气温有较紧密的负相关关系,与空气湿度呈较紧密的正相关关系,说明它们受干旱和高温的影响比较大,其它树种则相关性不明显。
李昆曾觉民
关键词:干热河谷造林树种蒸腾作用
云南小桐子资源及其生物柴油原料林发展策略被引量:19
2006年
云南是小桐子分布最多的省(区),在几大江河干支流流域的干热(或干暖)河谷和南亚热带河谷地区分布最多。4-5月开花,9-10月果实成熟的种子产量最大,质量最好。发展小桐子生物柴油原料林最好育苗造林,在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的基础上,开展良种选育和丰产栽培配套技术研究,重视技术示范与推广应用,并与植被恢复及生态治理、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
李昆杨文云孙永玉李立
关键词:小桐子干热河谷
钝叶黄檀异地保存林种群结构特征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钝叶黄檀异地保存林种群结构特征及生长情况。[方法]采用标准地调查及种群大小结构分析法,对钝叶黄檀异地保存林种群结构特征、生长情况进行研究。[结果]钝叶黄檀异地保存林种群处于稳定增长的状态,能够切实有效地保存所收集的种质资源。根据生长表现来进行初步筛选,镇沅种源、双江种源的种质材料在生长表现上优于云县种源和龙陵种源。在株高、地径结构分布上,4个种源的分布趋势相一致。[结论]为进一步从分子生物学机制上研究钝叶黄檀种质资源基因差异奠定基础,并为该种群的保护及其他植物的保存提供理论基础与科学依据。
孙永玉陈艳彬罗长维李昆
关键词:钝叶黄檀
元谋县金沙江干热河谷不同海拔印楝适应性研究被引量:5
2006年
调查了从海拔1000 m到1500 m之间种植退耕地和荒山上的印楝生长情况,结果表明:以退耕地生长较好,荒山造林除部分土质较好的地点生长较好外,其余均出现落叶枯梢、病虫危害、生长缓慢、成活率和保存率低等现象。
崔永忠李昆李从富赵志华
关键词:干热河谷印楝病虫危害保存率
金沙江干热河谷退耕还林区川楝造林技术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土壤含水量是影响金沙江干热河谷造林成败的关键因子,同时也是影响林分生产力的限制性因子,通过试验得出:采用水平沟整地(40 cm×40 cm)、与多年生小灌木(木豆、山毛豆)混交,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林地土壤含水量,从而使得造林保存率和林分生产能力均有提高,但是受其土壤承载能力的影响,单位面积的保存株数保持在525株/hm2左右;此外,用I级苗木造林,不但可以提高造林保存,对林分的后其生长也有促进作用。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造林密度、整地方式、混交模式、苗木规格等4个影响因子在L9(34)正交设计9种不同造林技术下林分的保存率等相关生长指标进行综合评价,结果显示造林密度为1 245株/hm2、水平沟整地(40 cm×40 cm)、与木豆混交和用I级苗(苗高大于130 cm,地径大于1.3 cm)的造林技术关联度值为最大达到1,按灰色关联度分析原理,在此技术条件下川楝的生长状况达到理想状态。
张春华李昆廖声熙崔永忠谢正伦杨文生
关键词:金沙江干热河谷川楝退耕还林造林技术
车桑子大孢子发生与雌配子体发育
2019年
采用常规石蜡切片法,对车桑子大孢子的发生和雌配子体的发育进行观察,探讨车桑子自然结籽率低的原因和明确其胚胎发育特征。结果表明:(1)车桑子花柱有花柱道,子房3室,中轴胎座,横生胚珠,每心室两枚胚珠,双珠被,厚珠心,无承珠盘。(2)位于珠心表皮细胞下的孢原细胞经平周分裂产生造孢细胞,造孢细胞发育为大孢子母细胞,大孢子母细胞经减数分裂形成线性四分体,靠近珠孔端3个大孢子退化消失,靠合点端大孢子发育为功能大孢子,大孢子发生类型为单孢子发生型。(3)单核胚囊经3次有丝分裂形成7细胞8核的成熟胚囊,胚囊发育类型为蓼型。(4)花器官形态的变化和大孢子发育过程有一定联系,可根据雌花形态特征大致判断大孢子发育时期。研究认为,车桑子雌配子体发育过程中出现的胚囊不中空、游离核不进一步细胞化等异常现象,可能是导致车桑子自然结籽率低的原因之一。
卢雪佳刘方炎高成杰李昆
关键词:车桑子大孢子雌配子体结籽率
一种云南松插条幼化的扦插方法
本发明提供一种云南松插条幼化的扦插方法,包括幼化处理、插条的选择、扦插基质的配比、自制生根剂处理、扦插苗管理和练苗。通过对云南松大龄母树进行容器扦插育苗,经过幼化和生根剂的处理后,与未经幼化和苗圃地扦插的对照相比,生根时...
崔凯高成杰苏建荣李昆缪迎春李瑾
退耕还林工程与循环经济模式——云南省鹤庆县研究报告被引量:4
2008年
以循环经济理论为基础,提出“蚕-沼-桑”的循环经济模式。阐述模式的构建并对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运用盈亏平衡分析方法对种桑养蚕成本与收益进行分析;对“蚕-沼-桑”循环经济模式进行了效益评价;提出了相关建议。
苏任刚支玲李昆陈方
关键词:循环经济退耕还林盈亏平衡分析
干热河谷20年生2种人工恢复植被个体生长特性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以元谋干热河谷20年生赤桉纯林、新银合欢纯林以及赤桉×新银合欢混交林为研究对象,对其林木单株进行树干解析,研究不同造林模式下2个树种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1)新银合欢的混植促进了赤桉的生长。2)赤桉、新银合欢树高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总体均呈下降趋势,胸径的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在5~10年呈下降趋势,在10~15年期间呈上升趋势(除混交林内赤桉),之后又下降。3)根据Logistic生长曲线的变化率,可将赤桉、新银合欢5~10年划分为生长初期,10~25年为生长快速期,之后为生长稳定期;经模型预测:赤桉纯林在23年时达到数量成熟,赤桉混交林在25年时达到数量成熟,纯林以及混交林内新银合欢均在24年时达到数量成熟。针对赤桉、新银合欢生长特点,提出在生长初期和生长快速期增加水肥供给并进行适当疏伐等措施以促进林木生长。
李彬唐国勇李昆高成杰刘方炎王小菲
关键词:干热河谷赤桉新银合欢纯林混交林
共2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