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敬菊

作品数:47 被引量:440H指数:12
供职机构:湖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湖北省普通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社会学经济管理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5篇医药卫生
  • 1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死因
  • 6篇死亡率
  • 6篇患病
  • 6篇患病率
  • 5篇疾病负担
  • 4篇慢性
  • 4篇疾病
  • 3篇血压
  • 3篇知晓
  • 3篇伤残调整寿命...
  • 3篇睡眠
  • 3篇睡眠质量
  • 3篇阻塞性
  • 3篇阻塞性肺疾病
  • 3篇慢性阻塞性
  • 3篇慢性阻塞性肺...
  • 2篇影响因素
  • 2篇早死
  • 2篇寿命损失年
  • 2篇睡眠质量指数

机构

  • 36篇湖北省疾病预...
  • 15篇武汉大学
  • 2篇湖北医药学院
  • 2篇上海市奉贤区...
  • 1篇卫生部
  • 1篇郑州大学第一...
  • 1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疾病预防...
  • 1篇荆州市疾病预...
  • 1篇咸宁市疾病预...
  • 1篇钟祥市疾病预...
  • 1篇湖北省第三人...

作者

  • 46篇潘敬菊
  • 33篇张岚
  • 24篇何田静
  • 20篇李茜
  • 20篇唐雨萌
  • 19篇张庆军
  • 10篇谭晓东
  • 8篇祝淑珍
  • 7篇谢朝军
  • 3篇李俊琳
  • 3篇孙震
  • 3篇任世成
  • 3篇杨树旺
  • 2篇付义
  • 2篇韩胜红
  • 1篇彭孝武
  • 1篇方星
  • 1篇周素华
  • 1篇董文兰
  • 1篇类成林

传媒

  • 9篇中国公共卫生
  • 7篇公共卫生与预...
  • 6篇疾病监测
  • 4篇中国慢性病预...
  • 2篇中国卫生统计
  • 2篇中国热带医学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中国健康教育
  • 1篇中华流行病学...
  • 1篇中国校医
  • 1篇中国卫生事业...
  • 1篇武汉大学学报...
  • 1篇职业卫生与病...
  • 1篇上海预防医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中国病案
  • 1篇中华肿瘤防治...
  • 1篇中华疾病控制...
  • 1篇铁路节能环保...
  • 1篇伤害医学(电...

年份

  • 2篇2024
  • 3篇2023
  • 2篇2022
  • 3篇2021
  • 4篇2020
  • 3篇2018
  • 6篇2017
  • 5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2篇2013
  • 2篇2012
  • 1篇2011
  • 1篇2010
  • 2篇2008
  • 7篇2007
  • 1篇2006
4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2014—2018年某铁路企业职工死亡特征分析被引量:2
2020年
分析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构成和顺位情况,为制定工作场所健康促进策略提供依据。收集20142018年某铁路企业职工死因监测资料和人口数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标准(ICD-10)进行死因编码,计算死亡率、死因构成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42018年该铁路企业职工年均死亡率为190.22/10万;男性、女性年均死亡率分别为214.56/10万、60.49/10万,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χ^2=74.83,P<0.001);死因前5位依次为恶性肿瘤、心脏病、脑血管病、伤害和中毒、呼吸系统疾病。进而结合该企业职工死亡以恶性肿瘤居首、心脑血管疾病次之,男性死亡率高于女性,死亡职工绝大多数发生在40~60岁之间等特征,提出制定针对不同人群的综合性防治措施、开展健康管理与健康促进是治本之策。
杨劼潘敬菊虞海燕吴桂宇
关键词:死亡率死因顺位
11891例损伤住院病例统计分析被引量:4
2011年
目的研究本院损伤患者的性别、年龄、来源及损伤的外部原因,了解该院的服务半径,为该地区损伤的防范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回顾性对2005~2010年损伤患者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损伤患者共11891例,男性70.35%,女性29.65%;来源于医院附近区县的占57.55%;由于交通事故和摔(滑)倒引起的损伤共占53.52%;16岁~60岁占总损伤患者的77.31%。结论交通事故和摔(滑)倒造成的损伤是我院损伤病例的主要构成,故在强化交通安全教育的同时,还应关注公民个人的人身安全,减少各种损伤的发生。
徐春香潘敬菊
关键词:统计分析
流出人口及其留守家属艾滋病知识、态度和行为调查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调查流出人口及其留守家属艾滋病的知识、态度、行为(KAP)现况以及相关影响因素,为流出地流动人口及其留守家属艾滋病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运用整群随机抽样原则,在崇阳县天城镇,石城镇和铜钟乡随机抽取658名流出人口及其留守家属进行艾滋病KAP问卷调查。结果57.2%的流出人口和60.1%的留守家属不愿意和艾滋病人同住一个社区,两者有差异性(P<0.01);流出人员和留守家属在每次性行为时正确使用安全套比例分别占45.5%和20.6%,两者有差异性(P<0.01);74.2%的流出人口和61.3%留守家属主动向亲属(他人)讲述过艾滋病相关知识,两者有差异性(P<0.01)。Logistic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越高(P<0.01)、外出工作时间大于1年(P<0.01)的流出人口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文化程度越高(P<0.01)的男性(P<0.01)留守家属艾滋病知识知晓率越高。结论需进一步加强对流出人口及其留守家属艾滋病知识的宣教,减少他们对艾滋病人的歧视态度,提高安全套的使用率。
谢朝军潘敬菊谭晓东李冬林周国辅魏尊陈志波
关键词:艾滋病流出人口知识
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对心脏骤停事件的影响研究进展被引量:6
2020年
随着社会现代化的不断发展,大气污染已成为全球重要的环境和公共卫生问题,大气污染对健康的危害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研究发现,大气污染物暴露与心血管事件密切相关,其中包括心脏骤停。有研究提示大气污染物暴露与心脏骤停事件风险升高之间存在一定关联,但结论并不一致,且致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国内外此类研究主要集中在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对心脏骤停事件发生的影响,而对心脏骤停死亡的影响研究尚少。此文就已有的主要大气污染物短期暴露对心脏骤停事件的影响研究进行综述。
许瑞君张海潘敬菊张岚刘跃伟
关键词:大气污染心脏骤停
2019年湖北省10~24岁青少年自杀死亡特征分析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分析、评估湖北省青少年自杀死亡水平,以便有针对性地制订防控措施。方法2019年湖北省死因监测数据,经过整理、查重、剔除后,采用SAS 9.4软件分析,分析比较不同性别、地区之间的自杀死亡年龄、自杀死亡率等;以2010年全国普查人口以及世界卫生组织更新后的世界标准人口为标准人口,分别计算中国标化死亡率、世界标化死亡率;利用ArcGis 10.6软件开展空间自相关分析、绘制空间分布地图。结果2019年湖北省伤害位居青少年死因顺位首位,在全死因构成比中超过52%,其中,自杀死亡位居10~14、15~19岁青少年伤害死因顺位第2位、20~24岁青少年伤害死因顺位首位,在全死因的构成比中均超过10%。10~24岁青少年自杀死亡率、中国标化死亡率、世界标化死亡率分别为3.33/10万、3.40/10万、3.26/10万;城市地区分别为3.38/10万、3.40/10万、3.31/10万;农村地区分别为3.28/10万、3.38/10万、3.21/10万。除了20~24岁年龄组男性自杀死亡率高于女性(χ^(2)=16.190,P<0.001),其他年龄组不同性别的自杀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年龄组城乡之间青少年自杀死亡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青少年自杀死亡方式主要为从高处跳下,其他依次为其他物质中毒、溺水、悬吊、杀虫剂中毒。不同年龄组(10~14、15~19、20~24岁)青少年自杀死亡的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显示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P>0.05),青少年自杀死亡随机、离散地分布在湖北省各个县(市、区)中。结论2019年湖北省青少年自杀死亡不存在明显的性别、城乡差异,不存在空间自相关关系,应在全省范围内广泛采取防控措施,以降低自杀死亡负担。
潘敬菊周梦格张岚唐雨萌李茜何田静
关键词:青少年自杀死亡率
武汉某重点大学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调查重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取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湖北省武汉市某重点高校在校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以被测试者某项因子分≥3分,表明他(她)们存在着中度的不良心理反应,9个因子中任一因子≥3分的人数共54人,占总人数的17.0%;研究组大学生SCL-90各因子得分均高于全国青年常模组(P<0.05);男女比较,焦虑、恐怖和偏执因子分女性高于男性(P<0.05);就专业而言,社会科学学部,除人际敏感、敌对及偏执之外,其他因子得分均显著高于其他专业的学生(P<0.05)。结论重点高校学生存在普遍的心理健康问题,相关工作人员应提出积极有效的措施,以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谢吉广谭晓东潘敬菊谢朝军
关键词:心理状态学生保健服务
2008—2015年湖北省老年人伤害死亡流行现状及趋势被引量:17
2017年
目的为了解分析2008—2015年湖北省老年人伤害死亡流行病学状况及趋势,为老年人伤害预防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湖北省所有死因监测点居民死因监测资料,对≥60岁老年人伤害死亡进行SPSS 20.0统计学方法分析。结果2008—2015年湖北省老年人伤害平均死亡率为215.26/10万,标化率为252.22/10万。年龄越高,老年人伤害死亡率越低,其最高年龄组高达1 288.06/10万。自杀死因位居湖北省首位,死亡率为1 096.60/10万。农村老年人的意外伤害死亡率(289.97/10万)高于城市老年人(133.72/10万),男性意外伤害死亡率(234.75/10万)高于女性(196.33/10万)。城乡老年人前3位伤害死因类别次位不同,但顺位与全人群相一致。结论伤害已成为湖北省老年人健康和生命安全的主要威胁,在湖北省全人群死因构成谱位居第4位,预防防治老年人伤害的是湖北省重要战略和应对公共卫生领域变化的重要举措。
龚慧云张庆军张岚潘敬菊李茜刘薇
从松花江饮用水源污染再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处理被引量:1
2006年
谭晓东潘敬菊孙震
关键词: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水源污染饮用东北三省突发事件水污染
湖北省13种危险因素的疾病负担研究被引量:17
2016年
目的分析湖北省主要危险因素所致疾病负担。方法根据2010年湖北省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监测获得主要危险因素人群暴露率,结合文献采用反事实分析法计算人群归因分值(PAF),然后根据全球疾病负担(GBD)2013的研究获得疾病的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结合PAF计算危险因素归因死亡和归因DALY。结果湖北省人群54.24%的死亡和34.32%的DALY由纳入研究的13种危险因素所致,其中高血压、吸烟、高BMI指数、水果摄入不足、饮酒是导致死亡的前五位危险因素,分别导致14.25%、12.24%、5.83%、3.98%和3.27%的死亡,归因DALY的前五位危险因素及归因比例分别为:高血压(8.81%)、吸烟(6.68%)、高BMI指数(3.74%)、饮酒(2.82%)、水果摄入不足(2.25%)。结论危险因素所致疾病负担已严重影响人群生命质量,尤其是高血压、吸烟、高BMI指数和饮酒,进行危险因素干预可有效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死亡率,从而改善人群健康。
崔芳芳张岚宇传华潘敬菊
关键词:疾病负担伤残调整寿命年
湖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现状调查
2024年
目的了解湖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和治疗控制率,为该地区高血压的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2020年5—12月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湖北省咸宁市通山县、黄冈市英山县、宜昌市长阳县、荆州市石首市、恩施州利川市、荆门市东宝区、十堰市丹江口市、襄阳市枣阳市、鄂州市鄂城区和孝感市汉川市10个地区抽取21973名≥18岁常住居民进行高血压患病、知晓、治疗和控制情况的问卷调查。结果最终纳入分析的20286名湖北省成年居民中,患高血压者8287例,复杂加权后高血压患病率为33.3%;8287例患高血压的湖北省成年居民中,知晓患高血压者、治疗高血压者和控制高血压者分别为3807、3324和828例,复杂加权后高血压知晓率、高血压治疗率和高血压控制率分别为43.1%、37.2%和9.2%;3324例治疗高血压的湖北省成年居民中,控制高血压者为828例,复杂加权后高血压治疗控制率为24.6%;湖北省不同特征成年居民比较,不同性别和年龄成年居民复杂加权后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不同,不同文化程度成年居民复杂加权后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治疗控制率不同,不同居住地成年居民复杂加权后高血压知晓率、治疗率不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湖北省成年居民高血压患病率较高,但高血压的知晓、治疗和控制水平较低。
何田静张岚祝淑珍沈妙言李茜唐雨萌周梦格潘敬菊
关键词:高血压患病率知晓率治疗率控制率成年居民
共5页<12345>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