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王三南

作品数:86 被引量:548H指数:14
供职机构:苏州市立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苏州市科技发展计划苏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南京医科大学科技发展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理学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8篇期刊文章
  • 25篇会议论文
  • 3篇专利

领域

  • 78篇医药卫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理学

主题

  • 54篇新生儿
  • 23篇败血症
  • 21篇治疗新生儿
  • 16篇利奈唑胺
  • 15篇早产
  • 14篇疗效
  • 13篇血小板
  • 13篇早产儿
  • 13篇产儿
  • 12篇万古霉素
  • 9篇重症
  • 8篇血药
  • 8篇血药浓度
  • 8篇药浓度
  • 8篇重症监护
  • 8篇先天
  • 8篇临床疗效
  • 8篇监护
  • 7篇新生儿败血症
  • 7篇血药浓度监测

机构

  • 47篇苏州市立医院
  • 36篇南京医科大学
  • 9篇苏州大学
  • 6篇复旦大学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3篇江苏省人民医...
  • 3篇河北省儿童医...
  • 3篇苏州市第二人...
  • 2篇北京大学第三...
  • 2篇广东省妇幼保...
  • 2篇电子科技大学
  • 2篇吉林大学第一...
  • 2篇中国医科大学
  • 2篇聊城市人民医...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2篇宁夏医科大学
  • 2篇上海交通大学...
  • 2篇厦门大学
  • 2篇湖北省妇幼保...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作者

  • 86篇王三南
  • 29篇杨祖铭
  • 26篇唐莲
  • 18篇翁小红
  • 16篇尚尔宁
  • 15篇冯宗太
  • 9篇蔡燕
  • 8篇杨晓路
  • 7篇马月兰
  • 7篇蔡燕
  • 7篇李静静
  • 6篇毛君
  • 5篇李永富
  • 5篇刘敏娟
  • 4篇刘英华
  • 3篇陈玲
  • 3篇朱梅英
  • 2篇夏世文
  • 2篇曹云
  • 2篇邱银萍

传媒

  • 4篇中国当代儿科...
  • 4篇中国医药指南
  • 3篇中华儿科杂志
  • 3篇临床儿科杂志
  • 3篇中国血液流变...
  • 3篇苏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小儿急救...
  • 2篇中国优生与遗...
  • 2篇中华实用儿科...
  • 2篇中华新生儿科...
  • 1篇中华围产医学...
  • 1篇吉林医学
  • 1篇中国妇幼保健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中华医学杂志
  • 1篇临床与实验病...
  • 1篇江苏医药
  • 1篇中国医院药学...
  • 1篇海南医学
  • 1篇中国儿童保健...

年份

  • 2篇2023
  • 9篇2022
  • 4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4篇2018
  • 6篇2017
  • 12篇2016
  • 9篇2015
  • 9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2篇2011
  • 5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2篇2006
  • 1篇2003
  • 2篇2002
8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二种无创通气模式在早产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被引量:16
2016年
目的探讨经鼻塞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asalcontinuouspositiveairwaypressure,nCPAP)和经鼻双相正压通气(nasalbiphasicpositiveairwaypressureventilation,nBiPAP)治疗早产儿呼吸衰竭,比较这二种模式的不同和优劣。方法81例早产儿合并呼吸衰竭需要应用呼吸支持者,分别应用nCPAP和nBiPAP模式治疗,对其无创通气和总吸氧时间、治疗失败例数、呼气末正压(PEEP)、总近期并发症发生例数以及继发感染情况等进行比较。结果nBiPAP治疗组(n=36)患儿的平均无创通气时间为(96.34±31.5)h,总吸氧天数为(10.11±9.39)d,3例治疗失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5.56%(2/36),PEEP(4.08±0.73)cmH20(1cmH20=0.098kPa);nCPAP组(n=45)平均无创通气时间为(114.14±41.69)h,总吸氧天数为(17.53±15.96)d,15例治疗失败,严重并发症发生率15.56%(7/45),PEEP(5.11±1.01)cmH2O,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感染控制和动脉导管未闭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nBiPAP可作为早产儿合并呼吸衰竭的首选治疗措施之一,明显优于nCPAP,尽早正确使用可避免有创通气。
李永富杨晓路马月兰顾丹凤王三南
关键词:正压通气机械通气早产儿呼吸衰竭
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的关系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综合征与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合并疾病的关系。方法选取336例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按照孕妇是否有妊娠高血压分为妊高征组和非妊高征组。比较2组患儿一般情况、住院期间主要合并疾病的发生情况。结果共纳入291例,其中妊高征组84例,无妊高征组207例。2组患儿胎龄、剖宫产、母亲年龄、5 min Apgar评分、小于胎龄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儿败血症、颅内出血、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早产儿视网膜病(ROP)、脑室旁白质软化(PVL)、出生体质量、能否遵医嘱出院回家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极低、超低出生体质量儿中,母亲妊娠高血压与其婴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颅内出血、败血症发生率有关。
沈莉荣杨祖铭杨晓路朱梅英蔡燕王三南
关键词:新生儿体质量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极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危险因素的全国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0
2022年
目的分析极早产儿(VPI)发生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PD)的危险因素,为防治VPI BPD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前瞻性多中心研究方法,收集国内7个地区28家医院新生儿科2019年9月至2020年12月收治VPI的临床资料,根据生后28 d是否持续氧依赖分为无BPD组和BPD组,分析VPI发生BPD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符合标准的VPI 2514例,无BPD组1364例,BPD组1150例,BPD发病率45.7%;出生胎龄、体重越小,BPD发病率越高(P均<0.001)。与无BPD组比较,BPD组患儿平均出生胎龄、体重、剖宫产率较低,男婴、小于胎龄儿、5 min Apgar评分≤7分发病率较高(P均<0.01)。BPD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合并血流动力学改变的动脉导管未闭、需干预的早产儿视网膜病、喂养不耐受、宫外生长发育迟缓、Ⅲ~Ⅳ级颅内出血、贫血、早发和晚发败血症、院内感染、静脉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发病率较高(P均<0.05),肺表面活性物质使用、激素暴露、贫血且需输血的比例较高,有创和无创机械通气时间、用氧时间及总住院时间较长(P均<0.001)。BPD组的开始肠内营养时间、累计禁食天数、达全肠内营养日龄、肠外营养持续天数、总热卡达110 kcal/(kg·d)日龄、口服热卡达110 kcal/(kg·d)日龄均大于无BPD组,母乳喂养率低于无BPD组(P均<0.001)。住院第1周氨基酸、脂肪乳累计剂量BPD组较高(P均<0.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NRDS、有创机械通气、达全肠内营养日龄、贫血且需输血是VPI发生BPD的独立危险因素,出生胎龄较大是BPD的保护因素。结论加强围生期管理,避免早产和严重NRDS发生,缩短有创机械通气时间,重视肠内营养管理,尽快达全肠道喂养,严格掌握输血指征,对于降低VPI BPD的发病率至关重要。
巴瑞华唐丽霞沈蔚王恋郑直林新祝吴繁田倩欣崔其亮袁媛任玲毛健王玉梅石碧珍刘玲张京慧常艳美童笑梅朱燕张蓉叶秀桢邹静静李怀玉赵宝银邱银萍刘淑华马莉徐颖程锐周文莉武辉刘志勇陈冬梅高金枝刘晶陈玲李丛杨春燕许平张亚昱呼斯乐梅花杨祖铭冯宗太王三南孟二艳尚利宏徐发林欧少苹巨容中国医师协会新生儿科医师分会营养专业委员会全国多中心EUGR协作组
关键词: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肠内营养
不同胎龄新生儿17-羟孕酮的结果分析被引量:9
2012年
目的:探讨不同胎龄新生儿17-羟孕酮(17-0HP)分布状况,以及其对筛查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CAH)的影响。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方法检测新生儿末稍血17-OHP浓度。结果:胎龄<33周的新生儿17-OHP均数±SD为(8.7±7.5)nmol/L,33周≤胎龄<35周的新生儿17-OHP均数±SD为(12.6±5.8)nmol/L,35周≤胎龄<37周的新生儿17-OHP均数±SD为(14.0±8.8)nmol/L,胎龄≥37周新生儿17-OHP均数±SD为(7.5±4.1)nmol/L。足月儿即胎龄≥37周新生儿17-OHP值与早产儿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不同胎龄新生儿17-OHP浓度不同,其结果受多因素影响。
陈宇宏王三南王旭莉
关键词:17-羟孕酮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新生儿筛查
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基因筛查试剂盒、筛查方法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基因筛查试剂盒,包括:用于检测CYP21A2基因共17个突变位点的PCR扩增引物混合液;针对上述17个突变位点的延伸引物混合液;dNTP;10×PCR缓冲液;25mM Mg<Sup>...
刘英华王三南毛君杨祖铭刘敏娟
文献传递
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小板的影响
目的:观察分析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疗效,并评估其对血小板的影响。方法:收集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科因败血症使用利奈唑胺的131例患儿的临床特征、细菌学结果、不良反应、用药前后血小板的变化,评估应用利奈唑胺治疗的临床...
唐莲王三南翁小红尚尔宁
关键词:利奈唑胺新生儿败血症临床疗效血小板
文献传递
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及对血小板的影响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 分析利奈唑胺治疗新生儿败血症的疗效、对血小板的影响及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09年6月至2015年5月在苏州市立医院新生儿科住院并使用利奈唑胺治疗的晚发型革兰阳性菌败血症新生儿的病历资料,记录患儿性别、用药时日龄、出生时体重及孕周、原发病及并发症、利奈唑胺疗程、联用抗菌药物、用药前后病原菌培养和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查结果以及预后,分析利奈唑胺的临床疗效、细菌学疗效以及对患儿血小板的影响。采用单因素、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方法筛选利奈唑胺致血小板减少的危险因素。结果纳入分析的患儿共195例,男性109例,女性86例;用药时日龄为8—28d,平均(16±8)d;出生时体重800—4500g,平均(1979±841)g;出生时孕周27~42周,平均(33±3)周,早产儿133例(68.21%)。应用利奈唑胺时间为7~23d,平均(12±4)d;96例(49.23%)患儿联合应用了其他抗菌药物。临床疗效:痊愈117例(60.00%),显效58例(29.74%),总有效率为89.74%。195例患儿共检出208株革兰阳性菌和18株革兰阴性菌,细菌学疗效:细菌清除者178例(91.28%),部分清除11例(5.64%),未清除3例(1.54%),细菌替换3例(1.54%),细菌清除率为96.92%。195例患儿中有27例(13.85%)用药5~18d、平均(9±5)d出现血小板减少,其中22例(81.48%)为早产儿;19例基础PLT正常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Ⅰ、Ⅱ、Ⅲ、Ⅳ度者分别为8、7、4、0例,其中6例同时出现Hb降低(〉基础值50%);8例基础PLT值为I度下降的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为Ⅱ、Ⅲ、Ⅳ度者分别为5、1、2例,有2例同时出现Hb下降(〉基础值50%)。27例患儿出现血小板减少后均立即停药,3~13d、平均(5±4)d后19例PLT自行恢复正常;6例接受对症治疗后PLT均恢复正常,2例遵家长要求出院
唐莲王三南翁小红尚尔宁
关键词:利奈唑胺脓毒症血小板减少
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对院内感染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与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率的关系。方法通过对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新生儿病房出院患者,在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前后发生院内感染进行回顾性分析,探讨新生儿病房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与院内感染发生的关系。结果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后的2008年1月至2009年12月2年,较未规范的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3年,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P=0.0494);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院内感染发生率下降明显(P=0.0338)。结论规范医护人员接触环节,对降低新生儿病房院内感染及严重院内感染发生有重要作用。
王三南李永富
关键词:新生儿病房
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和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治疗新生儿轻中度呼吸窘迫综合征对氧交换指标的影响被引量:20
2014年
目的 观察鼻塞持续呼吸道正压通气(nCPAP)和双相呼吸道正压通气(BIPAP)治疗轻中度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对氧交换指标的影响.方法 对116例轻中度新生儿呼吸衰竭在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后,分别进行nCPAP((75例)和BIPAP(41例)治疗,观察治疗前、治疗2、8和24 h患儿6项氧交换指标动脉血氧分压[pa(O2)]、改良氧合指数(P/F)、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呼吸指数(RI)、动脉/肺泡氧分压比值[pa(O2)/pA(O2)]和肺分流分数(Qs/Qt)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nCPAP组和BIPAP组pa(O2) (kPa)(6.1-±0.6比6.1 ±0.6,t =0.11,P >0.05)、P/F (kPa)(15.59±1.45比15.71±1.45,t=1.59,P> 0.05)、A-aDO2 (kPa) (6.04 ±0.64比6.24 ±0.69,t=1.59,P >0.05)、RI(6.0±1.0比6.2±1.1,t=1.35,P >0.05)、pa(O2)/pA(O2)(0.24 ±0.02比0.25 ±0.03,t=1.63,P>0.05)和Qs/Qt(%)(11.9±1.6比11.6±1.6,f=1.10,P>0.05)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nCPAP和BIPAP组氧合指标均有改善,但BIPAP组的A-aDO2、RI,pa(O2)/pA(O2)和Qs/Qt较nCPAP组改善明显,2h时A-aDO2 (kPa)(3.83±0.49比4.24 ±0.67,t=18.26,P <0.05)、RI(2.7 ±0.5比3.3 ±0.7,t =20.59,P<0.05)、p,(O2)/pA(O2) (0.35 ±0.03比0.32±0.04,t=15.35,P<0.05)和Qs/Qt(%)(8.8±1.6比9.8±2.0,=7.68,P<0.05);24 h时A-aDO2 (kPa)(2.29±1.19比3.07±1.67,t=18.43,P <0.05)、RI(1.4±1.4比2.3±1.6,t=25.02,P< 0.05)、pa(O2)/pA(O2) (0.49 ±0.10比0.42±0.11,t=14.96,P <0.05)和Qs/Qt(%) (6.5 ±3.0比8.5 ±4.4,t=9.59,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2组pa(O2)和P/F值在24h差异不明显[pa(O2) (kPa)(12.6±1.0比12.7±1.0,=3.76,P>0.05),P/F(kPa)(28.49 ±3.17比31.85 ±2.85,t=3.76,P>0.05)].nCPAP组19例需有创机械通气,而BIPAP组3例需有创机械通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01,P<0.05);治疗中nCPAP组和BIPAP组的氧交换指标均逐步�
蔡燕王三南
关键词:无创通气动脉血氧分压肺泡-动脉氧分压差
血培养阴性晚发性败血症早产儿预后的影响因素
2022年
探讨胎龄≤34周血培养阴性晚发性败血症(LOS)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抽取2013年4月至2022年4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苏州市立医院本部NICU收治的277例培养阴性LOS早产儿,根据预后分为预后不良组(164例),其中预后不良组包括病死12例,室周白质软化(PVL )16例,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3期61例或支气管肺炎发育不良(BPD)59例,预后良好组(113例),统计并比较两组基线资料并分析预后不良因素。结果 预后良好组与预后不良组在新生儿胎龄,出生体重,1分钟Apgar≤3分,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和剖宫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系数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1分钟Apgar≤3分,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和剖宫产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血培养阴性LOS早产儿的预后与胎龄、出生体重、1分钟Apgar≤3分、妊娠期高血压、妊娠期糖尿病和剖宫产密切相关。
唐清冯宗太王三南
关键词:早产儿影响因素
共9页<123456789>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