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童永秀

作品数:17 被引量:64H指数:6
供职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医学创新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16篇医药卫生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6篇成像
  • 4篇纹理
  • 4篇磁共振
  • 3篇影像
  • 2篇影像表现
  • 2篇晕征
  • 2篇乳头
  • 2篇乳头状
  • 2篇乳头状癌
  • 2篇髓外
  • 2篇切片
  • 2篇综合征
  • 2篇胼胝
  • 2篇胼胝体
  • 2篇纹理分析
  • 2篇纤维束
  • 2篇纤维束成像
  • 2篇消失肺综合征
  • 2篇弥散
  • 2篇弥散张量

机构

  • 12篇福建省立医院
  • 9篇福建医科大学
  • 1篇福建中医药大...

作者

  • 17篇童永秀
  • 7篇张玮
  • 7篇杜瑞宾
  • 4篇马明平
  • 3篇张惠娟
  • 2篇杨映红
  • 2篇邹松
  • 2篇包强
  • 2篇沈东挥
  • 1篇吴少杰
  • 1篇罗敏
  • 1篇王晓燕
  • 1篇张彩霞
  • 1篇张惠娟
  • 1篇张玮
  • 1篇郭国栋
  • 1篇陈晓芳
  • 1篇王一红

传媒

  • 4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医学影像学杂...
  • 2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25
  • 1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7
  • 5篇2016
  • 3篇2012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髓外浆细胞瘤的CT与MRI表现被引量:18
2016年
目的探讨不同部位髓外浆细胞瘤(EMP)的CT、MRI表现,以提高对该病的影像学认识。资料与方法收集经临床及病理证实的EMP患者6例,对其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 6例患者肿瘤分别位于上颌窦、面颊部、双侧扁桃体、肩胛肌、肾脏和睾丸。各部位病灶具有以下特点:①孤立的软组织肿块,边界较清楚。② CT/MRI表现:CT示肿瘤内部密度均匀,呈中等密度;MRI示病灶信号均匀,T1WI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等或稍高信号,DWI表现为扩散受限;增强扫描呈中度-明显强化,强化较均匀。③可伴有病变邻近部位骨质破坏和病变区周围淋巴结肿大。结论 CT、MRI检查在EMP诊断、治疗及随访等方面可以提供更全面的信息。
童永秀张玮杜瑞宾马明平包强
关键词:浆细胞瘤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磁共振成像
高分辨率CT观察正常人后鼓索神经小管及其毗邻关系被引量:1
2021年
目的应用高分辨率CT(HRCT)观察各年龄段健康人后鼓索神经小管(PCCT)及其毗邻关系。方法对108名健康人采集颞骨HRCT,按年龄间隔10岁分为6组,每组18名,记录PCCT起始位置,测量其与面神经管乳突段(MSFC)及第二膝、外耳道后壁、圆窗下缘、砧骨短突最后缘的距离及角度,比较不同性别、侧别、不同年龄组间各参数差异。结果101名PCCT均起自MSFC,7名起始于茎乳孔外;105名PCCT为单干线型,3名双侧均为单干双支型;不同性别间各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左侧与右侧PCCT起始点与面神经管第二膝距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9,P=0.02);不同年龄组双侧PCCT与MSFC连线中点至圆窗下缘距离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2.50、3.35,P均<0.05)。结论HRCT可用于术前充分评估PCCT起始位置、走行及毗邻关系,有助于避免或降低耳蜗植入术及后鼓室成形术中神经损伤风险。
张玮马明平王一红王晓燕童永秀罗敏曹稳福郑礼禄
关键词:鼓索神经面神经解剖学
磁共振弥散张量成像(DTI)技术在评价正常人胼胝体压部生长发育及老化过程中的运用研究
目的:探讨胼胝体压部磁共振弥散张量参数及纤维束数量随年龄的相关性改变,以及在不同性别中的差异性,以了解胼胝体的生长发育及老化的自然规律和性别差异。方法:266例正常健康体检者(男、女各133例,年龄2个月~85岁),按照...
童永秀
关键词:弥散张量成像胼胝体压部年龄相关性弥散张量纤维束成像胼胝体压部
MRI成像纹理分析鉴别前列腺增生结节与前列腺癌的价值
童永秀
一种简易冰冻切片包埋装置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医疗用品领域的一种简易冰冻切片包埋装置,包括移动管,移动管顶壁固定连接有模具管,移动管底壁固定连接有底座,移动管侧壁开有螺旋形的第一滑槽,移动管外部套设有旋转管,移动管内侧壁滑动配合有推动板,推动板侧壁固...
陈永钦童永秀杨映红
基于MSCT的纹理分析对钙化在鉴别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状腺乳头状癌中的价值研究被引量:6
2023年
目的探讨基于甲状腺钙化的CT纹理分析能否预测结节良恶性。方法搜集含钙化甲状腺结节122例(结节性甲状腺肿36例,甲状腺乳头状癌86例),运用随机数字法按照7∶3分成训练集和验证集。将甲状腺结节分为钙化区、实质区和全结节区,用软件分别对3个区域进行纹理分析,得到甲状腺结节诊断的误判率R,并用ROC曲线评价其预测性能。结果(1)影像组学特征分析:训练集:钙化区和全结节区R均为4.7%,实质区R为2.3%;验证集:钙化区和全结节区R均为5.6%,实质区R为2.8%。(2)影像组学预测模型性能评价:训练集:钙化区和全结节区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4.6%、100%和0.923;实质区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2.3%、100%和0.962。验证集:钙化区和全结节区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80.0%、100%和0.900;实质区敏感度、特异度和AUC分别为90.0%、100%和0.950。(3)各区域AUC比较:钙化区vs.实质区,P=0.317;钙化区vs.全结节区,P=1.000;实质区vs.全结节区,P=0.317。结论与实质区、全结节区一样,基于甲状腺钙化的CT纹理分析也能预测结节良恶性。
童永秀陈永钦张惠娟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钙化纹理分析甲状腺乳头状癌结节性甲状腺肿
宫颈癌患者MRI图像纹理特征与HPV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童永秀
FA阈值对磁共振弥散张量胼胝体纤维束重建的影响
2012年
目的探讨FA阈值对MR弥散张量胼胝体纤维束重建的影响,并寻求最佳阈值。方法 20名健康成年人,男10例,女10例,分别行脑部常规MRI和DTI扫描。对DTI原始数据进行处理:调节不同FA阈值进行胼胝体纤维束重建,获得FDi和FA等参数,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0.05~0.40间,每0.05取一个值作为FA阈值:FA阈值取0.05与0.1、0.3和0.35以及0.35和0.40时测得的FDi值统计分析无明显差别;其余各组之间FDi值均有统计学差异;②在0.10~0.30之间每0.01取一个值作为FA阈值:每组FA阈值下测得的FDi值均与相邻若干组之间无统计学差别—无差别组数较多的主要集中在0.16~0.24之间,其中以0.20时达到高峰;③不同FA阈值下测得的FDi值与FA值存在线性相关(r=-0.918)。结论①正常胼胝体纤维束成像时,FA阈值小于0.1或大于0.3时,纤维追踪将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结果;而0.16~0.24为正常胼胝体纤维追踪的适合阈值,其中0.20可能为最佳阈值;②FDi值是DTT的一个重要参数,与FA值存在密切的相关性。
童永秀邹松沈东挥
白血病髓外浸润的CT、MRI表现
目的 探讨白血病髓外浸润的影像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经病理确诊白血病髓外浸润患者的临床和影像资料;其中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16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21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9例,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4例....
童永秀杜瑞宾
关键词:白血病髓外浸润CTMRI
基于CT的纹理分析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被引量:7
2021年
目的探讨基于CT的纹理分析是否能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BRAF^(V600E)突变情况。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证实并有BRAF^(V600E)突变结果的甲状腺乳头状癌52例。运用MaZda软件对患者的术前CT增强扫描静脉期图像进行纹理分析,用费希尔参数法(Fisher)、最小分类误差与最小平均相关系数法(POE+ACC)和互信息测度法(MI)3种特征选择算法进行最佳参数筛选,再使用软件内B11程序中的主要成分分析(PCA)、线性判别分析(LDA)和非线性判别分析(NDA)方法对最佳参数进行降维、分类,得到BRAF^(V600E)的误判率R。采用ROC曲线进一步分析不同纹理分析方法对BRAF^(V600E)突变的预测性能。结果BRAF^(V600E)阳性32例,阴性20例。3种特征选择算法中,NDA误判率均最低,均在10%以下,具有很高的诊断性能;其次为LDA,多种组合误判率<20%,诊断性能较好;PCA的误判率最高,均>30%,诊断性能较低。但是3种特征选择算法未表现出明显的优势或劣势。误判率最低的组合为POE+ACC+NDA,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969;误判率最高的组合为Fisher+PCA,AUC为0.413。结论基于术前CT纹理分析预测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BRAF^(V600E)突变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还需进一步研究证实。
童永秀陈永钦陈晓芳张玮张惠娟
关键词:纹理分析突变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