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苗健

作品数:63 被引量:168H指数:8
供职机构:河南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攀登计划河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9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1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 1篇理学

主题

  • 26篇食管
  • 26篇肿瘤
  • 19篇交链孢
  • 16篇食管癌
  • 15篇食管肿瘤
  • 13篇细胞
  • 12篇交链孢酚
  • 12篇过氧
  • 12篇过氧化
  • 11篇脂质
  • 11篇脂质过氧化
  • 9篇毒素
  • 8篇歧化酶
  • 7篇致癌
  • 7篇小鼠
  • 7篇互隔交链孢霉
  • 6篇氧化物歧化酶
  • 6篇链格孢
  • 5篇抗氧化
  • 5篇甲基

机构

  • 55篇河南医科大学
  • 5篇河南医科大学...
  • 4篇郑州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郑州市妇幼保...
  • 2篇河南省医学科...
  • 1篇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医科大学...
  • 1篇新乡医学院
  • 1篇中山医科大学
  • 1篇青海医学院
  • 1篇郑州轻工业学...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生物化学教研...
  • 1篇河南中医学院

作者

  • 63篇苗健
  • 17篇刘桂亭
  • 16篇甄应中
  • 10篇裴留成
  • 8篇娄振岭
  • 8篇王明臣
  • 7篇油书恒
  • 7篇黄大鹏
  • 7篇张鹏
  • 6篇钱玉珍
  • 5篇董子明
  • 4篇杨红艳
  • 4篇王秀林
  • 4篇马丽萍
  • 4篇单杰
  • 3篇李月白
  • 3篇杨胜利
  • 3篇安玉会
  • 3篇李建端
  • 3篇芦荣华

传媒

  • 16篇河南医科大学...
  • 13篇河南肿瘤学杂...
  • 6篇中国病理生理...
  • 3篇郑州大学学报...
  • 3篇中国营养学会...
  • 2篇微量元素与健...
  • 2篇解放军预防医...
  • 2篇肿瘤防治研究
  • 2篇癌症
  • 1篇实用肿瘤学杂...
  • 1篇国外医学(肿...
  • 1篇新乡医学院学...
  • 1篇河南医学研究
  • 1篇癌变.畸变....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营养学报
  • 1篇应用化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基础医学与临...
  • 1篇中国稀土学报

年份

  • 1篇1999
  • 6篇1996
  • 8篇1995
  • 3篇1994
  • 5篇1993
  • 6篇1992
  • 14篇1991
  • 17篇1990
  • 3篇1989
6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林县冬贮菜中亚硝酸盐及维生素C的含量分析
1990年
对林县食管癌高发区两种冬贮菜中亚硝酸盐和维生素C的动态分析,表明亚硝酸盐含量随蔬菜冬贮时间延长而增加,维生素C含量则逐渐降低,两者成负相关。提示蔬菜冬贮过程中应尽量减少维生素C的破坏。
张晓林关连苗健陈本懋
关键词:亚硝酸盐维生素C
维生素E对二甲基亚硝胺致癌作用的影响(摘要)
二甲基亚硝胺(DMN)在代谢活化中可产生自由基,后者及其介导的脂质过氧化反应与癌肿的发生关统密切。作为抗氧化剂维生素E(V E)对DMN的致癌作用影响如何?我们做了初步探素。实验用C57BL纯系小鼠,体重18-22克,随...
黄大鹏苗健关琏
文献传递
细胞周期控制异常与癌变被引量:4
1996年
各种细胞周期蛋白质随特定细胞时相而出现,cyclin-CDKs协调周期中诸如DNA复制及分离、中心体的复制和分离、纺锤体的形成等重要事件。周期中至少有两个节点:G_1-S节点和G_2-M节点。节点控制周期的进展并与细胞停滞有关,节点异常则细胞不能停滞而发生癌变。本文论述了细胞周期调控的新进展及节点异常与癌变的关系。如何调整癌细胞节点功能使之逆转,成为肿瘤防治的关键问题。
张贵星苗健
关键词:癌变癌发生细胞周期
脂质过氧化与食管癌发病关系的研究被引量:2
1991年
本文用硫代巴比妥酸荧光法测定了122例食管癌前各期人群及食管癌宿主血清中的过氧化脂质(Lipoperoxide,Lpo)含量。结果显示,随食管上皮细胞病变的进展,机体Lpo水平明显升高。癌症组与癌前增生组和正常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但癌前增生组与正常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提示脂质过氧化水平的升高可能是食管癌发生后的伴行改变,其机制尚待探讨。
王明臣裴迎新苗健陈本懋
关键词:食管肿瘤脂质过氧化自由基
食管癌高低发区有关粮食与食品中互隔交链孢霉毒素的测定被引量:10
1995年
用薄层层析法(TLC)和高压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了高、低发区一些粮食与食品中互隔交链孢霉(Alternariaalternata)二级代谢物的含量。经TLC分析结果,小麦玉米有不同程度被污染,尤其是小麦污染严重,高发区115份小麦样品中检出含AME阳性样品19份,阳性率16.52%,含AOH阳性样品25份,阳性率21.74%。低发区小麦70份含AME阳性样品3份,阳性率4.33%,AOH阳性样品4份,阳性率7.1%。其余食品均未检出。经HPLC定量高发区小麦AME最高含量为2.8836mg/kg,AOH为0.4324mg/kg。结果表明,高发区明显高于低发区,这可能与食管癌的发生和发展有密切关系。
娄振岭张惠芳马丽萍苗健郑香梅裴留成
关键词:食管癌薄层层析真菌毒素高效液相色谱
食管癌高发区严重污染主要产毒霉菌的诱变性研究被引量:1
1990年
链格孢的诱变性检测:19菌株的粗提物在细菌回复突变试验和枯草杆菌DNA重组试验中阳性率分别为85.0%和84.2%,其中10株的SCE试验结果8株阳性,8株中2株同时发生染色体断裂。7个菌株的UDS和DSI试验结果6株阳性。在细胞诱变和转化试验中,D_(10)-a_2粗提粉末诱发了V_(79)细胞的突变和NIH/3T3细胞的转化。链格孢酊产毒素AME和AOH的细菌诱变试验和UDS,DSI试验结果与不同菌株粗提物的试验结果相似。 园弧青霉的诱变性检测:24株园弧青霉中4株用大米培养提取物的细菌诱变试验均阴性,但在SCE、UDS和DSI试验中均阳性。19株用Ranlin-Thom培养基培养,菌液和菌膜分别提取检测,菌液的细菌回复突变试验2株阳性,DNA重组试验13株阳性,菌膜的细菌回复突变试验15株阳性,DNA重组试验5株阳性。4株菌液与菌膜提取物的UDS与DSI试验结果与DNA重组试验结果完全一致。
甄应中杨胜利王志良邢一丁马远方周刚王秀林刘桂亭苗健
关键词:链格孢染色体断裂程序外DNA合成
食管癌及癌前增生人群血清CuZnSOD的定量研究
1993年
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ELISA)对食管癌及癌前各期增生患者进行了血清CuZnSOD的定量测定,以探讨上述人群血清CuZnSOD活力下降的可能机制。结果显示,随食管上皮细胞病变的进展,机体血清CuZnSOD含量显著升高,呈现与CuZnSOD活力相反的变化趋势。提示食管癌患者CuZnSOD活力的下降,并非酶合成量的不足,而可能系某些因素导致无活性CuZnSOD存在的结果。
王明臣张济敏苗健陈本懋
关键词:超氧物歧化酶食管肿瘤
互隔交链孢霉提取物对人羊膜FL细胞周期影响的研究
1991年
本文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 C M)研究了从食管癌高发区粮食中分离的互隔交链(?)霉提取物对人羊膜 F L 细胞周期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提取物对指数生长的 F L 细胞的生长育抑制作用并有剂效关系。它能使细胞从 S→G_2的进行受阻,因而 S 期细胞在细胞周期中出现堆积。对细胞的有丝分裂也有一定干扰作用、但不能阻断细胞周期的进行。提取物处理后的细胞,DNA 含量大于4C 的细胞明显增多。这些高倍体细胞多数为非整倍体细胞。
张鹏刘桂亭甄应中苗健安玉会王秀林薛绍白宋平根
关键词:食管癌互隔交链孢霉细胞周期
互隔交链孢霉提取物261-B_2-3在体外对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影响
1989年
大多数化学致癌物均可影响DNA、RNA和蛋白质合成的过程。本文研究了从食管癌高发区林县粮食中分离出的互隔交链孢霉菌株261提取物261-B_2-3对这些大分子物质合成的影响。研究表明261-B_2-3对DNA和蛋白质的合成有明显的抑制,其作用强度呈明显的浓度相关性。但是它对RNA的合成无明显影响。三种大分子物质的合成对于261-B_2-3的敏感性顺序为:蛋白质>DNA>RNA。261-B_2-3对DNA和蛋白质抑制作用的类型和机理并不相同。在中止261-B_2-3的作用后,DNA的合成率持续下降,形成一谷值,属于模板损伤型,而蛋白质则呈递增型合成曲线,为干扰代谢型。261-B_2-3对大分子合成的干扰导致了细胞生物学和生化过程的紊乱,并有可能在诱变过程中起到一定作用。
张鹏刘桂亭甄应中王秀林安玉会苗健
关键词:链格孢属核糖核酸蛋白质DNARNA
丙二醛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被引量:13
1995年
丙二醛对巨噬细胞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河南医科大学生物化学教研室(郑州450052)李月白,杨尚琪,油书恒,苗健曾有报道(1)脂质过氧化可使巨噬细胞(macrophase,M)的吞噬、消化及产生白介素-1能力降低,并可损伤网状内皮系统。但脂质过氧化代谢产...
李月白杨尚琪油书恒苗健
关键词:丙二醛巨噬细胞免疫功能
共7页<1234567>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