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3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2篇血管
  • 9篇小肠
  • 8篇X线
  • 7篇肿瘤
  • 5篇胆管
  • 5篇影像
  • 5篇造影
  • 4篇血管构筑
  • 4篇血管造影
  • 4篇小肠疾病
  • 4篇小肠血管
  • 4篇疾病
  • 4篇CT
  • 4篇成人
  • 3篇胆管癌
  • 3篇影像学
  • 3篇影像诊断
  • 3篇原发性
  • 3篇胃癌
  • 3篇X线表现

机构

  • 27篇第三军医大学...
  • 9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第二军医大学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解放军44医...
  • 1篇解放军第44...

作者

  • 31篇许新复
  • 15篇丁仕义
  • 11篇鲁宏
  • 4篇李妍瑜
  • 3篇初铭忠
  • 3篇张晓宏
  • 3篇游箭
  • 2篇张伟国
  • 2篇王云钊
  • 2篇姚茹国
  • 2篇陈年根
  • 2篇施增儒
  • 2篇黄学全
  • 2篇龙从杰
  • 1篇陈洁
  • 1篇李明华
  • 1篇李允先
  • 1篇王其源
  • 1篇罗永祯
  • 1篇巫北海

传媒

  • 8篇中国医学影像...
  • 4篇中华放射学杂...
  • 3篇解剖学杂志
  • 3篇中国医学影像...
  • 3篇重庆医药
  • 2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 1篇现代医用影像...
  • 1篇临床放射学杂...
  • 1篇中国临床解剖...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西南国防医药
  • 1篇临床医学影像...

年份

  • 1篇2003
  • 1篇2001
  • 2篇1999
  • 3篇1998
  • 9篇1997
  • 3篇1996
  • 4篇1995
  • 3篇1994
  • 2篇1992
  • 2篇1991
  • 1篇1986
3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成人小肠的血管构筑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1999年
目的:为小肠疾病的临床介入诊断及治疗提供血管构筑解剖基础。方法:对8例正常成人小肠标本采用ABS血管铸型、硫酸钡墨汁混悬液血管造影及图像分析进行血管研究。结果:三种方法结论一致,空肠段直动脉通常分三支(两长支、一短支),回肠段直动脉通常分二支(长、短各一支),空—回肠段呈移行改变,直动脉在进入肠壁之前可见吻合现象。直动脉的长度、内径及肠壁血管密度(支/cm2)均存在解剖部位的差异性(P<0.05)。结论:小肠血管构筑有其规律性。
鲁宏许新复丁仕义
关键词:小肠血管X线解剖小肠疾病
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诊断被引量:6
1997年
目的:评价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3例手术、病理证实的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CT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手术、病理所见相对照。结果:43例腹膜后肿瘤的主要定位征像为:(1)腹膜后壁层受压前移;(2)腹膜后结构被推前移、被肿瘤包绕或与肿瘤界面不清;(3)其它;本组CT定位诊断正确率83.72%(36/43)。良恶性肿瘤的大小无显著差异(P>0.05),囊性和均匀密度的肿瘤都为良性,不均匀密度在良恶性肿瘤中均可见;CT定性正确:良性肿瘤10/18例,恶性肿瘤15/25例;组织类型估计正确16/43例。结论:CT对原发性腹膜后肿瘤的定性诊断价值很大,而对组织类型的估计价值有限。
陈年根姚茹国黄学全丁仕义许新复
关键词:腹膜后肿瘤肿瘤CT
肝门部胆管癌影像学诊断被引量:1
1994年
本文对56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癌进行了影像学回顾性分析,直接法胆道造影(DC)表现征象可分为胆道梗阻、狭窄、息肉样变和右肝管狭窄伴左肝管梗阻。US显示肝内胆管的扩张,肝门区低回声占位,胆管内低回声肿块,门静脉癌栓。CT可表现,肝内胆管扩张,肝门区软组织密度肿块,肝门区肿块有增强,胆囊变小或萎缩,左肝萎缩和右肝增大,作者认为:DC加上US或CT是诊断肝门区胆管癌的首选方法。
许新复张晓宏游箭初铭忠
关键词:肝门部胆管癌影像学诊断胆道梗阻
腔外型十二指肠平滑肌肿瘤临床影像学表现被引量:1
1995年
腔外型十二指肠平滑肌肿瘤临床影像学表现(附3例报告)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630038)秦乾允,许新复十二指肠平滑肌肿瘤临床较少见,肿瘤向腔外生长(脏外型)其X线、CT和B超表现酷似肝门区或胰腺区占位病变。为了对该病在影像诊断中能全面观察、分析、互相...
秦乾允许新复
关键词:十二指肠肿瘤影像学
带钩钢圈、电凝加钢圈栓塞静脉的实验研究
1994年
本实验采用带钩钢圈、电凝加钢圈两种方法对16只犬32条髂静脉进行栓塞。带钩钢圈组中(n=20)有14条靶血管闭塞,3条狭窄,另3条中钢圈移位于肺部。电凝加钢圈组(n=12)全部闭塞。本文对两组的影像学、静脉压和病理学进行了讨论。作者认为电凝加钢圈是静脉栓塞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
游箭许新复牟玮刘凤秀陈洁
关键词:电凝
成人小肠绒毛血管构筑被引量:10
1997年
用ABS血管铸型剂对4例正常成人新鲜小肠标本作血管腐蚀性铸型,进行双目立体解剖显微镜及电镜观测.结果显示:成人小肠绒毛血管丛构型不同于传统理论(“阶梯型”、“簇型”、“喷泉型”及“虹吸型”),它由输入小动脉、毛细血管网及输出小静脉组成.输入小动脉既可从肠腺周围血管丛发出,也可直接由粘膜下动脉发出,输入小动脉呈现直小血管特征,部分具有门静脉性质.小肠绒毛输入小动脉管径存在解剖部位差异.
鲁宏许新复丁仕义
关键词:小肠小肠绒毛血管铸型
胃癌血管构筑的研究被引量:3
1997年
胃癌血管构筑的研究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630038)放射科丁仕义许新复李妍瑜北京市骨科创伤研究所王云钊审校936年,Thieson用投影描绘器(cameralucida)和测面仪(planimeter)对外科切除的57例胃标本进行了胃肿瘤血管研究。...
丁仕义许新复李妍瑜王云钊
关键词:胃癌血管构筑X线血管造影
急性创伤性脑水肿的MRI实验研究
1996年
目的:评价MRI在急性创伤性脑水肿中的作用,探索用MRI信号强度比(SIR)定量分析创伤性脑水肿的可能性。材料与方法:观察流体冲击脑外伤模型下猫的急性期脑组织的含水量的变化,测量MRI信号强度,同时观察损伤周围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外伤后脑组织的含水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加。SIR与脑组织含水量无线性相关。结论:(1)流体冲击脑外伤模型是研究脑外伤改变的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2)SIR与创伤性脑水肿的发生、发展无相关关系。
陆明许新复
关键词:急性脑外伤脑水肿磁共振成像信号强度比液压冲击
胆管囊肿分类和影象诊断被引量:1
1992年
胆管囊肿随着影象诊断技术的发展,发现率增高。对它的命名、分类、病因、影象学表现仅有为数不多的报道与探讨,有待进一步深化认识。
许新复
关键词:胆道疾病影象学诊断
骨囊状膨胀性病变的x线诊断
1992年
定义骨囊状膨胀性病变不是一种独立的疾病,是一种征象,或者说是多种骨病共有的一种表现。它的基本x线表现是具有囊状溶骨区和骨膨胀。
许新复
关键词:骨疾病X线诊断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