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金
- 作品数:26 被引量:161H指数:7
- 供职机构: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大肠癌组织KISS-1,hOT7T175基因表达与转移的关系被引量:9
- 2005年
- 目的:研究KISS-1,hOT7T175基因在大肠癌组织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大肠癌组织60例,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对KISS-1,hOT7T175mRNA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大肠癌组织和周缘正常组织KISS-1,hOT7T175阳性表达例数相比有显著差异(P=0.000和P=0.037)肿瘤Ⅰ-Ⅱ期和Ⅲ-Ⅳ期KISS-1阳性表达例数对比有显著差异(P=0.020).结论:KISS-1,HOT7T175有可能成为预计大肠癌恶性程度的一个指标.
- 陈海金黄宗海吴爱国高毅范应方
- 关键词:大肠癌癌组织
- 慢病毒介导双自杀基因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内杀伤作用被引量:1
- 2011年
-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的胞嘧啶脱氨酶(CD)/胸苷激酶(TK)融合基因系统(FGW-KDRP-CD/TK)对乳腺癌细胞的体内杀伤作用。方法:培养乳腺癌MCF-7细胞,建立裸鼠荷瘤模型。荷瘤后将裸鼠随机分为4组。Ⅰ组:空白对照,荷瘤但不施加任何处理;Ⅱ组:注射慢病毒与前药(5-FC+GCV);Ⅲ组:仅注射慢病毒;Ⅳ组:仅注射前药。观察肿瘤生长速度,测量瘤体大小及重量;用RT-PCR法鉴定双自杀基因在转基因瘤组织中的表达;取肿瘤组织进行HE及PCNA免疫组化染色;流式细胞技术进行细胞周期检测。结果:第Ⅱ组裸鼠移植瘤的生长显著受到抑制,第Ⅰ、Ⅲ、Ⅳ组肿瘤生长情况无明显差异。经RT-PCR检测发现转基因瘤组织有目的基因的表达。与第Ⅰ组(空白对照组)相比,第Ⅱ组瘤组织的PCNA表达明显下调。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析显示治疗后G_1期细胞比率增多,G_2/M期细胞减少。结论:FGW-KDRP-CD/TK联合前药5-FC及GCV在体内可明显抑制移植瘤的生长,细胞周期阻滞,该作用可能与抑制PCNA表达有关。
- 孔恒黄宗海陈海金陶霖玉齐柯
- 关键词:自杀基因治疗慢病毒增殖细胞核抗原
- Rictor和mTOR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被引量:3
- 2016年
- 目的探讨Rictor蛋白和mTOR蛋白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荧光和Western blotting技术检测HCT116、SW480、Lo Vo、HCoEpiC这4种细胞中Rictor和mTOR的表达情况。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2例手术切除结直肠癌及癌旁正常组织中Rictor蛋白的表达情况,比较Rictor蛋白在癌及癌旁正常组织间表达水平的差异性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Kaplan-Meier法分析Rictor表达与结直肠癌患者总生存率的关系。结果大肠癌细胞中Rictor和mTOR的表达水平高于人正常结肠上皮细胞HCoEpiC;大肠癌组织中Rictor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癌旁正常组织(P<0.05);Rictor蛋白的表达与结直肠癌组织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与其他临床病理参数尚不能认为有相关性(P>0.05);Rictor表达阳性患者的总体生存期低于阴性患者。结论 Rictor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过表达与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有关,且Rictor蛋白的表达水平与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大肠癌预后的潜在指标。
- 王利峰陈海金俞金龙齐佳林晓华邹兆伟
- 关键词:大肠癌RICTOR免疫荧光免疫印迹
- 直接手助腹腔镜与开腹脾切除的临床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探讨应用直接手助腹腔镜下脾切除的可行性及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将该院2005年1月~2007年4月收治的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分为直接手助腹腔镜和传统开腹组各15例进行相应手术,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腹腔镜组无1例中转开腹。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手术时间分别为(185±46.6)min和(158±35.6)min,两组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中平均出血量分别为(255±45.9)mL和(523±59.5)mL,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分别为(2±0.86)d和(3±0.52)d(P<0.05);手助切口长5~7cm,开腹切口长18~25cm,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4.2%和11.4%(P<0.05);平均住院日由开腹的12d缩短到9d。结论直接手助腹腔镜治疗脾切除能取得与开腹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并具有出血少、手术时间缩短、术后患者恢复快等优点。
- 俞金龙孔恒黄宗海陈海金韩新军
- 关键词:脾切除脾功能亢进症
- KISS-1基因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16
- 2006年
- 目的研究K ISS-1基因在人乳腺癌组织表达及其与转移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式扩增反应和免疫组化技术对56例人乳腺癌组织中K ISS-1 mRNA及其蛋白m etastin的表达进行检测。结果乳腺癌组织的K ISS-1 mRNA及m etastin阳性表达率均显著低于正常乳腺组织(P=0.000),且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显著相关(P<0.01);而与乳腺癌的肿块大小、组织学分级等临床病理因素无关(P>0.05)。结论K ISS-1基因表达降低与人乳腺癌转移密切相关,可能参与人乳腺癌转移的调控。
- 吴爱国张华霖陈海金刘鹏
- 关键词:肿瘤转移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术后并发肠瘘的护理
- 2007年
- 先天性巨结肠患儿体质差,术后并发肠瘘易导致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营养不良、感染及多脏器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病程长,病死率高。笔者通过总结12例先天性巨结肠术后并发肠瘘患儿的护理体会,认为控制感染,防止腹腔播散是肠瘘良好预后的关键,充分引流,加强瘘口管理,给予营养支持和心理护理等,对患儿的康复起积极作用。本组12例患儿经精心的治疗和护理,无1例死亡,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全部治愈出院。
- 黄淑馨俞金龙陈海金宋慧娟
- 关键词:小儿先天性巨结肠肠瘘护理
- 慢病毒介导的双自杀基因对大肠癌细胞的靶向杀伤作用被引量:6
- 2006年
- 目的:研究慢病毒介导的KDR启动子驱动CD/ TK双自杀基因系统对大肠肿瘤细胞选择性杀伤作用.方法:构建的重组质粒pLenti6/V5-D-KDR- CDglyTK及阳性对照质粒pLenti6.V5-D-GFP 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下转染293FT细胞,包装扩增后获得病毒颗粒,体外感染表达 KDR的SW620细胞株和不表达KDR的LS174T 细胞株,荧光显微镜下计数确定阳性对照质粒的感染效率并以RT-PCR方法检测转基因细胞 CDglyTK的表达,然后给予不同浓度的前药 5-FC及GCV处理,观察该体系对不同细胞株的杀伤效应及其旁观者效应.结果:重组体对各细胞株的感染率相似,其感染率随慢病毒滴度的增高而递增.RT-PCR方法检测发现:除LS174T细胞外,SW620细胞有目的基因CDglyTK的表达.对于转基因的 SW620细胞,单用GCV(100 mg/L)时,其存活率为32.34%±2.42%.单用5-FC(2.0 g/L)时, 存活率为30.56%±2.14%.而联合应用两者时, SW620细胞存活率为5.36%±1.55%,LS174T 细胞存活率为95.48%±1.70%.SW620细胞对前药具有较高的敏感性,SW620与LS174T细胞株对前药敏感性有显著性差异(P<0.001), 双自杀基因的疗效优于任一单自杀基因的疗效(P<0.001).当转基因细胞比率为40%时, 加入前药GCV和5-FC,SW620细胞存活率为11.42%±2.66%,而LS174T细胞存活率为 99.54%±2.61%,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01),该体系旁观者效应明显.结论:慢病毒作为载体有较高的转染效率, KDR基因启动子可调控双自杀基因系统选择性杀伤表达KDR的大肠肿瘤细胞.
- 陈海金黄宗海苏国强吴爱国俞金龙
- 关键词:大肠癌KDR启动子自杀基因慢病毒
- 生大黄鼻饲在胃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被引量:19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生大黄鼻饲在胃癌术后患者快速康复中的应用。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对照组30例。其中对照组采用禁食、胃肠减压、抑酸、抗感染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利用生大黄粉鼻饲,观察患者术后腹胀及恶心呕吐发生率、肛门排气时间、C-反应蛋白(CRP)恢复正常时间、腹部伤口Ⅱ/甲愈合率及术后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术后住院时间,CRP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腹部伤口Ⅱ/甲愈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正确应用生大黄鼻饲配合传统的方法对胃癌术后患者能够明显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缩短住院时间,促进患者术后快速康复。
- 陈海金吴国忠黄宗海陆春雷莫晓东
- 关键词:生大黄胃癌快速康复
- 三点法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临床应用被引量:7
- 2015年
- 目的探讨根据胆囊三角解剖特点设计的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SILC)的可行性和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2013年3月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肝胆二科采用“三点法”经脐SILC治疗的204例胆囊良性病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85例、女119例,年龄23~68岁、平均47岁;胆囊结石176例,胆囊息肉21例,胆囊结石和息肉并存者3例,胆囊腺肌病4例。结果204例中,198例获得成功,术中胆囊三角均暴露良好,手术成功率为97.1%(198/204);4例在剑突下增加1个操作孔,2例中转开腹。198例手术成功患者均随访1个月,均恢复良好,无腹痛、发热、胆漏、出血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术后2周复查,手术切口处未见明显手术瘢痕。结论根据胆囊三角解剖特点设计的经脐SILC能够在术中良好地暴露胆囊三角,该方法操作简单、安全、可行性好,性价比高,是一种值得临床推广的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方法。
- 王康华程远蒋泽生刘海燕俞金龙陈海金潘明新
- 关键词:胆囊切除术腹腔镜胆结石息肉胆囊三角
- 腔镜乳腺癌根治一期乳房重建患者的术后护理被引量:1
- 2013年
- 总结30例腔镜乳腺癌根治即刻行大网膜一期乳房重建术后患者的护理经验。术后加强对患者心理护理,纠正患者出现的心理焦虑及恐惧,出现并发症后及时处理,进行乳房形体塑形并指导进行循序渐进的按摩和肢体锻炼,本组30例再造乳房美体效果评价:优22例,良6例,中2例,本组5例患者发生脂肪液化,3例经换药后,伤口愈合后局部有色素沉着,并且局部有硬结,美体效果评价为良,2例伤口由于液化部位大且深,伤口愈合后出现局部凹陷并有瘢痕,美体效果评价为中。
- 黄淑馨陈海金俞金龙邓鉴文
- 关键词: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