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宇

作品数:29 被引量:102H指数:7
供职机构: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福建省种业创新与产业化工程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3篇期刊文章
  • 5篇专利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5篇闽楠
  • 11篇生长性状
  • 8篇造林
  • 5篇性状
  • 5篇木荷
  • 4篇容器苗
  • 4篇杉木
  • 4篇无性系
  • 3篇幼林
  • 3篇育苗
  • 3篇山苍子
  • 3篇扦插
  • 3篇苗期
  • 3篇开花
  • 3篇根系
  • 3篇根系性状
  • 2篇单株材积
  • 2篇造林模式
  • 2篇容器苗造林
  • 2篇轻基质

机构

  • 29篇福建省林业科...
  • 6篇福建农林大学
  • 1篇云南大学
  • 1篇福建省森林培...
  • 1篇福建生物工程...

作者

  • 29篇黄宇
  • 22篇范辉华
  • 17篇汤行昊
  • 16篇张娟
  • 10篇林智勇
  • 4篇王志洁
  • 3篇刘宝
  • 3篇李建民
  • 2篇张蕊
  • 2篇周志春
  • 2篇楚秀丽
  • 2篇温晓芸
  • 1篇陈碧华
  • 1篇李乾振
  • 1篇张纪卯
  • 1篇黄建华
  • 1篇张天宇

传媒

  • 10篇福建林业科技
  • 2篇湖北林业科技
  • 2篇热带作物学报
  • 2篇福建林业
  • 1篇防护林科技
  • 1篇山地农业生物...
  • 1篇山东林业科技
  • 1篇西部林业科学
  • 1篇西南林业大学...
  • 1篇南方林业科学
  • 1篇林业与环境科...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1篇2023
  • 2篇2021
  • 2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2篇2015
  • 1篇2014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不同造林模式闽楠幼林材性分析被引量:2
2018年
以3种不同造林模式营造的闽楠试验林为对象,分析造林2年后幼林木材特性。结果表明:林下套种闽楠的地径、平均冠幅、树高、枝下高、抽稍高、根深、平均根幅、地上部分鲜重、根鲜重等各项指标均最大,分别达12.62mm、67.17cm、137.83cm、48.33cm、19.33cm、47.50cm、48.42cm、230.83g、50.57g,比平均值高27.86%、37.17%、41.77%、67.00%、15.20%、32.35%、34.50%、74.07%、60.69%。不同造林模式下闽楠的抽稍高、树干基本密度、生材密度、生材含水率等均无显著性差异,其他生长指标均呈现显著性差异(P<0.05)。相同造林模式下,闽楠树干生材含水率呈现出从底部到顶部递增的趋势,顶部生材含水率均最高;闽楠树干的基本密度和生材密度从底部到顶部均无显著性差异。林下套种模式下的闽楠树干纤维素含量最高,达34.32%,略高于混交林,显著高于纯林。对闽楠各理化性质进行相关性分析,表明生材含水率和基本密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为-0.798,相关性最大,达极显著水平(P<0.01)。
温晓芸张娟汤行昊林智勇廖鹏辉罗千勋黄宇
关键词:闽楠造林模式生长性状木材特性
山苍子微型扦插育苗保温保湿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山苍子微型扦插育苗保温保湿系统,进杀菌液管连通杀菌液存储箱和混合箱;进水管连通水箱和混合箱;预升温箱进液管连通预升温箱和混合箱;预升温箱出液管连通进液泵和预升温箱;培养箱进液管连通培养箱和进液泵;培养...
范辉华汤行昊黄宇张娟王志洁
文献传递
施肥与修枝对闽楠幼林生长的影响被引量:5
2023年
于2017—2021年,在福建省顺昌县岚下乡钱墩村钱墩工区,采用L 9(34)正交试验设计,对3年生闽楠幼林开展不同肥料种类、肥料用量和修枝强度试验,分析探讨养分和树体控制对其幼林生长和叶营养元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与修枝管理对闽楠幼林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7年生林分平均胸径、树高分别比对照提高23.03%、23.53%;且不同肥种、肥料用量以及修枝强度对幼林生长的影响效应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以施用芭田高塔复合肥100~125 g·株-1,修剪全树高1/4的模式最好,7年生幼林平均胸径、树高分别达4.67 cm、4.66 m,比对照提高68.12%、36.91%。不同施肥与修枝对闽楠幼林叶片氮、钾、钙、镁养分含量的影响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而对磷含量的影响差异不显著;影响闽楠幼林生长的主要营养元素为N、K、Ca,且N—Ca、P—K、K—C存在正相关效应。综合结果表明,通过人工合理施肥、修枝可以补充或改善树体营养结构,从而提高林分产量和质量。
黄宇林智勇张娟张天宇汤行昊吴俊杰范辉华
关键词:闽楠施肥修枝生长性状叶片养分
一种福建山樱花种子均衡打破休眠及芽苗培育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福建山樱花种子均衡打破休眠及芽苗培育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种子采集处理;将种子用0.3%高锰酸钾溶液浸种60分钟,然后用水洗至无色;于晴天的上午10点至下午3点,再将种子放置在20-30℃阳光下均匀摊开暴...
范辉华周志春汤行昊张蕊黄宇楚秀丽
不同造林模式闽楠造林成效研究被引量:8
2019年
以3种不同造林模式造林2年后的闽楠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幼林生长情况、根系性状、木材特性、光合作用,比较不同造林模式下闽楠的差异。结果表明:3种造林模式中杉木林下套种闽楠的平均地径、树高、最大冠幅、枝下高、根深、平均根幅、单株总根长、根系总表面积和根系总体积均最大,分别达11.60mm、115.56cm、61.33cm、32.42cm、47.50cm、48.42cm、1269.13cm、376.75cm2、9.32cm^3。杉木林下套种闽楠模式的树干纤维素含量最高,达34.32%。3种不同造林模式最大净光合速率(Pmax)的范围在5.52~7.92μmol/m^2·s,表观量子效率(AQY)范围在0.0417~0.0602μmol/μmol,Pmax和AQY大小排序均为:林下套种>混交林>纯林。不同造林模式光饱和点(Ls)的范围在943.62~1508.13μmol/m^2·s,光补偿点(Lc)的范围在11.79~16.53μmol/m^2·s,Ls和Lc由高到低依次为纯林>混交林>林下套种。林下套种闽楠的综合评分最高,达0.7814,混交林次之,得分为0.2782;综合生长情况、根系性状、木材特性、光合作用等性状表现,本研究3种造林模式中保留密度450株/hm2的杉木林下套种闽楠为造林成效最优的模式。
黄宇林智勇汤行昊廖鹏辉张娟范辉华
关键词:闽楠造林模式生长性状根系性状木材特性
不同规格闽楠容器苗造林早期生长分析
2024年
为筛选出适宜闽楠Phoebe bournei造林的容器苗规格,选取6种规格容器苗,进行1~8 a林分生长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不同规格闽楠容器苗平均造林保存率为90.78%,闽楠2 a生Ⅰ级苗造林8 a的保存率高达100%。3 a生Ⅰ级苗闽楠造林1 a、2 a、3 a、6 a 8个月、8 a的地径生长量均最大,分别达5.86、12.94、26.89、49.24、54.65 mm。2 aⅠ级苗造林的树高年平均生长量为46.87 cm,比最低值高42.38%。闽楠3 a生Ⅰ级苗造林8 a的胸径和单株材积均最高,分别达5.75 cm、0.0060 m^(3);闽楠2 a生Ⅰ级苗和3 a生Ⅰ级苗造林的综合评分均较高,分别达0.7844、0.5104。建议选用闽楠2 a生Ⅰ级苗和3 a生Ⅰ级苗进行造林,林分易成林成材,造林效果好。
黄宇林智勇李文开谢伟伟张娟陈恩廖鹏辉
关键词:闽楠容器苗生长性状单株材积
木荷1代种子园无性系生长及结实性状分析被引量:5
2016年
对福建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4年生木荷无性系种子园进行生长和结实情况调查。结果表明:地径的变化幅度为7.83~13.80cm,胸径的变化幅度为4.68~9.38cm,叉干数变化幅度为1.0~2.5个,枝下高的变化幅度为3.33~29.90cm,树高的变化幅度为3.30~4.88m,冠幅的变化幅度为2.33~3.80m;2014年结实株率和2015年坐果株率无性系A4均最大,达75.00%,分别是平均值的2.82、4.21倍;2014年结实株率为27.27%,2015年坐果株率20.91%;33个无性系中,2014年81.82%的无性系有结实,2015年60.61%的无性系有坐果,18.18%的无性系2a均未坐果;2014年结实株率和2015年坐果株率呈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0.83,木荷结实株率、坐果株率与胸径呈正相关,达到显著水平;无性系A4的综合评分最高,达3.3442。
黄宇林智勇范辉华蔡泉星张娟
关键词:木荷种子园生长性状
木荷:山林中的“防火卫士”与“多面手”
2025年
在茂密的亚热带森林中,有一种常绿乔木默默守护着山林的安全,它就是被誉为“防火树”的木荷。这种看似普通的植物,实则拥有令人惊叹的防火能力、优质的木材特性以及悠久的药用历史,堪称植物界的“多面手”。
黄宇
关键词:木荷常绿乔木亚热带森林防火能力
闽楠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与分级培育试验被引量:8
2016年
为优化闽楠优质轻基质容器苗培育方案,开展轻基质育苗容器规格和苗期分级培育对闽楠1 a生容器苗生长和苗木质量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基质配比和缓释肥加载量相同的情况下,闽楠容器苗的地径和苗高生长随着容器规格的增大显著加快,采用4.5 cm×10.0 cm规格的轻基质容器可满足1 a生闽楠容器苗生长需求,既提高优质苗出圃率,又利于降低育苗成本;苗期分级分隔培育试验则发现,分级分隔与否虽对平均苗高影响不明显,但分级分隔培育使苗高生长更加均匀整齐,显著促进苗木侧须根和地径生长,提高了1 a生闽楠苗木质量,大幅度提高合格苗出圃率和Ⅰ级苗率,分别达79.01%和50.62%。
范辉华汤行昊刘宝黄宇张娟
关键词:闽楠苗木生长苗木质量
杉木林下套种闽楠不同规格容器苗生长效果分析
2025年
以杉木林下套种闽楠6种规格容器苗试验林为研究对象,对其造林后1~8 a林分进行动态跟踪,比较闽楠和杉木的地径、胸径、最大冠幅、树高、枝下高及杉木单株材积的差异。结果表明,杉木林下套种不同规格闽楠容器苗,造林当年、2 a、8 a后的闽楠Ⅰ级苗地径、最大冠幅、树高均高于Ⅱ级苗;3 aⅠ级苗造林的地径、胸径、最大冠幅、树高、枝下高生长量均最大,其年平均生长量分别达7.16 mm、7.40 mm、35.19 cm、63.20 cm、10.66 cm。造林8 a后,1 aⅡ级苗闽楠容器苗造林地内的杉木地径、胸径、单株材积均最大,分别达44.04 cm、36.53 cm、0.92 m 3,分别比平均值高出11.38%、10.83%、21.05%;2 aⅡ级苗闽楠容器苗造林地的杉木最大冠幅、树高均最大,分别达6.86 m、21.53 m,分别比平均值高出10.47%、3.66%。综合闽楠和杉木的各指标分析,杉木林下套种闽楠3 aⅠ级苗,闽楠和杉木二者的平均综合评分最高,达0.7347;为促进杉木林下套种闽楠幼林的生长,兼顾杉木大径材的培育,建议选用闽楠3 aⅠ级苗进行杉木林下套种,造林效果好。
黄宇
关键词:杉木闽楠容器苗单株材积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