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伍坚

作品数:40 被引量:197H指数:8
供职机构:华东政法大学经济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上海市教育委员会创新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2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5篇政治法律
  • 13篇经济管理

主题

  • 9篇股东
  • 8篇法律
  • 6篇交易
  • 5篇证券
  • 5篇司法
  • 5篇公司法
  • 4篇强制性
  • 4篇强制性规则
  • 4篇保险
  • 3篇转让
  • 3篇内幕
  • 3篇内幕交易
  • 3篇金融
  • 3篇公司治理
  • 3篇股东权
  • 2篇董事
  • 2篇信托
  • 2篇优先购买权
  • 2篇证券法
  • 2篇证券市场

机构

  • 35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坦普尔大学

作者

  • 35篇伍坚
  • 2篇李晓露
  • 1篇雷晓冰
  • 1篇张旭东

传媒

  • 5篇证券市场导报
  • 3篇兰州学刊
  • 2篇法学杂志
  • 2篇法学
  • 2篇浙江金融
  • 2篇投资者
  • 1篇华东政法学院...
  • 1篇经营与管理
  • 1篇重庆社会科学
  • 1篇经济与管理
  • 1篇江苏商论
  • 1篇上海金融
  • 1篇保险研究
  • 1篇海南金融
  • 1篇河南省政法管...
  • 1篇北京工业大学...
  • 1篇财会月刊(中...
  • 1篇西部金融
  • 1篇华东政法大学...
  • 1篇金融发展研究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1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5
  • 2篇2014
  • 1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0
  • 1篇2009
  • 5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3
4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被保险人施救义务比较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在人寿保险以外的其他类型保险中,被保险人应在事故发生后承担施救义务。被保险人应主动履行施救义务,如果保险人就如何施救给出指示,被保险人应遵照执行。被保险人履行施救义务时发生的必要、合理费用,保险人应予以补偿,但补偿金额原则上不应超过保险金额。如果被保险人违反施救义务,保险人对由此发生或者扩大的损失不负赔付责任。
伍坚
关键词:被保险人施救费用法律后果
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保护的边界被引量:1
2007年
在修订后的《公司法》、《证券法》公布实施、股改工作基本完成的同时,社会公众的投资热情普遍高涨,我国证券市场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行情。在这种情况下,如何保持清醒的头脑,牢记历史的教训,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加强对社会公众股股东权益的法律保护,保持证券市场持续、健康和稳定发展,再次成为我们十分关注的课题。这里选择了几篇研究成果,以飨读者。
雷晓冰伍坚
关键词:股东权益保护社会公众股《证券法》《公司法》公司治理
我国证券私募制度之检讨被引量:3
2009年
在证券法上.私募亦称非公开发行,与公募(公开发行)对应,是针对特定对象、采取特定方式、接受特定规范的证券发行方式。众所周知,证券公募系面向大量不特定的社会公众进行,为保护投资者利益和维护证券市场秩序,世界各国均对证券公募进行严格监管。然而,严格监管也导致发行人发行成本上升,发行难度加大。为更好的满足发行人的融资需求,各国对不大涉及公众投资者利益的证券发行逐渐放宽了监管要求,由此形成了证券法中的私募制度。
伍坚
关键词:证券法私募非公开发行投资者利益检讨证券市场秩序
美国法中股东提名董事制度研究被引量:2
2014年
2003年以来,美国证券与交易委员会就股东提名董事问题陆续发布若干建议规则,并于2010年发布最终规则14a-11,允许股东使用公司委托书提名董事。虽然法院在商业圆桌会议诉证券与交易委员会一案中宣布规则14a-11无效,该规则的一些具体规定仍可为我国所借鉴。我国公司法应增设股东提名董事制度。在现阶段,应由中国证监会或者沪深证券交易所发布相关规则,对提名股东的资格要件、提名人数的限制以及信息披露义务作出规定。
伍坚
关键词:董事制度股东权利美国公司法
债权人参与公司治理视野下的债券持有人会议制度研究被引量:7
2016年
相较于债券市场的迅速发展,债券持有人的利益保护机制仍不成熟,持有人不仅需要面对系统性风险,还会因债券契约的不完备、负债代理成本及股东有限责任的负外部性等原因面临非系统性风险的影响。持有人会议是一种通过赋予持有人参与公司决策权利,从而平衡公司各利益主体的制度,在域外各国或地区的债券持有人保护实践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证监会于2015年颁布的《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虽然对之前规范中的缺陷进行了有效弥补,但在会议规则的制定、会议召开情形、表决权限制、异议持有人保护及决议约束范围等事项上仍值得进一步探讨。
伍坚黄入凌
关键词:公司治理债权人
论证券错误交易处置体系的完善
2024年
我国的证券错误交易处置体系由交易限制机制和交易否定机制组合而成。因停牌停市启动情形的规定较为模糊,而涨跌停板的阈值较高,交易限制机制很难启动。交易否定机制只是赋予了交易所决定取消交易或者暂缓交收的权力,在商事外观主义的影响下,一些错误交易仍有可能被放行,由错误交易引发的后续衍生交易更难以被取消。因此,现有处置体系还不足以有效应对错误交易。一方面,需要为交易限制机制补充更易启动的定量标准,之前被冻结的指数熔断措施可在局部改进后恢复实施。另一方面,还应增补其他处理机制:一是自助止损机制,应将错误方采取的对冲交易明确列为证券以及期货内幕交易的例外;二是信息披露机制,发行人和投资者不是错误交易信息披露的义务主体,应鼓励而非强制交易所及时披露错误交易的相关信息。
伍坚
关键词:熔断内幕交易信息披露
内幕交易的压制与暗流:美国预定交易计划规则修法镜鉴
2021年
美国内幕交易规制涵盖于证券反欺诈体系之下,并通过交易计划规则为内部人士证券交易松绑。随着市场主体的逐利性挖掘与执法实践的深入,交易计划规则逐渐被内部人士通过巧妙信息披露、策略性修改和终止以及多样化操作等方法所滥用,成为隐蔽型内幕交易的合规倚靠。美国新法案旨在探求内部人士所持证券流动性与严格监管内幕交易行为之间的平衡点,但规则变革仍面临现实利益考验。在依法从严打击证券违法活动的浪潮下,我国《证券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应当从现有减持规定重置、界定标准划分、强制延迟期施加与严格信息披露等方向入手,完善预定交易计划规则,以使其为内幕交易规制体系服务。
伍坚刘慈航
关键词:内幕交易
上市公司协议转让控制权中表决权委托问题研究被引量:5
2020年
控制权转让与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有着密切关系,在监管中理应受到关注。以2017年1月至2018年6月披露的“协议转让+表决权委托协议”相关公告,采用表决权委托方式实现控制权转让数量呈递增趋势,目前对委托的性质定性不明,法律适用存在缺陷,监管机构尚缺乏有效的治理模式,今后应从事前、事中、事后全方位着手,构建表决权信托制度,强化实际控制人的信义义务,建立公司内部审查机制,强化信息披露制度,增加股东救济渠道,以充分应对表决权委托滥用所引发的风险与难题。
伍坚李晓露
关键词:控制权实际控制人表决权信托
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除有限责任公司外,股东优先购买权制度也应适用于非公开发行的股份有限公司,并适用于股份有偿转让的所有情形。股东优先购买权应统一为缺省性规则。在股份交易转让时,只有反对股东方能行使优先购买权。作为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条件,同等条件之要求不应绝对恪守。在股份交易转让中,优先购买权的行使期限应加以明确。
伍坚
关键词:股东优先购买权
“正当目的”视角下股东查阅权的法律适用与司法续造——基于205份裁判文书的分析
2019年
股东查阅权作为股东知情权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行使应当以正当目的为前提,查阅权的正当目的条款是公司出资人权利与公司管理者的经营权利制衡与妥协的结果,也是现代公司制度下现实的、必然的选择。我国在现行法的框架下,仅针对股东查阅权“不正当目的”进行了集中化列举,其立法仍有完善和补充的空间,可以借鉴英美法系设立“正当目的”一般规定,同时补充反向的列举情形,提高“正当目的”限制条款的可操作性,以完善我国的股东知情权行使制度。
伍坚胡文丰
关键词:股东知情权股东查阅权正当目的股东权利保护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