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贺婷
- 作品数:31 被引量:125H指数:7
- 供职机构: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安徽省高校省级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安徽省卫生厅科学研究基金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 器官培养保存角膜中不同脱水剂对猪角膜的影响
- 刘贺婷廖荣丰朱洁
-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5年
- 目的观察后巩膜加固术对病理性近视的疗效。方法对26例(46只眼)病理性近视患者施行后巩膜加固术,对其术前术后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总结治疗经验。结果随访1年发现术眼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与术前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后巩膜加固术可以有效对抗病理性近视眼眼轴的持续性增长,延缓甚至阻止屈光度的加深,是一个安全和有效的术式。
- 刘贺婷万茜茜陶黎明
- 关键词:后巩膜加固术病理性近视高度近视
- 两种术式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被引量:12
- 2019年
- 目的:观察高聚焦超声睫状体成形术(UCP)和睫状体冷冻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8-01/10于我院就诊的难治性青光眼患者50例50眼,其中30眼实施UCP(UCP组),20眼实施睫状体冷冻术(冷冻组)。术后随访3mo,观察患者眼压,评估眼球疼痛等级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UCP组术后1d,1wk,1、3mo平均眼压分别为29.27±10.40、23.87±8.61、25.27±9.95、23.70±10.06mmHg,与术前眼压(43.97±10.39mmHg)相比显著降低(P<0.01);冷冻组术后1d,1wk,1、3mo平均眼压分别为22.15±7.78、20.80±8.44、22.50±7.12、24.20±8.43mmHg,与术前眼压(47.30±8.53mmHg)相比显著降低(P<0.01)。UCP组术后1d,1wk,1、3mo的疼痛等级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冷冻组术后1d与术前相比疼痛等级评分无差异(P>0.05),术后1wk,1、3mo患者的疼痛等级评分均较术前下降(P<0.05)。UCP组5眼(17%)出现轻微并发症,冷冻组16眼(80%)出现并发症。结论:UCP能显著缓解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疼痛,有效降低眼压,且术后副作用较小。
- 耿丽娟刘贺婷许育新陶黎明
- 关键词:难治性青光眼睫状体眼压睫状体冷冻术
- 户外活动在近视防控中的作用被引量:3
- 2022年
- 目前已有大量研究支持户外活动为近视的独立保护因素,其保护效应与户外活动时间呈正相关。户外活动可预防近视发生,但是否能够控制近视进展尚存在争议。“光-多巴胺”假说为户外活动防控近视最可能的潜在生物学机制,户外日光照射可刺激视网膜分泌多巴胺增多从而抑制眼轴增长。室外光谱中大量的短波长光成像在视网膜之前,眼球接受到这一信号后通过正视化机制延缓近视进展。皮肤在阳光照射下增加合成维生素D等因素,也可能在户外活动防控近视的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 高雨婷刘贺婷
- 关键词:近视户外活动多巴胺
- 后巩膜加固术治疗病理性近视的临床观察
- 目的 观察后巩膜加固术对病理性近视的疗效。方法 对26例(46只眼)病理性近视患者施行后巩膜加固术,对其术前术后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及并发症进行对比观察,总结治疗经验。结果 随访1年发现术眼的视力、屈光度、眼轴长度与术...
- 刘贺婷万茜茜陶黎明
- 关键词:后巩膜加固术病理性近视高度近视
- 器官培养保存角膜中不同脱水剂对猪角膜的影响
- 目的建立器官培养保存角膜的方法,根据已有的配方稍作改进探求一种操作更为简便的脱水方法,比较两种方法的脱水效果,并从细胞凋亡的角度研究两种脱水方法对保存后猪角膜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配制保存液:按已有配方配制保存液A(包括M...
- 刘贺婷
- 关键词:角膜器官培养凋亡
- 团队式教学法联合工作坊教学法在眼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应用
- 2025年
- 目的:研究团队式教学法联合工作坊教学法运用于眼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带教中的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23年7月本院接收的43名眼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联合组(23名)与传统组(20名)。联合组实施团队式教学法联合工作坊教学法,传统组采用常规教学法。比较2组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的考试成绩、综合能力、满意度评分。结果:培训结束后,联合组理论成绩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考核成绩总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联合组辅助检查与影像学诊断、病历书写+病例分析、显微缝合得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2组病史采集+查体+诊断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组综合能力总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其中联合组学习态度、自学能力、语言表达、团队合作、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评分均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联合组满意度评分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团队式教学法联合工作坊教学法效果更为理想,不仅能够提升眼科专业型硕士研究生的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还可锻炼其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创新与问题解决能力,且学生对带教的满意度高。
- 张青刘贺婷许育新陶黎明蒋正轩
- 关键词:眼科医学研究生教育教学方法工作坊
- 急性视神经炎的视觉诱发电位表现及与磁共振成像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0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视神经炎患者的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表现及其与磁共振成像(MRI)的对比分析。方法对40例(61只眼)诊断为急性视神经炎(包括视神经乳头炎和球后视神经炎)患者VEP资料进行分析,并与MRI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0例中34例行P-VEP检查,成功获得检查结果共54只眼,其中50只眼主要表现为P100波潜伏期延迟(47只眼),振幅下降(14只眼),有4只眼记录不到典型P100波,6例(7只眼)F-VEP主要表现为P2波潜伏期延迟;头颅MRI有5例表现为单侧或双侧视神经增粗,6例表现为脑白质异常信号和/或脑白质脱髓鞘改变以及大脑皮层下缺血灶、梗死灶、软化灶、老年性脑改变。VEP检查阳性率明显高于头颅MRI。结论 VEP有助于急性视神经炎的早期诊断,VEP结合MRI能提高急性视神经炎诊断的准确率。
- 刘东伟陶黎明许育新鲍宁刘贺婷邢媛
- 关键词:视神经炎视觉诱发电位磁共振成像
- 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对兔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影响被引量:7
- 2009年
- 目的观察兔行不同切削深度的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K)后角膜基质细胞凋亡的变化。方法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为3组,随机选择一只眼行LASEK术,分别按近视-3.00、-9.00和-15.00D设计切削,另一只眼为对照眼。24h和7d后常规取角膜制成石蜡切片,采用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标记(TUNEL)法检测基质细胞凋亡,计数凋亡细胞,计算凋亡指数进行分析。结果凋亡细胞呈棕黄色,体积缩小,核固缩成团。术后24h-3.00、-9.00和-15.00D三组激光切削眼凋亡指数分别为0.39±0.10、0.55±0.08和0.54±0.12,均分别高于对照眼;-9.00D的切削较-3.00D组凋亡细胞增多,-15.00D组凋亡指数与-9.00D无显著性差异;术后7d激光切削组的凋亡指数与对照眼无显著性差异,且较24h减轻。结论LASEK术可导致兔角膜基质细胞凋亡,且随切削深度的增加,细胞凋亡呈增加趋势。
- 朱洁廖荣丰刘贺婷王道斌胡向阳
- 关键词:角膜切削术激光
- SCHWIND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治疗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分析被引量:3
- 2014年
- 目的探讨SCHWIND角膜地形图引导的准分子激光个体化屈光手术程序指导下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矫正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的临床效果分析。方法本研究系回顾性病例研究。应用德国AMARIS准分子激光手术系统的SCHWIND CAM手术设计软件对88例(126只眼)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1-4 D)患者进行LASIK治疗。观察6个月,比较手术前后视力、残余散光及散光轴向的变化,数据采用配对t检验。结果术后6个月检测残余散光在0-1.87 D,均值(0.50±0.32)D,其中≤0.5为87只眼(69.05%),0.5-1为31只眼24.6%,〉1为8只眼(6.35%),术后裸眼视力较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低1行的为7只眼、不变为95只眼,提高1行以上为24只眼,术前最佳矫正视力与术后视力行配对t检验,t值为-1.542,P值0.1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前散光轴向与术后散光轴向行配对t检验,t值为1.451,P值0.1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SCHWIND角膜地形图引导的LASIK矫正近视合并中高度散光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视力及生活质量。
- 王静陶黎明鲍宁刘贺婷张青许育新何照辉
- 关键词:角膜地形图角膜磨镶术近视散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