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金龙
- 作品数:9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原发性空肠恶性肿瘤——从8例看診断与治疗改进的必要
- 1978年
- 原发性空肠恶性肿瘤颇为罕见,约占胃肠道恶性肿瘤的0.3%及小肠恶性肿瘤的30%由于其临床症象缺乏特异性,兼之缺乏警惕,大多均误诊并延误治疗,五年生存率甚低,为探索改进本疒的诊治方法,本文就近四年来我院所见8例及有关文献作一报告。临床資料本组8例,男,女各4例(1:1),年龄范围自19—60岁,平均年龄41岁。
- 陈积圣刘金龙马化锋
- 关键词:小肠恶性肿瘤胃肠道恶性肿瘤诊治方法原发性
-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术
- 1985年
-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术(PTC)由于能较清楚地显示胆道病理,目前已成为肝胆疾病的一种重要诊查手段之一。由它发展起来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也逐渐开展,现简要复习。早在1920年Burkhardt就企图不开腹、直接穿刺胆囊使胆囊显象,他用普通针经皮肝穿刺胆囊注射碘油使胆囊造影成功。1937年Huard和Do—Xuan—Hop才正式报道了经皮肝穿刺胆道注射碘油使胆管显影成功。但当时并未引起临床重视,直到1952年Curtec和Saypol再次报道强调了他们的技术经验,才引起临床注意。
- 周锡伟张培明刘品成刘金龙
- 关键词:胆囊造影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D碘油直接穿刺
- 经皮肝穿胆道外引流在脓性胆管炎中的应用
- 1985年
- 本文对35例急性梗阻性化脓性胆管炎行急诊经皮肝胆管穿刺外引流术。经果80%获得缓解,渡过了急性期,避免急诊手术,为彻底性一次性手术创造了条件。20%失败,主要是肝内多发结石,多发梗阻的病例。对这些病理改变,今后应改进引流方法。
- 张培明周锡伟刘品成刘金龙
- 关键词:外引流术胆道外引流一次性手术多发结石
- 左右肝管汇合部临床体表定位研究
- 1985年
- 本文通过对154例胆石症患者术后T形管造影照片及术中实地测量,确定出左右肝管汇合部的体表投影区,为临床应用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引流术提供合理的穿刺点及穿刺方向,实践证明了有助于简化穿刺术并能提高穿刺成功率,且可达到要求的引流效果。
- 周錫伟张培明刘品成刘金龙
- 关键词:肝管汇合部体表投影穿刺方向体表定位
- 改良式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
- 1980年
- 十二指肠溃疡病的外科治疗,经过了近百年的历史沿革,目前我国仍多沿用胃大部切除术,然而,此术远非溃疡病外科治疗的理想方式,其引起的某些病理生理紊乱及近远期并发症,正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为了探索适合于国内的十二指肠溃疡外科治疗更好的方式,改进疗效,我们综合了Goligher,Hedenstedt及Hollander各家技术优点,自1975年8月至1979年10月采用此改良式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H.S.V),(简称高选术,即壁细胞迷走神经切断术(P.CV)、近端胃迷走神经切断术(U.S.V)),治疗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共20例,其中11例经4年复查。
- 陈积圣刘金龙曾永文何富昌康忠庆
- 关键词:十二指肠溃疡病高选择性迷走神经切断术胃大部切除术病理生理改良式
- 从肿瘤生物学与免疫学观点看乳腺癌的外科治疗
- 1980年
- 乳腺癌发病率在全球至今仍有增无减。建立在区域局限性疾病概念和解剖学基础上的“乳腺癌根治术”(Halsted手术),至今仍为乳癌外科治疗的主要手段,经过近80年的实践检验,随着肿瘤生物学与免疫学的迅速进展,我们已有必要和可能在回顾乳癌外科临床治疗的基础上,运用这些观点对乳腺癌外科治疗的作用重新评价和认识,以期改进和提高外科疗效。
- 陈积圣刘金龙邬关德
- 关键词:解剖学基础外科疗效肿瘤生物学乳腺癌根治术外科临床外科治疗
-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及置管引流术的改进
- 1983年
- 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PTC)能清楚显示胆道病理及解剖关系,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PTCD)既用于诊断也有一定治疗效果,目前它们已成为胆道外科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技术,但要使穿刺成功率高,往往要在电视荧光屏或灰阶超声扫描指导下穿刺,若按一般方法以骨性标志定向穿刺则有一定盲目性,粗针穿刺后并发症多,并发症一旦发生均有一定危险性。
- 张培明周锡伟刘品成刘金龙王元正万礼仪黄铸
- 关键词:胆道外科骨性标志经皮肝穿刺胆道造影置管引流术经皮肝穿刺胆道引流术粗针穿刺
- 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与T型管引流的比较研究
-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常规胆总管切开探查放置T管为对照,分析、总结我院2000年10月-2003年7月开展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147例临床经验, 并比较术后胆瘘的发生率、留院的时间、术前及...
- 赵凯谭群亚金弢韩石平刘金龙
- 关键词: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胆总管直径
- 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与T型管引流的比较被引量:1
- 2006年
- 目的探讨胆总管切开探查一期缝合可行性及效果。方法以常规胆总管切开探查放置T管为对照,分析、总结胆总管切开探查后一期缝合147例临床经验,并比较术后胆瘘的发生率、留院的时间、术前及术后胆总管直径的变化。结果胆总管一期缝合组(B组)比放置T管组(A组)的胆瘘发生率明显减少,留院时间短,术后1周胆总管直径B组比A组明显增大,拔T管后1个月及术后1年胆总管直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掌握适应症的情况下,胆总管切开探查行一期缝合是安全、可靠的,胆瘘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不会引起胆管狭窄。
- 赵凯谭群亚韩石平金弢刘金龙
- 关键词:胆总管切开一期缝合T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