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云
- 作品数:71 被引量:117H指数:7
- 供职机构:重庆工商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废油资源化技术与装备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重庆市自然科学基金重庆市教育委员会科学技术研究项目重庆市教委科研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化学工程理学更多>>
- 一种用于油液净化的天然高分子絮凝剂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属于一种制备天然高分子絮凝材料的化学方法。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的步骤:(1)将田螺壳洗涤晾干后破碎为60目左右的粉末,在浓度为7%(W)的稀盐酸溶液中浸泡8~12个小时脱除钙盐后,反复洗涤至pH=7左右;(2)将酸浸...
- 吴云
- 文献传递
- 分子蒸馏条件控制对废润滑油再生馏分色度的影响被引量:4
- 2014年
- 通过调节刮膜式分子蒸馏操作参数,考察了不同类型废油再生产品的透光率。结果表明,温度升高,一级再生油的透光率下降,二级再生基础油的透光率上升,废内燃机油的操作温度应控制在225℃左右,废液压油应控制在210℃左右,废混合油应控制在215℃左右为最佳;真空度升高,一级再生油的透光率上升,二级再生油的透光率下降,废内燃机油的真空度应控制在12 Pa左右,废液压油应控制在18 Pa左右,废混合油应控制在16 Pa左右为最佳;进料流量增加,一级、二级再生油的透光率均缓慢下降,因此应尽量维持较低流量。
- 吴云张贤明陈国需
- 关键词:分子蒸馏废润滑油馏分色度
- 双表面润湿特性组合筛网分离油-水乳化液被引量:3
- 2022年
- 通过CuCl_(2)-HCl溶液浸渍及硬脂酸(STA)表面修饰相结合的方法分别制备了具有超疏水/超亲油和超亲水/超亲油润湿特性的不锈钢筛网膜,并利用环氧树脂AB胶将2种不同润湿特性的筛网黏结后,得到具有双表面润湿特性的组合筛网,采用组合筛网作为分离部件的实验装置对水包油(O/W)型乳液进行分离,考察组合筛网层间距和孔径对分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该组合筛网能够分离无表面活性剂和表面活性剂稳定的O/W型乳液,具有很高的分离效率(提取液质量分数均不小于98%)。当两层筛网层间距为0.3 mm,第一层、第二层筛网孔径分别为0.100、0.180 mm时,其分离效果最佳。
- 吴云龚海峰
- 关键词:润湿性
- 一种特殊润湿多孔材料固定床光催化水处理反应器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特殊润湿多孔材料固定床光催化水处理反应器,属于环境催化水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提供的反应器为圆筒状,所述反应器中间隔设置3~5层薄层填料层,并在反应器顶层、底层及每个间隔层之间设置紫外光灯;所述薄层填料层是...
- 吴云
- 一种用于废液压油脱色的双机型复配絮凝剂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可用于废液压油脱色的双机型复配絮凝剂。该絮凝剂由三乙烯四胺、四乙烯五胺组成的有机组分与氢氧化钾、硫酸钾组成的无机组分通过混合、反应、熟化等步骤复配制得。该絮凝剂的特点是稳定性好、对废液压油老化程度选择性不...
- 吴云董玉张贤明
- 文献传递
- 聚丙烯酸钠树脂孔径调节及油水选择吸附平衡控制被引量:3
- 2013年
-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钾为引发剂,环己烷为连续相,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合成聚丙烯酸钠吸水树脂,测定了该聚合物的孔径和吸水、吸油率,并通过改变交联剂用量对聚合物网络密度和孔径进行调节。结果表明,随着交联剂用量的增加,聚合物平均网孔直径逐渐减小,饱和吸水量则呈现先增加后减少的趋势,油、水吸附速率均呈现由快变慢趋势,且对油的吸附速率下降得更快。通过改变交联剂用量对孔径进行调节能够提高其水/油吸附比,当聚合物平均网孔直径在2.3nm左右时,脱水率和选择吸附能力达到最佳平衡状态。
- 吴云张贤明陈彬陈国需
- 关键词:聚丙烯酸钠油水分离
- 一种用于物流辊筒焊接的固定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物流辊筒焊接的固定装置,包括桌板,所述桌板的底端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所述桌板的上端设置有至少两个顶杆,所述顶杆竖直焊接在桌板上,所述光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水平设置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两端均设置有第一...
- 吴云何冬美
- 文献传递
- 一种基于超疏水/超亲油筛网膜的乳化油液净化装置
-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基于超疏水/超亲油特殊浸润表面特性材料的乳化油液破乳净化分离装置,该装置以超疏水/超亲油筛网膜为核心分离部件,筛网膜采用三层平行斜置方式布置于分离罐中,能轻松彻底地实现乳化油液的破乳分离,使乳化油液得以脱...
- 吴云梁新元
- 文献传递
- 海南软件职业技术学院在线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吴云
- 一种用于废油再生处理的复合型多基团吸附剂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废油再生的复合型多基团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主要包括如下步骤:(1)将一定量的天然多基团有机物胡敏酸用0.5M的氢氧化钠溶液溶解,制备得到待负载溶液;(2)将一定量的硅胶颗粒作为液相沉积载体,...
- 吴云邓祥敏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