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姚磊

作品数:6 被引量:58H指数:5
供职机构:北京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污泥
  • 3篇污染
  • 3篇污染河水
  • 3篇颗粒污泥
  • 3篇好氧
  • 3篇好氧颗粒
  • 3篇好氧颗粒污泥
  • 2篇微污染
  • 2篇微污染河水
  • 2篇固定化
  • 1篇动力学
  • 1篇溶解氧
  • 1篇生物滤池
  • 1篇生物滤池处理
  • 1篇生物相
  • 1篇水力停留时间
  • 1篇曝气
  • 1篇曝气生物滤池
  • 1篇曝气生物滤池...
  • 1篇气相

机构

  • 6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市水科学...

作者

  • 6篇叶正芳
  • 6篇姚磊
  • 3篇廖日红
  • 3篇倪晋仁
  • 3篇刘操
  • 2篇瞿艳芝
  • 2篇王培京
  • 2篇王中友
  • 1篇徐华
  • 1篇俞红燕

传媒

  • 3篇环境科学
  • 2篇中国给水排水
  • 1篇科学通报

年份

  • 1篇2010
  • 3篇2009
  • 2篇2007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温度对好氧颗粒污泥吸附铅离子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由活性污泥培养得到好氧颗粒污泥,研究了温度对好氧颗粒污泥吸附Pb2+的影响.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主要含有C、H、N、O、P等元素,其经验结构式为C5.7H10.9O3.9NS0.04.好氧颗粒污泥表面主要由球状细菌组成,具有明显的孔隙结构.在20~40℃时,Pb2+在好氧颗粒污泥上的吸附过程可以由Langmuir和Freundlich等温方程进行拟合(R2>0.914).Pb2+最大吸附量Qmax由80.65 mg.g-1(20℃)增至97.09 mg.g-1(40℃).吸附过程的表观自由能变ΔG<0、ΔH>0、ΔS>0,表明Pb2+在好氧颗粒污泥表面的吸附为吸热、熵增的自发过程.红外扫描分析(FTIR)结果表明,吸附过程Pb2+主要与—OH、蛋白质中的—COOH以及P O发生作用,与含氮官能团无关.
姚磊叶正芳王中友倪晋仁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PB2+温度热力学
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处理污染河水的中试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将功能化大孔载体(FPUFS)与复合微生物菌剂B350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而构成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G-BAF),并开展了处理受污染河水的中试研究。装置在不同的水力停留时间(HRT)下连续运行了93 d,至试验后期,当系统的HRT为2 h时,对浊度、CODMn、NH4+-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93.4%、55.6%、95.8%和71.5%,出水水质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的Ⅲ类标准。环境扫描电镜(ESEM)与气相色谱/质谱(GC/MS)的分析结果表明:G-BAF中的载体表面附着了大量球菌、杆菌以及多种形态的原、后生动物,这增强了对氮、磷以及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效果。
姚磊叶正芳倪晋仁廖日红刘操徐华
关键词:污染河水
利用邻苯二甲酸二甲酯培养好氧颗粒污泥研究被引量:2
2009年
以活性污泥为接种污泥,葡萄糖为共代谢基质,通过控制有机负荷、污泥沉降时间,在序批式反应器(sequencing batchreactor,SBR)内培养得到具有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imethyl phthalate,DMP)降解性能的好氧颗粒污泥.结果表明,好氧颗粒污泥对DMP具有很好的去除效果,驯化75 d后,DMP与COD去除率分别达到92.3%与90.6%.好氧颗粒污泥降解DMP的中间产物为邻苯二甲酸单酯(monomethyl phthalate,MMP)和邻苯二甲酸(phthalic acid,PA).动力学研究表明,DMP降解过程符合haldane抑制模型,Vmax为643.2 mg.(g.h)-1,Ks和Ki分别171.0 mg.L-1和337.5 mg.L-1.电镜观察表明,颗粒污泥表面粗糙,微生物相丰富,含有丝状菌、球菌和短杆菌.
俞红燕姚磊叶正芳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邻苯二甲酸二甲酯降解动力学
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处理城市微污染河水研究被引量:14
2009年
将陶粒、功能化聚氨酯泡沫(FPUFS)、阿科蔓柔性填料、人工水草等4种不同载体与高效复合菌剂BP35应用于曝气生物滤池(BAF)构成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G-BAF),研究固定化微生物技术对城市微污染河水的净化效果.4种G-BAF对NH4+-N、叶绿素和浊度的去除率分别为83.0%~89.0%、77.5%~89.0%和84.4%~95.2%,均大于对COD、UV254和TP的去除效果.FPUFS含有羟基、环氧基和酰胺基等反应性基团,对酶和微生物的负载量大,因此FPUFS-G-BAF对污染物的去除效率高于其余3种G-BAF.水力停留时间(HRT)对4种G-BAF去除NH4+-N的影响均不显著,而对COD的去除效果影响较大.当溶解氧(DO)浓度由〈2 mg/L升至〉4 mg/L时,4种G-BAF对COD和NH4+-N的去除率分别提高了11.9%~18.0%和12.7%~16.1%.GC-MS分析结果表明,G-BAF工艺能有效地将河水中分子质量较大的难降解有机物降解为小分子物质.
瞿艳芝刘操廖日红姚磊叶正芳王培京
关键词:微污染河水水力停留时间溶解氧生物相
G-BAF和CAS处理微污染河水的对比研究被引量:5
2010年
通过对比固定化曝气生物滤池(G-BAF)与活性污泥法(CAS)两种工艺处理微污染河水的效果,揭示了G-BAF工艺治理微污染水体的优势。结果表明,试验后期,G-BAF对浊度、COD、NH3-N和TP的平均去除率分别达到90.0%、50.1%、93.5%和51.1%,均比CAS高出40%以上。G-BAF处理后出水中的有机物以羧酸和酮类物质为主,而CAS处理后出水中仍含有较多的难降解物质。G-BAF的载体表面附着有大量的细菌以及多种形态的原、后生动物,增强了对氮、磷及难降解有机物的去除能力。
瞿艳芝刘操廖日红姚磊叶正芳王培京
关键词:活性污泥法微污染河水
好氧颗粒污泥对Pb^(2+)的吸附特性研究被引量:22
2007年
研究了好氧颗粒污泥作为一种新型重金属吸附材料对溶液中Pb2+的吸附特性.实验结果表明,初始pH,Pb2+浓度(C0)和污泥浓度(X0)是影响吸附的重要因素.Pb2+吸附过程可以由Freundlich和Langmuir等温方程较好地拟合,相关系数分别达到0.932与0.959.好氧颗粒污泥吸附Pb2+的动力学过程表现出分阶段吸附的特征,Lagergren二级动力学方程能较好地描述第二阶段的动力学过程.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ESEM)与X射线能谱(EDX)分析结果表明,吸附Pb2+后的好氧颗粒污泥表面发生了变化,同时推断吸附过程为离子交换吸附和金属鳌合的共同作用.
姚磊叶正芳王中友倪晋仁
关键词:好氧颗粒污泥PB^2+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