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庆慧
- 作品数:20 被引量:26H指数:4
- 供职机构:山东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 乳腺癌波形蛋白表达的生物学意义
- 1995年
- 应用波形蛋白单克隆抗体(Vim)免疫组化ABC法对75例乳腺癌进行标记分析。结果显示,Vim阳性34例,阳性率45.3%。统计分析表明,Vim表达与肿瘤的组织学分级有关(P<0.005),Vim阳性肿瘤的AgNOR均数大于阴性组(P<0.01),Vim阳性组病人的5年生存率低(P<0.005)。以上提示了乳腺癌Vim表达是肿瘤分化低、细胞增生活跃和病人预后不良的指征。
- 张庆慧于佩良隋立里李素英
- 关键词:乳腺癌波形蛋白免疫组化
- Ⅲ.乳腺癌Ag-NORs的研究
- 1991年
- 对66例乳腺癌进行Ag-NORs定量研究。结果表明,Ag-NORs与肿瘤的组织分化程度及预后密切相关(P<0.01,P<0.001)。直线相关分析Ag-NORs与病人生存年限呈负相关关系(r=-0.467 P<0.01)。表明Ag-NORs定量对估计乳腺癌患者预后有一定价值。
- 张庆慧李素英刘洪琪于佩良
- 关键词:乳腺癌AG-NORS预后病理学
- 喉癌癌周浸润细胞的表现型和临床预后的关系被引量:4
- 1995年
- 应用免疫组化ABC法及甲苯胺兰和HE染色对82例喉癌切除标本癌周浸润的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巨噬细胞,郎格罕细胞,肥大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分布特点进行了观察。同时结合临床随访对与临床预后有影响的八个临床、病理学指标及六类浸润细胞进行多因素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喉癌局部有不同程度的上述细胞浸润。除B淋巴细胞以外各类细胞的浸润程度对临床预后(5年存活率)均有一定影响(P<0.01)。通过多因素分析认为嗜酸性粒细胞的浸润程度是影响预后的最重要因素(P=0.003),其次为T淋巴细胞(P=0.005)和肿瘤组织学分级(P=0.033)。说明癌周浸润细胞在宿主局部抗肿瘤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
- 李延忠张庆慧王廷础刘景琴
- 关键词:喉肿瘤预后淋巴细胞抗肿瘤作用
- 儿童睾丸卵黄囊瘤临床、病理及免疫组织化学分析被引量:1
- 1990年
- 自1965~1984年,我科共收检14岁以下儿童期恶性肿瘤1033例。其中儿童睾丸卵黄囊瘤23例,占儿童期各种恶性肿瘤的2.23%。各种资料较全者共19例。本文试图从临床。
- 刘洪琪李素英张庆慧郭辰虹
- 关键词:儿童病理免疫组织
- 嗜银细胞乳腺癌的组化及免疫组化研究
- 1991年
- 应用六亚甲四胺银柒色法,对223例乳腺癌进行嗜银柒色,结果阳性25例,发生率为11.2%。其中导管内癌1例,导管早期浸润癌2例,浸润性导管癌20例,髓样癌1例,乳头状癌1例。经免疫组化证实NSE阳性23例。表明嗜银细胞乳腺癌具有类癌和乳腺癌的双重特征,故称“具有类癌特点的乳腺癌”为宜。提示具有异位激素分泌的恶性肿瘤并非均来自APUD细胞,而可能反映了包括乳腺癌在内的所有肿瘤的异源性生物学特征。
- 孙鸿钺周庚寅梁思太李素英张庆慧
- 关键词:乳腺肿瘤肠嗜铬细胞类癌免疫组织化学
- 喉癌癌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意义(摘要)
- 1994年
- 喉癌癌周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的意义(摘要)李延忠,张庆慧,王廷础,刘景琴肿瘤局部浸润细胞被认为是宿主抗肿瘤免疫反应的局部表现,嗜酸性粒细胞也是局部浸润细胞之一,并认为与临床预后有关,为此我们对82例喉癌切除标本结合临床随访探讨嗜酸性粒细胞在喉癌的浸润情况...
- 李延忠张庆慧王廷础刘景琴
- 关键词:喉肿瘤粒细胞浸润嗜酸性
- p53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
- 1996年
- 用免疫组织化学ABC法检测p53在髓母细胞瘤中的表达,探讨p53的表达与髓母细胞瘤的分化程度、组织学类型、部位、大小及患者年龄、性别、病史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p53的表达与肿瘤的分化程度有关,肿瘤分化程度越低,p53的表达率越高,与肿瘤的组织学类型、部位、大小及患者性别、年龄、病史之间差异无显著性,即与这6项参数无关。
- 梁思泰张庆慧谭燕泉李红张建平苏晓萍
- 关键词:P53蛋白免疫组织化学
- 喉癌细胞增殖活性与组织学恶性度及预后关系的研究被引量:7
- 1995年
- 应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单克隆抗体PC10免疫组化法、DNA图像分析法及核分裂像计数法对70例喉鳞状细胞癌的增殖活性进行检测。结果显示,王种方法的检测结果具有较好的一致性。细胞增殖活性与喉癌的组织学分化程度及患者的五年生存率有密切关系(P<0.01,P<0.01)。结果表明,检测肿瘤细胞增殖活性对于判断喉癌的恶性度及估计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
- 张庆慧李延忠刘景琴谭燕泉
- 关键词:喉肿瘤预后细胞增殖活性组织学单克隆抗体
- 喉癌间质肥大细胞的分布与颈后的探讨
- 1997年
- 通过甲苯妥蓝染色研究了82例喉癌间质中肥大细胞的形态、分布特点及预后意义,并应用免疫组化ABC法标记了间质T淋巴细胞,探讨了两种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两种细胞的浸润程度及对临床一皆有明显影响(P〈0.01),而两种细胞浸润程度之间无相关关系(P〉0.05),提示肥大细胞可能在主局部抗肿瘤反应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 李延忠张庆慧
- 关键词:喉肿瘤肥大细胞预后
- 全文增补中
- 丹参对烯丙醇小鼠肝损伤修复过程中AgNORs的动态影响被引量:1
- 1998年
- 用烯丙醇制成大鼠肝损伤模型,观察了丹参在损伤修复过程中对细胞核内AgNORs数目的动态影响。结果显示:与模型对照组相比,丹参可使损伤周围残存的肝细胞内的AgNORs数目很快增多,坏死区很快由再生的肝细胞填充。
- 朱建伟张庆慧郑广娟李红郑广娟
- 关键词:丹参肝损伤AGNORS烯丙醇保肝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