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刚
- 作品数:65 被引量:235H指数:9
- 供职机构:华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 社会治理之问下社会组织孵化器的悖向依赖逻辑被引量:5
- 2019年
- 资源依赖是现实情势下社会组织孵化器难以避绕的发展问题。以实证研究为依托,发现Z市社会组织培育基地作为行政推动型社会组织孵化器在“政府—孵化器—社会”空间场域中呈现出对政府的合法性强依赖和经济性弱依赖以及对社会的合法性弱依赖和经济性强依赖的双重依赖格局,预示的是社会治理之问下社会组织孵化器为谋求情境适应所凸显的顺从性与反顺从性、体制化与非体制化的悖向性逻辑及“制度顺应,抑或组织响应”的冲突性选择。对此有必要从政策原点出发予以破局解悖,由反身性视野处理制度顺应与组织响应关系,在渐进调试中强化组织赋能赋权并激发孵化器自治度和融通力,从而在公共价值导向下使社会组织孵化器摆脱双重依赖困境,实现“共向性”的社会治理格局。
- 徐刚
- 编外扩张的源头治理:历史、制度及价值分析被引量:10
- 2021年
- 机构编制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的组织制度,体现出政党治理、集中治理等制度优势,但也存在着编外扩张的"管"或"放"、"异"或"同"以及"去"或"留"等悖论。对编外扩张进行源头分析,可以发现在历史渊源上,编外扩张呈现出"老人老法、新人新规"的历史轨迹;在制度根源上,单位变迁趋势下存在编外扩张的成本迭代控制及制度偏差;在价值本源上,国家治理取向下存在编外扩张的行政效率极化及价值偏离。而对编外扩张源头予以反思,可将其归结为以要素割裂化为特征、以高速度为目标的发展型体制逻辑。由此,在高质量发展主题下,应实现从新人新规到适才适岗、从成本控制到资源统筹、从行政效率到治理效能的治理转向。源头治理分析尝试从历史、制度及价值源头探究编外扩张难题,探寻编外扩张治理对中国特色机构编制改革的启示。
- 徐刚
- 关键词:源头治理
- 政府部门人员与职位适应性配置的双路径测度被引量:1
- 2010年
- 人员与职位间的适度配置作为困扰政府机构高效运行的高端难题,其经验化判断的思维限囿亟待转换为标准化管理的逻辑理路。为此,虑及政府机构人职适配的公益导向及复杂性状,宜在人职适配标准定位上确立"服务性、现实性、平衡性"取向并进行以"满足公共需求"为主旨的组织、职能机制的"全景式"视维分析,进而构设作为政府机构人职适配量化标准的数量指数与质量指数,为政府机构人员配置数量与质量的限度及幅度的准确核定提供决策支持。
- 徐刚
- 关键词:政府机构
- 科研活动的寻租模型及规制策略研究被引量:2
- 2007年
- 在科研活动中广泛存在着寻租现象,本文对其进行了构架模型及扩张模型设计,发现科研管理人员或科研人员会基于寻租风险程度采用不同手段来进行寻租,且其寻租期望还会因社会平均寻租水平的增加而扩张。为此,在博弈分析的基础上本文提出,为防范科研寻租,其关键是采取规制策略来杜绝寻租收益、增加寻租成本并强化寻租监督。研究结果可为寻租监管制度设计及寻租行为有效遏制提供理论导引与支持。
- 徐刚
- 关键词:规制策略
- 创新活动“行为界”及其控制机制研究
- 2007年
- 尽管创新活动为人类创造了工具手段和发展前景,但也向人类生存和发展提出了严峻挑战。对创新活动的"行为界"进行了设定与界分,以实现自由发挥和必要限制之间的动态平衡。为保证创新活动在既定界域内进行,必须引入控制机制来发挥效用,其运作模式则是外在控制与内在控制、纵向控制与横向控制等控制环节共同且交叉发挥效用的互动循环的网状控制模态。
- 徐刚
- “官民比”到“官官比”:政府编制的结构规划趋向被引量:8
- 2014年
- 为探寻政府人员编制困境的现实出路,亟待有意识地以"路向——路径"为逻辑理路,精细梳理并循序转变既有政府编制定位和编制标准。一直以来,政府编制管理在主观博弈格局下偏向于政府编制的单纯数量规划,且沿袭了编制标准的"官民比"形态,从而直接放任了政府人员结构性冗余现象。对此,政府机构应归位为客观回应理路,在"均衡化"原则下更多偏重为政府编制结构性规划路向,并着力于编制标准由"官民比"向"官官比"标识的拓展,在现实比对与差距补足中达致政府机构人员配置的合理化。
- 徐刚徐增辉
- 创新活动的行为边界及控制机制研究
- 一、引言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作为创新的标志已是远非地产、厂房、设备及资本所能企及的财富,充分显现了其不再局限于经济或效用层次,而已扩展到更高更广层次的价值。然而,这还是不能改变创新的“双刃剑”本质,毕竟创新在为人类认识和...
- 徐刚
- 文献传递
- 编外人员“分类—分层”困境的组织解码:基于条块关系的视角被引量:1
- 2024年
- 对于编外人员问题,可以基于组织条块结构的题中之义而由条块关系维度展开组织解码。伴随政府机构编外人员的扩张态势,出现了编内编外人员类别划分因非对等地位而异化为层级区分的“分层—分类”现象。在组织源头上,编外人员分层困境可溯源于政府条块关系的双重“割裂”效应,其在强化垂直管理中凸显了条块管理的层级制特征。为此,应在组织体制重构下寻找条块关系张力中的平衡点,在实现党政统合中由侧重分层对待转向专注分类规划。
- 徐刚
- 关键词:条块关系政党治理
- 创新活动的行为边界及控制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06年
- 尽管创新活动为人类发展创造了手段资源和发展前景,但也向人类提出了严峻挑战。对创新活动进行了行为边界的划分,以实现自由发挥和必要限制之间的动态平衡。为保证创新能在既定界域内进行,还提出了必须引入控制机制来发挥效用,其运作模式是外在与内在控制、纵向与横向控制等环节共同发挥效用的互动循环网状控制模态。
- 徐刚
- 政府机构“人员—职位”适配性理论述评
- 2011年
- 面对政府机构人员冗余难题,突破机构规模约制和编制限制的思维定势,由人员/组织间匹配关系契入予以探析已成为一种新的研究理路。本文回顾性梳理了目前"人员—职位"适配性的意涵架构、组织环境、运行机制及实现路径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在比对中提炼可汲取的有益启示。
- 徐刚
- 关键词:政府机构适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