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薇
- 作品数:31 被引量:119H指数:7
-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北京市委组织部优秀人才培养资助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一种可调的驼背患者行眼科手术时的体位支撑架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调的驼背患者行眼科手术时的体位支撑架,其包括底座、支撑结构、调节结构和固定结构;所述底座第一端与支撑结构第一端活动连接,所述支撑结构与调节结构第一端活动连接,调节结构第二端可卡在底座上,可调节卡在底座...
- 张健李臻董莹李颖蒋慧中方薇孙冉边俊杰张磊吴航戴惟葭刘婷刘大川
- 年龄相关白内障患者角膜生物测量参数的分布及相互关系的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目的研究年龄相关白内障患者角膜生物测量参数分布规律及其相互关系。方法采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仪(IOL Master)对1003名(1526眼)白内障患者进行角膜生物测量,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患者年龄中位数为74岁,平均角膜曲率(44.59±1.68)D,年龄与角膜曲率呈负相关关系(r=-0.073,P=0.000)。角膜散光中位数为0.95D,角膜散光〈1.0D的占54.5%,1.0.2.0D的占34.O%,角膜散光〉2.0D的占11.5%,年龄与角膜散光呈正相关关系(r=0.143,P=0.000)。随着年龄增长,顺规散光比例由64.6%减少为22.2%,逆规散光比例由18.8%增至66.7%。结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角膜散光的患病率较高,且以1.0D以内的轻度散光为主。随着年龄增长,角膜曲率有减小的趋势,角膜散光有增大的趋势,散光类型从顺规散光向逆规散光漂移。
- 马冬梅张健方薇蒋慧中杨惠青刘大川
- 关键词:白内障生物测量角膜散光角膜曲率
- 超长眼轴白内障患者手术前后眼生物测量参数变化被引量:5
- 2015年
- 目的分析超长眼轴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手术前后眼生物测量参数变化。方法分析2013年9月至2014年2月在我院行晶状体超声乳化吸出联合IOL植入手术的超长眼轴白内障15例(20只眼)。分别应用光学相干生物测量法(IOLMaster)及超声生物显微镜法(UBM)测出手术前及术后3个月眼生物测量参数,以SPSS17.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与术前相比,眼轴长度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前房深度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角膜曲率元改变。手术年龄与术前眼轴长度呈负相关关系,年龄与术前角膜曲率、术前前房深度无相关关系。术前眼轴长度、术前角膜曲率、术前前房深度三者之间,彼此均无相互关系。术后前房深度与术前眼轴长度、术前角膜曲率、术前前房深度无相互关系。结论超长眼轴白内障术后眼轴变短,前房加深,术后前房深度预测仍需进一步研究。
- 赵海亮张健张海霞方薇马冬梅刘志成
- 关键词:白内障晶状体生物测量
- 糖尿病患者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水平与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分析
- 2023年
- 目的分析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黄斑神经节细胞复合体(ganglion cell complex,GCC)、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的厚度水平与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的关系。方法选择2020年2月至2022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DM患者110例145眼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是否发生DR分为DR组(51例,69眼)和非DR组(59例,76眼),依据DR不同严重程度分期将DR组分为非增殖性DR组(NPDR组,38例,47眼)和增殖性DR组(PDR组,13例,22眼)。两组患者均进行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血管成像技术(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 angiography,OCTA)检查,比较不同分组DM患者黄斑部GCC和视盘周围RNFL厚度变化及与DR分期的关系。结果DR组GCC总体厚度(total GCC thickness,tGCC)、GCC上方厚度(superior GCC thickness,sGCC)和GCC下方厚度(inferior GCC thickness,iGCC)均低于非DR组(P<0.05);PDR组tGCC、sGCC和iGCC均低于轻中度NPDR组(mNPDR)和重度NPDR组(sNPDR),且sNPDR组tGCC、sGCC和iGCC均低于mNPDR(P<0.05);NPDR组视盘周围RNFL上方和下方以及平均厚度均低于非DR组和PDR组(P<0.05),PDR组视盘周围RNFL各部位厚度均高于非DR组和NPDR组(P<0.05);sNPDR组视盘周围上方、下方、颞侧、鼻侧及平均厚度均低于mNPDR组(P<0.05),PDR轻中度组和重度组视盘周围各部位RNFL厚度均高于mNPDR组和sNPDR组,且PDR重度组各部位RNFL厚度均高于轻中度组(P<0.05);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DR患者黄斑tGCC、sGCC和iGCC厚度与DR严重程度呈负相关(r分别为-0.485、-0.496、-0.501,P<0.05),DR患者视盘周围各部位RNFL厚度与NPDR分期呈负相关(r分别为-0.519、-0.527、-0.498、-0.507、-0.511,P<0.05),与PDR严重程度呈正相关(r分别为0.531、0.514、0.501、0.512、0.499,P<0.05)。结论DR患者早期已经出现视网膜神经的损伤,黄斑GCC厚度随着DR进展明显下降;NPDR患者视盘周围RNFL厚度呈现下降趋势,随着DR进展至PDR,视盘周围RNFL厚度有所增加,
- 王习哲刘大川王叶楠张璐李臻杨惠青方薇
- 关键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LASEK和TransPRK及FS-LASIK术后角膜屈光力及视觉质量比较被引量:2
- 2024年
- 目的:比较准分子激光上皮下角膜磨镶术(LASEK)、经上皮准分子激光角膜切削术(TransPRK)、飞秒激光制瓣的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三种角膜屈光手术术后角膜屈光力及视觉质量。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21-01/2022-12在我院择期行角膜屈光手术的232例464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选择手术方式不同分为LASEK组70例140眼、TransPRK组76例152眼、FS-LASIK组86例172眼。比较三组患者术前,术后1、3 mo时裸眼视力(UCVA)、视觉质量、生物力学稳定性、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试验(SⅠt)及生活质量变化情况。结果:术后1、3 mo三组患者裸眼视力较术前均改善,全角膜总高阶像差、球差、水平彗差、垂直彗差均升高,生物学稳定性均降低(均P<0.05)。术后3 mo, TransPRK组、LASEK组生物学稳定性均高于FS-LASIK组(均P<0.05),TransPRK组生活质量评分较LASEK组及FS-LASIK组高(P<0.05)。手术前后三组患者BUT、SⅠt比较均无差异(均P>0.05)。结论:LASEK、TransPRK、FS-LASIK三种角膜屈光手术治疗屈光不正疗效确切,在改善裸眼视力和提高视觉质量方面结果相似,但TransPRK、LASEK较FS-LASIK具有更稳定的生物力学性能,且TransPRK组在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方面具有更好的效果。
- 方薇孙冉张伟陈旭
- 关键词:角膜屈光力
- 影响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稳定性的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5
- 2017年
- 白内障术后人工晶状体(intraocular lens,IOL)的稳定性包括偏心、倾斜、旋转及手术前后前房深度的变化,其稳定性是影响术后视觉质量重要因素。对影响白内障术后IOL稳定性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有助于术者改进手术方式,提高手术质量,使患者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IOL的稳定性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患者内眼情况、术中撕囊的大小和对称性、IOL放置的位置、IOL的材料和设计等。因此,为了使患者看到更光明的世界,白内障手术的方式一直经历着不同的演变,IOL的材料也进行着不断地创新。
- 张帆张健周琳孙冉方薇
- 关键词:白内障人工晶状体稳定性偏心
-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后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及黄斑视网膜厚度与视力相关性研究被引量:2
- 2014年
- 目的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定量测量眼底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etinal nerve fiber layer,RNFL)厚度以及黄斑视网膜厚度的变化,了解白内障患者施行超声乳化(phacoemulsification,Phaco)吸除手术后盘周RNFL厚度以及黄斑视网膜厚度变化特点与视力的相关性。方法选取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眼科确诊为年龄相关性白内障患者49例(70眼),分不伴有糖尿病患者为正常组29例(38眼),伴有糖尿病患者为糖尿病组20例(32眼),成功施行白内障Phaco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利用OCT定量测量Phaco手术后不同时间(包括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眼底盘周RNFL厚度和黄斑视网膜厚度,对比不同时间点RNFL厚度和黄斑视网膜厚度变化,探讨上述指标与术眼最佳矫正视力(cotrected visual acuity,CVA)的相关性。结果正常组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盘周RNFL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466、-0.490、-0.511,P<0.01);正常组术后2周、1个月黄斑视网膜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309、-0.315,P<0.05)。糖尿病组术后2周至术后6个月盘周RNFL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365、-0.447、-0.512、-0.499,P<0.01);糖尿病组术后3d至术后6个月黄斑视网膜厚度与视力呈负相关(r=-0.427、-0.490、-0.653、-0.451、-0.353,P<0.01)。结论白内障Phaco术后黄斑视网膜厚度的改变是影响视力变化的主要原因,同时白内障Phaco术后盘周RNFL厚度也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地对视力造成着影响。
- 孙冉张舰刘大川方薇杨惠清唐一杰
- 关键词:白内障视神经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手术前配合训练对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效果的影响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探讨手术前配合训练对飞秒激光联合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FS-LASIK)术后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1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施行双眼FS-LASIK手术的患者200名作为手术前配合训练组,选取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尚未开展系统术前配合训练的手术患者50名作为常规对照组,其中术前配合训练组根据术前训练情况分为低、中、高训练组3组,通过观察术中手术时间、术后视力、术后早期疼痛、结膜下出血发生情况比较不同训练组和对照组手术后的效果。结果:训练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中、高训练组手术时间短于低训练组(P<0.05),术后第1天视力训练组整体和对照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训练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结膜下出血发生率训练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疼痛程度训练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其中训练组中女性患者低等和中等训练组之间术后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等训练组术后视力均明显好于以上两组(P<0.05),而男性患者无论高训练组还是中训练组术后视力均好于低训练组(P<0.05)。结论:FS-LASIK术前良好的配合训练不仅可以保证手术更加安全顺畅,还能获得较好的早期术后效果,对于男性患者施行FS-LASIK手术前配合训练效果更好。
- 孙冉方薇陈旭张伟刘大川张海霞
- 关键词:准分子激光角膜原位磨镶术术前训练病例对照研究
- 应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定量检测50岁以上老年人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厚度的研究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仪(OCT)定量测量50岁以上老年人视盘周围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研究老年人盘周RNFL厚度特点。方法应用OCT分别定量测量观察组(50岁以上老年人120例,196只眼)和对照组(20~50岁中青年人108例,193只眼)视盘全周、上方、下方、鼻侧、颞侧5个区域的RNFL厚度,应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视盘全周和各象限RNFL厚度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视盘全周、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象限RNFL厚度分别为(98.68±14.25)、(125.56±13.87)、(128.04±12.63)、(73.61±13.36)和(67.53±13.87)μm,对照组视盘全周、上方、下方、鼻侧、颞侧象限RNFL厚度分别为(109.02±14.17)、(143.89±13.41)、(133.04±11.72)、(86.61±14.33)和(72.53±12.03)μm,观察组视盘全周、上方象限、鼻侧象限RNFL厚度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变薄(P〈0.05),两组下方象限、颞侧象限RNFL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50岁以上老年人较低年龄人群盘周RNFL厚度变薄,主要表现为上方和鼻侧象限RNFL厚度变薄。
- 孙冉张健刘大川方薇杨惠清赵丽燕赵立萍陈瑞婧唐一杰
- 关键词:光学相干断层扫描视神经视网膜神经纤维层病理学
- 超选动脉溶栓介入治疗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
- 目的:2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超选动脉介入溶栓治疗的疗效评定。设计系统回顾。研究对象21例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方法:21例经眼底检眼镜检查及FFA检查证实为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患者通过Seldinger技术经微导管超选眼...
- 郭丽吴航吉训明方薇
- 关键词:动脉阻塞动脉溶栓介入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