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娜

作品数:92 被引量:319H指数:10
供职机构: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北京市科委项目首都卫生发展科研专项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交通运输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60篇期刊文章
  • 8篇会议论文
  • 6篇专利

领域

  • 70篇医药卫生
  • 2篇交通运输工程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2篇理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18篇超声
  • 8篇子宫
  • 8篇疗效
  • 8篇内膜
  • 7篇动脉
  • 7篇手术
  • 6篇乳腺
  • 6篇术后
  • 6篇宫内
  • 5篇血流
  • 5篇麻醉
  • 5篇护理
  • 5篇宫内膜
  • 4篇预后
  • 4篇乳腺癌
  • 4篇三维超声
  • 4篇缺血
  • 4篇子宫内膜
  • 4篇腺癌
  • 4篇流产

机构

  • 53篇大庆油田总医...
  • 26篇首都医科大学...
  • 4篇承德护理职业...
  • 2篇北京市仁和医...
  • 2篇兵器工业北京...
  • 1篇安徽省立医院
  • 1篇福建省立医院
  • 1篇哈尔滨医科大...
  • 1篇广东省中医院
  • 1篇兰州大学第二...
  • 1篇洛阳市中心医...
  • 1篇潍坊医学院
  • 1篇苏州大学
  • 1篇吉林大学第一...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聊城市人民医...
  • 1篇山西医科大学
  • 1篇新疆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包头市中心医...

作者

  • 74篇李娜
  • 11篇倪家骧
  • 10篇尹艳英
  • 6篇何亮亮
  • 6篇罗胜田
  • 5篇邢英琦
  • 5篇刘然
  • 5篇孙天宇
  • 4篇杨惠婕
  • 4篇于绍华
  • 4篇顿斯迪
  • 4篇乔添柱
  • 4篇华扬
  • 4篇张蔚
  • 4篇马玲
  • 4篇唐元章
  • 4篇赵越
  • 3篇刘锦辉
  • 3篇沙宪辉
  • 3篇刘玉梅

传媒

  • 5篇中国伤残医学
  • 4篇中国脑血管病...
  • 4篇中国医药导报
  • 3篇中国妇幼保健
  • 3篇中国全科医学
  • 3篇中国现代医生
  • 3篇临床医学研究...
  • 2篇齐齐哈尔医学...
  • 2篇中华超声影像...
  • 2篇中华麻醉学杂...
  • 2篇中国康复医学...
  • 2篇中医药导报
  • 2篇中国保健营养...
  • 2篇中文科技期刊...
  • 1篇现代护理
  • 1篇医学信息(医...
  • 1篇湖南中医杂志
  • 1篇重庆医学
  • 1篇中国骨伤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年份

  • 2篇2025
  • 2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2篇2020
  • 2篇2019
  • 1篇2018
  • 13篇2017
  • 7篇2016
  • 6篇2015
  • 12篇2014
  • 6篇2013
  • 8篇2012
  • 5篇2011
  • 1篇2002
9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PFNA)微创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回顾性疗效分析被引量:2
2011年
目的:探讨PFNA微创技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及优点的可靠性。方法:本组共57例均为摔伤所致的股骨粗隆间闭合性骨折。结果:57例随访2个月~2.5年。术后2个月已见有骨痂生长,平均骨折愈合时间6.5个月,平均离床时间12天。1例男病人术后出现心梗,转入监护中心后死亡;1例女病人术后出现脑梗、上消化道出血,转入相关科室治疗后出院。无1例感染。结论:该手术方法可以减少因开放手术引起的感染、骨折端局部血供环境破坏,减轻病人因开刀所导致的痛苦,使骨折愈合时间缩短,术后恢复快,降低残疾率,是一项应大力开展的有效方法。
常树松张健李娜滕家松沙宪辉乔添柱
关键词:骨质疏松性股骨粗隆间骨折防旋股骨近端髓内钉微创技术疗效分析老年骨折愈合时间
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或栓塞对急性缺血性卒中机械取栓患者预后的影响被引量:7
2022年
目的 比较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或栓塞所致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效果,探索两者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连续纳入2012年12月至2018年12月于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前循环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依据病因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或栓塞,将所有患者分为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及栓塞组,对两组患者的临床预后[术后3个月改良Rankin量表(mRS)评分0~2分为功能独立]进行比较,并应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索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和栓塞与临床结局的相关性。结果 共纳入306例患者,其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209例,栓塞组97例。134例(43.8%)患者在术后3个月实现功能独立,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组与栓塞组间功能独立患者比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6.4%(97/209)比38.1%(37/97),P=0.17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不同病因与患者术后3个月的功能独立无显著相关性(OR=1.385,95%CI:0.378~5.073;P=0.623)。结论 对于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接受机械取栓治疗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病变或栓塞对神经功能结局并无显著影响。未来仍需开展研究进一步验证上述结论。
李娜李娜
关键词:缺血性卒中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栓塞机械取栓
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表现与病理对照分析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探讨乳腺导管内癌的超声表现及病理特征。方法 2009—2012年在我院经病理证实的导管内癌93例,分为两组,单独由超声检出的27例(US组),由钼靶X线或临床检出的66例(MMG/PE组)。结果 US组表现为囊性或实性肿块17例(63%),平均年龄比MMG/PE组高(59.6岁与51.2岁;P<0.01)。US组肿瘤直径大约是MMG/PE组的一半。US组肿瘤分级也显著低于MMG/PE组(VanNuys分级)。结论 US组超声表现为囊性或实性肿块的大约占60%,大多数为局限性的,分级也较低。
潘丽霞李雪晶张春玲张蔚李娜
关键词:导管内癌超声VAN
连续股神经阻滞复合西乐葆对全膝关节置换围术期镇痛的效果观察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探讨连续股神经阻滞镇痛(CFNB)复合西乐葆与静脉镇痛(CIA)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08年6月~2010年12月ASAⅠ~Ⅱ级行单侧膝关节置换术患者305例作为观察对象,根据术后采用的镇痛方式的不同分为CFNB复合西乐葆组(A组)122例与CIA组(B组)183例,观察并记录两组术后24、48 h的疼痛评分及使用其他止痛药的剂量、次数和不良反应。结果术后24、48 h时A组中、重度疼痛患者比例明显低于B组(P〈0.05),而轻度及无痛患者比例明显高于B组(P〈0.05)。A组术后患者因疼痛需要辅助镇痛药的占8.2%(10/122),显著低于B组[25.1%(46/18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后第1天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9%(6/122),显著低于B组[13.7%(25/183)],两组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FNB可以为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患者提供比CIA满意的镇痛效果,且术后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和应用。
乔添柱滕家松王冬李娜王明霞李俊马玲
关键词:全膝关节置换术股神经西乐葆围术期镇痛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的护理干预被引量:2
2013年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具有创伤少、手术简便、患者痛苦小、效果可靠等优点,但其作为一项有创手术,仍具有一定的并发症及危险性,加之术中及术后抗凝药物的应用,并发症更为复杂。对于引起PCI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进行系统的早期预防和护理干预,对于降低或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重要的意义。
刘玉敏张爽纪思源李娜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并发症护理干预
欣母沛联合葡萄糖酸钙用于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研究
2011年
目的观察欣母沛联合葡萄糖酸钙用于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月~2010年1月住院治疗入选本研究的80例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缩宫素,观察组给予欣母沛注射液联合葡萄糖酸钙,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及术后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恶露干净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观察组发生产褥感染率、术后切口感染及盆腔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欣母沛联合葡萄糖酸钙用于剖宫产术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及术后出血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值得推广和应用。
尹艳英李娜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肌瘤剔除术葡萄糖酸钙缩宫素
一种带手机架的棉帽
一种带手机架的棉帽。该实用新型涉及服装配饰领域。结构包括棉帽、支杆和手机托,所述棉帽由外层、夹层、内层和两条带子构成,所述外层为棉毛材质,外层内侧下缘具有尼龙搭扣的毛面,所述夹层是外层与内层的中间层,提供支杆盘绕空间,所...
何亮亮倪家骧唐元章李娜李修良
文献传递
经颅多普勒超声对脑血流自动调节的性别差异性研究
2023年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下动态脑血流自动调节(dCA)的性别差异。方法 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11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行体格检查的130名健康成人(男性65名和女性65名),应用无创连续血压测量仪和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测无创逐波血压和大脑中动脉血流速度,传递函数分析法对比分析不同体位和性别在超低频(0.02~0.07 Hz)、低频(0.07~0.20 Hz)和高频(0.20~0.50 Hz)频域内的dCA参数(包括增益绝对值和百分比、相位差、一致性)。结果 超低频和低频频域内直立位相位差均低于仰卧位[(57.37±12.45)°对(66.72±16.64)°,t=-6.428,P=0.000;(36.82±11.59)°对(43.02±11.51)°,t=-6.052,P=0.000],一致性则高于仰卧位(0.73±0.06对0.66±0.06,t=-8.947,P=0.000;0.76±0.06对0.73±0.07,t=-2.693,P=0.007)。无论仰卧位还是直立位,男性在低频[(0.91±0.23)cm/(s·mm Hg)对(1.04±0.23)cm/(s·mm Hg),t=3.075,P=0.003;(0.84±0.19)cm/(s·mm Hg)对(0.95±0.21)cm/(s·mm Hg),t=3.102,P=0.002]和高频[(0.94±0.25)cm/(s·mm Hg)对(1.11±0.27)cm/(s·mm Hg),t=3.740,P=0.000;(0.91±0.21)cm/(s·mm Hg)对(1.05±0.23)cm/(s·mm Hg),t=3.747,P=0.000]频域内大脑中动脉增益绝对值均低于女性,低频频域内相位差高于女性[(45.25±10.21)°对(40.81±12.37)°,t=-2.239,P=0.027;(38.90±12.25)°对(34.74±10.57)°,t=-2.072,P=0.040]。结论 体位变化可影响脑血流自动调节能力,仰卧位dCA得以改善;低频和高频频域内男性与女性dCA存在一定差异。
陈虹秀崔柳平陈松伟刘然李娜邢英琦
关键词:多普勒大脑中动脉体位性别特征
TCRS术后应用宫内节育器与雌激素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对比及预后分析被引量:5
2023年
目的探究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TCRS)术后应用宫内节育器与雌激素预防宫腔粘连的效果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2月至2020年2月在大庆油田总医院行TCRS的84例患者资料,按术后预防宫腔粘连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口服雌激素)39例和观察组(放置宫内节育器+口服雌激素)45例,比较两组术后1个月和3个月时宫腔粘连情况以及术后2年的生殖结局。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BMI、子宫纵隔类型以及既往流产次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术后1个月比较,术后3个月两组宫腔粘连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FS评分降低(P<0.05),观察组术后1、3个月宫腔粘连发生率、宫腔粘连程度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个月AF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3个月两组子宫内膜厚度和子宫内膜容积随时间延长而增加(P<0.05),子宫动脉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随时间延长而降低(P<0.05),术后各时间点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阴道流血、腹痛、乳房胀痛、胃肠道反应发生率及总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妊娠率、流产率、早产率、足月产率、活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RS术后预防性应用宫内节育器联合雌激素,可明显降低宫腔粘连的发生率,改善子宫血液循环和子宫内膜受容性,值得应用。
刘纯英石磊李娜张智虹
关键词:宫腔粘连宫内节育器雌激素
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患者脑血流动态调节与术后高灌注的相关性研究
2023年
目的分析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患者术侧血流动力学、脑血流动态调节(dCA)与术后高灌注发生的相关性及预测价值。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1-8月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因颈动脉狭窄接受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治疗的患者63例。根据有无术后高灌注将患者分为高灌注组(13例)与无高灌注组(50例), 比较两组间一般资料及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差异。采用传递函数法得出通过平均脑血流速度(CBFV)随血压变化的波动幅度(gain)、随血压变化产生波动的相位差(phase)及平均CBFV与血压变化间的一致性(coherence), 分析评估两组间dCA的差异。通过ROC曲线及曲线下面积(AUC)分析dCA参数用于预测CEA术后发生高灌注的诊断价值。结果①高灌注组高血压病比例高于无高灌注组(P<0.05)。②高灌注组颈动脉狭窄段收缩期峰值流速、舒张末流速、狭窄段与狭窄远段收缩期峰值流速比值高于无高灌注组, 高灌注组患侧大脑中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低于无高灌注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③在超低频域、低频域内, 高灌注组相位差低于无高灌注组, 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而在高频域内, 两组相位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超低频、低频和高频三个域中, 两组增益、一致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ROC曲线分析显示, 超低频域相位差=33.28是预测CEA术后发生高灌注的最佳截断值(AUC=0.766, 95%CI=0.629~0.904, P=0.03), 其特异性为0.700, 敏感性为0.846。结论 CEA术后高灌注组与无高灌注组血流动力学、dCA存在差异, 术前患侧dCA功能受损是术后高灌注的独立预测因子。
李娜周福波陆夏李秋萍陈虹秀赵越邢英琦
关键词:超声检查多普勒颈动脉内膜切除术高灌注血流动力学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