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景恒
- 作品数:36 被引量:161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老年性黄斑变性患病年龄、视力与中医证型的关系被引量:1
- 1991年
- 作者将122名老年性黄斑变性(AMD)患者行中医辨证分型,结果在符合中医证型诊断的53例患者中,气虚型最为多见,占45.28%,均明显高于其他证型。然而气虚证型患者患病年龄是否会提前和视力损害程度是否会较其他证型患者为重这一假设,在我们的资料中未能得到证实。对其影响因素,作者作了初步的分析。
- 李景恒关国华詹宇坚黄仲委司徒萍
- 关键词:黄斑变性病理中医证型
- 中药健脾益气合剂对老龄鼠抗老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5
- 1992年
- 本文报道使用不同浓度中药健脾益气合剂及维生素E分别喂养老龄鼠,测定其血液、肝脏、脑组织、脂质过氧化物(lipid peroxide,LPO)含量并与对照组比较,结果显示:中药组老龄鼠血液、肝脏LPO含量明显低于空白对照组P<0.01、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维生素E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脑组织LPO含量各组比较,P>0.05差异无显著性。实验结果提示使用中药健脾益气合剂治疗以气虚为临床特征的老年性黄斑变性(senile macular degenration、SMD),可提高体内自由基清除能力,达到保护细胞的正常生理功能。
- 詹宇坚关国华司徒萍黄仲委李景恒
- 关键词:黄斑变性气虚衰老
- 以眼科症状为主诉的颅内占位性病变误诊3例分析被引量:1
- 2007年
- 李志英张淳詹敏王燕李景恒
- 关键词:误诊
- 老年性黄斑变性的中医辨治被引量:5
- 2002年
- 本文对老年性黄斑变性(AMD)的病因病机、各期辨证规律及治疗,进行了深入研究。认为本病主要因年老体弱,脏气虚衰所致,脾气虚为早期发病的主要因素;早期以虚证表现为主,中后期则挟湿,挟痰,挟瘀,以实证表现为主,病至晚期,邪实渐退,则本虚的本质再现。治疗上突破传统的中医辨证分型方法,以中医的理论对AMD病程分期作分析,提出分期辨证治疗。针对AMD的特点,研制成睛明Ⅰ号、Ⅱ号药丸。睛明Ⅰ号丸能健脾益气,化痰散结,治疗AMD的早期(玻璃膜疣期);睛明Ⅱ号丸有健脾益气、活血化瘀、化痰散结的功效,用于AMD的渗出性病变的各期,均获得了较好的疗效。
- 黄仲委关国华李景恒詹宇坚
- 关键词:老年性黄斑变性辨证论治
- 益气活血开窍明目中药治验视野缺损2例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开窍明目法对视野缺损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视野缺损的规律。方法以具有益气活血开窍明目之中药,通过内服汤剂、静脉滴注、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等给药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视野缺损的状况。结果治疗2例,治疗后视野缺损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结论应用益气活血开窍明目中药,并以通过多途径给药方法可能是视野缺损失治疗有效途径之一。
- 张淳李志英李景恒
- 关键词:中药视野缺损
- 益气活血开窍明目中药治验视野缺损2例
-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开窍明目法对视野缺损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视野缺损的规律。方法以具有益气活血开窍明目之中药,通过内服汤剂、静脉滴注、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等给药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视野缺损的状况。结果治疗2例,治疗后视...
- 李志英李景恒张淳詹敏
- 关键词:中药
- 文献传递
- 益气活血开窍明目中药治验视野缺损2例
- 目的:观察中药益气活血开窍明目法对视野缺损影响,探讨中医药治疗视野缺损的规律。方法:以具有益气活血开窍明目之中药,通过内服汤剂、静脉滴注、眼部直流电药物离子导入等给药方法,比较治疗前、后视野缺损的状况。结果:治疗2例,治...
- 李志英李景恒张淳詹敏
- 关键词:中药
- 文献传递
- 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研究进展及中医药防治对策被引量:3
- 2004年
- 【目的】探讨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发生机制、防治措施及中医药对其干预作用。[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近年来有关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研究的文献进行综述。[结果]在发生机制方面,认为除了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GF)、转化生长因子(TGF)等细胞因子有关外,还与粘附分子(CAM)、纤维连接蛋白(FN)等有关。临床上,角膜、虹膜、视网膜、眼结膜均可发生新生血管性眼病;主要的治疗措施有: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光动力疗法和手术治疗;尽管措施不少,但尚缺乏特异性强、疗效显著、副作用少的治法。实验研究方面已经深入到基因水平。目前,中医药对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治疗多为针对各种不同疾病的辨证治疗。[结论]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中医药对其干预作用的研究均有待深入。
- 李景恒
- 关键词:眼部新生血管性疾病发病机制药物治疗激光治疗光动力学疗法
- 针刺对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压的影响被引量:14
- 2011年
- 目的观察针刺对不同中医证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各时段眼压的影响,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辩证取穴的必要性。方法对纳入本研究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28例47眼进行辩证分型,进而针刺固定穴位,记录针刺前、针刺后即时、针刺后30分钟、针刺后1小时的眼压变化,通过自身前后对照,观察针刺对不同中医证型的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眼压变化的影响。结果针刺后各时段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眼压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其中气郁化火证组各时段下降幅度均大于其他两组,且之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痰湿泛目证组与肝肾亏虚证组之间对比针刺后眼压各时段下降幅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中医证型中,气郁化火证组最多,痰湿泛目证及肝肾亏虚证组较少;针刺治疗后各时段,气郁化火证组的眼压下降幅度明显优于痰湿泛目证组及肝肾亏虚证组。提示针刺的疗效可能跟太冲穴的经络特异性、四关穴的配伍作用有关,从而佐证我们在临床针刺中有必要进行辩证取穴,提高针刺对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的疗效。
- 李建良李景恒王蓉
- 关键词:针刺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中医辩证分型
- 两种实验性兔巩膜加固术的比较研究
- 2008年
- 目的为临床开展后巩膜加固术选择稳定、有效的手术方式,对常见的两种手术方法(单条带固定和改良式)行动物实验研究。方法对10只新西兰兔按眼别分为两组,每只兔右眼行改良后巩膜加固术(插片组);左眼行单条带后巩膜加固术(固定组)。以同种异体巩膜为植入材料,同时观察比较不同植片面(视网膜面和结膜面)与受体巩膜生长融合的情况,分别于术后3、6、12周取标本,行肉眼观察及病理组织检查。结果10例行固定法的兔眼标本其植片与受体巩膜均贴附紧密。10例行插片法的兔眼标本只有1眼的植片与受体巩膜贴附较好,其余9眼均有不同程度的松动、溶解吸收,而其中2眼的植片几乎完全溶解吸收,肉眼不可分辨。病理组织切片结果:插片组植片结构6周后玻璃样性严重,巩膜纤维破坏明显重于固定组。结论固定法有利于植片与受体巩膜的生长融合,不同的植片面对融合无明显的影响。
- 冯志贞李景恒杨雪艳李建良
- 关键词:病理性近视后巩膜加固术动物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