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梁龙

作品数:81 被引量:234H指数:8
供职机构: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医药卫生科研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农业科学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1篇专利
  • 8篇会议论文

领域

  • 36篇医药卫生
  • 33篇生物学
  • 4篇农业科学
  • 2篇理学
  • 1篇建筑科学
  • 1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25篇基因
  • 17篇杆菌
  • 15篇蛋白
  • 13篇肠杆菌
  • 9篇生物信息
  • 9篇生物信息学
  • 8篇克隆
  • 7篇H7
  • 7篇大肠
  • 6篇毒力
  • 6篇抑素
  • 6篇肿瘤
  • 6篇内皮
  • 6篇内皮抑素
  • 6篇分泌系统
  • 6篇病毒
  • 5篇药物
  • 5篇片段
  • 5篇基因片段
  • 4篇志贺菌

机构

  • 80篇军事医学科学...
  • 11篇安徽大学
  • 7篇内蒙古农业大...
  • 6篇北京大学
  • 5篇北京军区总医...
  • 3篇东北师范大学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解放军总医院...
  • 2篇西北农林科技...
  • 2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北京市东城区...
  • 1篇安徽中医学院
  • 1篇华东理工大学
  • 1篇南昌大学
  • 1篇沈阳药科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上海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病原微生物生...

作者

  • 80篇梁龙
  • 47篇岳俊杰
  • 36篇周围
  • 23篇李北平
  • 21篇李玉霞
  • 20篇凌焱
  • 20篇高原
  • 17篇王月兰
  • 17篇陈惠鹏
  • 12篇李伟东
  • 11篇刘刚
  • 10篇廖翔
  • 9篇黄培堂
  • 9篇白东梅
  • 9篇吴逊
  • 8篇李炳娟
  • 7篇王羽
  • 7篇孙芳
  • 6篇祝学光
  • 6篇骆成玉

传媒

  • 21篇生物技术通讯
  • 8篇军事医学科学...
  • 5篇军事医学
  • 3篇生物技术通报
  • 3篇微生物学报
  • 2篇卫生研究
  • 2篇中华外科杂志
  • 2篇微生物学通报
  • 2篇中华实验外科...
  • 2篇计算机与应用...
  • 2篇生物物理学报
  • 2篇细胞与分子免...
  • 2篇中国生物工程...
  • 1篇生命的化学
  • 1篇中国普外基础...
  • 1篇中华普通外科...
  • 1篇中国应用生理...
  • 1篇中国病毒学
  • 1篇第九届海内外...
  • 1篇第三届传染病...

年份

  • 2篇2017
  • 2篇2016
  • 4篇2015
  • 10篇2014
  • 3篇2013
  • 6篇2012
  • 4篇2011
  • 9篇2010
  • 8篇2009
  • 5篇2008
  • 4篇2007
  • 4篇2006
  • 3篇2005
  • 4篇2004
  • 2篇2003
  • 5篇2002
  • 2篇2001
  • 2篇1998
  • 1篇1997
8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肠杆菌O157∶H7 EDL933wz3672基因缺失突变体的构建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构建EHEC O157∶H7 EDL933wz3672基因缺失突变体。方法:根据已知的O157∶H7 EDL933基因组全序列,采用pKOBEG介导的Red重组系统,筛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替换z3672基因的阳性克隆,然后FLP位点特异性重组去除两端带有FRT位点的卡那霉素抗性基因,最后通过PCR和测序手段证实。结果:获得了z3672基因缺失而且不含有卡那霉素抗性基因的EHEC O157∶H7 EDL933w突变菌株。结论:为进一步研究O157∶H7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马延高原周围张京生凌焱李玉霞梁龙
关键词:基因敲除RED重组系统
福氏志贺菌5a型M90T株GAPDH蛋白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和鉴定被引量:6
2014年
目的制备高效的福氏志贺菌5a M90T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GAPDH)的多克隆抗体,并对其特异性进行评价。方法提取M90T的全基因组,采用PCR法扩增M90T中的基因gapA克隆到原核表达载体pET-24中,重组质粒转入到大肠杆菌BL21(DE3)中进行诱导表达,条件优化后纯化GAPDH-His融合蛋白。以纯化的融合蛋白作为抗原免疫BALB/c小鼠,制备该蛋白的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ELISA鉴定获得的抗血清。结果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pET24a-gapA,通过一系列诱导条件的优化,确定可溶性条件为30℃、1 mmol/L IPTG诱导2 h。用纯化的融合蛋白GAPDH-His作为抗原免疫小鼠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法、ELISA证明多克隆抗体制备成功。结论成功制备了福氏志贺菌5a M90T特异性的小鼠多克隆抗体。
王羽廖翔岳俊杰周围梁龙呼和巴特尔
关键词:3-磷酸甘油醛脱氢酶多克隆抗体
系统发生分析发现牛病毒性腹泻病病毒新基因亚型被引量:12
2005年
本研究对我国首次分离获得的牛源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毒株Changchun 184(CC-184)和猪源牛病毒 性腹泻病毒ZM-95进行了遗传衍化关系研究。选择主要抗原E2基因为研究对象,首先应用RT-PCR及套式PCR 克隆得到CC-184和ZM-95的E2片段,通过序列测定发现CC-184和ZM-95 E2基因长度分别为1,122bp和1, 125bp,各自编码374和375个氨基酸残基。核酸序列同源性比较和系统发生分析表明2株病毒均属于BVDV-1, CC-184与Osloss亲缘关系最近,都属于已有的b基因亚型,其E2基因同源性达91.8%。而ZM-95的E2基因有 一个特征性的变异区,包含一个密码子序列插入,这一变异区编码了一段有别于其他瘟病毒的五肽氨基酸序列 HYKKK。结果还表明ZM-95与BVDV-1现有的5个基因亚型的亲缘关系均较远,E2基因同源性最高(与Oregon c24v)只有72.4%。而BVDV-1亚型内毒株间的同源性大于85%,亚型间的同源性在69%~75%之间,充分说明 ZM-95是BVDV-1中一个新发现的基因亚型。通常认为猪源BVDV来源于牛,应该与牛源BVDV有十分近的遗 传关系,但是本研究发现ZM-95与其他已知牛源BVDV较低的基因同源性说明猪源BVDV还具有独立的遗传衍 化与传播来源的可能性。
徐兴然肖昌梁龙余兴龙张青婵涂长春
关键词:猪源BVDVE2基因
应用适应性进化研究SARS病毒的起源问题
引发SARS世界流行的人类SARS病毒的起源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本研究目的在于应用适应性进化研究方法来研究人类SARS病毒的起源问题,通过对SARS病毒Spike蛋白和N蛋白正选择位点的研究,来检验果子狸是否是人类SA...
梁龙王月兰
关键词:SARS病毒SPIKE蛋白病毒感染
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信息学研究进展被引量:14
2006年
生命过程的分子基础在于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其中蛋白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研究蛋白质相互作用对于理解生命的真谛、探讨致病微生物的致病机理,以及研究新药提高人们的健康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用生物信息学的方法研究蛋白质的相互作用已经取得了许多重要的成果,但也有很多问题还需解决。本文从蛋白质相互作用的数据库、预测方法、可预测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网上服务、蛋白质相互作用网络等几方面,对蛋白质相互作用的生物信息学研究成果及其存在的问题做了概述。
任仙文李北平王月兰岳俊杰梁龙
关键词:蛋白质相互作用生物信息学
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三维结构的模建和分析被引量:5
2003年
利用同源模建技术,以节杆菌DSM3745乙内酰脲酶的晶体结构为模板,模建了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的三维结构。模建的节杆菌K1108乙内酰脲酶结构由一个中心的(α/β)8桶状结构域和富含β-折叠的结构域两个区域组成,富含β-折叠的结构域在中心(α/β)8桶状结构域的侧面,由分子的N端和C端组成。根据K1108乙内酰脲酶和其它酶在结构和活性部位的保守性,确定了K1108乙内酰脲酶的底物结合部位,并对酶的活性中心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对L-Hyd的底物选择性进行了解释。
岳俊杰王月兰周秀菊张惟材梁龙黄培堂
关键词:节杆菌乙内酰脲酶活性部位
双向BN/SDS-PAGE分离鉴定痢疾杆菌福氏5型M90T株毒力相关膜蛋白复合物被引量:5
2011年
通过蓝色非变性凝胶电泳(BN-PAGE)比较痢疾杆菌福氏5型野生株M90T和大质粒缺失株M90TΔT的膜蛋白复合物,发现一个野生株特有的复合物,其分子量约为290 kD,命名为M90T-290。通过第二向SDS-PAGE分离M90T-290得到6个蛋白亚基,质谱鉴定为:一个由大质粒编码的毒力蛋白Apyrase(ATP-二磷酸水解酶)和5个染色体编码的蛋白,这些蛋白可能以膜复合物的形式影响毒力蛋白IcsA的单极性分布和痢疾杆菌在细胞间的扩散。这个新发现的毒力相关膜复合物在痢疾杆菌的致病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龚益熊廖翔朱力吴兰周晓巍梁龙黄培堂
关键词:痢疾杆菌膜蛋白复合物毒力
新预测的Ⅲ型分泌系统毒力蛋白Z3672的基因克隆、表达及纯化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克隆、表达并纯化肠出血性大肠杆菌EHEC O157∶H7新预测毒力蛋白Z3672,以进一步开展其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方法:利用PCR方法从EHEC O157∶H7基因组中扩增出基因z3672,构建重组表达质粒,经测序证实后,在大肠杆菌BL21(DE3)中实现诱导表达,采用质谱分析法和W estern印迹试验进行鉴定,通过洗涤包涵体纯化目的蛋白。结果:构建了pET-24 az-3672重组质粒,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与预期序列一致,实现了目的蛋白的融合表达,并且对蛋白条带的质谱分析证实了表达蛋白即为Z3672蛋白。纯化后目的蛋白的纯度>90%。结论:得到了新预测的毒力蛋白Z3672,为下一步研究蛋白功能,并进一步研究EHEC O157∶H7的致病机制奠定了基础。
高原马延毛赟赟李玉霞凌焱张京生周围梁龙
关键词:大肠杆菌O157:H7基因表达
基于四环素调控系统的病毒载体在基因治疗中的应用被引量:2
2009年
基因治疗已经发展成为处理各种疾病的理想治疗模式。病毒载体是将基因递送到体内或体外的分裂和非分裂细胞的有效工具。病毒载体基因治疗在临床环境成功应用的一个重要问题是严谨和持续地调控基因表达。目前,已经报道的无毒且严谨的调控转基因表达系统中,四环素转录调控系统是在体内和体外研究最好而且高效的调控系统。Tet调控系统已经被编码在慢病毒属、腺病毒属、腺相关病毒属和逆转录病毒属,而且可以有效地对基因进行调控。将主要讨论已经在Tet调控系统调控下递送基因的主要载体系统及其在基因治疗上的应用。
张小男李玉霞凌焱梁龙陈珊陈惠鹏
关键词:四环素病毒载体基因治疗基因开关
基于“模块”的致病菌基因组进化研究
本文以研究细菌基因组和基因的进化事件为目的,提出即将一个蛋白序列转换成一个或多个“模块”,然后基于这些“模块”分析基因组和基因的进化事件。通过比较不同蛋白序列的“模块”构成及功能分析,结果表明构成致病相关毒力因子和共有毒...
喻东靳远李北平岳俊杰梁龙
关键词:致病菌基因组蛋白质序列
共8页<12345678>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