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石茂生

作品数:41 被引量:196H指数:9
供职机构:郑州大学法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郑州大学校科研和教改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36篇政治法律
  • 5篇文化科学
  • 1篇医药卫生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13篇法律
  • 7篇司法
  • 6篇检察
  • 6篇法治
  • 5篇权力
  • 5篇检察权
  • 5篇法学
  • 3篇审判
  • 3篇教育
  • 3篇法院
  • 2篇信仰
  • 2篇正当
  • 2篇治国
  • 2篇中国检察机关
  • 2篇审判权
  • 2篇司法监督
  • 2篇诉讼
  • 2篇中外合作办学
  • 2篇主义
  • 2篇律制

机构

  • 35篇郑州大学
  • 4篇中国社会科学...
  • 1篇江苏大学

作者

  • 39篇石茂生
  • 3篇赵世峰
  • 3篇吴礼宁
  • 2篇张伟
  • 2篇李志勋
  • 1篇程雪阳
  • 1篇张先昌
  • 1篇张素伦
  • 1篇李璐
  • 1篇李远明
  • 1篇赵丽娜
  • 1篇胡亚冰

传媒

  • 5篇安阳师范学院...
  • 4篇法学杂志
  • 4篇郑州大学学报...
  • 4篇河南省政法管...
  • 2篇河南师范大学...
  • 2篇法学
  • 2篇河南司法警官...
  • 2篇公民与法(法...
  • 1篇中外法学
  • 1篇晋阳学刊
  • 1篇齐鲁学刊
  • 1篇环球法律评论
  • 1篇医学与哲学
  • 1篇天津市教科院...
  • 1篇河南社会科学
  • 1篇南都学坛(人...
  • 1篇周口师范学院...
  • 1篇南都学坛
  • 1篇法治论坛
  • 1篇河南财经政法...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21
  • 1篇2018
  • 1篇2016
  • 2篇2015
  • 2篇2013
  • 1篇2012
  • 6篇2009
  • 5篇2008
  • 1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1篇2004
  • 8篇2002
  • 1篇1994
4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试论法律监督的内容和范围被引量:1
1994年
法律监督是我国法制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法理学的基本范畴之一。本文拟就我国法律监督的内容和范围谈点自己的认识。 目前,我国法理学对法律监督的外延主要有三种解释:其一,认为法律监督是指国家检察机关对法院审判活动和有关机关及个人的活动是否合法所进行的监督,这是最狭义的法律监督。其二。
石茂生
关键词:法律监督法律实施司法机关司法监督国家机关法理学
司法的终结性与法的权威被引量:1
2002年
与行政、立法相比,终结性是司法的重要特征。司法终结性特征是法的权威和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而要贯彻司法的终结性就必须对司法进行改革。本文针对我国司法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三个方面的对策性建议。
石茂生
关键词:司法终结性
检察权的司法属性——兼论检察权与法院权之共性被引量:2
2013年
司法是以终结案件为目的的一系列裁判或判断,检察权即公诉权、侦查权等具有司法权的本质属性;检察权与法院主要职权具有的一系列共性,决定它们共同组成了国家司法权力。
石茂生
关键词:检察权侦查权司法
法律移植的理论及原因评析被引量:2
2004年
法律移植是不同文明之间的法律制度互相借鉴与取舍的过程,只要国家或民族间彼此发生了关系,都将会造成文化上的冲突与融合的过程。自有国家以来,几乎任何形式的法律文化都避免不了法律之间的移植问题,所以说法律作为人类文明的共同成果,在国家和民族间创造性地移植和借鉴是历史的必然,更是国际文化交流背景下所产生的一种必然现象。我国目前正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移植或吸收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法律无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法律移植的理论评析,着重论述了进行法律移植的充分理由。
石茂生李远明
关键词:法律移植法治国家成文化法律文化建设社会主义国际文化交流
论市民社会的结构被引量:2
2006年
市民社会的本质是私人自主的领域,其构成应当包括内心领域、家庭、市场领域和公共领域四部分。思想自由是一切自由的根源,作为市民社会的组成部分,内心领域的规定性以思想自由为根据;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元素,是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私人活动空间,是把个人的私生活从社会“无微不至”的关怀中剥离出来的一堵屏风;市场经济体系在不断改造市民社会的同时,自身也有了新的发展;公共领域是指私人聚集而形成的一种公共空间,是供市民阶层自由集会、讨论、沟通以形成意见的地方,它以自由、民主、正义为基石。
石茂生吴礼宁
关键词:市民社会公共领域
中国反就业歧视立法的困境与出路被引量:5
2009年
目前中国的反就业歧视立法还存在一些困境,如立法表现形式的分散性、就业歧视规定的封闭性、纠纷解决领域的宪政性、举证责任分担的传统性、民事责任规定的原则性。为克服以上困境,要实现从分散性走向统一性、从封闭性走向开放性、从宪政法走向劳动法、从传统性走向现代性、从原则性走向具体性的转变。
石茂生张素伦
关键词:就业歧视反就业歧视立法
论法治概念的实质要素——评亚里士多德的法治思想被引量:21
2008年
法治概念的要素包含普遍守法、良法之治、限制权力和民主理念及民主过程。缺少了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法治概念内涵的丧失,违背法治的要求。亚里士多德提出的法治概念,被奉为法治概念的经典解释,几千年来一直为历代法学家所引用。但亚里士多德只揭示了普遍守法、良法之治这两个法治概念的形式要素,而没有揭示出其背后的限权和民主这两个法治概念的实质要素。
石茂生
关键词:法治限制权力民主
以审判为中心的检察权力规范化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以审判为中心的诉讼制度改革是我国司法改革进程中的重大举措,它不仅关涉到司法机关内部的重心调整,也影响着整个刑事诉讼结构的制度安排和权力配置。从司法权力运行的角度来看,这项改革意味着要形成统一的证据标准,重新构建公、检、法平衡的诉讼结构,完善司法权力规范行使的制度体系。作为刑事诉讼重要主体的检察机关,处于承接侦查、审判的关键环节,在以审判为中心的改革背景下,必须准确研判改革精神、把握改革内涵,严格遵循证据裁判规则,推动庭审实质化,规范权力行使,从更进一步促进和有效保障司法公正这一根本目标的高度,积极推动这一改革在检察领域的融合发展。
石茂生
关键词:刑事诉讼检察权权力规范
论抽象行政行为的事后监督被引量:3
2005年
抽象行政行为作为政府的主要行为,与公民的权益紧密相关。而现行的监督机制对其收效甚微。本文结合司法实践和国外经验,指出加强抽象行政行为事后监督的必要性和可行性,以求完善我国抽象行政行为的监督机制,更好地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石茂生李志勋
关键词:抽象行政行为事后监督行政复议行政诉讼
论法治模式被引量:6
2002年
依法治国方略的确立 ,使法治模式成为我国未来社会的必然选择。法治模式的内在要素有信仰、原则、制度和规则 :法律信仰是法治模式的灵魂 ,在古代就出现法学家、思想家对法律的信仰 ,但只有融入法治现实的信仰才是法治模式的要素 ;法律原则是法治模式的基石 ,它既是法律信仰的外化 ,又是法律制度、规则建立的基础 ;法律制度是法治模式的构架 ,制度是把信仰、原则与规则联系起来的纽带 ;法律规则作为法治模式的细胞 ,是其他三要素的具体化和载体。只有重视法治模式四要素的建设 ,正确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 。
石茂生
关键词:法治模式信仰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