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建勤
- 作品数:25 被引量:60H指数:5
- 供职机构:金华市中心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金华市科学技术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政治法律更多>>
- 血清NSE、IL-6和IL-8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NSE、IL-6和IL-8水平的变化及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60例,按梗死体积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进行分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NSE、IL-6和IL-8水平并与20例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小梗死组、中梗死组、大梗死组血清NSE、IL-6和IL-8水平组间逐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轻型组、中型组、重型组血清NSE、IL-6和IL-8水平组间逐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血清NSE、IL-6和IL-8水平可能是早期判断梗死病灶大小及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的重要指标。
- 叶飞罗建勤陈建叶素红吴仁娣
- 关键词:脑梗塞NSEIL-6IL-8
- 急性脑梗死患者CD19+-CD25+、CD19+-CD25-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
-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 CD19-CD25、CD19-CD25B 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 C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抽取69例急性脑梗死、115例脑出血患者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 CD19-CD25、CD...
- 陈红芳王香梅罗建勤郑昭景吴仁娣徐瑞龙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患者免疫球蛋白神经功能评分淋巴细胞
- 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被引量:16
- 2016年
-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脑微出血的发病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择急性脑梗死患者75例,男51例,女24例,年龄42~83(64.9±10.8)岁。行头颅CT、磁敏感成像(SWI)检查,依据脑微出血检出的结果分成阳性组(23例)与阴性组(52例),比较两组的一般资料,探讨脑微出血发病的危险因素。结果SWI检查的检出率比CT检出率高(x^2=27.17,P<0.05)。阳性组年龄、高血压病、糖尿病患病率均较阴性组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性别、血脂异常、心房颤动、冠心病、吸烟、饮酒情况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增长、高血压病是脑微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患者合并存在脑微出血的比例高,SWI检查是检测脑微出血的敏感方法,年龄大、高血压病与脑微出血的发生密切相关。
- 徐朝伟罗建勤陈健罗勇叶飞洪征吴寒冰
- 关键词:急性脑梗死脑微出血磁敏感加权成像
- 个体化护理干预对院外家庭老年鼻饲病人管理能力的影响
- 进食是人类生存最基本的活动之一。家庭老年鼻饲病人的鼻钶管是摄人各种营养的最有效、经济、方便的途径,但也冈此带来一系列问题。2002年1月至2004年8月作者进行了家庭老年鼻饲病人的现状调查分析。为减少家庭老年鼻饲病人的并...
- 费益君罗建勤方秀莲李春燕徐碧姬郭佩宣
- 关键词:个体化护理干预照顾者社区护理人员鼻饲并发症鼻饲液
- 神经精神量表(NPI)在脑卒中后精神异常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 陈红芳邵慧军陈一平叶素红罗建勤陈健吴仁娣陈裕爱
- 脑卒中已经升为中国第一位死因。脑卒中后血管性痴呆(VaD)是常见的严重后遗症之一。由于VaD病人往往会伴随精神行为异常症状,而精神行为异常症状会给病人和照料者带来很大痛苦,常常会导致照料者离去,病人病情急剧恶化和入院时间...
- 关键词:
- 关键词:脑卒中痴呆病
- 动态脑电图在可疑癫痫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价值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初步探讨动态脑电图(AEEG)在可疑癫痫者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的评估价值。方法应用MB8500、FD8800动态监测技术,对39例可疑癫痫犯罪人的24小时AEEG进行跟踪监测。结果39例中,痫样放电12例(30.8%),非特异性异常7例(17.9%),总异常率为48.7%;痫样放电出现清醒期4例(33.3%),睡眠期出现8例(66.7%),清醒期与睡眠期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部位多见于颞区、额区和枕区局限性异常。结论AEEG对司法精神医学鉴定中可疑癫痫犯罪对象的评估提供重要的依据,但不能作为责任能力的判定依据。
- 胡若笑吕望强汪文娟黄恩罗建勤叶飞
- 关键词:癫痫司法鉴定动态脑电图
- 鞘内联合静脉注射两性霉素B成功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5例报告被引量:1
- 2003年
- 目的 探讨鞘内注射两性霉素 B (AMB)联合静脉用药治疗隐球菌性脑膜炎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对 5例隐球菌性脑膜炎患者早期采用定时鞘内注射 AMB治疗 ,同时静脉滴注 AMB,后期采用氟康唑口服维持。结果 5例患者均获治愈 ,治疗期间未发生严重的或不可逆的毒副作用。结论
- 罗建勤吴仁娣
- 关键词:鞘内注射静脉注射两性霉素隐球菌性脑膜炎
- 单相抑郁患者中脑中缝核超声回声与帕罗西汀疗效相关的初步研究
- 目的 :为了探求单相抑郁患者中脑中缝核(Brainstem raphe, BR)超声回声与帕罗西汀药物疗效的相关性。方法 :我们选取了2015年3月至2017年1月在前期研究中入组的本院诊断的初诊单相抑郁患者共52人,所...
- 罗勇陈健陈傅华罗建勤叶素红樊静叶飞胡也华
- 关键词:单相抑郁帕罗西汀中缝核
- 脑卒中患者蛋白C及抗凝血酶Ⅲ测定的临床意义被引量:5
- 1995年
- 本文报道急性脑梗塞和急性脑出血各30例患者的血浆蛋白C活性(PC:A)及抗凝血酶Ⅲ活性(ATⅢ:C)测定。发现脑梗塞组PC及AT-Ⅲ活性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脑出血组此二项测定值稍减低(P<0.05)。脑出血组与脑梗塞组比较,此二项测定值皆有明显统计学意义(P<0.01),结果表明脑梗塞病人存在高凝状态。
- 何定珠胡惠仙陈安心叶美兰罗建勤谢丽丽
- 关键词:脑卒中脑梗塞脑出血蛋白C
- 急性脑梗死患者CD19^+-CD25^+、CD19^+-CD25^-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检测及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08年
- 目的检测急性脑梗死患者CD19^+-CD25^+、CD19^+-CD25^-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的含量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根据病史及头颅CT或MRI明确疾病诊断。抽取69例急性脑梗死、115例脑出血患者、41例正常对照者静脉血各4mL,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CD19^+-CD25^+、CD19^+-CD25^-B淋巴细胞百分比,采用散射比浊法检测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3含量,并结合不同的病程、不同影像学评分和不同的神经功能评分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脑梗死和脑出血急性期CD19^+-CD25^+、CD19^+-CD25^-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和补体C,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梗死急性期CD19^+-CD25^+B淋巴细胞百分比、IgG、补体C3含量均较恢复期及对照组显著增高(P均〈0.05)。脑梗死恢复期各项体液免疫指标与对照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影像学评分患者之间CD19^+-CD25^+、CD19^+-CD25^-B淋巴细胞百分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脑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评分与各体液免疫指标间无相关(P均〉0.05)。结论脑梗死与脑出血存在着同样的体液免疫功能改变。这种改变可能与应激、病变部位及病变范围有关。脑梗死病灶越大,体液免疫改变越明显;随着应激的消逝,体液免疫功能逐渐恢复。
- 陈红芳王香梅罗建勤郑昭景吴仁娣徐瑞龙
- 关键词:B淋巴细胞免疫球蛋白补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