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范冬梅

作品数:97 被引量:153H指数:6
供职机构:北京协和医学院血液病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1篇期刊文章
  • 15篇专利
  • 13篇会议论文
  • 7篇科技成果

领域

  • 69篇医药卫生
  • 1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50篇抗体
  • 46篇细胞
  • 29篇基因
  • 25篇淋巴
  • 22篇肿瘤
  • 21篇克隆
  • 20篇单克隆
  • 19篇单克隆抗体
  • 17篇活性
  • 16篇蛋白
  • 16篇淋巴细胞
  • 14篇双功能抗体
  • 13篇抗CD20
  • 12篇耐药
  • 12篇可变区
  • 12篇CD20
  • 11篇淋巴瘤
  • 10篇轻链
  • 10篇细胞瘤
  • 10篇淋巴细胞瘤

机构

  • 79篇中国医学科学...
  • 9篇北京协和医学...
  • 8篇中国医学科学...
  • 5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中国医学科学...
  • 2篇天津红日药业...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北京医院
  • 1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中国协和医科...
  • 1篇生物技术有限...

作者

  • 96篇范冬梅
  • 80篇熊冬生
  • 68篇杨纯正
  • 54篇杨铭
  • 54篇许元富
  • 48篇邵晓枫
  • 34篇彭晖
  • 27篇王金宏
  • 26篇朱祯平
  • 21篇纪庆
  • 21篇赖增祖
  • 19篇高瀛岱
  • 15篇齐静
  • 13篇周圆
  • 11篇张砚君
  • 10篇刘汉芝
  • 10篇刘银星
  • 9篇徐晨
  • 7篇王彩云
  • 7篇许元生

传媒

  • 8篇中国药理学通...
  • 7篇中国免疫学杂...
  • 6篇高技术通讯
  • 5篇细胞与分子免...
  • 4篇中国肿瘤生物...
  • 4篇中国肿瘤临床
  • 3篇中国医学科学...
  • 3篇中华血液学杂...
  • 2篇中国癌症杂志
  • 2篇白血病.淋巴...
  • 2篇中国生化药物...
  • 2篇肿瘤
  • 2篇免疫学杂志
  • 2篇放射免疫学杂...
  • 2篇中国实验动物...
  • 1篇科学通报
  • 1篇中华肿瘤杂志
  • 1篇中华微生物学...
  • 1篇医学研究通讯
  • 1篇上海免疫学杂...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6篇2013
  • 3篇2012
  • 2篇2011
  • 4篇2010
  • 10篇2009
  • 11篇2008
  • 7篇2007
  • 3篇2006
  • 11篇2005
  • 7篇2004
  • 8篇2003
  • 6篇2002
  • 8篇2001
  • 3篇2000
  • 1篇1999
9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抗人VEGF受体KDR胞外区域3血清的制备及生物活性被引量:3
2002年
目的:制备抗人VEGF受体KDR胞外区域3(KDR3)的血清,研究其阻断VEGF受体的作用。方法:采用6周龄雌性BALB/C小鼠将纯化的人VEGF受体II基因3区蛋白质与完全佐剂和不完全佐剂制成抗原乳剂,分3次注射,前2次为腹腔注射,第3次为静脉注射,待第3次静脉注射后7天摘眼球取血,静置凝固后取上层血清测抗血清的效价,用血管内皮细胞ECV3042×104/ml铺24孔板,加入VEGF的同时加入抗KDR中和抗体IMC-ICI和KDR3抗血清,从次日开始测定。结果:用Studentt-tes统计学方法处理显示,PBS对照组与非相关性血清组P>0.05,抗KDR中和抗体IMC-ICI组与KDR3抗血清组P>0.05,而VEGF组与非相关性血清组和KDR3抗血清组P<0.05。结论:VEGF对ECV304细胞有促增殖作用,而抗KDR中和抗体IMC-ICI和KDR3抗血清对ECV304细胞都表现出了对外源性VEGF有明显抑制作用,同时对内源性VEGF也有明显抑制作用。
邵晓枫熊冬生杨纯正刘嘉李容彭晖许元富范冬梅朱桢平
关键词:VEGF受体血清生物活性
3,4-二羟基苯甲醛的药物应用
本发明属于已知化学物质的药物应用,特别是3,4-二羟基苯甲醛的药物应用,具体是3,4-二羟基苯甲醛作为有效成分在制备治疗或预防肺部纤维化和治疗或预防肺间质水肿的药物中的应用,肺部纤维化和肺间质水肿是由严重急性呼吸道综合症...
杨纯正邵晓枫王彩云刘述文熊冬生彭晖齐静许元富杨铭范冬梅王金宏
文献传递
抗人乳腺癌细胞膜表面角蛋白CK8的单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建立针对多药耐药人乳腺癌细胞膜表面差异抗原的抗体库,并鉴定抗角蛋白CK8特异性的单克隆抗体。方法:采用细胞免疫和杂交瘤技术制备单克隆抗体库,经免疫沉淀得到抗原-抗体复合物,SDS-PAGE分离目的抗原,质谱测序,Western blot验证及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抗原分子的细胞膜定位。结果:成功筛选到稳定分泌抗CK8分子的单克隆抗体的杂交瘤细胞株(7F9)。结论:文中所研制的单克隆抗体具有与乳腺癌细胞膜表面CK8分子特异结合的活性,在上皮来源肿瘤标志物CK8的临床检测及CK8相关生物学活性研究中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刘芳邵晓枫王金宏范冬梅许元富杨铭杨纯正熊冬生
关键词:膜蛋白单克隆抗体
抗Pgp基因工程抗体ScFv的构建、表达及其活性测定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 :构建表达抗PgpScFv,进行体外活性的测定。方法 :利用RT PCR方法 ,克隆抗Pgp杂交瘤细胞PHMAO2的重链可变区基因 (VH) ,轻链可变区基因 (VL) ,拼接为单链抗体 (ScFv) ,再克隆到具有强启动子的PET2 8a(+)载体上进行表达 ,并进行了表达产物体外活性的测定。结果 :构建了表达质粒PET2 8a(+) ScFvPGP。表达产物可与表达Pgp抗原的K5 6 2 A0 2细胞特异性结合 ,并不抑制Pgp外排泵的功能。结论 :构建表达的抗PgpScFv只有针对Pgp抗原的识别功能 ,并无抑制作用 ,因此应用于人体后不会干扰正常细胞的排泄分泌功能 ,无论是作为靶向诊断治疗的载体还是作为双功能抗体的一臂 ,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高瀛岱熊冬生彭晖许元富邵晓枫范冬梅杨纯正
关键词:单克隆抗体SCFVP糖蛋白
抗KDR单克隆抗体的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及其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抗KDR单克隆抗体Ycom1D3重链和轻链可变区基因,由所述基因编码的多肽,含有所述基因的载体及所述的基因和多肽在制备用于血管新生疾病(尤其是肿瘤血管新生)的诊断和治疗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制备的抗KDR Sc...
杨纯正李容熊冬生邵晓枫许元富彭晖杨铭王金宏纪庆范冬梅王彩云齐静
文献传递
5-氮杂-2'-脱氧胞苷对多药耐药MCF-7/ADR和KBV/200细胞增殖及细胞周期影响作用机制的研究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5-氮杂-2'-脱氧胞苷(5-aza-2'-deoxycytidine,5-Aza-dC)对肿瘤多药耐药细胞生长抑制率、细胞周期的影响及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5-Aza-dC对人乳腺癌耐药细胞株MCF-7/ADR、口腔表皮癌多药耐药细胞KBV/200及其相应的亲本敏感MCF-7和KB细胞的生长抑制率;FCM法检测不同浓度5-Aza-dC(1、5和10μmol/L)作用72h及5-Aza-dC(10μmol/L)作用24、48和72h后,各细胞周期分布的变化;分别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及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E和p21waf1/cip1mRNA及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5-Aza-dC对耐药细胞株MCF-7/ADR及KBV/200均呈现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并呈时间及剂量依赖性;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E和p21waf1/cip1mRNA及蛋白的表达均上调。结论:5-Aza-dC可以通过使MCF-7/ADR及KBV/200细胞的细胞周期被阻滞在G2/M期,从而抑制肿瘤多药耐药细胞的增殖;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上调细胞周期相关蛋白cyclin A、cyclin E和p21waf1/cip1的表达有关。
张梦楠范冬梅杨铭胡蕴慧李双静姜琳琳李真真张砚君熊冬生
关键词:口腔肿瘤脱氧胞苷细胞抑制剂细胞周期蛋白类
白血病耐药相关膜蛋白SFPQ的发现及其耐药机制的研究
范冬梅任思楣杨铭张砚君熊冬生
三步法制备级纯化抗CD20(Fab′)_2
2008年
目的在小规模蛋白纯化系统AKTA prime上建立制备级纯化抗CD20(Fab′)2的方法。方法将通过高渗溶液提取的周质腔蛋白抗CD20(Fab′)2依次经过离子柱、疏水柱和亲和柱纯化,采用蛋白电泳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检测其分离效果及纯度,同时测定其与Raji细胞的结合活性。结果在该纯化条件下一次可获得8mg纯度为96.678%的抗CD20(Fab′)2,其与CD20+Raji细胞的结合活性与采用亲和柱联合分子筛柱得到的抗体活性基本一致。结论三步法制备级纯化抗CD20(Fab′)2操作简单,能获得制备级高纯度抗CD20(Fab′)2。
王金宏杨铭范冬梅许元生熊冬生杨纯正
关键词: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肿瘤耐药标志物基因及其作为抗耐药肿瘤药物设计的靶点的用途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的肿瘤耐药标志物基因及其作为抗耐药肿瘤药物设计和筛选的靶点的应用,该基因已知为神经丝蛋白-H基因(NF-H基因)。本发明还设计所述基因在临床诊断肿瘤耐药性中的应用。
杨纯正赵春华谭耀红彭晖齐静王金宏邵晓枫范冬梅
文献传递
新型抗淋巴瘤药物anti-CD19(Fab)-LDM的靶向分布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目的研究抗体毒素偶联新型药物anti-CD19(Fab)-LDM体内外靶向CD19+B淋巴瘤细胞的能力。方法制备Cy5标记的anti-CD19(Fab)-LDP(LDP为LDM辅基蛋白),体外流式细胞仪分析其与人淋巴瘤Raji细胞表面CD19抗原的结合能力;体内建立裸鼠淋巴瘤皮下移植瘤模型,应用活体动物成像系统观察Cy5标记的anti-CD19(Fab)-LDP在荷瘤小鼠体内的靶向分布。结果 Cy5标记的anti-CD19(Fab)-LDP能有效与淋巴瘤Raji细胞膜表面的CD19抗原结合;成功建立人淋巴瘤Raji细胞皮下移植瘤模型,体内活体成像结果表明,融合蛋白anti-CD19(Fab)-LDP可靶向定位到肿瘤部位。结论体内外实验证实anti-CD19(Fab)-LDP能很好的靶向CD19+的淋巴瘤细胞,此抗体毒素偶联药物anti-CD19(Fab)-LDM有希望成为治疗恶性淋巴瘤的新型药物。
时玉峥刘红芹姜琳琳杨铭范冬梅屈浩石琳石钏冯春玲刘芸熊冬生廖晓龙
关键词:淋巴瘤移植瘤模型靶向分布
共10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