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居文

作品数:30 被引量:183H指数:7
供职机构:天津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教委资助项目辽宁省教育厅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6篇期刊文章
  • 3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8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骨折
  • 7篇关节
  • 4篇神经损伤
  • 4篇髓内
  • 4篇前臂
  • 4篇缺损
  • 3篇髓内钉
  • 3篇胎兔
  • 3篇皮神经
  • 3篇前臂外侧皮神...
  • 3篇桡神经
  • 3篇桡神经损伤
  • 3篇外侧皮
  • 3篇膝关节
  • 3篇细胞
  • 3篇疗效
  • 3篇畸形
  • 3篇臂外侧
  • 2篇带锁
  • 2篇带锁髓内钉

机构

  • 14篇天津市第四中...
  • 10篇河北医科大学...
  • 7篇天津医科大学
  • 4篇南开大学
  • 3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1篇辽宁医学院附...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医科大学...
  • 1篇沧州市中心医...

作者

  • 30篇陈居文
  • 8篇李超英
  • 8篇韩金豹
  • 8篇王永清
  • 6篇赵志辉
  • 5篇郝宝喜
  • 4篇李超英
  • 4篇孙静涛
  • 3篇孙静涛
  • 3篇高宏阳
  • 3篇赵宝辉
  • 3篇韩久卉
  • 3篇田德虎
  • 2篇毕红宾
  • 2篇任亮
  • 2篇王劲风
  • 2篇陈佳
  • 2篇冀元
  • 2篇孔令伟
  • 2篇李媛

传媒

  • 4篇中国修复重建...
  • 3篇中华骨科杂志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手外科杂...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 2篇中国临床康复
  • 1篇医学综述
  • 1篇工企医刊
  • 1篇哈尔滨医药
  • 1篇医学理论与实...
  • 1篇河北医药
  • 1篇中华显微外科...
  • 1篇天津医药
  • 1篇黑龙江医学
  • 1篇中华创伤骨科...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 1篇辽宁医学院学...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 1篇中华医学会第...

年份

  • 2篇2024
  • 2篇2022
  • 1篇2019
  • 1篇2016
  • 1篇2015
  • 1篇2014
  • 7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0
  • 2篇2009
  • 1篇2008
  • 5篇2007
  • 1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3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胫骨髓内钉术后膝关节疼痛的原因分析被引量:4
2007年
髓内钉技术已广泛用于治疗胫骨干骨折,该手术有一些严重的术后并发症,如:骨感染、骨坏死、骨不连、骨筋膜间室综合征及深静脉血栓形成等。然而针对术后常见的膝关节疼痛的研究报道很少,笔者回顾分析我院应用交锁髓内钉治疗378例胫骨干骨折,探讨术后膝关节痛的发生原因。
陈佳李超英冀元王劲风陈居文刘嘉
关键词:胫骨骨折髓内骨钉手术后并发症膝关节疼痛
指骨骨纤维结构不良一例被引量:2
2013年
患者 男,14岁。因左中指进行性肿大疼痛35d,于2011年9月27日入院。患者于入院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中指肿大疼痛,为持续性轻度顿痛,无发热,无游走性关节疼痛等症状。入院前5d疼痛突然加重,于当地骨科医院就诊行x线片及CT检查,报告为“内生软骨瘤伴病理性骨折”。
陈居文李媛李超英孙静涛
关键词:骨纤维结构不良关节疼痛指骨病理性骨折内生软骨瘤进行性
神经生长因子对胎兔许旺细胞培养的影响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应用神经生长因子培养胎兔许旺细胞,观察许旺细胞生长的情况。方法:实验于2002-02/2004-05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三临床医学院中心实验室和细胞培养室完成。怀孕28d的新西兰白兔,剖腹取出胎兔,取胎兔坐骨神经,剥干净外膜,用植块加差速贴壁联合法培养胎兔许旺细胞,纯化传代后的胎兔许旺细胞分成2组培养,一组加含神经生长因子的培养液,即实验组,另一组加常规培养液,即对照组。细胞传代后24h在每个培养皿中随机选取3个视野,开始初次细胞计数,以后在统一视野每天进行许旺细胞计数。增殖指数=各次观察细胞数/初次观察细胞数。结果:实验用剖腹取出胎兔8只,坐骨神经16根。60个观察视野,均进入结果分析。①在第6天见细胞从胎兔神经组织块周围爬出。②第8天细胞沿组织块向外生长,可见大量梭形的胎兔许旺细胞;第14天植块周围细胞长势最好。③有两种细胞,一种为细胞形态梭形,有突起,多为双极,偶尔可见3个细长突起,胞核呈椭圆形,胞体周围有光晕,即生长晕,为许旺细胞。偶尔可见另一种细胞,胞体大,呈扁平状,外形不规则,突起短而多,细胞核较浅,核仁明显,有2~3个核仁,为成纤维细胞。④根据许旺细胞特有的特征性形态以及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可证实为许旺细胞。⑤实验组许旺细胞的分裂增殖速度明显比对照组加快犤传代培养后第3天:(1.41±0.12),(1.05±0.10);第4天:(1.85±0.26),(1.21±0.22);第5天:(2.36±0.43),(1.23±0.32);第6天:(3.52±0.11),(1.94±0.33);第7天:(6.25±0.38),(3.14±0.27),P<0.001犦。结论:用神经生长因子可促进胎兔许旺细胞生长分裂,能够获得大量的胎兔许旺细胞,满足组织工程对许旺细胞的需求;此外胎兔许旺细胞作为组织工程的种子细胞也可以减轻免疫排斥反应的发生。
陈居文韩金豹韩久卉田德虎高宏阳
关键词:胚胎许旺细胞神经生长因子细胞培养神经组织
后外及后内侧联合入路治疗老年后Pilon骨折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6年
目的探讨采用后外及后内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后Pilon骨折的疗效。方法 2009年8月-2014年8月,收治后Pilon骨折老年患者20例。男14例,女6例;年龄66~83岁,平均72.7岁。致伤原因:摔伤11例,交通事故伤9例。均伴内、外踝骨折。伤后至手术时间7~14 d,平均8.6 d。采用后外侧切口暴露后踝外侧骨折块以及外踝骨折,后内侧切口暴露后踝内侧骨折块以及内踝骨折;直视下骨折复位后,采用锁定钢板或空心螺钉固定。术后第1天即开始功能锻炼。结果手术时间60~110 min,平均为92 min。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无切口裂开、感染、内固定物外露及神经损伤症状,未出现腓骨肌腱刺激症状。20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3个月。X线片复查示,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5.2个月;随访期间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发生。除2例80岁以上患者需扶拐行走外,其余患者均恢复正常行走。末次随访时,根据美国矫形足踝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优12例,良4例,可4例,优良率80%。结论采用后外及后内侧联合入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老年后Pilon骨折,保护了踝关节周围血运,能避免软组织坏死、内固定物外露,取得满意效果。
陈居文王永清孔令伟李宝贵赵志辉
关键词:踝关节内固定老年患者
桥接复合体技术修复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04年
周围神经损伤的修复及功能恢复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20世纪,研究者们对神经损伤的修复机制提出3种观点:神经接触引导、神经趋化及神经营养。从这3个方面分别对神经损伤,神经桥接体及桥接复合体,神经趋化和神经营养进行综述,分析最近国内外有关文献,了解神经损伤的研究现状、神经桥接体及桥接复合体修复神经缺损的研究进展,为今后进一步深入研究提供更多的参考资料。
韩金豹陈居文
关键词:神经缺损神经损伤复合体神经营养趋化
骨折弹性固定研究进展被引量:1
2024年
骨折固定经历了AO(association for osteosynthesis,AO)机械力学接骨术,发展到BO(biological osteosynthesis,BO)生物学接骨术,再到弹性接骨术(elastic osteosynthesis,EO),每一个阶段的进步都是在前一阶段基础上发展和创新。EO有较小的应力遮挡效应,使骨折区域存在可控应力,产生应变效应,加速骨折愈合。然而EO除了考虑可控应力外,还要考虑骨折的相对稳定,二者之间的平衡决定骨折成功地愈合。骨折块间应变(interfragmentary strain,IFS)作为不同置入物固定骨折稳定性的力学指标,IFS不同可以出现不同的愈合情况。本文对EO的理念与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陈居文王永清赵志辉孙静涛
关键词:骨折应力
前臂外侧皮神经移位加移植修复桡神经损伤
目的应用前臂外侧皮神经移位加移植修复肘部桡神经损伤。方法采用前臂外侧皮神经移位加移植修复桡神经肘部损伤患者11例。结果随访6~24个月,桡神经感觉、运动功能均恢复。结论前臂外侧皮神经移位加移植修复桡神经损伤,虽然有的患者...
陈居文李超英王永清郝宝喜孙静涛
关键词:前臂外侧皮神经桡神经损伤
脊髓压迫时间与后期病理生理变化关系的研究被引量:5
2007年
目的研究持续性脊髓压迫的时间与脊髓损伤的程度及功能恢复是否有相关性。方法在体感诱发电位(SEP)监测下,水囊压迫T13节段脊髓,压力持续30min或180min,比较不同时期(t=0、5、10、15……)SEP的变化情况以及减压后早期(60min)及晚期(28天)的SEP恢复情况。观察28天内动物运动功能。28天后通过病理组织学分析确定损伤的范围。结果30min组动物后肢的运动功能可以较快恢复,但180min组动物的运动功能不能恢复。脊髓病理组织学分析表明180min组脊髓损伤范围与30min组具有显著性差异病理改变与运动功能的恢复具有相关性。结论脊髓长期的移位加重继发性损伤过程,并导致SEP幅度持续降低,血流量持续降低,功能恢复受限及更大范围的组织损害。减压的时间是提高功能恢复的关键因素。
吴月欣李增炎陈居文张基仁
关键词:脊髓压迫水囊体感诱发电位
椎间盘源性腰痛的研究进展被引量:15
2010年
腰痛患者中绝大部分是下腰痛,而在下腰痛患者中椎间盘源性腰痛大约占85%。椎间盘源性腰痛已经成为目前的研究焦点,它的发病机制和临床症状不同于神经根性腰痛。现就有关椎间盘源性腰痛的发病机制、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椎间盘造影进行阐述,对目前治疗的最新进展,包括微创治疗和开放手术治疗,以及最近正在研究的基因治疗和生物学治疗进行综述。
陈居文李超英
关键词:椎间盘源性腰痛椎间盘造影术基因治疗生物学治疗
小腿远端皮支链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缺损的疗效观察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总结小腿远端皮支链血管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年5月-2011年10月,收治11例足踝部软组织缺损患者。男9例,女2例;年龄20~70岁,平均46.5岁。其中外伤致软组织缺损8例,伤后至手术时间2 h~21 d;恶性肿瘤切除后缺损3例。缺损范围为4 cm×4 cm~7 cm×7 cm;创面伴骨、肌腱外露。采用大小为4.5 cm×4.5 cm~9.0 cm×9.0 cm的小腿皮支链血管皮瓣修复缺损。供区直接拉拢缝合或游离植皮修复。结果 1例皮瓣术后发生远端皮缘坏死,经换药后二期修整缝合愈合;其余皮瓣均顺利成活,创面均Ⅰ期愈合。供区植皮均成活;切口Ⅰ期愈合10例,Ⅱ期愈合1例。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外形不臃肿,色泽、质地优良,耐磨无破溃,穿鞋行走自如。结论小腿远端皮支链血管皮瓣不牺牲主要血管及皮神经,手术操作简便,术后成活率高,外观较好,是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的理想方法之一。
陈居文李媛张克亮韩金豹李超英
关键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