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晓峰

作品数:2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广西中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血管
  • 2篇血管病
  • 2篇血浆
  • 2篇血浆胃动素
  • 2篇血浆胃动素水...
  • 2篇血性
  • 2篇缺血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缺血性脑血管...
  • 2篇中医
  • 2篇中医辨证
  • 2篇中医辨证分型
  • 2篇胃动素
  • 2篇胃动素水平
  • 2篇脑血
  • 2篇脑血管
  • 2篇脑血管病
  • 2篇辨证
  • 2篇辨证分
  • 2篇辨证分型

机构

  • 2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广西中医学院
  • 1篇广西中医药大...

作者

  • 2篇顾国龙
  • 2篇张永全
  • 2篇曾祥发
  • 2篇苏毅强
  • 2篇刘泰
  • 2篇吕晶
  • 2篇陈晓峰
  • 2篇陆晖

传媒

  • 1篇中医杂志
  • 1篇中国临床康复

年份

  • 2篇2003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观察被引量:8
2003年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70例对照组患者入院后翌日、排便后翌日、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的血浆胃动素浓度,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4次血浆胃动素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且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各中医证型中痰热腑实,风痰瘀阻型和痰湿蒙神型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意义显著(P<0.01),随着病情好转胃动素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初步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的辨证分型,特别是痰热腑实等证型的确定及通腑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一个客观指标,将充实和完善中风的辨治理论。
刘泰曾祥发陆晖吕晶苏毅强顾国龙陈晓峰张永全
关键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辨证分型血浆胃动素
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与血浆胃动素水平观察被引量:10
2003年
目的:探讨血浆胃动素变化与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的关系。方法:应用放射免疫测定法分别测定70例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和70例对照组入院后翌日、排便后翌日、病程第7天、病程第14天的血浆胃动素浓度,并分别进行组间比较。结果: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组的4次血浆胃动素含量均较对照组有显著升高(P<0.01);且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各中医证型中痰热腑实、风痰瘀阻型和痰湿蒙神型的血浆胃动素水平较对照组升高意义显著(P<0.01),随着病情好转胃动素水平逐渐降低。结论:初步为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的辨证分型,特别是痰热腑实等证型的确定及通腑药的合理应用提供一个客观指标,将充实和完善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辨治理论。
刘泰曾祥发陆晖苏毅强顾国龙陈晓峰张永全吕晶
关键词:缺血性脑血管病中医辨证分型血浆胃动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