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石泉
- 作品数:39 被引量:164H指数:7
- 供职机构:沈阳农业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烟草专卖局基金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 大白菜对芜菁花叶病毒抗性同生理生化相关性状的研究被引量:2
- 1991年
- 用12个对芜菁花叶病毒(TuMV_(Ln-1))具有不同抗性的大白菜高代自交系进行了性状相关分析,从中选出高抗和高感病的自交系为P_1、P_2,配成F_1、F_2 B_1P_1、B_1P_2,用来研究抗病性状与其相关生理生化性状的遗传变异规律。结果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过氧化物酶活性,氨基酸总量同抗病性状达到极显著正相关;过氧化氢酶活性、丹宁、可溶性糖、蛋白质、叶绿素、钙、锌、干物质含量及电导率对抗病性影响不显著,经逐步回归分析,可用:Y=1 3742—0.2439X_i—0.0107X_2,对抗病性作近似评价(X_1是可溶性固形物含量,X_2是氨基酸总量)在杂交测验中,与抗病性有关的过氧化酶活性,可溶性固形物、氨基酸均表现为不完全隐性,呈现数量性状遗传特点。过氧化物酶和可溶性固形物分别为2对以上基因控制,氨基酸则受到5对以上基因制约。
- 魏毓棠赵国余陶正平韦石泉
- 关键词:大白菜芜菁花叶病毒抗性
- 黄瓜细菌性萎蔫病的发现与鉴定
- 1993年
- 近年在沈阳于洪区黄瓜田里,调查并分离鉴定出黄瓜细菌性萎蔫病.其症状特点为初期叶上生出暗绿色病斑,在茎部近地面处或茎蔓裂口处溢出白色粘质的菌脓,显然可与瓜类枯萎(真菌)病相区分.病原细菌经分离培养、镜检及有关生理化学测试,菌体为杆状,周生鞭毛4~8根,大小(宽×长)约为O.6×1~2.5μm,单生,也有双生,有荚膜,无芽孢,革兰氏阴性.利用蔗糖、葡萄糖,不利用乳糖、木糖及淀粉等.能产生H_2S及氨,不产生吲哚,不液化明胶,不水解淀粉,也不还原硝酸盐.经初步鉴定系由黄瓜萎蔫病欧氏杆茵(Erwinia tracheiphila〔E.F.Sm〕Holland)引起的萎蔫.辽宁省过去未见报道.
- 韦石泉李丽明傅玉华
- 关键词:黄瓜细菌性萎蔫病
- 草莓伪轻型黄边病毒的鉴定被引量:7
- 1995年
- 从6省13市约18品种草莓样本、分离纯化并研究鉴定,初步证实辽宁、哈尔滨及南京一些栽培田,有草莓伪轻型黄边病毒(SPMYEV)的发生分布。在春香、宝交早生、丹东鸡心,诺宾卡及80-3.1等品种上发病。病样先以小叶嫁接技术,接于草莓UC-4、EMC及“Alpine”,约3~5周显症、下部叶片呈现黄色斑块,接UC-5、EMB不太敏感仅于老叶上现轻斑驳或褪绿斑,一种草莓中瘤钉毛蚜(Chaetosiphon sp.)及棉蚜(Aphis gossypii)作半持久性传播本病毒,桃蚜(Myzus persicae)不传播。UC-4对本病毒的繁殖、保存和嫁接鉴别最为适合,提纯病毒电镜观察其粒子线状,大小约630~680×12~13nm,县典型核蛋白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值位于2.63nm处;最小吸收值位于243nm处。A260/280=1.24。经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测其外壳蛋白分子量约为37,000d。病叶制做超薄切片也观察到线形晶状病毒粒子,分散或聚集于寄主的薄壁组织细胞质中。本病毒系国内首报。
- 吴元华韦石泉
- 关键词:草莓蚜虫
- 西瓜病毒病研究近况被引量:2
- 1991年
- 自从30年代欧美发现并研究西瓜病毒病以来,得知侵染西瓜的病毒约十数种,相当复杂。 一、主要病毒 1.西瓜花叶病毒(Watermelon mosaic virus, WMV) 本病毒世界分布。
- 韦石泉种焱
- 关键词:西瓜病毒病
- 辽宁省常见花卉病毒病调查研究初报
- 1989年
- 随着人民生活的逐步提高及国际交往迅速开展,花卉显得十分重要.它对美化环境,装点会场和居室,增加喜庆气氛和增进交谊均起到较大作用.然而,近年花卉栽培虽大有进展,但随之而来的花卉病害,特别是病毒病害,因国内交流和国外引种,通过种、苗等带病毒,显然已在扩大蔓延.由于植物病毒知识并未普及,以致大部分发病区或田地,并未引起人们重视.本文将1987~1988年在辽宁省及沈阳市有关花卉田间调查及部分室内诊断、鉴定情况作一初报.
- 韦石泉吴元华符举明
- 关键词:花卉病毒病
- 大白菜白斑病诊断及品种抗病性测定和杀菌剂抑菌试验(初报)
- 韦石泉李大伟种焱
- 关键词:大白菜白斑病杀菌剂抗病性
- 辽宁烟区野火病病原鉴定及药剂防治研究初报被引量:2
- 1993年
- 烟草野火病是烟草上一个重要细菌性病害,在辽宁省主产烟区已分布较广。引起此病的病原经鉴定为烟野火病细菌(Pseudomonas syringae pv.tabaci)。菌体杆状,端生鞭毛1~3根,革兰氏染色阴性,人工接种可侵染普通烟(G28、NC89等),还可侵染曼陀罗、辣椒等茄科植物,不侵染蚕豆、小麦等。品种抗病性测定表明,供试品种中未发现免疫品种,红花大金元、8021、Coker 176、K326、NC89、G140属中抗,G28、云烟2号属感病品种。田间小区试验表明,DT 杀茵剂和细菌灵防效较好,抗斑杀菌剂、链霉素和酪氨铜亦表现一定防效。
- 吴元华贝纳新韦石泉郑云泽孙淑英马长乃
- 关键词:烟草病原野火病
- 草莓温和黄边病毒的蚜传特性、提纯及病毒粒体形态观察被引量:2
- 1992年
- 对草莓温和黄边病毒(SMYEV)的症状学、介体传毒特性、提纯程序及病毒粒体的形态进行研究。发现一种草莓中瘤蚜(Chaetosiphon sp.)对SMYEV作持久性传播。棉蚜(Aphisgossypii)和挑蚜(Myzus persicae)均不传本病毒。草莓中瘤蚜可分离出SMYEV、接种蚜虫数量及蚜虫取食部位与传毒效率密切相关,10~15头传毒较高、取食幼叶和中部病叶传毒率较高。以小叶嫁接法培育繁殖本病毒于UC—4草莓上,取病叶榨汁,PEG沉淀,差速离心及蔗糖密度梯度离心等程序后,获得SMYEV的提纯制剂外。经紫外分光光度计检测呈典型的核蛋白吸收光谱,其A260/280=1.12。电镜检视病毒粒子球形,直径28~30nm。从病叶制做的超薄切片观察到直径23nm的球形粒子,集中分布于薄壁组织细胞质中,健株对照则无。
- 韦石泉吴元华
- 关键词:草莓蚜虫病毒
- 草莓丛枝病的发现及初步研究被引量:2
- 1994年
- 在沈阳,从表现丛枝症的草莓、春香和宝交早生品种上,分离到新发生的类菌原体(MLO)。用小叶嫁接法测定指示植物草莓EMC和UC—10均能表现出典型的丛枝症(witchetbroom),病叶变小,颜色变浅。将病叶经固定和包埋后,制成超薄切片,于电镜下观察,可见到在韧皮部组织内有大量球形、椭圆形及哑铃形,并具有单位膜结构的类菌原体。用四环素处理病株可减轻症状。
- 韦石泉吴元华
- 关键词:草莓扫帚病病害
- 芜菁花叶病毒提纯技术的研究
- 1989年
- 将繁殖于大白菜上的病叶榨汁,结合聚乙二醇(PEG)沉淀及差速离心技术,拟定三种提纯程序,所得芜菁花叶病毒(TuMV)粗提纯物,可侵染芜菁、萝卜和大白菜,并在苋色藜和普通烟黄茵榆上产生局部枯斑。测定提纯物表现出典型的核蛋白紫外吸收光谱,在电镜观察下,其丝状病毒粒子形态清晰且排列疏松均匀、病毒粒子长度集中分布在730nm、宽12~13nm。用水醋酸分解、可获得本病毒的提纯的衣壳蛋白,它具有典型蛋白质紫外吸收光谱,上述三种提纯程序中,以第三种程序最佳。初步认为,若设备不足情况下省用蔗糖密度梯度离心步骤,仅用第三种提纯程序,亦可获得较好提纯效果。
- 韦石泉吴元华
- 关键词:芜菁花叶病毒提纯技术病毒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