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晓晓
- 作品数:193 被引量:408H指数:12
- 供职机构:湖南师范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专项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理学医药卫生一般工业技术生物学更多>>
- 纳米尺度和单分子水平上的化学生物学研究被引量:3
- 2004年
- 化学生物学是化学与生命科学交叉融合的新兴学科。在纳米尺度和单分子水平上原位、活体、实时研究化学生物信息是化学生物学的重要研究方向。分析化学工作者利用纳米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这一研究方向取得了重要进展 ,为化学生物学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本文重点介绍实验室利用生物亲和性核壳纳米颗粒和分子信标核酸探针所发展的一系列原位、活体、实时检测、分离生命体内痕量活性物质的新原理、新技术及其在化学生物学研究中的应用。
- 李军王柯敏何晓晓唐志文
- 关键词:分子生物学化学生物学分子信标
- 一种银/磁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抑菌效果的银/磁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是在反相微乳液体系的水相中,硝酸银溶液以磁性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为内核,通过还原反应,将单质银沉积在四氧化三铁纳米颗粒的表面,制备形成具有核壳型结构的银/磁纳...
- 王柯敏龚萍何晓晓谭蔚泓李惠敏胡建兵
- 开关式核酸适体探针及其在肿瘤活细胞及活体检测中的应用
- 本发明属于核酸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开关式核酸适体探针及其应用,该核酸适体探针包括探针本体和分别连接于该探针本体两端的荧光发生单元和荧光熄灭单元,探针本体包含有对目标肿瘤细胞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的核酸适体片段和与该核...
- 王柯敏石慧何晓晓叶晓生伍旭郭秋平周冰
- 基于Au纳米通道膜的生物分离新方法在蛋白质分离中的应用被引量:9
- 2004年
- 采用化学沉积法将 Au沉积到聚碳酸酯滤膜 ( PC-Mem)上 ,制备了直径为 5 5 nm左右的 Au纳米通道膜 ( Au-Mem) .以牛血清白蛋白 ( BSA)和免疫球蛋白 G( Ig G)抗体为模型分子 ,研究了 Au-Mem以及分别以半胱氨酸和硫氰酸胍修饰的 Au-Mem( Cys-Au-Mem,Gua-Au-Mem)对模型分子的分离特性 .由于硫氰酸胍具有一定的亲水作用和蛋白质变性作用 ,BSA在 Gua-Au-Mem上的迁移速率比在 Au-Mem上增加了 3 0~ 5 0倍 ,而修饰膜对 Ig G的迁移速率无明显影响 .在 p H=4.5时分离了 BSA和 Ig G的混合溶液 .Gua-Au-Mem和 Cys-Au-Mem对混合溶液的分离度分别为 3 1 .6和 2 3 .1 ,表明经修饰的
- 黄杉生殷月芬王柯敏何晓晓钟桐生
- 关键词:蛋白质迁移
- 采用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快速抽提纯化DNA的方法
- 采用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快速抽提纯化DNA的方法,以带正电荷的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为载体,直接与组织裂解液或细胞裂解液相互作用,带正电荷的氨基化二氧化硅纳米颗粒与组织裂解液或细胞裂解液中带负电荷的DNA通过静电作用形...
- 王柯敏何晓晓李杜谭蔚泓黄杉生陈小洪
- 基于Y型探针用于外泌体内多种MicroRNA原位检测研究
- 本工作以Y型DNA支架作为捕获探针和淬灭剂,巧妙地将末端修饰三种不同荧光基团报告探针整合在Y支架,形成DNA三通路Y型传感器,用于外泌体内多种Micro RNA的原位检测。首先将末端修饰淬灭基团的3条DNA链Y1、Y2和...
- 王绘珍何定庚步鸿昌吴日何晓晓王柯敏
- 关键词:外泌体
- 一种多菌灵的比色检测方法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菌灵的比色检测方法,包括下述的步骤:将待测样品与DNA在水溶液中进行第一次混合反应,所述DNA包含SEQ ID NO.1所示的序列;然后加入金纳米颗粒,使未与多菌灵结合的DNA吸附在金纳米颗粒上;之后加...
- 何晓晓王柯敏叶润枝黄金上官瑾芳
- 用于检测人高转移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核酸适配体及检测试剂盒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人高转移结肠癌细胞株LoVo的核酸适配体及检测试剂盒,核酸适配体为核酸适配体J1、核酸适配体J3、核酸适配体J4、核酸适配体J7中的一种;核酸适配体J1的核苷酸序列为SEQ?ID?NO.1所示的D...
- 王柯敏袁宝银郭秋平羊小海何晓晓蒋晓春
- Aptamer/CNT自组装激活式探针用于肿瘤细胞的高灵敏检测
- 颜律安何晓晓石慧王柯敏汤进录崔文思
- 采用氨基化二氧化硅壳磁性纳米颗粒快速抽提纯化DNA的方法
- 采用氨基化二氧化硅壳磁性纳米颗粒快速抽提纯化DNA的方法,以带正电荷且具磁性的氨基化二氧化硅壳磁性纳米颗粒为载体,直接与组织裂解液或细胞裂解液相互作用,带正电荷的氨基化二氧化硅壳磁性纳米颗粒与组织裂解液或细胞裂解液中带负...
- 王柯敏何晓晓李杜谭蔚泓黄杉生林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