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小勇 作品数:36 被引量:140 H指数:7 供职机构: 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 国务院侨办重点学科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生物学 农业科学 文化科学 更多>>
角膜塑形镜对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轴影响的Meta分析 被引量:12 2014年 目的 系统评价青少年近视患者配戴角膜塑形镜及框架眼镜1~2年间眼轴长度的变化.方法 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CBM、CNKI、VIP和WanFang Data,检索时限均从建库至2013年7月,文种限中、英文.资料提取和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5.1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7篇文献,共1 346只眼.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配戴框架眼镜组比较,配戴角膜塑形镜1年、2年,眼轴长度增长明显变缓[1年:MD=-0.52,95%CI(-0.82,-0.21),P=0.0009;2年:MD=-0.35,95%CI(-0.60,-0.09),P=0.0008].结论 角膜塑形镜能够延缓青少年近视患者眼轴的增长,起到控制近视发展的作用.但长期疗效仍需进一步随访证实. 江明明 周清 陈剑 刘小勇 王黎 黄祥訸关键词:青少年 近视 眼轴 META分析 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原代及传代培养 被引量:8 2007年 目的建立体外培养人羊膜上皮细胞的方法,观察体外培养的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方法取足月剖宫产术后羊膜,经胶原酶和胰蛋白酶消化后,获取的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探索其合适的培养条件,用倒置显微镜观察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体外生长的特征。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扫描电镜和细胞角蛋白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的方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和鉴定。结果人羊膜上皮细胞可以在体外成功的培养传代,体外可连续传8~10代。体外培养细胞呈多角形,长满后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扫描电镜观察细胞表面有丰富的微绒毛。细胞角蛋白keratin单克隆抗体染色阳性。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可成功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一定时间内可维持增殖能力。 刘小勇 陈剑 吴静 周清 王彦平 李红 徐锦堂 赵松滨关键词:羊膜 上皮细胞 细胞培养 人羊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重建角膜上皮的实验研究 目的:探讨人羊膜上皮细胞体外重建角膜上皮的可能性。方法:取足月产人羊膜,通过胶原酶Ⅱ、胰蛋白酶和 EDTA 消化获得人羊膜上皮细胞,将细胞在体外培养扩增、传代,每天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将2—3代人羊膜上皮细胞,接种 陈剑 刘小勇 周清 吴静 王彦平 李红 徐锦堂关键词:人羊膜上皮细胞 体外培养 文献传递 人羊膜上皮细胞的分离、纯化及其生物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2010年 目的体外分离人羊膜上皮细胞并纯化,对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的生物学特性进行相关研究。方法取足月剖宫产的人羊膜组织,经胰蛋白酶、胶原酶和Dnase酶消化后,采用差异黏附法获得纯度高的羊膜上皮细胞,接种于含10%胎牛血清的DMEM/F12培养基中进行原代和传代培养,用HE染色法对培养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并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细胞角蛋白CK7、CK8、CK18在体外培养的人羊膜上皮细胞中的表达。结果经不同的消化酶消化和差异黏附法筛选后能获得纯度较高的人羊膜上皮细胞,在体外培养条件下人羊膜上皮细胞呈上皮细胞特有的铺路石样外观,并能连续传代8~10次,细胞角蛋白CK7、CK8、CK18在其胞浆中呈阳性表达。结论人羊膜上皮细胞能在体外成功分离、纯化、培养并增殖,为人羊膜上皮细胞的进一步研究及其在细胞移植和组织工程中的应用奠定了实验基础。 金玲 陈剑 吴静 徐锦堂 周清 刘小勇 赵松滨关键词:CK7 CK8 CK18 以眼球突出为唯一表现的鼻窦青少年沙瘤样骨化纤维瘤1例 被引量:4 2020年 资料患者男性,11岁。右侧眼球突出8月余,无眼痛、畏光、流泪,无视物模糊、复视。8个月前反复于当地医院眼科就诊,予眼药、眼膏等治疗(具体不详),眼球突出无改善且突出度逐渐增大。2018年1月30日在外院行鼻窦CT检查,结果显示:右侧筛窦致密团块及双侧蝶骨大翼骨质改变,右侧眼球受压突出,多考虑骨化纤维异常增生症。遂于2018年2月22日入我院耳鼻喉科治疗。既往史、个人史、家族史无特殊,体检未见异常。视力:右眼1.2、左眼1.2。双眼睑无内、外翻及倒睫。眼球突出度:右眼17 mm、左眼14 mm,外眦距离103 mm(图1、2)。右眼向左、右、右上运动部分受限(图3),眼前节及眼底均未见异常。右眼眶压升高,右眼眶未扪及明显肿物。左眼无明显异常。眼压:右眼16 mmHg(1 mmHg=0.133 kPa),左眼14 mmHg。同视机结果显示内斜视(图4)。我院鼻窦CT示:筛骨右份(右侧筛骨迷路及右侧眼眶内侧壁)局部膨大并呈磨玻璃样改变,范围约38 mm×23 mm×30 mm。 谢希婷 周清 刘小勇 邓净月 罗丽诗 杨永麒关键词:眼球突出度 右眼眶 蝶骨大翼 双眼睑 同视机 以眶尖综合征为首发临床表现的鼻咽癌一例 2020年 患者,男,60岁,因“头痛20余天、右眼视力下降5 d及睁眼困难3 d”于2019年3月20日就诊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患者多年前诊断为鼻窦炎,长期头痛伴鼻塞未行治疗。此次就诊前20 d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颞部头痛,疼痛持续无缓解,1周前于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耳鼻喉科就诊行鼻咽部肿物活检,病理结果示:镜下见小片鳞状上皮及少量炎性渗出物和凝血块。5 d前突然出现右眼视力下降,3 d前右眼出现睁眼困难,未予治疗。 王琳慧 蔡旺宪 唐浚杰 陈芳圆 彭绮雯 刘小勇 周清 陈剑关键词:右眼视力 炎性渗出物 鼻咽部 眶尖综合征 不同戴镜情况的近视患者LASIK术后AC/A值的变化 被引量:1 2012年 目的探讨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对不同戴镜情况的近视患者调节聚散功能的影响,为术后双眼视功能的评估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双眼近视及近视散光的患者84例168只眼,男性40例,女性44例;年龄(26±6)岁。按等效球镜度分为低度近视组、中度近视组和高度近视组。根据术前戴镜情况各组分为持续戴镜组、间断戴镜组和未戴镜组。随诊3个月,比较不同屈光度组,不同戴镜组的术前裸眼、术前戴镜、术后10 d和术后3个月的AC/A值的变化。选取年龄性别均与实验组匹配的屈光正常者3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结果各组术前裸眼的AC/A值均低于正常对照组(P<0.05)。低、中度近视组中,持续戴镜组术前戴镜及术后AC/A值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间断戴镜组、未戴镜组术前戴镜及术后10 d AC/A值大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AC/A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高度近视组中,持续戴镜组术前戴镜及术后AC/A值均与正常对照组无差异(P>0.05),但间断戴镜组和未戴镜组未完全恢复正常。结论近视患者不坚持配戴合适的眼镜会出现调节聚散关系失衡。LASIK术后调节聚散功能渐趋正常,特别是对于间断戴镜组、未戴镜组的近视患者,有利于调节聚散功能的协调、眼位的平衡。 周清 李飏 刘小勇 陈剑关键词: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 近视 应用非接触式眼压计观察软性亲水角膜接触镜对眼压的影响 2023年 观察经软性亲水角膜接触镜对非接触式眼压计(non-contact tonometry,NCT)测量眼压值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2年11月在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门诊配戴软性亲水角膜接触镜的角膜病、角膜外伤、青光眼及翼状胬肉切除术后患者42例,共46只患眼。其中,应用NCT分别在患者戴镜时和不戴镜时测量3次眼压值取平均值,比较戴镜前、后的眼压测量值,评估软性亲水角膜接触镜对眼压的影响,非戴镜眼在同一时段测量眼压值。结果 42例患者不戴镜时眼压为(13.89±5.81)mmHg,戴镜时眼压为(14.66±5.57)mmHg,戴镜时比不戴镜时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戴镜前后眼压差为(2.34±2.16)mmHg,眼压差最小值为-3.9mmHg,最大值为2.8mmHg,相关性分析显示,戴镜时眼压与不戴镜时眼压呈正相关(r=0.981, p<0.001),戴镜时眼压差与不戴镜时眼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0.24, p=0.07)。结论 配戴软性亲水角膜接触镜会在一定程度上使测得的眼压值高于实际眼压值,眼压值差为(2.34±2.16)mmHg,因此我们在治疗时需要把这种情况纳入到治疗考察范围之内,可通过眼压测量值来推测实际眼压值,尽量减小误差以避免影响治疗效果。 龚毅强 王心愉 程志昂 刘小勇关键词:眼压 月经周期对角膜、泪膜及视功能的影响 2018年 在月经周期期间,激素的变化特点已经达成共识。在角膜、结膜、泪腺、视网膜等眼组织结构都发现存在性类固醇激素受体。在月经周期期间,性激素波动性变化,角膜,泪膜及视功能在月经周期的不同时期也发生变化。本综述结合新近相关文献,概述了月经周期对角膜,泪膜及视功能的影响。 叶龙燕 周健庭 刘小勇 周清 陈剑关键词:月经周期 激素水平 角膜 泪膜 视功能 干眼的药物治疗进展 被引量:14 2006年 陈剑 刘小勇 陈敏关键词:干眼 药物治疗 动力学异常 角膜接触镜 眼表损害 视物模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