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仕玖
-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2
- 供职机构:西南石油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
- 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为浅海碳酸盐岩夹泥页岩与蒸发岩序列,而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通常发育一些白云石化的鲕粒滩。这些鲕粒滩白云岩储集层是川东北地区主要的产气层,一些学者认为该套白云岩为大气淡水与海水的混合水白云石化成因,...
- 强子同曾德铭王兴志吴仕玖
- 关键词:白云岩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三叠统
- 文献传递
- 川中龙岗-营山地区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被引量:7
- 2013年
- 四川盆地中部龙岗—营山地区中三叠统雷口坡组雷四3亚段储层发育较好,在颗粒型白云岩中显示丰富的油气,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通过对研究区30余口钻井岩心、薄片的宏观及微观观察,结合地球化学特征,对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进行较详细的研究,探讨了成岩作用与储集空间演化的关系。研究发现区内雷四3亚段储层成岩演化过程复杂,各种成岩作用发育,储层质量的好坏受成岩作用影响明显。压实压溶作用、多期胶结作用以及多期充填作用导致粒间孔、晶间孔大幅度减少;混合水白云石化作用、表生期和埋藏期溶蚀作用以及构造破裂作用是优质储层形成的关键,形成了大量的粒间溶孔、粒内溶孔、晶间溶孔和溶蚀缝,成为现今该层段的主要储集空间。
- 吴仕玖曾德铭王兴志李顺陈虎王岩
- 关键词:成岩作用储层储集空间雷口坡组
- 四川盆地中西部雷口坡组滩体发育特征及储集性研究
- 本文以碳酸盐岩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石油地质学及国内外最新相关研究成果为理论指导,以野外剖面和钻测井资料等为研究对象,采用多学科、多手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配以先进的分析测试手段,对四川盆地中西部雷口坡组滩体的类型和特征及其...
- 吴仕玖
- 关键词:四川盆地雷口坡组成岩作用储集性
- 文献传递
- 川东北下三叠统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被引量:15
- 2012年
- 川东北地区下三叠统飞仙关组为浅海碳酸盐岩夹泥页岩与蒸发岩序列,而在碳酸盐岩台地边缘通常发育一些白云石化的鲕粒滩。这些鲕粒滩白云岩储集层是川东北地区主要的产气层,一些学者认为该套白云岩为大气淡水与海水的混合水白云石化成因,另外一些学者将其视为回流—渗透白云石化成因。飞仙关组鲕粒滩白云岩稳定同位素氧值一般为-6.73‰~-3.65‰(PDB),平均值为-4.89‰(PDB)(罗家寨地区为-10.81‰(PDB)),稳定同位素碳值一般为+0.57‰~+3.00‰(PDB)。对基质和孔洞中充填的鞍状白云石和亮晶白云石胶结物而言,稳定同位素87Sr/86Sr值为0.70735~0.70800。这些有关鲕粒滩白云岩的数据表明白云石化作用是在埋藏条件下进行的。在测定流体包裹体的均一化温度后,计算出白云石化流体稳定同位素氧成分(δ18O白云石-δ18O水=[3.2×106T-2]-1.5,来自Friedman和O'Neil(1977)),其平均值约为+4‰(SMOW)。根据流体稳定同位素氧、碳成分与海水蒸发时流体盐度的正相关性,计算出流体δD平均值约为+25‰(SMOW)。流体包裹体盐度测定表明,白云石化流体是一种超盐度卤水,其盐度是海水的数倍,白云石化的温度为90~130℃。由于下三叠统鲕粒滩白云岩的稳定同位素氧和碳成分与上二叠统生物礁白云岩的稳定同位素氧和碳成分类似,因此,它们的白云石化流体很可能是同一来源。然而,这一结论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强子同曾德铭王兴志吴仕玖
- 关键词:碳酸盐岩台地三叠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