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英林
- 作品数:22 被引量:100H指数:7
- 供职机构: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西医疗卫生重点科研课题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重点科研课题广西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非重症专业住培生在ICU规培临床教学的探讨
- 2022年
-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是培养合格的临床医师、提高医师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的必经之路。重症医学科(ICU)是内科、外科、儿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必选轮转科室之一。多数非重症专业住培生对ICU陌生,且轮转时间短。针对该问题,本文从ICU救治基本原则、提高临床实践能力、培养临床思维、课程设置、教学模式、危重患者识别及转ICU前规范治疗方面进行教学探讨,以便更好的提升ICU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质量和教学效果。
- 秦志丹吴英林
- 关键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重症医学临床教学
- 急性肺损伤的药物治疗进展被引量:1
- 2007年
- 吴英林赵晓琴
- 关键词:急性肺损伤药物治疗
- 肠内外营养支持治疗在ICU机械通气患者应用分析
- 2017年
- 目的分析肠内外的营养支持对于治疗ICU机械通气的患者的应用疗效。方法采取随机表法抽取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到医院就诊的IcU机械通气的患者共80例,将其平均分成两组,甲组的患者进行肠内的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乙组的患者进行肠外的营养支持治疗的方法,在实施营养支持治疗后统计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营养支持治疗之后,甲组患者的检测指征的改善比乙组明显,乙组患者的血红蛋白与血清清蛋白的指标比其在营养支持治疗之前稍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甲组患者的血清清蛋白的含量改变情况(43.2±2.8)g/L和乙组的(33.7±2.7)g/L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肠内的营养支持符合人体的内在营养的要求,其优势高于肠外的营养支持。通过肠内外的营养支持进行ICU机械通气患者的治疗,能够保证患者体内摄入的能量可以维持其基本的生命体征,对于保障其生命安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值得广泛地实施。
- 覃桦赵晓琴蒙永毅吴英林叶永康张敏陈强
-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肠内外营养支持
- SD大鼠腹腔高压动物模型建立及肝损伤的实验研究被引量:3
- 2013年
- 腹腔高压( 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 IAH)和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在ICU中的发病率分别为30%~54%和5%~12%;ICU中IAH患者的病死率约为37.9%,
- 赵晓琴秦志丹邝晓聪陈英莫非陈强吴英林覃桦蒙永毅叶永康
- 关键词:腹腔高压动物模型建立SD大鼠HYPERTENSION肝损伤腹腔间隔室综合征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重症监护病房慢性肾衰竭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患者的应用被引量:1
- 2010年
- 伍民生赵晓琴周红卫陈强吴英林
- 关键词:血液滤过
- ICU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竭并MODS患者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被引量:9
- 2009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T)在ICU医院获得性急性肾衰竭(HA-ARF)并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患者的应用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2月我院ICU中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HA-ARF合并MODS患者的一般资料、CVVH前后血液生化改变、疾病危重度评分等,以同期社区获得性ARF(CA-ARF)并MODS患者为对照,对比分析CVVH治疗前后临床参数的变化及与预后的关系。结果:共收集ARF合并MODS患者250例,其中HA-ARF患者126例,CA-ARF患者124例。与对照组相比:①HA-ARF患者年龄大、老年患者比例高、住院时间长、机械通气率高、衰竭器官数多、CVVH前平均动脉压低、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大、中心静脉压及血乳酸水平高、氧合指数低、APACHEⅡ评分高,病情更为危重;②CVVH治疗后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中心静脉压无明显改善,血乳酸水平、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高于治疗前,死亡率高于对照组。与预后相关的独立危险因素为CVVH治疗前衰竭器官数、APACHEⅡ评分。结论:ICU中HA-ARF患者病情更为危重、预后差;CVVH治疗效果CA-ARF优于HA-ARF,CVVH治疗前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决定预后的重要因素,有条件应尽早、及时转入ICU进行病情监测和系统的多脏器支持治疗。
- 伍民生赵晓琴周红卫陈强吴英林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肾功能衰竭医院获得性ICU
- 连续性血液净化在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合并急性肾衰竭患者的应用及预后分析被引量:8
- 2008年
- 目的探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CBPT)在ICU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合并急性肾衰竭(ARF)患者的疗效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8年2月该院ICU中行连续性静-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的245例MODS合并ARF患者一般资料、血液生化检查、疾病严重程度评分等,对比分析CVVH治疗前后临床参数的变化及影响预后的因素。结果CVVH对容量负荷、溶质清除效果明显;反映疾病严重程度如氧合指数、APACHEⅡ评分、MODS评分、SOFA评分CVVH治疗前后比较无明显差异;全部患者死亡率为64.9%,病死率随着衰竭器官数目的增加而显著升高。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CVVH治疗前衰竭器官数、医院获得性ARF、CVVH前APACHEⅡ评分、平均动脉压是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对于MODS合并ARF患者,CVVH治疗前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是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依据患者临床病情早期积极CBPT可能改善MODS合并ARF患者的预后。
- 伍民生赵晓琴周红卫陈强吴英林
- 关键词:连续性血液净化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
- 氨溴索对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被引量:5
- 2008年
- 目的通过建立急性肺损伤大鼠模型和体外肺泡巨噬细胞培养体系,观察急性肺损伤中,肺泡巨噬细胞在氨溴索干预前后细胞因子表达的情况,探讨氨溴索可能的肺损伤保护机制。方法一、体内实验:大鼠24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8只:(1)正常对照组;(2)急性肺损伤组:采用腹腔注射酵母悬液方法复制大鼠急性肺损伤模型;(3)氨溴索治疗组:建立Au大鼠模型后用氨溴索干预。观察指标主要有:肺部病理学改变、测量大鼠肺系数、血氧分压,肺泡巨噬细胞TNF-α、IL-10、IL-24mRNA的表达则采用通过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T-PCR)技术检测。二、体外实验:收集肺泡巨噬细胞后分3组:(1)正常对照组:肺泡巨噬细胞中加无菌生理盐水;(2)LPS组:予LPS 10mg/L刺激肺泡巨噬细胞;(3)LPS+氨溴索组:予LPS 10mg/L和氨溴索180μmol/L刺激肺泡巨噬细胞。分别于刺激前(0h),刺激后(6、12、24h)留取细胞。通过RT-PCR技术检测肺泡巨噬细胞TNF-α、IL-10、IL-24mRNA的表达变化。结果氨溴索治疗组在病理改变,肺系数,动脉血氧分压等各项指标均优于急性肺损伤组,氨溴索干预治疗组,TNF-α、IL-10、IL-24mRNA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与急性肺损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仍高于正常对照组。体外实验也得出了相同的结论。结论氨溴索可抑制急性肺损伤或LPS刺激的肺泡巨噬细胞TNF-α、IL-10、IL-24细胞因子mRNA的表达水平。
- 赵晓琴蓝东邝晓聪吴英林
- 关键词:氨溴索急性肺损伤肺泡巨噬细胞白细胞介素-24
- 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治疗ICU内MRSA肺部感染疗效比较被引量:14
- 2018年
- 目的比较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治疗ICU内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肺部感染疗效。方法选择MRSA肺部感染患者135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A组、B组及C组,每组各45例,分别给予利奈唑胺、替考拉宁及万古霉素治疗。比较3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细菌清除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同时比较治疗前后的血清白细胞计数(WBC)、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降钙素原(PCT)及C反应蛋白(CRP)水平。结果A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细菌清除率均明显高于B组和C组(P〈0.05),B组和C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A组患者WBC、TNF-α、PCT及CRP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和C组(P〈0.01),但B组和C组以上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组患者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奈唑胺治疗ICU内MRSA肺部感染疗效及细菌清除率优于替考拉宁和万古霉素,对肺部炎症反应控制效果更佳,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临床可优先选择。
- 覃桦陈强吴英林
- 关键词:利奈唑胺替考拉宁万古霉素ICU
- 1%麻黄碱呋喃西林滴鼻液预防经鼻气管插管患者鼻窦炎的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08年
- 刘宏见伍民生吴英林
- 关键词:经鼻气管插管鼻窦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