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海明 作品数:117 被引量:389 H指数:11 供职机构: 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广东省社会发展领域科技计划项目 中山市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 广东省中山市科技计划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医药卫生 经济管理 更多>>
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二尖瓣脱垂解剖定位中的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13年 目的:探讨经食管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transesophageal echocardiography,RT-3D-TEE)在二尖瓣脱垂解剖定位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6例经胸超声心动图(transthoracic echocardiography,TTE)诊断为二尖瓣脱垂并重度关闭不全患者行RT-3D-TEE检查,观察二尖瓣脱垂解剖定位并作二尖瓣量化分析(quantitative of mitral valve,MVQ),与术中所见比对,观察TTE、RT-3D-TEE结果与手术所见的差异。结果:RT-3D-TEE可从外科视角清楚显示二尖瓣三维结构,在判断二尖瓣脱垂的解剖定位上比TTE具有更高的诊断价值,灵敏度、特异度分别为97.2%和100%,TTE对应灵敏度、特异度为50.0%和94.5%,两者灵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但特异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9)。结论:RT-3D-TEE可以清楚显示二尖瓣脱垂的三维结构变化,对二尖瓣脱垂定位相比于TTE更有临床意义。 叶木奇 刘晓真 姜海明 刘少中关键词:二尖瓣脱垂 经胸超声心动图 胸腔镜微创外科在重症肌无力治疗中的作用 被引量:6 2005年 目的探讨胸腔镜微创外科技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可行性和治疗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 ̄2004年1月,采用电视胸腔镜技术为19例重症肌无力患者施行了胸腺扩大切除术,其中Ⅰ型10例,Ⅱa型5例,Ⅱb型3例,Ⅲ型1例。结果所有手术均能在胸腔镜下完成,无手术死亡,总有效率79%。结论电视胸腔镜行胸腺扩大切除术治疗重症肌无力的技术是可行的,疗效确切,较胸骨劈开切口行胸腺切除有优势。 梁毅 姜海明 何建行 叶红雨关键词:重症肌无力 胸腔镜术 胸腺扩大切除术 胸部CT表现对肺癌手术切除的预测作用 2001年 目的 探讨胸部CT表现对肺癌手术切除的预测作用。方法 将本院 6年间经手术和病理确诊为肺癌的患者分为两组 ,即手术切除组和手术探查组 ,分别测量肿瘤与纵隔的接触直径及接触形态、肿瘤与纵隔接触间之脂肪间隙存在情况 ,纵隔肺门淋巴结受侵CT纵向厚度、肿瘤直径。结果 将手术切除组和手术探查组相比较 ,肿瘤与纵隔接触直径及接触形态 ,肿瘤与纵隔接触间的脂肪间隙存在情况 ,纵隔肺门淋巴结受侵CT纵向厚度 ,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肿瘤直径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当肿瘤与纵隔接触直径≤ 3cm、或肿瘤与纵隔接触面脂肪间隙存在、或肿瘤与纵隔接触是锐角型 (包括直角 )、或纵隔肺门淋巴结受侵纵向厚度≤ 4cm时 ,手术切除可能性大 。 梁毅 王得坤 姜海明关键词:肺肿瘤 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 肺切除术 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治疗──附23例报告 2001年 目的:评价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的外科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分析接受外科手术治疗的23例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中21例行胸腺瘤及胸腺完全切除术,其中有2例术后发生重症肌无力危象,经及时行呼吸机辅助呼吸等治疗,恢复过程顺利,其余2例行胸腺瘤及胸腺部分切除术。全组无手术死亡病例。全组术后随访1年,重症肌无力完全缓解20例(87%),其中Ⅰ型15例,Ⅱa型5例,部分缓解3例(13%),为Ⅱb型。结论:胸腺瘤合并重症肌无力手术治疗效果肯定,加强围术期处理和综合治疗是提高治疗效果的关键。 姜海明 王得坤 何健行 凌飞海 梁毅 郑俊猛 吴颖猛 李健英关键词:胸腺瘤 重症肌无力 手术治疗 放射疗法 Ⅲ期乳腺癌术前新辅助化疗 2006年 目的:探讨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的临床意义。方法:2000年1月至2005年6月应用CAF方案对72例Ⅲ期乳腺癌患者进行新辅助化疗。环磷酰胺(CTX)500mg/m2,d1,阿霉素(ADM)50mg/m2,d1,d8;氟尿嘧啶(5 Fu)500mg/m2,d1,21d为1个周期,所有患者完成3个周期新辅助化疗后评价疗效。结果:29例(40.3%)降低了临床分期;3例(4.2%)获得完全缓解(CR),30例(44.4%)部分缓解(PR),全组无疾病进展(PD)者,总有效率(CR+PR)为45.8%(33/86)。新辅助化疗3个周期后有21例(28.9%)未触及肿大淋巴结,腋窝淋巴结总有效率为70.8%(51/72)。副反应为白细胞下降、恶心呕吐和脱发等,患者均可耐受。结论:进展期乳腺癌新辅助化疗对原发肿瘤和腋窝淋巴结均有较好疗效,不良反应可耐受,值得推广。 吴颖猛 姜海明 王得坤关键词:乳腺肿瘤 新辅助化疗 临床疗效 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心肌保护的研究 目的对比研究4℃冷晶体停搏液间断灌注和温氧合血诱导停搏及终末再灌注的心肌保护作用。方法选择 40例术前心功能Ⅲ-Ⅳ级(NYHA分级)需在体外循环下施行心内直视手术的风湿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成主动脉根部 4℃冷晶体停搏液间... 郑俊猛 王得坤 姜海明关键词:氧合血 间断灌注 冷晶体停搏液 心肌保护 主动脉阻断 食管癌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的诊治分析 被引量:3 2019年 迷走右锁骨下动脉(aberrant right subclavian artery,ARSA)是指右锁骨下动脉直接开口于左锁骨下动脉远端的左位降主动脉上,其发病率约为0.16%~4.4%[1],是主动脉弓及其分支变异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多数无明显临床症状。而食管癌的发病率位于恶性肿瘤的第8位,我国是食管癌高发国,发生在我国的食管癌病例约占全球新发病例的50%[2]。 黄伟钊 吴颖猛 叶红雨 梁毅 吴汉明 姜海明 傅剑华关键词:迷走右锁骨下动脉 食管癌 ARTERY 左锁骨下动脉 降主动脉 主动脉弓 利用经口输送钉砧系统(OrVil)行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 被引量:3 2012年 目的研究在全腔镜食管癌根治术中,进行消化道重建时运用经口输送钉砧系统(OrVil)的应用意义及经验。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1年10月期间,术中采用经口腔置入钉砧头手术治疗食管癌患者6例。先用腔镜游离胃,清扫腹腔淋巴结并制作管状胃,然后用腔镜在胸部游离食管,对胸部淋巴结进行清扫切除,在腔镜下利用经口输送钉砧系统(OrVil)进行食管胃端侧吻合手术。结果 6例均成功接受全腔镜下手术,无开胸开腹直视手术发生,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死亡病例,手术均获得成功。术后住院治疗时间平均18d,患者手术5d后开始流质饮食,在术后3个月的跟踪记录中,患者均未出现吻合口相关并发症。结论经口输送钉砧系统(OrVil)可有效地在全腔镜下行食管和胃吻合,是一种全新的消化道重建辅助工具。 梁毅 陈宏 叶红雨 姜海明关键词:食管肿瘤 胸腔镜 腹腔镜 食管切除术 Duran环在二尖瓣成形术中的应用 2013年 目的:总结使用Duran环进行二尖瓣成形术的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2007年10月至2011年3月采用Duran软环治疗二尖瓣关闭不全95例,其中87例成功进行二尖瓣成形,男48例,女39例,年龄18~73(平均42.7)岁。手术方法为常规体外循环下使用二尖瓣前后叶折叠缝合或矩形切除等技术修复二尖瓣病变,同时所有病例均应用Duran软环。结果:8例因成形后监测仍有中量以上返流,改性二尖瓣置换术,其余患者术中食管超声无反流49例,微量反流24例,轻度反流14例,均行二尖瓣成形术。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12.4±52.1)min,主动脉阻断时间(81.1±46.2)min。二尖瓣成形的患者出院前超声心动图检查测量左房直径、左室舒张末直径与术前相比均显著缩小,心功能均明显恢复,其中心功能I级66例(75.9%),Ⅱ级21例(24.1%)。结论:二尖瓣成形术中使用Duran环可更好地维持左室的生理功能,结合其他成形技术使用,可取得良好效果,但需注意避免环缩过度引起的二尖瓣狭窄。 姜海明 梁毅 郑俊猛 吴颖猛 叶红雨 黄伟钊 唐渲 徐伟关键词:二尖瓣关闭不全 成形术 体外膜肺氧合在成人心原性休克救治中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0 2013年 目的总结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成人心原性休克(CS)中的临床救治经验,探讨ECMO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山大学附属中山医院2003年1月至2011年1月因药物和(或)主动脉内球囊反搏(IABP)无效而行ECMO救治的成人cs患者的临床资料,排除辅助前合并重型颅脑损伤、难以控制的大出血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的病例,根据患者是否脱机将其分为成功脱机组(n=31)与脱机失败组(n=23),通过组问单因素比较筛选出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结果54例ECMO患者的辅助时间为24.16(14.12,56.75)h,成功脱机31例,其中康复出院22例,脱机后死亡9例(5例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与脱机失败组比较,辅助前心脏射血分数、平均动脉压高于脱机失败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血乳酸水平低于脱机失败组[(8.64±3.17)mmol/L比(14.44±2.52)mmol/L,t=-7.235,P〈0.01];脱机成功组心脏骤停患者(n=10)的自主循环恢复时间[(16.70±5.29)min比(35.64±5.89)min,t=-7.721,P〈0.01]、胸外按压到辅助开始时间[(29.40±5.19)min比(38.64±4.20)min,t=-4.502,P〈0.01]均小于脱机失败组心脏骤停者(n=11),ECMO辅助时间大于脱机失败组,多器官功能衰竭发生率低于脱机失败者[0比17.4%(4/23),)(2=5.643,P〈0.05]。结论ECMO是目前救治成人CS的较有效手段,选择恰当的病例并尽早行ECMO是提高总体救治率的决定性因素,而患者的心功能及其心肌的可逆性是影响脱机的可能危险因素,尽早识别影响脱机的危险因素有助于提高脱机成功率。 侯六生 谢钢 李建伟 蒋崇慧 袁勇 李斌飞 姜海明 宁晔 吴桂深 郑伟华 赵双彪关键词:休克 心原性 体外膜肺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