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涛
- 作品数:62 被引量:135H指数:7
- 供职机构: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政治法律社会学经济管理更多>>
- 中国近代城市体系的变动
- 一一种研究模式的提出尽管中国人口的城乡结构大体上是稳定的,但城市人口和乡村人口一样,总是处于不断的变动之中。而在1850年到1949年的一百年间,亦即从清末太平天国革命爆发到民国时期,中国城市的人口,不仅在数量上曾产生过...
- 姜涛
- 关键词:雍正年间城市体系太平天国革命清王朝
- 明清如何疏解北京人口
- 2016年
- 明清时期的北京作为皇朝帝都,其城市人口都先后经历了快速增长、造成严重社会承载压力的阶段。为调控北京城市人口规模,明清两代中后期都采取过多项疏解人口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
- 姜涛
- 关键词:明清
- 《天历》与中西文化
- 2002年
- 《天历》的阳历部分不是来自西历 ,而仍是中国传统历法。但西历对《天历》的制定有重要影响 :如西历的简单、易记促使太平天国采用纯阳历 ,《天历》的礼拜之期与西历密切相关 ,西历所用的纪年体系对《天历》采用太平天国国号纪年有重要影响。《天历》
- 姜涛
- 关键词:太平天国阳历文化西方文化历法
- 太平天国开国史的再辨析——天王登极、金田起义与祝寿建元被引量:2
- 2012年
- 历史学家罗尔纲曾为太平天囯的开国史勾勒出"集结团营→揭帜起义→登极建元"的发展脉络。其中心事件是道光三十年十二月初十日(1851年1月11日)于金田的揭帜起义,此前的金田团营是其准备阶段,而咸丰元年二月二十一日天王洪秀全于武宣东乡的登极建元等则是其后继的结果。本文依据确凿的史料,提出:天王洪秀全早于道光三十年二月二十一日(1850年4月3日)即已秘密登极,其后才是同年十月初一日杨秀清等人于金田等处发动的公开揭帜起义、十二月初十日在金田的祝寿建元等一系列事件。太平天囯开国的真实历史进程应是"天王登极→起义勤王→祝寿建元"。本文对是否仍以公历的1月11日为太平天囯起义纪念日也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 姜涛
- 关键词:金田起义
- 太平天国史研究的若干问题
- 兴起于19世纪中叶的太平天国革命,是晚清时期几乎颠覆了清王朝的大事件。从1850年广西桂平的金田村起义,到1864年它的首都天京被曾国藩的湘军攻陷,前后共15年(如果到它最后一支余部败亡的1869年,则前后几达20年之久...
- 姜涛
- 关键词:拜上帝教罗孝全拜上帝会洪秀全太平天国史研究
- 历居阳而治阴——略论二十四气入历及其在清代以来的变迁
- 律居阴而治阳,历居阳而治阴,律历更相治,间不容翲忽。——司马迁:《太史公自序》中国传统历法,即现在所说的农历,系指春秋战国时期逐步形成,而于西汉太初年间正式定型,并沿用至今的一套历法体系。民间或某些场合,也有称其为阴历、...
- 姜涛
- 关键词:天文学家
- 唯物史观与太平天国研究
- 2021年
- 《史学理论研究》2021年1期,26000字崔之清:乾隆后期伊始,清朝由盛转衰,及至嘉道年间,出现内外交困的危局。对此危局,朝廷及朝野士大夫出现了不同认知,而且,随着危机深化和焦点转移,精英阶层也发生新的分化,其认知和应对方略显示不同的时代特征。曾国藩、洪秀全对人生目标和道路抉择发生由同而异的变化,源自他们对清朝统治和时局的认知出现根本对立。
- 崔之清姜涛华强包树芳吴善中顾建娣刘晨
- 关键词:史学理论研究洪秀全嘉道年间精英阶层
- 中国近代史的再认识被引量:1
- 2004年
- 本文认为 :近代史应是相对历史与绝对历史的辩证统一 ,我们这个时代的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发展史。本文就近代史研究者所共同关心的几个问题 ,即 :如何看待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近代史的转捩点以及近代史研究方法论等 ,提出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 姜涛
- 关键词:近代史方法论
- 曾国藩和他的时代
- 2011年
- 应该更加客观、全面地评价曾国藩。《讨粤匪檄》,在内容上与事实严重背离,在思想远远落后于时代,根本不值得称赞。此外,尽管曾国藩战胜了太平天国,但是,他对清王朝的前途没有信心,产生了严重的"望死"情结,但是,曾国藩已经意识到了要向西方学习,并且身体力行,客观上成为太平天国革命的"遗嘱"执行人。
- 姜涛
- 关键词:曾国藩
- “虎兕相逢”还是“虎兔相逢”?
- 1992年
- 一 《位楼梦》第五回的人物判词,以简短隐晦的语言,暗示了书中几位女子的命运。其中有关元春的判词,过去通行的各版本中都为如下四句: 二十年来辨是非,榴花开处照宫闱。 三春争及初春景,虎兔相逢大梦归。 然而在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年版的《红楼梦》中,该判词的文字却有微妙的差异:前三句文字依旧,第四句作“虎兕相逢大梦归”。“兕”与“兔”虽仅一字之易,含义却很不一样。由于该版《红楼梦》是迄今最为权威的校注本之一,近年的一些红学作品,诸如《红楼梦》鉴赏词典,《红楼梦》电影文学,等等,也都依此诠释或编撰台词。“虎兕相逢”之说,似已成了定论。 考虑到小说中元春这一人物的特殊身份,对其判词的解释直接牵涉到对小说思想内容的正确理解,认真辨析一下,“虎兕相逢”与“虎兔相逢”两说的正讹,看来还是必要的。
- 姜涛孙连华
- 关键词:元春判词庚辰本续作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