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深

作品数:124 被引量:541H指数:12
供职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首都临床特色应用研究”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8篇期刊文章
  • 23篇会议论文
  • 2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2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2篇肾病
  • 26篇中医
  • 23篇肾脏
  • 19篇肾功能
  • 18篇病理
  • 17篇肾脏病
  • 14篇血管
  • 14篇IGA肾病
  • 12篇证候
  • 12篇肾功能衰竭
  • 12篇肾小球
  • 12篇肾炎
  • 12篇中医证
  • 12篇慢性
  • 12篇慢性肾脏
  • 12篇慢性肾脏病
  • 12篇功能衰竭
  • 11篇中医证候
  • 10篇动脉
  • 10篇中药

机构

  • 115篇中国中医科学...
  • 19篇北京中医药大...
  • 16篇北京大学第一...
  • 8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北京市房山区...
  • 2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北京大学
  • 1篇广州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教育部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 1篇中日友好医院
  • 1篇中国医学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中国中医研究...
  • 1篇北京协和医院
  • 1篇航天中心医院

作者

  • 124篇李深
  • 75篇饶向荣
  • 39篇占永立
  • 33篇李秀英
  • 31篇王丽
  • 22篇赵宇
  • 21篇戴希文
  • 17篇张改华
  • 15篇岳玉和
  • 10篇周静媛
  • 10篇韩东彦
  • 9篇路晓光
  • 8篇占永力
  • 8篇方吕贵
  • 8篇李晓玫
  • 7篇刘文军
  • 6篇杨丽平
  • 6篇王秀娟
  • 5篇孟立强
  • 4篇吴瑞英

传媒

  • 38篇中国中西医结...
  • 11篇中国中医药信...
  • 9篇中国中西医结...
  • 6篇北京中医药
  • 3篇中医杂志
  • 3篇第十次全国中...
  • 2篇现代中西医结...
  • 2篇中华肾脏病杂...
  • 2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临床肾脏病杂...
  • 2篇中国血液净化
  • 2篇中国医院用药...
  • 2篇现代生物医学...
  • 2篇第二届(第2...
  • 2篇第九次全国中...
  • 1篇中国中西医结...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中国优生与遗...
  • 1篇中国中医药科...
  • 1篇北京大学学报...

年份

  • 7篇2024
  • 3篇2023
  • 4篇2022
  • 7篇2021
  • 9篇2020
  • 2篇2019
  • 3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3篇2015
  • 6篇2014
  • 6篇2013
  • 2篇2012
  • 3篇2011
  • 2篇2010
  • 7篇2009
  • 9篇2008
  • 5篇2007
  • 7篇2006
  • 8篇2005
1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后CORAL时代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的治疗及中医药的参与
<正>随着肥胖、人口老龄化、糖尿病和高血压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动脉粥样硬化性疾病的发病率也不断上升。肾动脉粥样硬化若出现狭窄甚至闭塞,即为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therosclerotic renal artery ...
饶向荣李深戴希文
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治疗慢性肾衰竭远期疗效分析
慢性肾衰竭(CRF)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我们以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为主治疗CRF,虽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近期临床疗效,但缺少远期观察结果。本研究采用回顾性临床病例研究方法,对84例以益气活血、利湿降浊法为主治疗3年以...
王雨韩东彦张改华占永立饶向荣李深赵宇李秀英刘文军吴瑞英岳玉和
关键词:慢性肾衰竭益气活血法临床疗效
血清/尿液单克隆免疫球蛋白阴性PGNMID 1例
2023年
病例赵某某,女,38岁,主因“间断双下肢水肿11年余,加重1周”入院。患者1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双下肢水肿,某医院查尿常规:PRO(+++)、ERY(++),24 h尿蛋白5.37 g,Scr 48μmol/L、Alb 33 g/L。临床诊断:慢性肾小球肾炎,肾病综合症。肾脏病理诊断: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李涵占永立占永立冒慧敏李深
关键词:慢性肾小球肾炎双下肢水肿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单克隆免疫球蛋白SCR肾病综合症
174例原发性肾小球疾病患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及病理类型的关系
一、目的和方法为了探讨慢性肾脏病患者血瘀证与临床指标的关系以及肾活检不同病理类型患者在血瘀证程度上有无差别。我们采用横断面调查的研究方式,选取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纳入/排除标准见附件 1)于2005年8月~2006年2月...
李深王素霞杨莉饶向荣李晓玫
关键词: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病理类型慢性肾脏病增生性肾小球肾炎
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证候初探
目的:通过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肾动脉狭窄(ARAS)患者中医证候调查,探讨ARAS患者证候分布特点其与临床指标之间的关系.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对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ARAS患者进行中医虚损和邪实证候评分;所有病例采集人口学...
饶向荣张楠楠李深李雪霞刘畅王丽韩东彦占永立戴希文
关键词:中医证候发病机制
17例与木通有关的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分析被引量:10
2002年
饶向荣李深戴希文李秀英
关键词:木通慢性肾功能衰竭病例分析中药毒性
Ⅳ型狼疮性肾炎个体化治疗方案探讨——附3例报告
2002年
李秀英占永力周静媛岳玉和李深戴希文
关键词:LN病例分析
合并肾损害的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相关性血管炎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目的 分析合并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ANCA)相关性血管炎(AAV)患者的临床特点、治疗及预后.方法 选择2004年4月-2011年4月在我院肾内科确诊的有肾损害的43例AAV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病理、实验室检查等指标及治疗情况,并进行前瞻性随访.结果 (1)43例患者发病到确诊的中位时间为6个月,1个月内确诊者10例(23%).确诊后Birmingham积分:12~26分,平均(18.7±3.9)分.临床分型:早期血管炎型7例,全身型21例,重度肾损害型15例.行肾活检病理检查者16例,其中局灶型3例,新月体型8例,混合型4例,硬化型1例.(2)本组患者死亡21例(51%),死亡时间发生在确诊后第1~44个月,平均(10.9±11.6)个月,第1年死亡14例(67%).感染为死亡的首要原因(12/21,57.1%).(3)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本组患者确诊后1年生存率为66%,5年生存率为42%,总体中位生存时间为(29.0±12.7)个月.年龄≥65岁患者的生存率低于年龄<65岁患者(P=0.000);确诊时Scr<125 μmol/L患者的生存率最高,Scr≥500 μmol/L患者的生存率最低(P=0.021);欧洲血管炎研究组(EUVAS)不同临床分型患者的生存率比较,早期血管炎型>全身型>重度肾损害型.确诊时肺部CT提示有间质性肺病患者的生存率低于无间质性肺病患者(P=0.000).(4)生存分析显示年龄≥65岁患者的肾存活率低于年龄<65岁患者(P=0.000);确诊时Scr≥500 μmol/L患者的肾存活率低于Scr<500 μmol/L患者(P=0.027);重度肾损害型患者的肾存活率低于早期血管炎型和全身型患者(P=0.000).对行肾活检病理检查的16例患者进行初步分析,硬化型肾存活最差,其次为新月体型,局灶型和混合型肾存活最好(P=0.001).(5)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结果仅有确诊时年龄是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AV患者确诊时高龄和血肌酐升高是影响肾存活和生存率的重要因素.�
王丽张改华赵宇李深饶向荣
关键词:血管炎肾病
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相关因素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目的探讨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特点及与高血压分级、慢性肾脏病(CKD)分期等主要预后指标的相互关系,为IgA肾病合并高血压中医证型诊断的规范化和临床准确辨证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调查的方法,收集154例经肾脏病理确诊为IgA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中医症候学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分析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中医证型分布及与高血压分级、CKD分期等的相关性。结果在154例IgA肾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中医辨证分型以虚证最多,共146例(94.81%),分别为脾肾两虚58例(37.66%),肾气阴两虚48例(31.17%),肝肾阴虚40例(25.97%)。其中虚中夹实者80例(54.79%);纯实证者共8例(5.2%)。高血压3级最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中,高血压1级多见于脾肾两虚证中。CKD4期脾肾两虚证最多见,CKD1~2期肾气阴两虚证多见,肝肾阴虚证主要分布在CKD1~3期。中医证型与24h尿蛋白定量无明显相关性。结论脾肾两虚、肾气阴两虚、肝肾阴虚证是IgA肾病合并高血压的主要中医辨证分型,虚中夹实最多见;高血压1级多见于脾肾两虚证,高血压3级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和肝肾阴虚证;CKD1~2期多见于肾气阴两虚证,CKD1~3期多见于肝肾阴虚证,CKD4期多见于脾肾两虚证。
侯丕华方静李深邵明晶史载祥
关键词:中医证型
益肾缓衰方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35例远期疗效观察被引量:17
2001年
为观察中药复方益肾缓衰方延缓慢性肾功能衰竭(CRF)进展,改善临床症状的作用,将35例CRF血肌酐(Scr)132.6~707.2μmol/L的门诊患者,疗前采用优质低蛋白饮食、控制系统高血压、保持水电解质平衡等方法治疗6个月以上,有连续5次检测记录。观察期间常规治疗与疗前相同,加缓衰方每日1剂,可酌情加减。每1~2月检测Scr等指标,并根据临床症状记分,计算各项症状总积分。以求b值的方法评估CRF进展情况。缓衰方治疗前b值与进入缓衰方治疗观察后的b值以及疗前、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进行自身前后对照(配对t检验),每位病人进入观察时各项症状评分总和与观察结束时各项症状评分总和进行比较秩和检验。结果患者经缓衰方6~44个月,平均疗程10个月治疗后,b值明显提高,症状积分明显降低(P<0.01),肌酐清除率(Ccr)有升高的趋势,Scr、尿素氮(BUN)保持稳定,血红蛋白(Hb)较疗前升高、纤维蛋白原(Fib)、总胆固醇(TC)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提示益肾缓衰方结合基础治疗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能使肾功能下降速度明显减慢,明显改善临床症状,对CRF的并发症及使病情加重的危险因子有抑制作用。
李深饶向荣戴希文
关键词:慢性肾功能衰竭中医药治疗
共1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