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刚 作品数:91 被引量:62 H指数:4 供职机构: 常熟理工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电气工程 一般工业技术 理学 文化科学 更多>>
新型三元锂离子正极材料Li_2Ru_(1/3)Co_(1/3)M_(1/3)O_3的合成及其电化学性能 被引量:1 2014年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新型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2Ru1/3Co1/3M1/3O3(M=Mn、Ni、Fe)。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Li2Ru1/3Co1/3M1/3O3的微观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Li2Ru1/3Co1/3Ni1/3O3和Li2Ru1/3Co1/3Fe1/3O3为六方层状结构,空间群为R-3M,而Li2Ru1/3Co1/3Mn1/3O3保持了单斜结构;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Li2Ru1/3Co1/3Mn1/3O3的电化学性能优于掺杂Fe和Ni的三元材料,该材料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6 m A/g情况下,首次充电容量达到190 m Ah/g,首次放电容量为171 m 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为98%。 朱圆金枝 钱斌 须静怡 孔凡军 孙蕾 韩志达 张平 杨刚 江学范关键词:LI2 电化学性能 一种固载化纳米MgO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固载化纳米MgO吸附材料的制备方法,将金属丝网进行表面预处理,然后置于含有Mg离子的碱性溶液中,通过在一定温度下的原位反应,得到氢氧化镁紧紧包裹在金属丝网上的复合体,再通过控制热处理,形成纳米氧化镁固载在... 赵俊锋 陈建华 殷仕龙 杨刚 查佳晨 杨成文献传递 插层复合型MoO3/C的合成及其超级电容性能 超级电容器兼有常规电容器功率密度大和充电电池能量密度高的优点,成为新型的绿色能源。寻求具有高倍率性能和长循环寿命的电极材料是超级电容器得以有效应用的关键。层状过渡金属氧化物层间反应位点多,因此具有作为高倍率性能的超级电容... 杨刚关键词:电容器 电极材料 电容性能 文献传递 基于废旧锂电池回收制备Li_(x)MO(x=0.79,0.30,0.08;M=Ni/Co/Mn)材料作为锂-氧气电池正极催化剂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22年 锂-氧气电池因其超高的理论比容量而受到科研界的广泛关注,但其存在较为严重的充放电极化和较差的循环稳定性等问题,从而极大地限制其商业化进程.因此设计出有效的正极催化剂是解决锂-氧气电池面临的这些棘手问题的必要手段.通过对不同充电状态的废旧锂电池正极进行回收制得三种不同锂含量的多元金属氧化物Li_(x)MO(x=0.79,0.30,0.08;M=Ni/Co/Mn),并分别用作锂-氧气电池正极催化剂.系统研究了Li_(x)MO材料中锂含量及晶体结构对其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电化学测试结果表明,与Li_(0.79)MO和Li_(0.08)MO催化剂相比,基于Li_(0.30)MO为正极催化剂的锂-氧气电池在电流密度100 mA·g^(-1)和限定容量800 mAh·g^(-1)的条件下具有较高的放电比容量(14655.9 mAh·g^(-1))、较低的充电电压(3.83 V)和较高的能量转换效率(72.2%).而且该电池体系在充放电循环140圈后充电终止电压仍低于4.3 V.最终认为制得的Li_(0.30)MO材料具有优异的催化性能归因于其稳定的层状-岩盐相复合结构以及结构中富含的氧化镍相和氧空位之间的协同作用.这些优点能够促进放电产物的可逆形成与分解,从而提高锂-氧气电池循环性能. 张爽 杨成飞 杨玉波 冯宁宁 杨刚关键词:废旧锂离子电池 一种超疏水控制晶面类半球状氧化锌微米材料及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疏水控制晶面类半球状氧化锌微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二水合醋酸锌溶于无水乙醇中,形成澄清溶液A;S2、将谷氨酸溶于蒸馏水中,形成溶液B;S3、搅拌情况下,将A、B溶液混合,并将混合液密封加... 李玉红 李悦 沈小雨 司马一统 彭志军 周西熙 马玥如 陆平 杨刚富锂正极材料0.5Li_2MnO_3·0.5LiNi_(1/3)Co_(1/3)Mn_(1/3)O_2的微波合成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2015年 采用共沉淀制备前驱体,微波高温固相烧结制备富锂正极材料0.5Li_2MnO_3·0.5LiNi_1/3Co_1/3Mn_1/3O_2.通过X射线衍射(XRD)、电镜扫描SEM、循环伏安(CV)、充放电性能等材料结构的表征和电化学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烧结时间(微波3 min、5 min、7 min、15 min)对材料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发现较佳的合成条件所合成的富锂正极材料0.5Li_2MnO_3·0.5LiNi_1/3Co_1/3Mn_1/3O_2结构是α-NaFeO2型,为二维层状结构.在2.0~4.8 V的截止电压范围、17 mAh·g^-1的电流密度,首次放电容量为284.6 mAh·g^-1,20个循环容量的保有率为75.6%.通过微波高温烧结合成正极材料,研究了制备工艺对材料结构和电化学性能的影响,并探讨了该体系的应用前景. 解亚峰 章涵 徐越 钱斌 江学范 杨刚关键词:共沉淀 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CrTiTaO_6的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 2015年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制备了新型锂电池负极材料CrTiTaO_6.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CrTiTaO_6的微观结构及其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该新材料为四方金红石结构,空间群为P42/mnm;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比容量和循环性能,在电压范围0~3.0 V内,以16 mA/g 的电流密度,其初始放电比容量达300 mAh/g,20次循环后容量始终保持在52 mAh/g. 倪兆辉 钱斌 李征宇 孙蕾 张法盲 徐志豪 季建新 徐荣华 张平 杨刚 江学范关键词:锂电池 电化学性能 新型负极材料MnNb_2O_6的电化学性能研究 2016年 利用高温固相反应法合成了MnNb_2O_6,研究其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的电化学性能.通过X射线衍射技术和电化学性能测试对MnNb_2O_6的微观结构和电化学性能进行了表征.测试结果表明,该材料为正交结构,空间群为Pcan.电化学性能测试表明,在电压范围0~3.0 V内,以16 m A/g的电流密度,其初始放电比容量达145.3 m Ah/g,5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在84.3 m Ah/g. 孔凡军 赵浩 邓冰洁 何晓蕾 钱斌 房勇 韩志达 张平 杨刚 江学范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负极 电化学性能 Li_3V_2(PO_4)_3/碳纳米纤维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研究 被引量:1 2016年 通过静电纺丝的方法,制备了磷酸钒锂/碳纳米纤维复合物(LVP/CNF),经不同温度的高温热处理后,样品形貌虽然发生变化,但仍保持了有序纤维状,且纤维直径随温度升高逐渐变小.通过XRD表征发现600,700,800,900℃下得到样品的结晶度不同,在600℃时没有成相,800℃和900℃时结晶性较好.在3.0~4.3 V的电压范围下,800℃和900℃煅烧得到的LVP样品的首次放电容量为134 m Ah/g和135 m Ah/g,达到了Li_3V_2(PO_4)_3的理论容量133 m Ah/g.在高倍率充放电条件下,LVP/CNF材料仍然显示出优良的电化学性能. 赵蒙晰 路中培 陈林 江学范 尹凡 杨刚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电化学性能 石墨烯改性Li_2MnO_3的热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的研究 2016年 采用MnSO_4和KMnO_4制备前驱体MnOOH,将MnOOH、LiOH、(NH_4)_2S_2O_8与氧化石墨烯复合,用传统水热法制备Li_2MnO_3/氧化石墨及Li_2MnO_3/石墨烯的复合材料.氧化石墨、石墨烯的存在对Li_2MnO_3的晶体形貌和结构具有明显的影响.氧化石墨和石墨烯具有优良的导电性,显著提高了Li_2MnO_3材料的导电性和电化学性能. 刘洋 赵蒙晰 江学范 尹凡 杨刚关键词: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石墨烯 电化学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