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伟杰
- 作品数:35 被引量:87H指数:5
- 供职机构:复旦大学法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政治法律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 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变革中的作用被引量:1
- 1995年
- 论大众传播在现代社会变革中的作用周岩,潘伟杰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换,这一转换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最深远并且显然是无可避免的一场社会变革。这场社会变革需要广泛动员全体公众加入这一进程,同心同德为实现现代化而奋斗。伴随着社会结构的深刻...
- 周岩潘伟杰
- 关键词:大众传播公共权威政治价值取向社会动员大众传播媒介社会整合功能
- 近当代西方三大社会发展理论剖析被引量:2
- 1996年
- 近当代西方三大社会发展理论剖析胡华忠,潘伟杰16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历了种种深刻的变革,西方社会在这一历史发展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率先进人了现代社会的行列。作为这一历史进程的理论概括,社会发展理论不仅描述和解释了人类社会发展渊源,而且昭示着当今...
- 胡华忠潘伟杰
- 关键词:西方文化西方社会大社会法理社会国际环境
- 全面提高依法防控与依法治理能力
- 2020年
- 本次对新冠肺炎的抗击,是对法治中国建设水平的一次检验,也是法治国家在中国社会成长的契机。为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应该坚持在法治轨道上,提升国家依法应对公共卫生事件能力,完善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 潘伟杰
- 关键词:法治国家法治轨道公共卫生事件依法治理
- 习俗与法治:法律制度创新的限度
- 任何制度最终都是关于人的制度。法律不是一种纯粹的权力作用。它的实现有赖于人们服从与接受,这与习俗有着密切的联系。制度创新不仅是一个立法过程,还是对人类社会积淀下来的习俗进行尊重的过程;制度创新不仅要从基本的民情出发,还要...
- 潘伟杰
- 关键词:法律制度创新立法者制度供给不足
- 重新发现唯物史观中现代法律秩序的知识基础
- 2022年
- 以唯物史观为根本遵循的马克思主义法学原理对人类社会、特别是对现代社会法律现象的革命和批判的精神,告诉我们如何理解法源的现实基础,如何对法权关系的本质进行解蔽,并最终通过对社会形态理论的崭新理解,去寻找当代中国法治观的理论基础和现实选择的正当性。在这些问题上,充满了现实的批判和理想的叙述,这些决定论及辩证法的思维,避免了理论陷入理想化的玄想或独断性的教条。唯物史观具有丰富的理论面相,它指出了人们对探求现代法律秩序的知识基础的基本共识,对我们理解当代中国法治观所担负的责任具有特别重要的指导意义。
- 潘伟杰
- 关键词:唯物史观法源法治观
- 全球化进程与中国法律发展的价值选择被引量:7
- 2002年
- 作者认为 ,法律发展是一种有价值追求的过程 ,其发展的重要动力是其价值追求的深化和认同 ,而这需要深刻的理论解读来实现。解读中国法律发展的价值选择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
- 潘伟杰王岩
- 关键词:多样性法律
- 公平正义的实现与当代中国公法变迁的方向被引量:5
- 2010年
- 中共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还提出了完善社会管理、维护社会安定团结的具体措施。2010年国务院工作报告提出"要适应新形势,推进社会管理体制改革和创新"。社会管理创新需要宪法、行政法的支持,同时公法及其理论也应当及时回应实践提出的新挑战和要求。为此,本刊邀请了部分学者深入研讨,如何运用公法保障和促进社会管理创新工作,如何抓住社会管理创新工作机遇推进我国公法及其理论的发展和完善,希望以此推动我国社会管理创新工作与公法及其理论的良性互动。
- 潘伟杰
- 关键词:公法体系社会正义社会管理创新法律改革
- 西方政治哲学的逻辑分析: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之间
- 1996年
- 西方政治哲学的逻辑分析: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之间潘伟杰胡华忠反观西方政治哲学2500余年的发展史,价值合理性与工具合理性的冲突是西方政治哲学的中心脉络。政治哲学的逻辑冲突是社会混乱和冲突的反映,因为:“创立政治理论的兴趣的特殊之处在于想使人们采取行...
- 潘伟杰胡华忠
- 关键词:政治哲学逻辑分析政治理论政治原则政治生活
- 论邓小平对孙中山现代化思想的扬弃被引量:1
- 1995年
- 论邓小平对孙中山现代化思想的扬弃潘伟杰,刘陆天现代化意味着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这一变迁无疑是人类历史上最剧烈的一场社会革命。纵观世界历史,虽然任何一个民族无论如何也不会再退回到与现代化相遇之前的状态,但是许多社会,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是所有社会,...
- 潘伟杰刘陆天
- 关键词:孙中山邓小平现代化思想实践认识论政治发展模式经济现代化现代化设计
- 行政补偿制度理论与实务研究
- 行政补偿是指因行政机关合法行使公权力、公权力的附随效果或者公法无因管理等,使行政相对人因公共利益而遭受个人权益损失,由国家通过行政主体对其予以补偿的制度行政补偿存在的问题:理论方面,国家责任性质认识不强;法理基础缺失。立...
- 潘伟杰李晓新
- 关键词:征收补偿无因管理公权力救济程序相对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