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文献类型

  • 7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心室
  • 3篇速度向量
  • 3篇速度向量成像
  • 3篇成像
  • 2篇心动图
  • 2篇心室功能
  • 2篇心脏
  • 2篇血透
  • 2篇血透患者
  • 2篇慢性
  • 2篇超声心动图
  • 1篇动脉
  • 1篇动脉造影
  • 1篇心肌
  • 1篇心肌病
  • 1篇心力衰竭
  • 1篇心力衰竭患者
  • 1篇心室肥厚
  • 1篇心室结构
  • 1篇心血管

机构

  • 9篇上海交通大学...
  • 1篇山东省肿瘤医...

作者

  • 9篇王玮
  • 4篇施仲伟
  • 3篇张凤如
  • 2篇汪关煜
  • 2篇钱莹
  • 2篇王素娥
  • 2篇许燕
  • 2篇胡厚达
  • 2篇朱萍
  • 1篇李建彬
  • 1篇董晓蓓
  • 1篇周同
  • 1篇朱天奇
  • 1篇金毓翠
  • 1篇石川
  • 1篇陈希珍
  • 1篇李玲
  • 1篇李金平
  • 1篇胡丹凤
  • 1篇董德长

传媒

  • 2篇国际心血管病...
  • 1篇中华超声影像...
  • 1篇中华心血管病...
  • 1篇肾脏病与透析...
  • 1篇上海医学
  • 1篇诊断学理论与...
  • 1篇第五届全国计...

年份

  • 1篇2021
  • 3篇2010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4
  • 1篇2000
  • 1篇1999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径向室壁运动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 应用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评价扩张型心肌病(dilated cardiomyopathy,DCM)径向局部心肌收缩功能和同步性.方法 16例DCM患者和20例对照者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脱机分析左室短轴观中6个基底节段和6个中间节段共12个节段的径向收缩期峰值速度(V)、应变(ε)、应变率(SR)、径向速度达峰时间(PTV)、应变达峰时间(PTε),计算12节段的最早与最晚速度达峰时间差值(T-max)及速度达峰时间标准差(T-SD).结果 ①DCM组各节段的V、ε、SR的平均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相应节段(P<0.01);②DCM组的PTV除乳头肌水平前间隔及后间隔外,其余节段均大于对照组(P<0.05),PTε除前间隔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和后间隔二尖瓣水平、乳头肌水平外,其余节段均显著延长(P<0.05);③DCM组的T-max及T-SD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 VVI能检出DCM患者的左室壁径向运动异常,为评价局部心肌运动提供更多信息.
王玮施仲伟胡厚达许燕张凤如
关键词:心肌病扩张型心室功能速度向量成像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左心室室壁运动的作用
2010年
目的:用速度向量成像(velocity vector imaging,VVI)研究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的左心室径向和环向运动特点。方法:选取冠状动脉造影正常且常规超声心动图大致正常者37例进行超声心动图检查,脱机分析左心室短轴切面观中6个基底节段和6个中间节段共12个节段的径向收缩期峰值应变(εr)、应变率(SRr)及环向收缩期峰值应变(εc)、应变率(SRc),以及径向应变达峰时间(PTεr)、环向应变达峰时间(PTεc)、径向应变率达峰时间(PTSRr)和环向应变率达峰时间(PTSRc)。结果:研究对象的左心室12节段的径向应变、应变率基本大于环向应变、应变率(P<0.05),径向和环向的达峰时间在多数节段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VVI能定量评价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正常者的左心室壁径向和环向运动,为分析局部心肌运动提供更多的信息。
王玮施仲伟胡厚达许燕张凤如
关键词:速度向量成像超声心动图应变率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对心脏运动的研究被引量:3
2009年
速度向量成像技术(VVI)是一种斑点追踪技术,在定量评价心脏局部和整体功能上比传统的超声技术更具优势。VVI不仅可以评价局部心肌的收缩或舒张功能障碍,敏感地检出病变心肌,还能分析心室运动的同步性,为心脏再同步化治疗筛选患者、判断疗效,另外运用VVI评价心脏的扭转运动也是当前的热门课题。
王玮施仲伟
关键词:速度向量成像心室功能
抗高血压疫苗的研究现状
2008年
人类发明和使用疫苗已经超过200多年,在防治传染性疾病方面取得了优异成绩。然而时至今日,心血管疾病逐渐取代传染性疾病成为危害人类健康的主要杀手,高血压成为最常见的慢性心血管疾病。治疗高血压有多种药物,但是药物的不良反应以及患者在长期服药过程中的依从性不佳常常限制了降压药物疗效的发挥。动物实验和人体研究都提示,免疫反应可能是高血压发生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
王玮施仲伟
关键词:抗高血压疫苗慢性心血管疾病传染性疾病药物疗效长期服药
保乳术后图像引导精准放疗关键技术研创与应用
李建彬王玮陈佳艺曹璐于婷徐敏王素
该项目属于肿瘤治疗领域,为保乳术后图像引导精准放疗关键技术研创与应用研究。 放射治疗是保乳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目标在于降低局部区域肿瘤复发的同时保持满意的美容效果并有益于患者的长期生存,以图像引导精准放疗为特征的放疗技...
关键词:
关键词:肿瘤治疗保乳治疗
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左心室结构与功能的影响被引量:4
2000年
目的 :了解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EPO)对维持性血透患者左心室结构及功能的影响。  方法 :34例应用rHuEPO纠正贫血同时控制血压和 11例单用降压药的血透患者随访 6~ 9个月。  结果 :维持性血透患者左心室肥厚 (LVH)发生率高达 80 % ,左室功能也经常受累 ,尤以舒张功能为主 ,并出现早。相关分析提示Hb与左室结构、功能相关 ,贫血是影响LVH和左室功能的重要因素。应用rHuEPO能纠正肾性贫血 ,并通过改善心脏高排量、高动力状态使LVH逆转 ,IVST从治疗前 11 9± 2 2 7mm到治疗后 10 9± 2 30mm ,LVPWT从 11 2± 1 2 9mm到 10 0± 1 5 9mm ,LVMI从 184 5± 5 0 2g/m2 到 146 1± 40 8g/m2 ,左室舒张功能改善 ,E/A从治疗前 0 87± 0 41到1 0 4± 0 39。同时存在贫血和高血压的患者 ,仅靠降压药控制血压水平 ,未纠正贫血 ,LVH不易逆转 ,左室功能不易改善。 结论 :长期纠正贫血和控制血压有利于血透患者左室结构及功能异常的好转。
汪关煜王玮钱莹朱萍王素娥董德长
关键词:左心室肥厚左室舒张功能RHUEPO
血透患者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的变化被引量:1
1999年
目的 探讨血透对可溶性细胞粘附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 观察22 例尿毒症血透患者透析前、透析15 分钟及透析5 小时后血中可溶性s I C A M1 和血浆 P选择素的水平,同时相应进行血白细胞计数。结果 患者透析15 分钟时的血白细胞显著低于透析前水平,透析5 小时后接近透析前水平,两者差异无显著性。透析前s I C A M1 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透析15 分钟时静脉端显著低于透析前水平,但高于动脉端水平,透析5 小时后其值仍低于透析前水平。血浆 P选择素水平透析前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透析15 分钟时较透析前明显增高,透析5 小时后与透析前水平相比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透析过程中白细胞减少可能与s I C A M1 和血浆 P选择素作用有关;s I C A M1 和 P选择素的改变是造成血透患者免疫功能缺陷的重要因素之一;血透患者高凝状态可能是 P选择素参与或促进血栓形成的一个重要因素。
朱萍汪关煜周同李晓王素娥钱莹王玮董晓蓓
关键词:P-选择素血液透析SICAM-1
肾功能损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的影响
2010年
目的:探讨肾功能损害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脏结构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入选69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按MDRD方程计算的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分为3组,A组为肾功能重度不全组[eGFR<30ml/(min.1.73m2),n=56]、B组为肾功能中度受损组[30ml/(min.1.73m2)≤eGFR<60ml/(min.1.73m2),n=206]、C组为肾功能基本正常组[eGFR≥60ml/(min.1.73m2),n=427]。比较各组患者的心超指标、基本情况、NYHA心功能分级等。其中93例行多普勒参数检查,再比较各组之间的区别。结果: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约有37.86%的患者合并肾功能不全(CRI),其中有24.1%合并CRI的患者血清肌酐处于正常水平。肾功能较差的患者左室后壁厚度(LVPWT)更厚(P<0.001);重度肾功能不全患者的左房内径(LA)及室间隔厚度(IVST)较正常者也有增加(P<0.05)。合并CRI患者发生左室舒张功能不全的比例更高(P=0.043),其E/A比值较大(P=0.031),Tei指数也较大(P=0.041)。合并CRI患者NYHA的心功能分级更高(P<0.001)。此外,与单纯慢性心力衰竭组相比,CRI组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水平更高,且NT-proBNP水平与eGFR呈显著负相关(r=-0.175,P=0.025)。结论:肾功能损害加重心肌肥厚,影响左室舒张功能及NYHA心功能分级。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CRI的发病率高但临床检出率低,应用NT-proBNP作为诊断依据时应充分考虑到肾功能的影响。
胡丹凤石川李金平朱天奇王玮张凤如
关键词:心力衰竭肾功能损害超声心动图估算肾小球滤过率
早孕药流加倍给药的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米非司酮配伍米索前列醇终止早孕的最佳剂量方案.方法:对600例早孕,孕囊平均直径≤25mm,要求药物终止妊娠的妇女.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0例.试验组米非司酮首次剂量50mg,继后每12h服25mg(共6...
王玮刘晓瑷李玲陈希珍金毓翠
关键词:米非司酮米索前列醇早孕药物流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