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贺小华

作品数:142 被引量:430H指数:11
供职机构:南京工业大学机械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高层次人才项目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机械工程一般工业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115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4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54篇化学工程
  • 40篇机械工程
  • 28篇一般工业技术
  • 19篇金属学及工艺
  • 18篇自动化与计算...
  • 14篇理学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动力工程及工...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冶金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33篇蒸发器
  • 27篇薄膜蒸发
  • 27篇薄膜蒸发器
  • 22篇有限元
  • 15篇工业纯
  • 15篇工业纯钛
  • 15篇纯钛
  • 14篇应力
  • 13篇有限元分析
  • 11篇应力分析
  • 11篇圆柱
  • 11篇圆柱壳
  • 11篇柱壳
  • 10篇正交各向异性
  • 10篇各向异性
  • 9篇参数化
  • 8篇蠕变
  • 8篇数值模拟
  • 8篇锥壳
  • 8篇换热

机构

  • 141篇南京工业大学
  • 2篇南京林业大学
  • 1篇青岛海洋地质...
  • 1篇江苏省特种设...
  • 1篇苏州海陆重工...
  • 1篇青岛兰石重型...

作者

  • 141篇贺小华
  • 38篇周昌玉
  • 16篇李庆生
  • 16篇尹侠
  • 11篇彭剑
  • 8篇常乐
  • 8篇代巧
  • 7篇郑丽娜
  • 7篇周剑秋
  • 7篇管凌峰
  • 6篇金如聪
  • 6篇李政辉
  • 6篇李征
  • 6篇周林
  • 5篇张小平
  • 5篇李佳
  • 4篇周怒潮
  • 4篇李映峰
  • 4篇杨玉强
  • 4篇生建文

传媒

  • 19篇机械设计与制...
  • 15篇压力容器
  • 14篇南京工业大学...
  • 13篇稀有金属材料...
  • 8篇食品与机械
  • 7篇轻工机械
  • 7篇化工机械
  • 3篇钢铁钒钛
  • 3篇微计算机信息
  • 2篇低温与超导
  • 2篇石油机械
  • 2篇计算机应用与...
  • 2篇石油化工设备
  • 2篇氯碱工业
  • 2篇炼油技术与工...
  • 2篇中国化工装备
  • 2篇第七届全国压...
  • 1篇流体机械
  • 1篇现代制造工程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3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4篇2021
  • 6篇2020
  • 3篇2019
  • 10篇2018
  • 8篇2017
  • 5篇2016
  • 9篇2015
  • 11篇2014
  • 8篇2013
  • 4篇2012
  • 4篇2011
  • 14篇2010
  • 14篇2009
  • 5篇2008
  • 8篇2007
  • 8篇2006
  • 3篇2005
14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工业纯钛TA2非概率失效评定曲线研究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中心复合实验设计方法,对材料性能、裂纹尺寸、操作压力等不确定参数对失效评定曲线的影响水平作了定性分析;同时利用参数敏感性分析方法,对上述不确定性参数对失效评定曲线的影响进行了定量分析。结果表明,定性和定量分析具有一致性。基于EPRI工程计算方法,利用概率理论建立了TA2材料的概率失效评定曲线(Probabilistic Failure Assessment Curve,PFAC);利用区间分析理论,建立了TA2材料的非概率失效评定曲线(Non-probabilistic Failure Assessment Curve,NPFAC),对比PFAC和NPFAC发现利用NPFAC进行缺陷失效评定是有效可行的。
陈祥伟贺小华代巧周昌玉
关键词:TA2
双管板换热器液压胀接接头性能分析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研究换热管胀接后接头的密封性能和连接性能,以φ25 mm×2 mm的2块管板7孔模型为对象,在2块管板均为液压强度胀接的条件下,应用ANSYS软件建立了有限元模型,研究了管板间距和初始间隙对双管板换热器胀接接头平均残余接触应力和拉脱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管板间距L对胀接接头的性能影响不大,由于换热管不同位置刚度不同,2块管板胀接接头的平均残余接触应力存在差异;胀接压力较低时,初始间隙对开管孔槽的强度胀接影响较大,呈线性减小;胀接压力较高时,由于"剐蹭"的影响,这种趋势不明显。所得结论可为双管板换热器的设计制造提供参考。
李佳段衍筠倪晓宇贺小华
关键词:双管板换热器管板拉脱力
工业纯钛TA2失效评定曲线研究被引量:2
2013年
分析了工业纯钛TA2的拉伸力学性能,按照多段幂次方法处理得到材料的特征参数值,分别基于整体和塑性二段EPRI方法建立失效评定图,用断裂试验验证了基于EPRI建立失效评定曲线的有效性,并与标准规范中的通用评定曲线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对于工业纯钛TA2,各评定标准的通用曲线是偏于保守的,本工作的研究成果有望更准确的用于含缺陷钛制承压设备的安全评定。
陈祥伟贺小华代巧彭剑周昌玉唐支翔杜永勤
关键词:TA2H因子
工业纯钛TA2室温蠕变条件下裂纹尖端的参量表征与估算被引量:1
2015年
通过试验、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对工业纯钛TA2室温蠕变条件下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的参量表征及估算进行了研究。试验研究表明,在室温条件下,工业纯钛TA2存在明显的第1阶段蠕变现象。理论分析和有限元模拟表明,对TA2裂纹体进行保载时,裂纹尖端的应力应变场为HRR场,提出采用与时间相关的J积分来表征,并给出了估算方法。通过有限元计算,获得了TA2室温蠕变条件下CT试样的时间相关J积分值,论证了采用J积分来表征室温蠕变条件下TA2裂纹尖端应力应变场的合理性。将有限元计算与估算方法获得的J积分进行了比较,验证了估算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代巧周昌玉彭剑杨志锋贺小华於孝春
关键词:工业纯钛TA2室温蠕变J积分
基于薄膜蒸发器的远程三维设计技术研究被引量:2
2008年
CAD技术的发展使得参数化设计由二维向三维转化,而Internet技术的逐步完善又为远程设计提供了保障。利用Web-Class技术,开发了基于SolidWorks的薄膜蒸发器远程三维设计系统,包括零部件和装配图的三维参数化设计及其虚拟装配。系统的开发大大提高了设计效率,缩短了开发周期,为网络化制造和进一步优化分析奠定了基础。
李征陶蕾贺小华管凌峰
关键词:SOLIDWORKS薄膜蒸发器远程设计CAD
异种钢锥壳径向接管开孔结构强度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锥壳接管开孔结构是压力容器常见结构。考虑开孔率和材料的强度匹配的影响,对异种钢锥壳径向开孔接管结构强度进行研究。根据GB150-2011中等面积法确定接管壁厚,在此基础上,按照JB4732-1995(2005确认)和极限载荷法分别进行强度评定,并对比评定结果指出不同设计方法安全裕度的不同。研究表明,开孔率和材料的强度匹配显著影响锥壳径向接管开孔结构强度。与应力分析法及极限载荷法比较发现,对于较低强度匹配和较大开孔率的锥壳径向接管开孔结构,采用等面积法设计没有足够的安全裕度,为此类结构的设计和强度研究提供了借鉴。
路则超贺小华
关键词:开孔率
一种用于生产72%片碱的新装置被引量:1
2004年
介绍了一种生产质量分数为72%片碱的新装置,采用旋转薄膜蒸发器将质量分数为30%的碱浓缩至50%的液碱,再采用外热式蒸发器将50%的碱浓缩生产至72%的片碱。在1m2旋转薄膜蒸发器装置上进行了烧碱浓缩试验,考察了流量、转速、黏度等对传热系数的影响。生产实践表明,一套50m2装置生产72%片碱能力为1万t a(折100%为7000t a)。
李庆生贺小华尹侠
关键词:片碱生产旋转薄膜蒸发器烧碱转速黏度传热系数
基于特征值分析的气化炉水冷壁轴向失稳研究
2020年
气化炉水冷壁结构由于载荷及结构的复杂性,对其轴向失稳进行研究意义重大。论文基于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自行设计的气化炉水冷壁结构进行特征值失稳计算。通过比较不同计算工况下单根管子和整体水冷壁结构的许可载荷系数,发现重力、外压共同作用下各模型的轴向失稳许可载荷系数均低于仅重力作用下相应模型,单根管子模型具有较大的保守性。进一步对整体水冷壁结构进行失稳模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水冷壁各阶失稳模态存在一定差异,轴向失稳均发生在水冷壁中下部开孔处。论文结果为气化炉水冷壁结构轴向失稳研究及工程设计提供参考。
钱飞舟石永军贺小华
关键词:水冷壁
基于ANSYS优化设计的蒸发器异型管板工程图的实现被引量:1
2009年
基于制冷装置蒸发器异型管板无设计标准可依的现状,文中介绍开发的蒸发器异型管板辅助设计系统。在蒸发器异形管板三维优化设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Visual Basic对ANSYS及AutoCAD软件进行二次开发,从三维造型图提取尺寸数据,实现了蒸发器异形管板二维工程图的快速生成,为企业快速响应市场奠定基础。
郑丽娜贺小华
关键词:VISUALANSYSAUTOCAD二次开发工程图
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的声发射在线检测试验被引量:6
2009年
随着汽车用天然气钢瓶的大量使用,迫切需要对其在线检测技术进行研究。通过声发射技术对含有人工模拟缺陷的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进行在线检测试验,检测结果与GB 19533—2004《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定期检验与评定》标准进行对比,为我国汽车用压缩天然气钢瓶的声发射在线检测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王家帮贺小华蒋俊
关键词:声发射技术声发射在线检测
共1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