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金志丰

作品数:56 被引量:845H指数:13
供职机构:江苏省土地勘测规划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土资源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天文地球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3篇期刊文章
  • 10篇会议论文
  • 2篇科技成果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0篇经济管理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3篇天文地球
  • 3篇建筑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 2篇文化科学
  • 2篇历史地理
  • 1篇电气工程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12篇土地利用
  • 9篇耕地
  • 5篇建设用地
  • 5篇城市
  • 4篇城乡
  • 3篇沿海滩涂
  • 3篇宅基
  • 3篇宅基地
  • 3篇整治
  • 3篇人口
  • 3篇生态
  • 3篇土地整治
  • 3篇耕地资源
  • 2篇地经
  • 2篇意愿
  • 2篇载力
  • 2篇宅基地退出
  • 2篇生态环境
  • 2篇土地经济
  • 2篇土地流转

机构

  • 43篇江苏省土地勘...
  • 21篇中国科学院
  • 9篇南京大学
  • 8篇国土资源部
  • 7篇河海大学
  • 6篇中国科学院研...
  • 3篇武汉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 2篇江苏省国土资...
  • 1篇南京师范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南京财经大学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 1篇犹他大学
  • 1篇国土资源

作者

  • 56篇金志丰
  • 13篇严长清
  • 9篇陆效平
  • 8篇陈雯
  • 7篇赵小风
  • 7篇沈春竹
  • 6篇鲍桂叶
  • 6篇谢薇
  • 5篇朱凤武
  • 4篇陈江龙
  • 4篇杨兴典
  • 4篇段学军
  • 3篇惠彦
  • 3篇王磊
  • 3篇徐明
  • 3篇王静
  • 2篇周生路
  • 2篇金晓斌
  • 2篇吴群
  • 2篇袁丰

传媒

  • 9篇长江流域资源...
  • 5篇中国土地科学
  • 3篇资源科学
  • 3篇水土保持通报
  • 2篇地域研究与开...
  • 2篇地理科学
  • 2篇自然资源学报
  • 2篇国土资源情报
  • 2篇上海国土资源
  • 1篇地理学报
  • 1篇地理研究
  • 1篇中国人口·资...
  • 1篇小城镇建设
  • 1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城市问题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中国土地
  • 1篇现代城市研究

年份

  • 1篇2021
  • 1篇2020
  • 2篇2019
  • 5篇2018
  • 4篇2017
  • 6篇2016
  • 6篇2015
  • 4篇2014
  • 1篇2013
  • 3篇2012
  • 9篇2011
  • 7篇2010
  • 3篇2009
  • 4篇2008
5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的土地空间配置——以宿迁市区为例被引量:32
2008年
研究目的:对宿迁市区进行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提出差别化的区域土地利用方式与管制措施,优化区域土地的空间配置。研究方法:运用收敛分析法和特尔菲测定法确定指标权重,采用互斥性矩阵分类法确定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研究结果:通过农用地适宜性和建设用地适宜性的互斥性矩阵分类,将宿迁市区分为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和农用地重点保障区域等6种类型区。研究结论:基于宜农和宜建导向的土地开发适宜性分区,对区域土地空间优化配置、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有指导意义,由适宜性分区得到的类型区,从建设用地重点保障区域到农地保护重点区域,分区引导方向由建设用地开发向农用地保护转移。
金志丰陈雯孙伟陈江龙
关键词:土地利用
关于规范地方政府土地抵押融资行为的思考和建议
土地抵押融资趋势的发展,如何规范地方政府土地抵押融资行为,充分发挥土地作为优质资产的积极作用已成为相关机构和学者研究的重点。为深人研究土地抵押融资问题,2012年上半年,笔者在宣城市、宿州市开展了政府融资平台土地抵押融资...
徐明金志丰
关键词:地方政府财政管理风险分析
常熟市耕地资源时空演变特征被引量:6
2010年
基于卫星遥感影像数据,GIS空间分析技术和统计分析方法相结合,利用耕地面积缩减强度指数、空间叠加等方法分析了常熟市耕地资源的时空演变特征,揭示了苏南经济发达地区耕地资源减少的规律。研究发现,随着经济发展,常熟耕地资源逐渐减少,且因城区和工业用地扩张引起的耕地非农转化指向十分强烈,居民点空间的指向呈逐渐减弱的态势。从空间演变规律看,常熟耕地非农化主要表现在:1)经济增长越快,发展水平越高,耕地减少越快;2)在城市、港口区的镇耕地减少更快;3)港区和工业区的建设,使其周边耕地非农化速度加快;4)道路交通的扩张是耕地非农转化的一个稳定因素;5)不同时期,耕地非农占用的空间指向不同:从20世纪80年代被居民点用地占用逐渐变迁为2000年以后的被工业用地、城镇用地、港口用地占用为主。城市发展、港区建设、交通建设、农村居民点建设、工业化推进和经济发展是耕地资源缩减的主导影响因子。
金志丰陈雯孙伟惠彦
关键词:耕地资源
土地利用变化下沿海地区吸附态磷负荷动态变化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吸附态磷是主要的面源污染物之一,它会导致水域环境质量恶化,是水体富营养化的重要污染源。科学估算吸附态磷污染负荷能够为治理沿海地区非点源污染,保护海洋生态安全提供理论依据。以遥感影像、降雨监测资料等多源数据为基础,综合考虑土壤侵蚀、泥沙输移率、磷富集系数等影响因子,构建吸附态磷负荷估算模型,估算了江苏沿海地区2000~2010年吸附态磷负荷量,分析了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吸附态磷负荷的动态变化特征,结果显示:(1)2000~2010年,江苏沿海地区吸附态磷负荷明显增加,平均吸附态磷负荷模数由105.89 kg/km2·a增长至201.67 kg/km2·a,吸附态磷负荷总量由3 284t增长至6 255t。(2)10 a间,研究区的吸附态磷负荷热点面积减小,呈现出收敛聚集的态势,但热点区的吸附态磷负荷总量却明显增加,说明研究区内吸附态磷负荷的空间极化现象更为显著。(3)10 a间,各土地利用类型的平均吸附态磷负荷模数都显著增长,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吸附态磷负荷总量排序为水田〉旱地〉林地〉草地〉未利用地〉园地。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背景下吸附态磷负荷存在显著差异,且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相互转化时,吸附态磷负荷也随之发生变化,可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景观格局,减少和控制磷污染的发生。
臧玉珠林晨金志丰方飞周生路
关键词:土地利用
江苏省建设用地扩展类型及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研究被引量:10
2014年
土地作为人类生产和生活的载体,其投入为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巨大的贡献.本文采用1996-2011年江苏省面板数据,引入建设用地综合扩展模型和弹性系数法,研究了江苏省及13个地级市建设用地扩展类型及建设用地增长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全省13个地市建设用地扩展中,苏州、无锡、常州为剧烈扩展型,南京、南通、扬州为强扩展型,徐州、淮安、镇江、泰州、盐城为弱扩展型,连云港、宿迁为稳定型,4种类型区建设用地对二三产业产值的平均弹性系数分别为0.03、0.08、0.14和0.25;建设用地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程度,依剧烈扩展型、强扩展型、弱扩展型、稳定型顺序递增,表明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经济增长对建设用地扩展的依赖越小.
陆效平王静金志丰
关键词:土地经济建设用地经济增长贡献率分析
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时空分异与影响机理被引量:22
2020年
本文基于2000—2015中典型年份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现状遥感监测数据,对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时空分异与影响机理开展研究,明确区域城市土地扩展动态与要素驱动因子。主要结论为:①长三角地区城市土地开发强度指数不断增长,2000—2015间年均增速为4.20%,高于全国的1.28%。“沪宁—沪杭—杭甬”发展的“Z”字轴线上开发强度较高,与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一致,周边县市开发强度较低,“核心—外围”空间结构特征显著。②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在空间上表现出正的自相关性,城镇建设与工业发展沿干线路网和核心城市展开,经济溢出与外资注入使得外围区县的外向型产业发展极具特色,土地开发强度的异质性高且较稳定,布局均衡。③影响城市土地开发强度变化因素中,自然因素对城市土地开发的约束作用随着工业化推进和产业结构升级而逐渐减弱,城市土地被高效利用,克服基础地理限制的能力不断增强。发达的交通路网便利了生产资源的流入,促进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推动了城市土地的开发,显著提高了开发强度。同时,较高的城市行政等级在基础设施投入、人才吸引、交通设施等方面产生虹吸效应,对城市建设用地面积需求增大,助推了城市土地开发强度的提高。
杨清可段学军金志丰金志丰王磊
关键词:时空分异
陆海统筹下沿海滩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陆海统筹战略为沿海滩涂的统筹开发利用提出了新的要求。针对目前沿海滩涂生态化开发过程中安全监管不足、开发秩序混乱等问题,为确保沿海滩涂开发中区域生态安全,掌握区域生态健康本底状况,本文提出了沿海滩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的技术方法,建立了评价指标体系、权重确定方法以及综合评价方法,并选择典型地区开展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可为沿海滩涂生态化开发统筹协调、动态管理、综合调控提供借鉴,为生态文明战略下的国土生态安全、生态空间管控红线划定等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参考。
金志丰王健健张宝萧声隽
关键词:陆海统筹沿海滩涂
近15a江苏省水源涵养功能时空变化与影响因素探析被引量:40
2018年
定量评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是合理利用自然资源、促进人地关系与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以江苏省为研究区,基于InVEST模型产水模块,定量分析了江苏省2000~2015年产水功能和水源涵养功能的时空变化特征,并采用回归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评估了水源涵养功能与社会经济要素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1)江苏省多年平均产水量为571×10~8m^3/a,水源涵养总量78. 39×10~8m^3/a;(2) 2000~2010年江苏省水源涵养功能呈下降趋势,2010~2015年有所回升,考虑到降水因素,江苏省实际水源涵养功能持续降低;(3)土地利用变化使15a来水源涵养功能下降15. 2×10~8m^3,降低幅度为16. 9%;(4)流域尺度上水源涵养功能与江苏社会经济因素相关关系不显著。研究结果可以为土地利用优化、流域水资源管理提供科学参考和支持。
顾铮鸣金晓斌沈春竹金志丰周寅康
关键词:水源涵养主成分分析
泰州市人口增长与空间分布优化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人口的优化分布不仅要考虑到生态保护、灾害规避、环境质量等,还要考虑经济实力、交通便利程度以及人口的发展现状。借鉴以往研究,结合案例区特点,从区域人口集聚的自然、社会经济资源要求出发选取评价指标,建立基于乡镇单元的评价体系,运用GIS工具综合分析泰州市域人居约束性和适宜性的空间分异特征,综合得到人居综合适宜性空间分布特征,据此进行泰州市域的人口增长与调控分区,将研究区域划分为5类人口增长类型区。研究认为:泰州人居适宜空间主要分布在县市城区、部分邻近乡镇以及戴南镇、苏陈镇、黄桥镇等地区,北部地区如大营镇、合陈镇、大邹镇等人口居住综合适宜性相对较低,应进行人口规模控制或调减,引导这些地区人口向周边生态约束性低、居住环境较为友好以及发展吸引力较大的城镇集聚。
田方段学军金志丰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构建思路
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对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但目前存在着一些制度性的障碍,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的割裂、现行法律对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限制、农村集体土地所有权虚位,以及不合理的宅基地使用制度和不合理的流转收益分配机...
金志丰陆效平谢薇
关键词:土地流转交易机制城市化进程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