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枝岚
- 作品数:36 被引量:162H指数:8
- 供职机构: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化学工程更多>>
- 黄连体外抗白色念珠菌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4年
- 目的:探讨黄连对白色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纸片定量加药法和平板稀释法体外测定黄连抗白色念珠菌的效果。结果:黄连有明显的抗白色念珠菌作用,最小抑菌浓度(MIC)为50mg/mL。结论:黄连具有体外抑制白色念珠菌生长的作用。
- 刘强李力陈枝岚
- 关键词:黄连白色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
- 五峰宫颈癌高发区5929例妇女妇科疾病普查资料分析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了解五峰地区妇女妇科疾病患病情况。方法:对五峰地区适龄妇女行问卷调查、常规妇科检查以及宫颈刮片行巴氏染色,并应用醋染碘染结合阴道镜进行宫颈癌筛查,必要时行妇科B超检查。结果:2006~2008年共对5 929名妇女进行普查,常见妇科疾病总患病率约27.55%,宫颈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阴道炎、生殖道异常的患病率分别为15.70%,7.27%,12.21%及0.79%。不同年龄组间宫颈炎,宫颈柱状上皮异位及阴道炎患病率有显著(P<0.05),≥50岁年龄组阴道炎患病率较高(13.68%),≤39岁组宫颈炎及宫颈柱状上皮异位患病率分别为20.28%及11.70%,高于其他年龄组(P<0.05)。结论:妇科炎症是危害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主要疾病之一,且不同年龄间存在差异,针对不同年龄组妇女针对性开展普查,对减少妇科疾病、提高妇女健康是十分重要的。
- 贾瑶胡婷周航张庆华杨茹陈枝岚李雄黄科程王少帅王少帅唐方徐黄传英向群英梅业东胡美玲汪辉王世宣马丁卢运萍李双李双
- 关键词:妇科疾病宫颈癌
- 宫颈癌患者外周血MMP-9和NGAL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7
- 2012年
- 目的:观察宫颈癌患者外周血白细胞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和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NGAL)的表达,探讨在宫颈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宫颈癌患者43例,其中23例未发生淋巴结转移(NLM组),20例发生淋巴结转移(LM组)。另以20例年龄相似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NC)。分别采用ELISA法测定血清MMP-9、NGAL及MMP-9/NGAL复合物的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检测外周血白细胞MMP-9、NGAL mRNA及蛋白质的表达水平。结果:NLM组和LM组血清MMP-9、NGAL及MMP-9/NGAL复合物浓度较NC组均升高(P<0.01或P<0.05)。与NLM组比,LM组血清MMP-9、NGAL浓度升高,MMP-9/NGAL复合物浓度无显著差异。血清MMP-9、NGAL测定对三组的区分度优于MMP-9/NGAL。NLM组和LM组MMP-9、NGAL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较NC组增加。LM组MMP-9、NGAL mRNA和蛋白质的表达较NLM组增加。结论:外周血MMP-9、NGAL在宫颈癌中表达和分泌升高,可能是筛查宫颈癌病变及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指标,对评价宫颈癌预后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 宋秋菊邹敏书陈枝岚方裕凤许丽
- 关键词:宫颈癌基质金属蛋白酶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载脂蛋白
- 卵巢癌术后化疗联合醋酸甲羟孕酮抑制盆腔病理血管生成的研究被引量:10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卵巢癌术后化疗联合醋酸甲羟孕酮(MPA)抑制盆腔病理血管生成作用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实验组53例,Ⅰ/Ⅱ期30例(56.6%),Ⅲ/Ⅳ期23例(43.4%)。化疗方案:2001年以前采用PAC(顺铂+表阿霉素+环磷酰胺)或PC(顺铂+环磷酰胺);2001年及以后为PT方案(紫杉醇+卡铂)静脉化疗6个疗程;第7个疗程行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同时数字减影观察盆腔病理血管。术后1年时,再增加1次髂内动脉化疗栓塞造影。术后进食开始服用MPA250mg/d×12个月。每次化疗前测定CA125。对照组37例,Ⅰ/Ⅱ期20例(54.1%),Ⅲ/Ⅳ期17例(45.9%),除不用MPA外,卵巢癌手术后化疗方案及检查方法与实验组相同。随访两组3年、5年生存率。结果①CA125水平实验组在第7疗程结束后和术后1年时,Ⅰ/Ⅱ期和Ⅲ/Ⅳ期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5;P<0.05,P<0.01)。②实验组髂内动脉分支血管走形迂曲、紊乱及火焰状病理血管者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第7疗程后盆腔病理血管改变与血CA125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5,P<0.001),即盆腔造影有病理血管者,血CA125升高。③Ⅰ/Ⅱ期3年和5年生存率实验组分别为88.33%、41.23%。对照组分别为79.59%、34.31%,两组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P<0.05);Ⅲ/Ⅳ期3年和5年生存率实验组分别为17.52%,1.34%。对照组分别为12.49%、0,两组比较实验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P<0.01)。结论MPA对卵巢癌盆腔病理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MPA联合化疗可延长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髂内动脉造影显示盆腔病理血管,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连续服用12个月MPA是安全的。
- 谢守珍宋成文王晶陈枝岚闫小纺蒋红卫
- 关键词:卵巢癌醋酸甲羟孕酮血管生成抑制剂肿瘤标记物CA125
- 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多态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被引量:8
- 2007年
- 目的:探讨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基因中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基因插入/缺失(I/D)多态和血管紧张素Ⅱ-1型受体(AT1R)基因A1166C多态与子痫前期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限制性酶切及电泳分型等方法对45例子痫前期患者(子痫前期组)和45例非高血压妊娠妇女(对照组)的AGT基因M235T多态、ACE基因I/D多态、AT1R基因A1166C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1)AGTM235T多态的TT基因频率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2)ACE基因DD、ID、II型在两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异。(3)AT1R基因A1166CAA、AC、CC型在两组中分布无明显差异。(4)子痫前期组具备TT基因型者,其合并DD基因型的95%CI为1.473~31.919,合并1166C等位基因C的95%CI为1.316~18.991。结论:AGT变异基因235T与子痫前期发生有关,T等位基因可能是子痫前期的易感基因。ACE基因DD型与子痫前期的相关性限于携带有M235T等位基因的患者。携带有AT1R基因C等位基因和AGT基因TT型的妇女子痫前期发病危险升高。
- 宋成文谢守珍唐瑛王晶连俊红杨李陈枝岚吴超英王泽华
- 关键词:先兆子痫血管紧张素原肽基二肽酶A血管紧张素多态
- 颈管细胞和化生鳞状上皮细胞在宫颈病变检测中的意义被引量:2
- 2012年
- 目的:调查宫颈液基细胞学检测中颈管细胞(EC)和化生鳞状上皮细胞(MSC)的有无是否与鳞状上皮内瘤变的检出相关,并分析EC和MSC的有无与经活体组织检查(活检)证实的病理结果之间的关系。方法:2008年1月~2010年12月17 815例宫颈液基细胞学涂片被列入研究。将液基细胞学标本中的上皮细胞成分与筛查结果进行统计,比较不同细胞成分下ASCUS、LSIL和HSIL的检出率,并对细胞成分与宫颈活检结果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总体中ASCUS检出率为4.95%,60~69岁组检出率最高(9.55%);LSIL总检出率为0.27%,40~49岁组检出率最高(0.42%);HSIL总检出率为0.19%,40~49组检出率最高(0.36%)。各年龄组细胞学异常总检出率均以EC(+)/MSC(+)组为最高,其次是EC(-)/MSC(+)组;ASCUS、LSIL及HSIL三组中经病理活检结果证实为CIN2及以上者比例最高组均为EC(-)/MSC(+),三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27.41%、50.00%、83.33%;EC(+)/MSC(+)次之,三组中所占比例分别为12.43%、42.85%、80.00%;结论:EC及MSC存在状态对宫颈细胞学异常的总检出率有影响,其中MSC与HSIL之间的关联更强。
- 陈枝岚张庆华沈健黄科程胡婷杨茹李雄贾瑶王少帅袁静萍黄磊田训唐方徐周航马丁王世宣李双
- 关键词:液基薄层细胞学
- ⅠB-ⅡB期宫颈癌淋巴结转移的危险分层和SNAIL、ZEB1与宫颈癌转移相关性的研究
- 研究背景 宫颈癌在世界范围内是妇女第二大恶性肿瘤,也是妇女第三位死亡原因。在发展中国家随着宫颈癌筛查的开展和普及,宫颈癌的发病率明显下降,越来越多的宫颈癌在较早的期别被诊断出来。早期宫颈癌的治疗方式有两种:其一为根治性放...
- 陈枝岚
- 关键词:宫颈癌SNAILVIMENTIN
- 文献传递
- 醋酸甲羟孕酮抑制卵巢癌患者术后盆腔病理血管生成的临床研究被引量:4
- 2008年
- 目的探讨卵巢癌手术后化疗联合醋酸甲羟孕酮(MPA)抑制盆腔病理血管生成作用及其对预后的评价。方法治疗组53例,Ⅰ/Ⅱ期30例(56.6%),Ⅲ/Ⅳ期23例(43.4%)。化疗方案:1998年以后采用PAC(顺铂+多柔比星+环磷酰胺)或PC(顺铂+环磷酰胺)方案;2001年以后为PT方案(紫杉醇+卡铂)静脉化疗6个疗程;第7个疗程行髂内动脉化疗栓塞,同时数字减影观察盆腔病理血管。术后1a时,再增加一次髂内动脉化疗栓塞造影。术后进食开始服用MPA250mg.d-1,6~30个月。每次化疗前测定CA125。对照组37例,Ⅰ/Ⅱ期20例(54.1%),Ⅲ/Ⅳ期17例(45.9%),除不用MPA外,卵巢癌手术后化疗方案及检查方法与治疗组均相同。随访两组3,5a生存率。结果①CA125水平治疗组在第7疗程结束后和术后1a时,Ⅰ/Ⅱ期和Ⅲ/Ⅳ期与对照组比较下降明显(均P<0.05或P<0.01)。②治疗组髂内动脉分支血管走形迂曲、紊乱及火焰状病理血管者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第7个疗程后盆腔病理血管改变与血CA125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95,P<0.01),即盆腔造影有病理血管者,血CA125升高。③Ⅰ/Ⅱ期3和5a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88.33%,41.23%;对照组分别为79.59%,34.31%,两组比较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1或P<0.05);Ⅲ/Ⅳ期3和5a生存率治疗组分别为17.52%,1.34%;对照组分别为12.49%,0.00%,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MPA对卵巢癌盆腔病理血管生成有明显抑制作用。MPA联合化疗可延长卵巢癌患者的生存时间。髂内动脉造影显示盆腔病理血管,可作为评价治疗效果及预后的指标。连续服用MPA是安全的。
- 谢守珍宋成文陈枝岚王晶闫小纺蒋红卫
- 关键词:甲羟孕酮醋酸卵巢癌血管生成
- 14种中草药体外抗白念珠菌作用研究被引量:19
- 2006年
- 目的探讨14种中草药对白念珠菌的抗菌作用。方法将黄连、黄柏、虎杖、丁香、石榴皮、七叶一枝花、五倍子、白头翁、仙鹤草、连翘、金银花、苦参、蛇床子、诃子等14味中药材制备成醇浸膏,采用倍比稀释法,将醇浸膏分别稀释成1 000.00,500.00,250.00,125.00,62.50,31.25 mg.mL-1的溶液,采用平板打孔法和平板稀释法分别测定14种中草药体外抗白念珠菌的效果。结果黄连的最小抑菌浓度为6.25 mg.mL-1,黄柏、虎杖的最小抑菌浓度为25.00mg.mL-1,丁香、石榴皮、七叶一枝花、五倍子的最小抑菌浓度为50.00 mg.mL-1。未见其他药物体外对白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结论黄连醇浸膏体外对白念珠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虎杖、黄柏、丁香、石榴皮、七叶一枝花、五倍子的醇浸膏体外对白念珠菌有一定的抑菌作用。
- 陈枝岚谢守珍
- 关键词:中草药白念珠菌最小抑菌浓度
- 小剂量阿斯匹林对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多态孕妇子痫前期的预防作用
- 子痫前期是常见的妊娠并发症。研究调查表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是机体调节血压的关键系统,其中血管紧张素原(AGT)基因M235T多态通过在子宫螺旋动脉中的表达参与子痫前期的发病。子痫前期是围产期母儿的主要死亡原...
- 宋成文谢守珍陈枝岚连俊红
- 关键词:子痫前期阿斯匹林血管紧张素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