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海德

作品数:59 被引量:350H指数:10
供职机构:浙江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金华市社会科学联合会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8篇期刊文章
  • 20篇会议论文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43篇哲学宗教
  • 18篇医药卫生
  • 12篇文化科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文学

主题

  • 23篇吸烟
  • 20篇吸烟者
  • 13篇戒烟
  • 9篇学习时间分配
  • 8篇中介
  • 8篇中介作用
  • 7篇社会支持
  • 6篇高中生
  • 5篇尼古丁
  • 5篇尼古丁依赖
  • 5篇教师
  • 5篇感知
  • 4篇心理
  • 4篇眼动
  • 4篇身份
  • 4篇身份认同
  • 4篇男性吸烟
  • 4篇男性吸烟者
  • 4篇父母
  • 3篇大学生

机构

  • 49篇浙江师范大学
  • 20篇北京师范大学
  • 1篇浙江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59篇陈海德
  • 36篇李伟健
  • 12篇李新宇
  • 10篇胡伟
  • 10篇方晓义
  • 8篇谢瑞波
  • 6篇唐芹
  • 6篇吴梦希
  • 6篇王帆
  • 5篇黄杰
  • 3篇孙炳海
  • 3篇蔡任娜
  • 2篇家晓余
  • 2篇陈琳
  • 2篇姚静静
  • 2篇曹玮
  • 2篇彭丽
  • 1篇杨雪龙
  • 1篇赵青
  • 1篇朱坚

传媒

  • 14篇心理科学
  • 8篇中国临床心理...
  • 5篇第二十一届全...
  • 4篇心理发展与教...
  • 4篇中小学心理健...
  • 3篇第十六届全国...
  • 2篇北京师范大学...
  • 2篇心理研究
  • 1篇华南师范大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心理科学进展
  • 1篇心理学进展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第十五届全国...
  • 1篇心理学与创新...

年份

  • 1篇2025
  • 2篇2024
  • 5篇2023
  • 2篇2021
  • 1篇2020
  • 7篇2019
  • 10篇2018
  • 1篇2017
  • 2篇2015
  • 7篇2014
  • 10篇2013
  • 3篇2012
  • 3篇2011
  • 4篇2010
  • 1篇2009
5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感知吸烟威胁与戒烟意向的关系:消极结果期望的中介作用与未来取向、情感支持的调节作用
中国吸烟者多为男性且缺乏戒烟意向。有研究表明吸烟者对吸烟威胁的感知是他们产生戒烟意向的重要原因,然而近一半数量的吸烟者表示即使感知到吸烟威胁,也不愿意戒烟。鉴于此,本研究欲探讨影响二者关系的中介变量和调节变量。行为转变阶...
李新伟陈海德卫婷婷李伟健
关键词:情感支持
文献传递
吸烟者吸烟内隐态度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3
2020年
吸烟者的吸烟行为和戒烟行为受吸烟内隐态度影响。研究表明吸烟者对吸烟持消极内隐态度,也有表明持积极内隐态度。吸烟内隐态度形成和激活受吸烟量、重要他人吸烟、吸烟渴求状态和吸烟情境线索的影响。吸烟内隐态度干预方法包括戒烟教育、广告宣传与专项训练。未来研究需进一步探讨我国吸烟者吸烟内隐态度的特殊性、测量方法的有效性、不同内隐态度联结模式及其形成与激活的特异性、对吸烟行为和戒烟行为影响机制的差异性、干预的有效性等。
陈海德赵博强卫婷婷李新伟李伟健
关键词:吸烟者吸烟内隐态度
未来情景思维对戒烟行为意向的影响
2025年
不同类型的未来情景思维对行为改变可能有不同的作用。采用情景思维想象任务操纵吸烟者的未来情景思维类型,考察不同内容和不同形式的未来情景思维对戒烟行为意向的影响。实验1比较与戒烟目标无关和相关的两种未来情景思维,结果显示,相关组在戒烟意愿上的提高显著高于无关组,两组在戒烟行动计划上无显著差异。实验2比较与戒烟目标相关的未来情景思维的过程模拟和结果模拟,结果显示,过程模拟组在戒烟意愿和行动计划的提高均显著高于结果模拟组。这表明具有目标导向和过程模拟的未来情景思维更有助于提高吸烟者的戒烟行为意向。
陈海德郑立煜卞涵琨高崚峰
关键词:吸烟者
中国夫妻原生家庭三角化与婚姻满意度的主客体互倚模型
背景:原生家庭三角化是在中国文化背景下提出来的,这一概念指的是夫妻把原生家庭卷入到他们的关系之间来分享他们夫妻间的问题,或者作为对抗配偶的同盟者。之前的研究在探讨代际关系和婚姻满意度的关系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给出了不一致...
胡伟Yee Tak Sze陈海德方晓义
关键词:婚姻满意度
趋近偏向再训练:起源、效果与机制
目的:趋近(回避)偏向是个体自动化激活的趋近(回避)某种刺激的内隐认知偏向。趋近(回避)偏向具体表现为个体趋近(回避)某种线索的手部运动速度显著快于回避(趋近)该线索。近年来研究发现趋近(回避)偏向与许多心理疾病密切相关...
魏新益陈海德李伟健
文献传递
男性吸烟者身份认同对拒烟效能感的预测:结果预期和主观规范的作用
2023年
考察男性吸烟者身份认同对拒烟效能感的预测以及拒烟结果预期和主观吸烟规范的作用。对924名男性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男性吸烟者身份认同显著负向预测拒烟效能感;(2)拒烟结果预期在身份认同对拒烟效能感的预测中起中介作用;(3)指令性吸烟规范负向调节身份认同和拒烟效能感的关系。结果说明了男性吸烟者身份认同通过拒烟结果预期对拒烟效能感产生作用及受主观规范调节的机制。
陈海德王逸文赵博强姚静静李伟健
关键词:男性吸烟者身份认同主观规范
戒烟社会支持与吸烟者戒烟意向的关系:亲友认同的调节作用和吸烟危害认识的中介作用被引量:12
2018年
研究旨在考察吸烟者的亲友认同和吸烟危害认识在亲友戒烟社会支持与戒烟意向关系中的作用。对340名吸烟者被试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1)戒烟社会支持显著正向预测戒烟意向;(2)吸烟危害认识对社会支持和戒烟意向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3)亲友认同对戒烟社会支持和戒烟意向的关系起显著调节作用。研究拓展了压力缓冲模型,说明了戒烟社会支持的认知功能,且支持了社会认同在社会支持发挥作用过程中的重要性。
陈海德高崚峰李伟健李新宇
关键词:戒烟社会支持
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计划的预测作用: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被引量:5
2018年
考察吸烟利弊权衡对戒烟计划的预测,以及戒烟意愿的中介作用和未来取向的调节作用。对340名吸烟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分析发现:(1)吸烟利弊权衡显著正向预测戒烟计划;(2)戒烟意愿对吸烟利弊权衡和戒烟计划的关系起完全中介作用;(3)未来取向负向调节吸烟利弊权衡和戒烟计划的关系,但对吸烟利弊权衡和戒烟意愿关系的调节不显著。这些结果说明,吸烟者戒烟计划发展经历前决策和前行动阶段,且该过程受未来取向的调节。
陈海德曹柠梦高崚峰李伟健李新宇
关键词:吸烟者
小学教师共情的特点及其与助人行为的关系被引量:1
2012年
为了探讨小学教师共情的特点及其与助人行为的关系,286名小学教师完成了人际反应指数的共情关注和观点采择分量表以及助人行为问卷。结果表明:(1)在共情关注上,女教师显著高于男教师,高教龄教师显著高于低教龄教师。(2)在公益活动和无偿补课的助人行为上,观点采择通过共情关注的完全中介作用影响助人行为;在捐钱行为上,共情关注起部分中介作用;在无偿献血行为上,共情关注并不起中介作用。
俞丽莉陈海德孙炳海
关键词:小学教师共情助人行为观点采择
吸烟警示信息框架效应研究现状与展望被引量:12
2021年
研究表明吸烟警示信息存在框架效应,即收益框架(强调戒烟或不吸烟的益处)对预防吸烟或干预戒烟效果优于损失框架(强调不戒烟或吸烟的危害)。该效应受到吸烟者尼古丁依赖程度、戒烟自我效能感、戒烟意向等个体特征以及警示信息呈现形式和载体特征的影响。前景理论、调节定向理论与精细加工可能性模型解释了吸烟警示信息的框架效应及其相关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还需探讨吸烟警示信息框架效应的普遍性,以及如何根据框架效应的规律开展控烟实践应用。
陈海德疏雯高崚峰赵博强谢瑞波
关键词:控烟
共6页<123456>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