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竹筠

作品数:5 被引量:11H指数:2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化学与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理学
  • 2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熔融
  • 2篇熔融共混
  • 2篇离聚体
  • 2篇醚酮
  • 2篇聚苯
  • 2篇聚苯硫醚
  • 2篇聚醚
  • 2篇聚醚醚酮
  • 2篇共混
  • 2篇PEEK
  • 2篇PPS
  • 1篇乙烯
  • 1篇树脂
  • 1篇酸酐
  • 1篇配位
  • 1篇配位结构
  • 1篇热塑性
  • 1篇热塑性树脂
  • 1篇稀溶液
  • 1篇稀溶液性质

机构

  • 5篇中山大学
  • 1篇山东矿业学院

作者

  • 5篇陈竹筠
  • 3篇刘振兴
  • 2篇席世平
  • 2篇麦堪成
  • 2篇梅震
  • 2篇曾汉民
  • 2篇黄月娥
  • 2篇许家瑞
  • 2篇高德
  • 1篇仇武林
  • 1篇方鲲
  • 1篇胡显奎

传媒

  • 1篇曲阜师范大学...
  • 1篇合成树脂及塑...
  • 1篇工程塑料应用
  • 1篇高分子学报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年份

  • 3篇2000
  • 2篇199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PEEK对熔融共混PPS/PEEK合金中PPS组份的结晶行为影响的研究
1996年
用DSC研究了不同PEEK含量不同PEEK粒径对PPS/PEEK熔融共混物中组分PPS结晶行为的影响。发现PEEK含量增加,PPS的T|升高,结晶峰宽增加,并由单峰变为双峰。并随PEEK的粒径减小,两相结晶行为相互影响增强,PEEK结晶峰宽变窄。
陈竹筠梅震麦堪成许家瑞曾汉民
关键词:聚苯硫醚聚醚醚酮熔融共混热塑性树脂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极稀和稀溶液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该文研究了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酐 (PE g MAH)在极稀和稀浓度范围内的溶液行为 .两个区间内的粘浓关系都呈直线关系 ,但极稀区间的斜率比稀浓度的大得多 .两者的交点C 为临界接触浓度 .随着接枝率的增大 ,比浓粘度逐渐增大 .温度升高也使比浓粘度增大 .
陈竹筠刘振兴席世平高德黄月娥
关键词:稀溶液聚乙烯马来酸酐
离聚体结构的研究现状和进展被引量:8
2000年
讨论了离聚体结构的研究现状,介绍了2类常见的离聚体结构模型:多重离子对-离子簇模型和配位结构模型。
胡显奎刘振兴陈竹筠李添娣
关键词:离聚体离子簇配位结构高聚物
PPS/PEEK熔融共混物DSC多次扫描研究
1996年
借助DSC研究PPS/PEEK共混物熔融时间、PEEK粒径及PPS组分对共混物中PE-EK结晶熔融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PEEK粒径由500~1000μm减小至200~500μm时,PEEK与PPS相互作用增大,PEEK的结晶峰由单峰分裂为双峰,其高温结晶峰向高温移动,峰强随熔融时间延长而减弱;低温结晶峰向低温移动,峰强随熔融时间延长而增大。熔融时间延长时,退火后PEEK的低温熔融峰强增大,而高温熔融峰强减弱,且向低温移动。PPS组分促使PEEK的结晶峰向高温移动,峰形变窄。
仇武林陈竹筠梅震方鲲麦堪成许家瑞曾汉民
关键词:聚苯硫醚聚醚醚酮熔融共混
聚乙烯接枝马来酸锌离聚体溶液性质的研究被引量:2
2000年
探索了溶解PE g MAZn离聚体的溶剂体系 ,并研究其溶液粘度行为 .发现该离聚体的粘浓关系与极性聚合物PE g MAH相似 ,即比浓粘度 ηsp/c随浓度的增大分为极稀溶液区和稀溶液区 2个区间 .2个区间内的粘浓关系都呈线性 ,但斜率不同 ,其交会点对应的浓度约为2 0g/L .
刘振兴陈竹筠席世平高德黄月娥
关键词:离聚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