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瑶
- 作品数:35 被引量:96H指数:5
- 供职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计划项目河北省科学技术研究与发展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超声乳化人工晶体植入术后视网膜脱离1例
- 2001年
- 柴松韩瑶包永琴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人工晶体植入术视网膜脱离
- 青光眼患者小梁网中一氧化氮合酶的表达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检测正常人和急性闭角型青光眼(acute angle-closure glaucoma,AACG)患者小梁网中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ducible nitric oxide synthase,iNOS)和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dothelia nitric oxide synthase,eNOS)的表达,探讨小梁网中的一氧化氮合酶的变化及与青光眼的关系。方法取5例正常人及15例AACG患者小梁网组织标本,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小梁细胞eNOS和iNOS的表达,并采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正常人的小梁网组织标本有eNOS的表达,阳性细胞分布均匀,iNOS呈弱阳性或不表达。AACG患者小梁网组织标本中,eNOS和iNOS均呈阳性表达,iNOS主要分布在邻管组织和Schlemm管。iNOS阳性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增强(P<0.05),而eNOS阳性表达比正常对照组减弱(P<0.01)。结论AACG患者小梁网细胞eNOS表达减少而iNOS表达增多且主要分布在邻管组织、Schlemm管,提示一氧化氮合酶(nitric oxide synthase,NOS)在青光眼发病中起重要作用,是导致或加重青光眼的因素之一。
- 韩瑶郭黎霞赵娴冯晶晶左相荣
- 关键词:一氧化氮合酶小梁网
- 雌激素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
- 2010年
- 目的 探讨雌激素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18只成年健康新西兰雌性大白兔随机分为去势组和假去势组.去势组切除两侧卵巢,假去势组仅切除卵巢周围部分脂肪组织.利用前房注射复方卡波姆建立兔慢性高眼压模型.采用末端脱氧核酸转移酶介导的脱氧三磷酸尿苷缺口末端标记法(TUNEL)检测视网膜组织中凋亡细胞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bcl)-2、bax蛋白的表达情况;应用计算机图像分析系统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造模后4、6、8周,去势组较假去势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数目明显减少,视神经纤维层和内核层变薄;TUNEL阳性细胞表达均较假去势组高(t=3.285,4.012,3.624;P值均〈0.01);视网膜bcl-2表达均较假去势组低(t=4.256,3.867,3.459;P值均〈0.01);bax阳性细胞表达情况均较假去势组高(t=3.211,3.625,3.253;P值均〈0.01).bcl-2的表达与TUNEL的表达呈负相关,凋亡细胞随着bcl-2的表达增多而减少,bcl-2抑制了凋亡的发生.bax的表达与TUNEL的表达呈正相关,凋亡细胞随着bax的表达增多而增多,bax诱导了凋亡的发生.结论 雌激素对慢性高眼压兔视网膜损伤有神经保护作用,这一保护作用主要是通过减少视网膜组织中的凋亡细胞而实现的.
- 韩瑶刘振通苗慧鹏韩立坡苏锐锋
- 关键词:视网膜神经节细胞BCL-2相关X蛋白质
- 庆大霉素氟美松结膜下注射误入球内失明1例
- 2008年
- 唐俊凤申文辉苗慧鹏邢兰英韩瑶
- 关键词:庆大霉素类氟美松结膜下注射
- 眼压与非对称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颈部及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的关系研究被引量:5
- 2004年
- 目的 探讨眼压与非对称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颈部及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 ① 12例患者 (内分泌科诊断为 2型糖尿病 ;无高血压、心脑血管病及血液病等全身病 ;结合直接检眼镜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诊断为非对称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 ,每位患者较重眼归为一组 ,较轻眼归为一组 ,共两组。②采用日本产TOPCON自动眼压仪测量眼压 ;采用美国产HDL -5 0 0 0型彩色多普勒仪检测患者颈部及球后血管血流动力学变化。③统计学处理 (SPSS10 0版统计软件 ) :两组眼压采用配对t检验 ;眼压与同侧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做相关分析。结果 ①较轻组眼压为 16 5 8± 1 5 1mmHg ,较重眼组为 18 42± 1 62mmHg ,两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 (P <0 0 1) ;②颈内动脉(ICA) :较轻组ICA收缩期峰值血流速度 (PSV )为 47 47± 8 62cm/s ,与眼压无相关性 (r =-0 160 ,P =0 619) ;较重组PSV为 43 63± 9 16cm /s ,与眼压无相关性 (r =-0 5 2 9,P =0 0 77)。③眼动脉 (OA) :较轻组PSV为 2 7 2 7± 12 2 0cm/s ,与眼压呈负相关 (r =-0 60 0 ,P =0 0 3 9) ;较重组PSV为 2 0 0 2± 5 3 2cm/s ,与眼压呈负相关 (r =-0 72 1,P =0 0 0 8)。④视网膜中央动脉(CRA) :较轻组PSV为 8 41± 2 0 5cm /s ,与眼压呈负相关 (r
- 韩瑶安建斌
- 关键词:眼压颈部血管血流动力学微血管并发症
- 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视觉通路的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观察被引量:2
- 2015年
- 目的 探讨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视觉通路在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DTI)的改变及其特征.方法 临床对照研究.对2011年10月至2013年12月在河北医大第二医院眼科就诊的20例诊断明确的POAG患者与20名年龄匹配的正常志愿者,行OCT、DTI、视野等检查,对比观察POAG与正常对照之间的差异及变化情况.结果 盘周神经纤维层厚度(RNFL) POAG薄于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神经、视束、视交叉、视放射的各向异性值(FA)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应的表观扩散系数(ADC)则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侧膝状体体积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OAG在DTI有特征性改变,OCT联合DTI能够发现视觉通路的微观变化,从而为POAG的整体理解提供理论基础,同时为PO-AG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提供有力依据。
- 周娜磊程沛林韩瑶李雅琳安建斌胡萌
- 关键词:青光眼视觉通路光相干断层扫描核磁共振成像弥散张量成像
- 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及折叠型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观察
- 2004年
- 目的比较不同术式对术后角膜屈光状态和视功能恢复的影响 ,探讨能够在术后早期迅速恢复视力的白内障术式。方法对四组 (2 98例 )老年性白内障分别采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及折叠人工晶状体植入 (超乳Ⅰ组 )、超声乳化非折叠晶状体植入 (超乳Ⅱ组 )、小切口非超乳白内障摘除 (小切口组 )和白内障囊外摘除术 (囊外组 )。结果术后第 3d、第 1周平均裸眼视力 ,超乳Ⅰ组与其它组比较 ,视力明显好于其他各组 (P <0 .0 5 ) ;第 1月和第 3月平均裸眼视力 ,超乳Ⅰ组、超乳Ⅱ组、小切口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但仍与囊外组有差别。术后平均角膜散光情况 ,术后 1周和 1月时超乳Ⅰ组较其它三组都小 ,与各组比较差别均有显著性 (P <0 .0 5 )。 3月时超乳Ⅰ组的角膜散光与超乳Ⅱ组、小切口组相近 ,两两比较差别无显著性 (P >0 .0 5 ) ,与囊外组有差别。
- 韩瑶赵宁李仙芝李丽艳魏树瑾
- 关键词: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
- 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白内障治疗作用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
- 2005年
- 目的 探讨罗格列酮对2型糖尿病大鼠并发白内障的治疗作用。方法 采用高脂高糖饲料喂养及小剂量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cin,STZ)的方法,制备2型糖尿病性白内障大鼠模型;采用罗格列酮干预治疗,定期监测血糖和观察晶状体的变化。采用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 dUTP缺口标记法(terminal deoxynucleotidyltransferase mediated dUTP nick end labeling,TUNEL)标记凋亡的晶状体上皮细胞(lens epithelial cells, LECs),测定凋亡百分率;测定血浆胰岛素和血脂水平。结果 TUNEL染色显示模型组大鼠 LECs中有凋亡阳性细胞,糖尿病性白内障组与同期正常对照组比较,其LECs凋亡百分率显著升高(P<0.05),且随时间的推移、晶状体混浊程度加重,凋亡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罗格列酮治疗组凋亡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结论 罗格列酮降低血糖的机制不是通过刺激胰岛素分泌而是增加机体对胰岛素的敏感性,对糖尿病性白内障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 韩瑶赵宁王绵董白霞魏树瑾吴国群
- 关键词:白内障
- 青年睑板腺癌误诊霰粒肿一例被引量:3
- 2011年
- 患者女,36岁。右眼下睑长肿物一年余,自觉无明显症状,曾于当地医院就诊,诊断为“右眼下睑霰粒肿”,给予热敷、局部应用抗菌药物点眼治疗,不见好转,肿物渐长大。于2010年5月2日就诊于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眼科。
- 韩立坡韩瑶许厚银任彦新闫晓伟刘建宗
- 关键词:霰粒肿睑板腺癌误诊医院就诊点眼治疗抗菌药物
- 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疗效分析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治疗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房角粘连情况将患眼分为A组(房角粘连关闭≤180°)72眼、B组(180°<房角粘连关闭≤270°)106眼、C组(房角粘连关闭>270°)60眼,均行超声乳化白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术。术前及术后2年随访视力、眼压、裂隙灯、眼底、房角、视野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38眼中仅4眼视力无提高,无1例视力下降。3组术后眼压均较术前明显下降(P<0.01),房角均不同程度开放。A、B组术后视野平均光敏度(mean sensitivity,MS)较术前显著性增高(P<0.01),视野平均缺损(mean deviation,MD)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组术后MS较术前有下降趋势,MD较术前提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行超声乳化自内障联合房角分离术,能有效控制眼压,提高视力,保护视功能,手术并发症少,可作为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选择。
- 韩瑶韩硕程沛林李雅琳辛杨
- 关键词:白内障超声乳化白内障吸除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