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代剑峰

作品数:12 被引量:29H指数:3
供职机构:河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中央财政林业科技推广示范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 2篇专利
  • 2篇科技成果

领域

  • 10篇农业科学

主题

  • 5篇油松
  • 4篇云南松
  • 4篇山松
  • 4篇落叶松
  • 4篇苗期
  • 4篇高山松
  • 3篇杂种
  • 3篇生境
  • 3篇华北落叶
  • 3篇华北落叶松
  • 2篇种子园
  • 2篇良种
  • 1篇兴安落叶松
  • 1篇遗传多样性分...
  • 1篇引种
  • 1篇引种试验
  • 1篇营建
  • 1篇优质丰产
  • 1篇油松种子
  • 1篇油松种子园

机构

  • 8篇河北省林业科...
  • 6篇北京林业大学
  • 2篇西藏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植...
  • 1篇木兰围场国有...

作者

  • 12篇代剑峰
  • 5篇林艳
  • 2篇李悦
  • 2篇赵伟
  • 2篇刘灏
  • 2篇周庆营
  • 2篇毛建丰
  • 2篇张建国
  • 2篇袁德水
  • 2篇杨宝臣
  • 2篇崔彤
  • 2篇徐艳东
  • 2篇汪丽
  • 2篇陈志强
  • 2篇张二亮
  • 2篇于文慧
  • 2篇张华
  • 1篇王忠民
  • 1篇杨俊明
  • 1篇邢震

传媒

  • 3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河北农业大学...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河北林业科技

年份

  • 2篇2021
  • 3篇2016
  • 1篇2015
  • 3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1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张家口坝下地区兴安及兴安杂种落叶松引种试验被引量:2
2016年
为了验证在张家口坝下地区引种兴安落叶松的可能性,引种了4个家系的兴安落叶松和4个家系的兴安杂种落叶松,通过调查12a生苗木的存活率以及苗高、胸径等指标来分析各家系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1)兴安落叶松及其杂种的存活率都低于3组对照,但大部分家系的存活率都达到或接近70%。(2)4个兴安落叶松家系的生长性状表现优良,虽然低于本地优树,但都显著优于其他2组对照,证明兴安落叶松能够适应当地环境。(3)日12×兴9无论在存活率上还是在生长指标上都有极好表现,证明兴安杂种落叶松杂种有可能更加适应当地环境。
王春玲代剑峰张鸿景李金龙
关键词:兴安落叶松杂种落叶松引种存活率
华北落叶松2.5代种子园营建及种子园优质丰产技术研究
张鸿景曹运强林艳田军杨俊明周庆营高运茹袁德水崔同祥崔彤代剑峰尤建民刘英华武占军张汝利徐艳东袁保力杨宝臣刘春丽王丽李军米丰汪丽兰永生佟欣程诗惠陈永利吕文辉
课题为了提高华北落叶松种子园的遗传增益,建好2.5代种子园,开展华北落叶松优良无性系选择和良种繁育技术的研究。其创新点为:对华北落叶松2代种子园27个优良无性系的子代进行了多地点遗传测定。分别选出适合承德坝上坝下和张家口...
关键词:
关键词:落叶松种子园良种繁育
山杨、白桦良种选择、引进及繁殖技术研究
支恩波张鸿景顾新庆翟建文宋玉华林艳高运茹李桂兰汪丽刘春鹏代剑峰王辉李联地周庆营王忠民徐艳东尤建民张全锋李新利崔彤盖力岩何万义王金国杨宝臣周爱华
课题针对河北省山杨、白桦种质资源少的现状,开展了山杨、白桦的种质资源引进、良种选育、繁育及造林技术研究。其创新点为:引进山杨优良无性系7个,选育出适合冀北地区的山杨优良无性系3个。从该地的27个山杨无性系中筛选出9个优良...
关键词:
关键词:山杨白桦良种繁殖造林技术
油松×云南松人工杂种与亲本种在高山松生境的苗期指标对比分析
同倍体杂交物种形成作为一种重要的生态学物种形成过程已经受到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目前在植物界和动物界都有同倍性杂种被发现,并且随着现代分子生物学以及基因组学等学科的发展,对同倍性杂交物种形成的鉴定和分析也越来越准确、全面。...
代剑峰
关键词:高山松云南松油松
松树种子筛选装置
本实用新型属于果实筛选设备领域,具体涉及松树种子筛选装置,包括筛分槽及筛分装置,筛分槽为槽体结构,筛分装置设置在筛分槽内,所述的筛分装置包括从上到下依次设置的第一筛板、第二筛板及第三筛板,本实用新型,采用错位设置的第一筛...
张鸿景代剑峰高运茹张建国林艳于文慧陈志强周先清张汝利张二亮
华北落叶松与日本落叶松种间杂交亲和性及种子形态的变异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目的】探究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的种间杂交亲和性以及种子形态的变异,为育种工作和种子园建设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以6个华北落叶松无性系为母本,5个日本落叶松无性系为父本,通过人工控制授粉获得30个种间杂交组合的球果和杂种种子,并设置母本自由授粉试验作为对照,对种间杂交的结实性状和杂种种子长、宽、种翅长等形态性状进行测定,分析这些性状在杂交组合间及母本自由授粉间的差异。【结果】不同杂交组合间的杂交亲和性差异显著,可分为超亲、良好和较差3类,分别有2、17和11个组合;在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杂交中,种子饱满率和种子效率主要受亲本交互作用的影响,结籽率主要受母本影响;杂种种子大小与母本有关,绝大多数的种翅长度较母本更长,增幅普遍在4%以上,部分组合的增幅达到10%以上。【结论】华北落叶松×日本落叶松种间杂交有重要的育种价值,杂交育种过程中应妥善利用不同亲本组合对杂交亲和性的影响。
张鸿景代剑峰林艳
关键词:落叶松种间杂交亲和性种子形态
油松×云南松人工杂种与亲本种在高山松生境下的苗期指标对比分析被引量:10
2014年
在油松与云南松人工杂交并获得杂种的基础上,采用多杂交组合杂种、亲本种和高山松种子在高山松最适宜生境下(西藏林芝)进行了田间对比试验,并通过苗期的适应性指标和生长指标来论证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间生态分化及杂种高海拔特殊生境适应性的来源。结果表明:1)多数适应性指标上,油松×云南松杂种苗木与高山松表现相似;2)油松×云南松不同杂交组合苗木间的适应性指标有一定幅度变异,一些群体有更高的封顶率和保存率;3)油松苗木的适应性指标最高,云南松最低,高山松适应性指标介于两者间;4)高山松生长指标最高,油松生长指标最低;5)与亲本不同,高山松与杂种苗木在第2年均有二次生长现象,且比率相似;6)最好杂交组合苗木生长与高山松相似,高山松与人工杂种苗木在高海拔生境下表现了突出的适应性与生长综合优势,具有在该生境条件下优于亲本种的发展潜力。以上结果表明,在特定条件下种间杂种具有一定的生态适应性优势,生态选择在高山松高海拔特殊生境下进化成种的过程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代剑峰孟景祥毛建丰赵伟刘灏邢震张华王晓茹李悦
关键词:高山松云南松油松
高山松与亲本种多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研究被引量:10
2012年
为了检测高山松在高海拔生境下苗期适应性是否优于其亲本种(油松与云南松),阐明高山松相比于亲本种在其特有的高原生境下的苗期适应性特点,选择了代表高山松及其亲本种遗传变异的多个种群,在高海拔生境下对比分析了3个种13个苗期适应性性状指标。结果表明:大部分苗期适应性性状指标在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差异显著,主要变异存在于种间及种内群体间,并且10月保存率、10月封顶率和二次生长率等性状方差分量大部分居于种间,种内变异稳定,是体现种间苗期适应性差异的重要指标。高山松大多数的适应性指标居于亲本种之间,其出苗率、保存率高于云南松,低于油松;封顶期晚于油松30d左右,而云南松不封顶(2年生苗部分封顶);在苗木生长表现上高山松超过亲本种,苗高、叶子红色和紫色比例也大于亲本种,且2年生苗木有二次生长;油松的封顶率和保存率为最高,云南松相应指标为最低值。这些结果表明高山松较油松有更长的生长期,比云南松有更强的适应性,是其在高海拔生境下发展成种的部分因素。
张立沙代剑峰高琼刘灏张华赵伟毛建丰李悦
关键词:高山松油松云南松
基于EST-SSR标记的油松种子园遗传多样性分析被引量:3
2021年
以河北省平泉七沟油松(Pinus tabulaeformis)良种基地育种群体为研究对象,利用EST-SSR引物对来自4处种源的153个油松无性系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分析。在12个位点上共检查到62对等位基因,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17;各位点的平均期望和观测杂合度(He和Ho)分别为0.414和0.403,近交系数(Fis)为0.018 6;4个种源群中大窝铺、东陵和七沟3个群体的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a)、等位基因丰富度(AR)、观测杂合度(Ho)和期望杂合度(He)基本一致,都略高于宽城群体;平均群体差异系数(Fst)偏低,仅为0.015 6;种源群体间的差异系数(Pairwise Fst)极低,仅在0.009 9~0.071 7之间;NJ树图和主成分分析(PCA)的结果,显示各无性系的亲缘关系较为接近。综上,平泉油松种子园育种群体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丰富,但是无性系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群体结构不清晰。
代剑峰党磊党磊周先清贾海宽张鸿景
关键词:油松种子园EST-SSR
授粉器
本实用新型属于林业机械领域,具体涉及授粉器,包括瓶体及瓶盖,所述的瓶盖连接有气囊及针头,瓶体内设置有进气口及出粉口,进气口与气囊连接,出粉口与针头连接,所述的针头前端还连接有雾化帽,所述的雾化帽顶端呈楔形结构。本实用新型...
张鸿景代剑峰高运茹张建国林艳于文慧陈志强周先清张汝利张二亮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