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爱群
- 作品数:12 被引量:18H指数:3
- 供职机构:广东省蚕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教育部产学研结合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抓好母蛾检验关健环节 确保供应优质蚕种
- 2013年
- 结合广东省蚕种生产实际,总结出适用于广东省原种与一代杂交种生产杜绝家蚕微粒子病胚种传染的母蛾检验关健技术,为确保供应优质蚕种提供实操性较强的宝贵经验。
- 余爱群邱国祥黄嫔钟苏苑彭丽红胡智明
- 关键词:母蛾微粒子孢子镜检
- 广东蚕种业标准化工作推进与思考
- 2013年
- 本文回顾了我省蚕种标准体系发展进程,分析了蚕种标准化工作现状,指出了标准化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做好标准化工作的几点建议。
- 余爱群黄嫔钟苏苑林忠芬
- 关键词:蚕种
- 2014年广东省桑蚕一代杂交种母蛾微粒子疫病检验能力比对
- 2014年
- 为进一步验证我省母蛾检验的技术水平,促进各蚕种生产单位的技术交流、经验共享和相互提高,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组织了2014年全省桑蚕一代杂交种母蛾微粒子疫病检验能力比对试验,参比单位11家,覆盖全省85%的蚕种生产单位。比对结果显示调查样本判断准确率为90%,造成判断不准确的原因包括漏判和误判两种。针对这一调查结果,提出定期举办全省蚕种质量检验技术培训,提高我省质检员的专业技能和整体素质的重要性。
- 黄嫔彭丽红龚小玲邱国祥钟淑坤余爱群
- 关键词:桑蚕一代杂交种
- 努力为我省蚕业发展和蚕作稳定保驾护航——第八届广东省蚕学会蚕病生理学组工作总结
- 2010年
- 在广东省蚕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的领导下,本学组充分发挥学术交流主渠道作用,遵循推进开放、活跃、和谐、创新的学术研讨,积极服务"三农"的宗旨,努力开展学组活动。自2004年至今,坚持每年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活跃了学术气氛,为基层解决了实际问题,同时也提高了学术水平。
- 廖富蘋杨琼余爱群钟建武孙京臣李文楚钟苏苑
- 关键词:蚕病蚕业发展生理学护航
- 2013年广东夏秋用桑蚕种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分析报告被引量:3
- 2013年
- 广东省蚕业产品检测中心对全省12家蚕种生产单位的夏秋用桑蚕主推品种两广二号进行了成品卵质量监督抽查,共抽取4批原种和20批一代杂交种共计24个样本,抽查样本经检验全部合格。作者根据检验结果提出加强蚕种质量监督抽查,进一步提高我省蚕种质量的思考与建议。
- 黄嫔彭丽红邱国祥龚小玲陈春婷余爱群胡智明
- 关键词:两广二号质量监督抽查
- 广东家蚕微粒子病流行状况及原因分析被引量:2
- 1997年
- 调查与分析了1990年以来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的流行状况及原因。广东蚕种生产比较稳定,原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低,普通种微粒子病蚕种淘汰率7年平均为2.8%。在实施蚕种集团磨蛾集中检疫条件下,胚种传染不是广东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原种发生微粒子病的传染源主要来自野外昆虫;普通种生产微粒子病流行的原因是丝茧育蚕区广泛污染,病原多渠道传入原蚕区及原蚕区净化不彻底,原蚕期食下感染病原所致。丝茧育蚕区病原随洪水扩散至原蚕桑园和养蚕环境是近年几个重疫场微粒子病严重流行的主要原因。外地不良蚕种流入是导致蚕区病原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并两次使数县丝茧育遭受严重损失。发现广东蚕区桑园及野外昆虫患微孢子虫病比较普遍,对蚕种生产存在交叉感染的危险。提出了宏观防治对策及开展几项关键性防治技术的建议。
- 黄星光农朝志余爱群方定坚郑祥明黄炳辉卢铿明徐兴耀
-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
- 热处理家蚕卵抑制微胞子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13年
- 广东蚕区曾沿用温汤浴种技术处理蚕卵,对去弱留强、抑制家蚕微粒子病危害均有一定的效果。近年来采用热空气处理蚕卵可有效抑制微粒子病的胚种传染,关健是掌握好蚕卵产下的处理时机(卵龄)、适宜的温度及处理时间。如对二化性蚕品种,在产卵后12 h-18 h,用46℃-47℃热空气处理40min-60 min,对实用孵化率无不良影响,能有效抑制微粒子病的胚种感染,治愈率达93%-100%。初步试验发现以胞子原生质体感染刚产下的蚕卵,用以上的条件和方法进行处理,可以抑制其活力,从而达到防治的效果。
- 邱国祥钟苏苑王先燕胡智明余爱群黄嫔黄自然
- 关键词:家蚕
- 广东蚕种微粒子病防控与治疗新技术体系研究
- 邱国祥孙京臣钟苏苑胡智明黄嫔刘吉平张化成王先燕张桂玲文字威郭定国余爱群罗振南
- 该项目基于广东家蚕微粒子病防治的良好基础和现状,选择蚕种生产环节(不包括丝茧育)的防微为研究重点,引入微粒子病预防和治疗并重的技术思路,通过以"净化源头、过程控制、有效补正"的防微要点,构建桑园管理、叶面消毒、化学防治等...
- 关键词:
- 家蚕微病母蛾与下一代微粒子孢子检出率关系的初探被引量:4
- 2014年
- 为探讨家蚕微病母蛾与下一代微粒子孢子检出率之间的关系,本试验用两年的时间多批次单蛾镜检37 160只母蛾,按照母蛾微粒子孢子的密度将对应卵圈划分为"+"、"++"和"+++"三种类型,从中提取810个卵圈,分别用生产上常用的多个方法进行检验,调查成品卵的微粒子孢子检出率。结果发现,母蛾微粒子孢子的密度是影响下一代是否带病的重要因素。当母蛾微粒子孢子密度为"+"时,成品卵检出率是母蛾的10%左右;母蛾微粒子孢子密度为"++"时,成品卵检出率是母蛾的40%-50%;母蛾微粒子孢子密度为"+++"时,成品卵检出率是母蛾的70%-80%;综合来看,成品卵的平均检出率约是母蛾的42%。
- 黄嫔彭丽红邱国祥龚小玲钟淑坤余爱群
- 关键词:成品卵微粒子孢子检出率
- 广东蚕病防控技术(续)
- 2014年
- 3广东家蚕微粒子病综合防治配套技术
3.1实施蚕种母蛾集中集团磨蛾镜检,杜绝胚种传染
执行"广东省家蚕微粒子病集团磨蛾检验细则",对全省原种和普通种实施集中检验。蚕种检疫方法分别采取1986年和1992年通过技术鉴定的"广东省家蚕普通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和"广东省家蚕原种母蛾微粒子病集团检验法"。
- 余爱群杨琼黄嫔
- 关键词:家蚕微粒子病普通种胚种传染蚕病防控技术原蚕区